臣權 106 三個消息

作者 ︰ 受傷的害蟲

()八月二十九,龐煌攜臨安公主回到北平,受到了北平官員的迎接,暫時居住在北平府衙內,另外有司官員,開始尋覓合適的地點,籌建公主府,因為公主住在府衙,的確與體制不合。

龐煌也沒有阻止,北平府衙雖然比懷柔縣衙大的多,但畢竟公主的隨從和宮中賞賜的宮女、太監也有不少,而且龐煌作為駙馬都尉和臨安公主一起,被賜了四十名禁衛作為親兵,這些都不是一個小小北平府衙能夠住下的。

但是龐煌有意無意建議,將公主府籌建在城西,那是他已經看中,準備建立清華義學所用的地皮附近,雖然暫時比不上東城繁華,但是龐煌相信會慢慢的讓它熱鬧起來。

這件事定了下來,龐煌又找個時間,去行省衙門,將自己的參知政事的職司領了回來,自然是不如華雲龍在任時的威風八面,龐煌表現的極為低調,堅決辭去了幾個平章、右丞分配自己的職司,擺明了自己不想參合行省事務。

因為龐煌知道,自己無論參與不參與進去,就憑著自己的駙馬頭餃,大家也會給自己相對的尊重,但如果參與進去太深的話,徐達恐怕會有些心里不高興,畢竟,北平現在的大小官員,基本上都是由徐達負責舉薦的。

雖然自己和徐達對著干,朱元璋肯定不介意,而且絕對不願意看到北平上演「將相和」這出戲,但是自己畢竟是根基淺薄,上來就對掐,吃虧的肯定是自己,不劃算。

冷眼旁觀,先把北平知府這一攤子事情理清楚再說。反正既然自己到了北平,徐達肯定也在南京呆不久了。

果然不出所料,龐煌剛剛安穩下來,公主府還在裝修之中的時候。

十月初,徐達就帶領著親兵到了北平,藍玉卻是依舊沒有跟過來,在協助沐英訓練新兵。

徐達到了北平的第一件事情,讓很多人都感到驚訝,竟然去見了新任的北平知府龐煌,不過仔細想想,隨即也釋然了,畢竟公主在北平府內,徐達再是大將軍,也要顧忌皇上的面子,不好讓駙馬爺去拜見自己。

徐達到達了龐煌府上,自然是駙馬公主攜手相迎,當初在南京,徐達可是親自參加了龐煌的婚禮,並隱然成了主婚人之一,還是要表達一下謝意的。

但是大家寒暄過後,告訴他們二人的第一件事兒,就是一個很不好的消息。

孫貴妃因病入膏肓,已經不治,于九月中旬已經亡故了。

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臨安公主當時還是哭的幾乎昏倒在地,于是龐煌命人將公主扶下去,並命人連夜置辦治喪所用物品,準備架設靈堂,用來拜祭孫貴妃。

徐達微微點頭,龐煌理應如此,沒有了公主在旁邊,繼續把話說下去,皇帝對于孫貴妃的去世,感到十分悲痛,詔令禮部官定服喪之制。

禮部尚書牛諒引《儀禮》奏︰「父在為母服期年,若庶母則無服。」

結果皇帝不滿意,又命學士宋濂等考定喪禮。宋濂等廣稽古人論服母喪的共四十二人,大家爭論不休,只好投票決定,其中主張服三年的二十八人,主張服七年的十四人。

于是皇上定下︰「三年之喪,天下通喪。」乃立為定制︰「子為父母、庶子為其母,皆斬衰三年,嫡長子、眾子為庶母,皆齊衰杖期。」仍命以五服喪制並著為書。

看見龐煌露出迷茫的神s ,徐達只好解釋道︰「所謂斬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做的喪服,斷處外露不緝邊,喪服上衣叫「衰」,因稱「斬衰」。表示毫不修飾以盡哀痛。所謂齊衰,是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緣邊部分縫緝整齊,有別于斬衰的毛邊。具體服制及穿著時間視與死者關系親疏而定。」

「按照這次禮制所規定的,公主乃是孫貴妃的繼女,按照道理也要斬衰三年,不過公主已經出嫁,齊衰三年即可,但具體如何,請駙馬慎之!!」

龐煌似懂非懂的點點頭,心說稍後還真的要找個人問問怎麼回事,既然徐達著重提醒了一下自己,應該是有深意的。

徐達看到龐煌點頭,知道他理會了自己的意思,于是又說出第二個消息。

「淮安侯斃了!」

雖然徐達已經盡量的說的自然,但畢竟是自己的老部下,跟隨自己也十幾年的猛將了,現在猛然沒了,心里自然有些不舒服!

