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權 163 御書房再次召見

作者 ︰ 受傷的害蟲

()陳寧彈劾駙馬都尉的事情,成了大家的一個笑柄。

正所謂的牆倒眾人推,接著又武臣站出,證明了承恩寺附近的確有賣冰粥的,而且量非常大,單純是靠窖藏,商賈們肯定負擔不起。

文臣們迫以胡惟庸的壓力,倒是多少人說話,但是皇上點名問了幾個大臣,知道的只能說實話,真的沒有讀過那本書的人,也不敢亂說話,只好含糊而過。

但是朱元璋卻是沒有訓斥陳寧,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是言官,本來就有這種權利,如果因為受到彈劾而受到懲罰,以後誰還敢說話呢?就算是彈劾錯了,那也是說明人家用心了,而且現在懲罰陳寧,胡惟庸也不在,懲罰都沒有辦法懲罰。

不過朱元璋心里,有些開始反感起來,御史台的御史大夫,本來應該是他皇帝手中的利劍,什麼時候又變成他胡丞相的了,嘴上雖然沒有說,但是朱元璋心里卻是對胡惟庸又多了幾分戒心。

沒有意外,早朝散了之後,駙馬都尉龐煌又被皇帝留下來,前往御書房問對。

這種事情,最近十余天的功夫,至少發生了五六次了,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皇帝的這種做法,在也可能是胡惟庸為什麼讓陳寧彈劾龐煌的原因之一吧。

駙馬都尉總是留在南京,皇上召見的又是如此頻繁,讓人怎麼覺得心里都不是滋味。

再次進入御書房,龐煌經過這麼多次的問對,幾乎對于御書房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除了那個貼滿字條的小黑屋,他幾乎閉著眼楮都知道每樣東西的所在。

朱元璋是個脾氣比較古板的人,喜歡一成不變,再加上自己不會收拾御書房,讓太監們收拾,又害怕泄露出去什麼,所以該放在那里的東西,基本上就是在那兒,誰也不去動他。

「賜座!」朱元璋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然後吩咐太監道。

龐煌心里一驚,忙謝絕道︰「謝父皇恩典,兒臣站著就行了。」

在大臣面前,還是要喊皇上,自稱臣的,但是到了御書房,就可以喊父皇,自稱兒臣了,這可能也是規矩,龐煌慢慢的就習慣了。

皇帝也沒有理會他的謝絕,太監依舊搬來了一個披著黃緞的坐椅,龐煌只好再次謝恩,斜斜的坐了半個在那里。

翻看著手中的奏折,朱元璋說道︰「你該回去了!」

「單憑皇上安排!」

「今天陳寧彈劾你,只要是不傻的人,都知道根本彈劾不倒你,但他還是那樣做,證明胡丞相很不喜歡你在南京!」

「上次是兒臣考慮不周,得罪丞相大人了!」

「而你也不願意留在南京,所以才會抬出偽鈔的事情,讓朕不會留你!」

再次驚訝一下,龐煌連忙辯解道︰「臣不敢!臣真的是無心的。」

「朕不管你是不敢,還是不會,也想明白了,此時你在南京,對你真的很不好,還不如去地方上做些實務,也可以鍛煉一下。」朱元璋話鋒一轉,探身問道︰「昨天去魏國公府上喝壽酒,有什麼感覺嗎?」

「臣……嗯……皇上讓兒臣前去賀壽,那是體恤臣下,理當拜府祝壽。」郁新听皇帝突然問及徐達祝壽事,不知究竟,慌忙答道,見皇帝不語,趕忙補充道,「拜壽時,兒臣敬獻景德鎮瓖金釉里紅大花瓶兩只」

「還有蘇州織錦兩匹、端硯兩方、壽面一擔,壽桃一盤。」皇帝接口說道。

龐煌驚出一身冷汗,現在錦衣衛還沒有成立吧,朱元璋就這樣無孔不入,自己臨時起意買的東西,他都知道的清清楚楚,看來昨天壽宴上發生的所有事,肯定也瞞不過朱元璋的耳目了……。

好歹自己早有防備,昨天晚上自己言行並無越軌之處。但仍然擔心朱元璋多疑,便將昨晚的情形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向皇帝奏述一遍。

