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地方錢糧之數,縣報于府,府報于行中書省,行中書省報戶部,合數而定。于是,每年行中書省相關官員攜府、州、縣的書吏一同到京師,會同戶部官員一起核計。
由于財政收支、錢糧征納、軍費支付等項目繁多,難免出錯。遇到收支不符,或數字錯訛,戶部就予駁回,重造書冊。
而行省距南京,遠者六七千里,近者千里左右。若攜帶書冊回行省重造、加蓋印信,往返一次也費一月或數月。為應付戶部官員的挑剔和出現差錯後及時補救,凡行省相關人員等入南京與戶部核計時,都帶上蓋過有司印信的空白文冊,以便備用。
如此做法,書吏們習以為常,也是眾所周知的事。
但是這件事卻不知道怎麼被皇帝知道的清清楚楚,朱元璋覺得這種做法是「欺罔之舉」,大發雷霆,且下令嚴懲不貸。
盡管有湖廣按察僉事鄭士利上書,詳述空印書冊的來龍去脈,曉以利害,仍無濟于事,反被朱元璋貶斥,發配到江浦。從而,制造了史稱空印案的一個案例。
洪武八年,唐門從江南派人發來消息,說是皇帝已經注意到這個狀況,所以派遣他們一眾暗衛在江南明察暗訪,倒是也沒有忘記龐煌正在做地方官的老部下,專門找人過來提醒一聲,免得城門時殃及池魚,到時候大水沖了龍王廟,皇帝整到自己女婿頭上,那面子上就不太好看了。
更何況去年,對于這個稍微懂一些歷史就知道典型的案例,龐煌怎麼能不小心翼翼呢?
從就任北平知府之初,就嚴格的控制所屬州縣的財務奏報制度,特別對于各州縣主官,強調之後再強調,他印象中,朱元璋在空印案中殺的最多的,除了主官財務的書吏之外,那就是掌印官了。
而掌印官,偏偏基本上全都是各縣的主官,比如知縣、知州等等,第一是沒有多余的錢養閑人,第二,官印就代表著一個官員的身份,也舍不得交給別人保管,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所謂的印在官在,印去無官。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己保管著比較放心一些。
那麼可以推斷出,因為空印案,朱元璋主要殺的人,就是各府州縣的主官,還有負責財務的書吏。
有了這種推斷之後,龐煌就嚴格控制自己所屬州縣的官員,關于錢糧數字的必須要j ng確,而且在他坐穩了知府的職位之後,就利用自己的權力,將各縣三班六房的戶房的人,基本上都調換成從清華義學數班畢業的學生。
這樣以來,龐煌就能有效的控制並隨時知道各州縣的錢糧準確數字,而每年去南京戶部核查數字的時候,北平府總是要跟著一支馬隊,若是萬一出現數字不符的現象,由馬隊人員星夜趕回北平重新加印,一切費用由官府開支,這雖然是一筆不小的數字,但相對于丟掉幾條人命而言,那是輕的多。
在這樣謀劃之下,北平府成了全大明個府州幾乎是唯一沒有受到牽連的地方,全府七縣四州無一人獲罪,保存了北平布政司的一些臉面。
但是到了十月,事情發生了扭轉x ng的變化,就算北平布政司存在著像是北平府這樣的模範府,但是也沒有保護到布政使張大人的官位,北平布政司連同布政使張鼎在內,共計有二十余人受到了牽連。
龐煌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朱元璋好像是有選擇x ng的發起空印案的。听唐門說,皇帝在洪武七年就偶爾發現了這個現象,讓他們開始重視,在洪武八年已經是龍顏大怒,但是為什麼等到洪武九年,剛剛納糧結束,就爆發了這次空印案呢?