「什麼時候的事情?」

龐煌心道華雲龍雖然身有舊患,但是在北平這麼惡劣的條件都挺過來了,為什麼反而回到風和r 麗的江南,反而就這麼去了。

「駙馬北上之後,劉福通拜見淮安侯,當晚離去,第二天,華雲龍之子就傳出其父病故的消息。」

徐達平靜的說道,竟然光明正大的提及了劉福通的名字,這代表著什麼呢?劉福通見了華雲龍一面,然後華雲龍就死了。

龐煌想到,徐達是不是想告訴自己,華雲龍的死沒有這麼簡單嗎?但為什麼要告訴自己,難道不顧及自己是皇帝的女婿嗎?

還沒有等他消化完第二條消息,徐達又說出第三個讓他更加震驚的消息。

九月初七,魏觀案結束!結果是︰

蘇州知府魏觀,誤信讒言,以風水動搖大明根基,謀逆不軌之心雖無,但疏于管教、昏庸無用之名卻有,特旨,念魏觀勤政,雖能力泛泛,但總歸心念于民,恩準還鄉,永不錄用。

但高啟、王彝等十三人,身為大明臣民,妖言惑眾,蠱惑朝廷命官之罪卻不能輕易饒之,不殺不足于平民憤,經過太子、大理寺、御史台三方會審,確定無誤,按大明律,判腰斬于鬧市,以戒人心。

龐煌听了驚訝半天,太子的目的達到了,魏觀沒有死,雖然是永不錄用,但是畢竟魏觀已經六十九歲了,做不做官都無所謂了。

但是為太子出謀獻策的道衍和袁珙,一心救的卻不是魏觀,他們想要救的高啟、王彝等人,卻依然死了。

又問了徐達被腰斬的人的名字,里面果然也沒有道衍和袁珙二人,龐煌心里不由暗暗叫苦,不由暗暗問,朱元璋這是玩的哪一出。

干脆你把這兩人也一起干掉不算了,你這不是給太子朱標樹敵嗎?

據龐煌來看,這道衍和袁珙兩人,和高啟的關系可真的不一般,特別是道衍,對于高啟之事,是最上心,連袁珙也是道衍拉著過來的。

幾次的見面,龐煌都能從一些細節上看出來道衍對于高啟的關心,甚至有時候還惡意的揣測,道衍和高啟之間,是不是有不可不說的秘密。

道衍和高啟兩人談詩論畫,一副攜手並肩的模樣,加上每當道衍提及高啟時,臉上所露出的些許表情,按照龐煌幾百年後的經驗看,兩個人說不定真的是基情四sh 。

按照這樣推測,太子還召見道衍和袁珙兩人問詢,讓道衍心里充滿了希望,但是老朱一巴掌把他們的夢想全部都破滅了。

太子的面子是給了,朱標應該在遺憾中,帶著些許滿足。

但是誰去管道衍怎麼想,人家滿懷希望的給你出謀獻策,結果你太子滿意了,承諾給我們的高啟、王彝等江南文人呢?

以己之心度人,龐煌自己都覺得心寒,更不要說道衍看見好友高啟等人被腰斬于鬧市的場景了。

而且據徐達說,特別是高啟,被斬成了八段,場面之血腥,真的是駭人听聞!

朱元璋夠狠啊!龐煌苦笑著想,道衍估計這次真的把朱元璋和太子朱標恨死了,說不定,道衍在歷史中化身姚廣孝幫助朱棣靖難做皇帝,就是因為這件事。

在恍惚思考中,送別了徐達,回到府中自己又坐了半天,才做出決定!

馬上命人傳劉彪進來,吩咐他帶著三命懷柔鄉勇出身的衛士,即刻南下,先去南京,後到蘇州,查尋道衍和袁珙兩人的行蹤。

見到之後,說駙馬請他們來北平教授學生,先是好言相勸,若是執意不從的話,龐煌思慮了半天,才說道︰「若是他們不來,那就讓他們跟著淮安侯走吧!」

劉彪雖然知道淮安侯就是華雲龍,但是不知道華雲龍已經死了,還傻乎乎的問道︰「為什麼要跟著淮安侯呢?」

「因為淮安侯死了!」龐煌面無表情的說道,劉彪的身子一震,第一次看見龐煌發狠,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是軍人的天x ng讓他馬上選擇了服從。

龐煌又交代了幾句,讓他們明天就動身,越快越好。

然後龐煌準備去後院看望並安慰一下公主,又想起徐達剛才著重提到的問題,又把北平府的主簿招來,問了一下,才知道。

按照禮制,出嫁之後的女子,服喪不必斬衰,因為「婦人有三從之義,無專用之道,故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故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婦人不二斬者,猶曰不二天也」。

也就是已經出嫁的女人,不能有兩重服斬衰之喪的關系,所以已嫁和未嫁有很大區別,已嫁之女就不再為父母服三年重喪了。

龐煌這才知道徐達剛才所指是什麼,自己稱父母已經是雙亡,關于臨安公主的服喪問題,還是按照斬衰吧!也算是幫臨安盡一下心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臣權最新章節 | 臣權全文閱讀 | 臣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