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權 244 相府密談(下)

作者 ︰ 受傷的害蟲

隨著郭天敘和郭天爵兄弟二人先後意外的死去,引起了邵榮的注意,要知道,邵榮和張天佑的關系不錯,也算是第一批跟著郭子興起義反抗蒙元的人物之一。

隨著張天佑和郭家兄弟的死去,邵榮隱然繼承控制著朱元璋軍中有郭子興舊部色彩的一部分勢力。邵榮地位僅次于朱元璋而遠高于諸將,能統領全軍主力而戰功卓著、威名遠揚,必然對朱元璋的地位和聲望形成挑戰。

也不知道是朱元璋必不容威脅其地位的人存留于世,還是邵榮、趙繼祖等親歷郭天敘、張天祐被陷殺的過程,又目睹郭天爵被誅殺,也不會無動于衷,難免有兔死狐悲的念頭,反正是兩邊起了不可填補的隔閡。

蒙元至正二十二年八月,看中了朱元璋經浙東、江西兩次大規模叛亂後根基動搖的時機,依仗邵榮剛剛在平定處州叛亂時提高的威望,以邵榮和趙繼祖為首的郭子興舊部,于是就想趁著這個機會推翻朱元璋的領袖地位。

于是乎,發生了一件事情,如果這件事情讓龐煌听一遍的話,就可能會感到有些耳熟,但是卻不是發生在邵榮的身上,而是發生在正在和兒子講故事的胡惟庸身上。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在至正二十二年八月,朱元璋因閱兵時風吹旗幟把衣服弄髒了,于是換了一件其他人穿的衣服,又換了小路返回應天府,但是這時候有人攔著他向他告密,說是邵榮和趙繼祖心懷不軌。正在率兵在另外一條路上埋伏,準備造反殺人。

朱元璋接到密報之後。就派遣了當時的巢湖水軍將領廖永忠和蒙元降將出身的康茂才前去將邵榮等人,以喝酒的名譽擒拿起來。為什麼派遣廖永忠和康茂才呢。因為這兩個人一不是郭子興的舊部,二不是濠州出身的淮西將領。

由此可見,朱元璋對于邵榮的忌憚之處,因為邵榮也是濠州人,幾乎是和朱元璋一起投奔的郭子興,威望在淮西人眼里,也是很高的,朱元璋根本把握不住淮西系的將領會不會和他勾結在一起。

與其擔心,還不如派遣自己放心的人前去。很順利的就擒獲了以兩人為首的一些郭子興舊部將領。這一點讓人十分意外,但是又是那麼的理所當然。

這一點從卷宗上無懈可擊,連胡惟庸也只是納悶,從一些細節上推測出,可能邵榮根本就沒有造反的意思,所以一點防備也沒有,才被廖永忠和康茂才輕易的抓獲的。

因為憑借邵榮的威望,無論是郭子興的舊部,還是淮西系的將領中。邵榮都有著很大的威望,憑借廖永忠和康茂才這兩個並不被大家所接收的外人,如果邵榮想要反抗,造反不成。至少逃跑的機會是有的。

這個過程,和龐煌所知道的歷史中,胡惟庸栽跟頭的過程是何等相似啊。龐煌知道關于胡惟庸栽跟頭的經過,因為在電視劇電影中都有體現。但是卻不知道邵榮的失敗過程,要是真的知道詳細情況。

就會嘆息朱元璋做事手段的單一。沒有一點創造性。也只有即將落入這個境地的胡惟庸才能從各種卷宗中看出自己將要面對的處境。

在去年,他心里已經警覺自己的下場,特別是兒子在京師之中意外的落馬,差點沒有意外的身亡,更是引起了他的警惕,再加上對于官場上的風向極為敏感,涂節等人的心里想法,御史台的逐漸月兌離控制,一直讓胡惟庸十分擔心。

他好像已經預料到,新的一年來臨,也可能就是代表自己整個仕途生涯的結束了,當然,胡惟庸並不能先知先覺,心里給自己預料的最壞下場,也不過是告老歸田,去學學劉伯溫那老兒,最後終老山林。

因為他和邵榮等人不一樣,邵榮是武將出身,手里有兵有將又有威望,而自己不過是個文官而已,對于皇帝造不成什麼威脅,最多自己低調一些,誠懇一些,那就可以保護住自己的性命了。

雖然料到了自己的結局,但是胡惟庸卻還是有些不甘心,于是趁著兒子的落馬受傷,其實第二天胡嵐就恢復了神智,腿上雖然嚴重,但是也不至于殘廢,但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更好的借口,爭取更多的時間,胡惟庸索性裝起了可憐。