而且就算是龐煌也認為這不是一件很值得重視的事情,大明交通條件差,少則幾百里,躲著六七千里的路程,往返一趟,需要花費多大的j ng力,還要浪費朝廷的各項支出,龐煌總覺得有些抓小放大的感覺。
在邸報中,刊登了湖廣按察使僉事鄭士利在上疏文中主要有以下幾點申辯︰
其一,官方文書的效力產生在于必須蓋有完整的印章,錢糧文書蓋的是騎縫章,是無法隨意挪做貪贓枉法之用的。
其二,所有申報的錢糧確切數目必須要從縣、府、省一直到戶部,層層往上確認符合,只有最後到戶部才能知道確切的數字,如果「待策書既成而後用印」,就一定得重新造冊,也勢必會耽誤時間,故「先印而後書」只是權宜之計,並非刻意欺君瞞上之事。
其三,在空印案發生之前一直沒有明確立法禁止,而今誅殺這些官員並沒有法律依據。
其四,官員是需要數十年才得以培養造就的人才,輕易殺掉是很可惜的。
對于這個龐煌深以為然,但是個別始終拗不過大腿,皇帝說查,那肯定要查的,而且徹查到底。
但是並沒有歷史中所說的那樣,因為空印案死了幾萬人,按照各期邸報上的統計,被抓起來的人數其實也不過數百人。且在這數百人中還有大部份是被充軍而非處死。
所以真正因為空印案而被殺的人也不過百十人而已,其余論罪充軍的人,按照南來北往的原則,就是南方的官員充軍到北方,北方的官員充軍到南方,反而讓北平獲益不少,收攏了近百人的官吏,這些官吏大部分都是南方主官中的副職,先不說真的有罪沒有,才能肯定是有有些的。
龐煌命密雲、昌平等地妥善安置,並不拿他們當罪犯看,反而給了一些優待,以後說不定有用的著的地方。
總之來說,從空印案爆發,到基本結束,不過是持續了近兩個月的功夫,可能是朱元璋早有準備,所以才手到擒來,但是龐煌怎麼也和印象中,這個能和胡惟庸安、郭桓案和藍玉案並稱明初四大案的空印案,不會這麼久草草結束吧。
有了名不副實和一種荒唐的感覺,難道是由于自己的穿越,導致了事件產生了變化,但是濟寧知府方克勤被處死,這一點怎麼沒有改變呢?
龐煌就這個問題,想了很久,聯系其六月份的官制改革,行省官員變成布政司衙門的官員,竟然基本上沒有變動,但是通過這次空印案,卻奇跡般的,張鼎下台了,而且下台的基本上都是蒙元時期的舊臣。
在參照各期邸報中的文章,發現基本也是同樣的問題,不由喟然長嘆,朱元璋的心眼有這麼多嗎?
不都說他是一個簡單粗暴的皇帝,不喜歡直接殺了換了就行了,哪里來的這麼多拐彎抹角的腸子。
這里面會不會有胡惟庸的功勞呢?別的先不說,就說北平布政司,張鼎下台,劉忠立即以左參政的職司,接任了北平布政司的職位。
可謂說一步登天,但是龐煌覺得心里怎麼這麼不舒服呢?因為馬嬌兒在北平府衙啊監獄里離奇的死亡,兩個人雖然平時商議事情,或者是龐煌去北平布政司衙門有事情,遇見了劉忠之後,都覺得對方對自己懷有敵意。
不錯,龐煌一直懷疑馬嬌兒的死和劉忠有著直接x ng的關系,也一直悄悄的派人調查中,因為案子無論怎麼樣,總要有個結果是不。
但是這都是在暗中c o作,劉忠為什麼會對自己懷有敵意呢?
以前有什麼事情,龐煌可以直接繞過劉忠直接找張鼎,對于自己這個駙馬都尉的身份,在張鼎面前還是很管用的,等于說是一張通行證。
但是劉忠上台,兩個人就是直接面對對方,龐煌心里覺得,兩個人恐怕會發生一些事情,心里于是暗暗的戒備著。
還有方克勤的問題,龐煌覺得里面肯定有什麼問題,方克勤恐怕是這次空印案中被殺之人中官職最高的人,身為一個已經卸任的知府,洪武八年因為被彈劾而被罰至江浦勞役,勞役快一年了,仍然被捕至南京斬首問罪,到底為什麼呢?
這些都沒有人幫他解釋,本來這些龐煌可以不想,但是又覺得可以通過一些事情,來分析一下老朱的行為,所以在這里沉思。
從政之後,龐煌慢慢的就不知不覺的投入到了一個官員的角s ,喜歡分析每一件事情,那怕這件事情和他沒有關系。
但是就方克勤這件事情,他還真的分析不出來。
不知不覺,在這種平凡為官的r 子里,洪武九年又快過去了,到了年底,突然接到一個消息,藍玉要回北平了,官職基本上是不升不降,是以北平都司僉事的身份回來,而李文忠要到大同練兵,傅友德回南京接受皇帝的召見,可能有別的事情吧。
這件事不由讓龐煌心里高興了一下,他和藍玉也有兩年沒有見過面了,雖然和李文忠有些親戚關系,但畢竟沒有藍玉交往著令人可以敞開心扉。
而且熱氣球的制作就要接近尾聲,正好需要有人支持和嘗試,這個藍大將軍,是不是合適的人選呢?龐煌臉上露出惡搞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