「那你和徐達在船上都說的什麼呢?」

「閑聊一會,倒是兒臣覺得,魏國公正值壯年,閑在南京,的確有些浪費時間了,閑在蒙元內部大亂,不如再次北伐,讓魏國公為我大明再次開疆拓土,那豈不是更好。」

「這是徐達的意思吧?」問話時,朱元璋緊緊盯著龐煌,似乎想看出點什麼。

「是兒臣的愚見,當然可能考慮不周!」龐煌回道︰「不過魏國公曾經表示過,要是有機會為大明效力的話,他肯定會義不容辭的。」

龐煌確信昨天晚上再船上不會有人偷听,因為劃船的、坐船的,就他們兩個人而已,而且朱棣去的時候,他們已經結束談話了。

「朝廷的事情,你不要管了,朕心里自有主意,先說說你下一步的安排吧。」朱元璋合上手中的奏折,然後又說道︰「你先推薦一個北平知府的人選,讓朕考慮一下!」

「懷柔知縣宋慎,或者是北平寶鈔大使李銳,這兩人是最熟知兒臣施政方法的,相信也是最快能接手北平政務的人選。」龐煌昨天晚上听徐達說過,自己做不了北平知府了之後,就開始考慮人選,

「宋慎不行!」朱元璋一句話就把話說死了,然後想了一下又說︰「讓北平把李銳的卷宗拿到吏部,等待吏部考核吧。」

「臣遵旨!」龐煌站起來行禮道。

「而你?」

朱元璋猶豫了一下,說道︰「除了北平知府的差事,別的你都還兼著,另外,朕設巡撫之職,以「巡行天下,撫軍按民」而名。署理協調北平、遼東的政務、軍事和農業等,官居四品,另外賜侍衛五百人,為巡撫親兵,儀仗三十六人,以壯聲威。」

「巡撫?」

龐煌郁悶了一下,記得是辮子才有的官啊,怎麼現在拿出來了。其實他對歷史還是不太了解,巡撫,在洪武年間就有,不過第一任巡撫是太子朱標,奉命巡撫陝西,這次朱元璋拿出來,不過是提前一點而已。

「是巡撫!」朱元璋點點頭,叮囑道︰「謹記四個字,那就是協調安撫,也就是說,你什麼事情都可以管,換而言之,你又什麼事情又都不能管。」

龐煌比較郁悶,這叫什麼官,自己一個實權的b ij ng市市長,現在變成了一個空頭餃的巡撫,還好,級別漲了一級。

「這只是一個臨時的職司,過幾年,朕會讓你和臨安一起回南京,那樣,你就不是你就不用來回奔波了。」

「謝謝陛下的厚愛,兒臣謹記父皇的教誨。」

龐煌心里想,誰願意回來面對著喜怒無常,又捉模不透的你呢?你讓我回來,我還真的不想回來。

但是心知那也是妄想,一般駙馬都尉這種外戚,外放官職知府一級基本上就算是到頭了,布政使、都司指揮使肯定不會有自己的份,好的話,做個按察使還是有可能,但也不能絕對的說。

「朕讓你巡撫遼東、北平,是有重要的事情讓你辦的,最近幾年內,估計北方會很熱鬧,無論錢糧,還是軍械、軍隊,來往的都會十分頻繁,朕是讓那里替朕好好的看著,讓他們把錢糧用在合適的地方,軍隊去做應該做的事情,這就是你的責任。」

龐煌心想,估計朱元璋對于殘余的蒙元勢力真的是動心,要動手了,所以讓自己的女婿在哪里做類似監軍的職位,另外因為水稻和旱稻的種植,火器的制造,礦山的開采,這些東西原來都是自己搞的,所以現在也一起讓自己看著。

「另外,你請求開互市的問題,朕準了!」朱元璋說道。

龐煌心里正高興,一盆水又澆了下來,朱元璋繼續說道︰「朕準開互市,但是你承諾朕的事情,也要辦到,那五百名巡撫親衛的用度,朕只給你三個月的,剩下的是不會再調撥給你了,你自己想辦法就行了。」

龐煌心里一苦,五百人的特種兵啊,這要花多少錢,自己現在哪有那麼多錢啊,靈機一動,馬上問道︰「皇上,那海關的事情?」

「就在你巡撫的地方先試一試吧,行了,寫個折子給朕,朕在考慮!!」

「有戲!!」

有了海關,應該就不用擔心了。而且只是在遼東搞試一試,明顯的是老朱還沒有明白海關的收入,正好可以用這批收入,來武裝一下自己的特種兵。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臣權最新章節 | 臣權全文閱讀 | 臣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