讓胡嵐繼續裝作昏迷不醒的樣子,而自己也坐憂心忡忡的模樣,整天魂不守舍的不問朝政,甚至幾次向皇帝提出了請假,說是要照顧兒子。

目的很簡單,在觀察動向的同時,以兒子的遭遇表示自己的可憐,也是一種示弱的表現,其實胡惟庸無論去不去中書省署理政務,什麼事情都繞不過他,而他趁著這段真空期間,看看皇上是不是還會委任大臣去做中書省的右丞相,那麼就可以看出自己地位的穩固性,也可以未雨綢繆,決定自己的去留。

但是過了春節,新的一年來臨,在胡嵐在家休養的這近兩個月里,皇帝一點點動自己的意思沒有,非但沒有,反而經過胡惟庸在宮內的眼線送出的情況得知,目前,皇帝的注意力大部分都集中在北方戰線一帶,竟然好幾天沒有提及過自己。

而且初一的祭天,還有初二的新年早朝,都再也沒有露出過任何端倪,而最近幾日,胡惟庸雖然沒有接到內宮內傳來的消息,但是通過太醫院,他又知道現在內宮是亂作了一團,臨安公主在宮中突然身患重病,現在滿宮上下手足無措,正在陷入到一片慌亂之中,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著危險正在離他遠去,而此時正是胡惟庸要進行下一步的時刻,所以才引起了今晚找兒子的談話。

和父親交談近一個半時辰,胡嵐才將父親的大概倚仗搞明白,可能意思就是皇帝已經失去罷免父親的心思,現在一個心思的要開疆拓土了,但是這一切都成立嗎?

不由狐疑的問道︰「父親之所以那邵榮之事相比較,無非說皇上乃是殺伐果斷之人,眼里是摻不得沙子的,當初郭家兄弟如此,邵榮如此,而前幾年的魏觀等人也是如此,年前,各種苗頭都表明了皇上有意罷免或者直接針對父親,但是年後卻又置之不理,說明了皇上要以平息蒙元殘余為主,暫時想讓國內平靖,不知道孩兒說的可對。」

胡惟庸點點頭,剛想和兒子商議他下一步的想法,但是胡嵐突然皺著眉頭,沒來由的又說道︰「其實,孩兒真的不那麼認為,父親有些太武斷和輕視皇上了。」

胡惟庸並沒有什麼不高興,也不反問,既然兒子說了一個開始,肯定有繼續,他只是靜靜的听著,果然,胡嵐隨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按照胡惟庸剛才揭露的往事,胡嵐提及了自己的看法,而且更加嚴重,直接指出胡惟庸疏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初所謂郭天敘、郭天爵和邵榮等人死的那個時機,那時候大明還沒有立國,諸侯林立,蒙元還沒有被驅逐出中原大地,但是朱元璋竟然就可以不顧內憂外患的清除異己,可見朱元璋這個皇帝的帝王心術。

經過那幾次事情,郭子興後人、舊部的獨立勢力不復存在。在此接二連三的內訌後,盡管在強大的外部壓力面前一度陷于危境,卻再也沒有遇到來自內部的挑戰,直至順利完成統一大業。

而邵榮叛亂事件,是朱元璋陷殺郭天敘、張天祐和誅殺郭天爵的後續手段,也是其清洗策略的典型體現。在連遭叛亂的危急關頭,仍然從容不迫地清洗內部,以損傷元氣換取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種以犧牲運作效率換取穩定秩序的策略,可謂殺伐果斷。

按照這樣推斷,此時帝位穩固的皇帝,絕對不會因為北方的戰事,而忽略朝廷之內的不安因素。

更為嚴重的是,經過年前父子二人的多次探討,在皇帝眼中的不安因素,恐怕只有胡惟庸這個大明唯一的丞相了。

听完兒子的一番闡述,胡惟庸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感到十分的欣慰,覺得自己今晚的談話,可能是有些多余,講了這麼多,沒有想到兒子心目中已經有了大概的定論。

自己看來是完全不用擔心了,自己也正好可以將下一步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交代出來,而且談了快三個時辰,自己的身子也有些吃不消了,看著兒子疑惑的眼神,胡惟庸慢慢的說出自己下一步的計劃來。

原來,胡惟庸真的要辭官了,而且不是故作姿態,這次,是真的要辭官歸老了。

這個決心,是胡惟庸考慮了良久才下定的,和胡嵐的顧慮一樣,覺得帝王的心思難以猜測,耗下去也不是辦法,而且看著皇帝的意思,估計是想要換新鮮血液了,仔細的考慮了自己的利用價值,估計也即將利用完畢,所以胡惟庸暫時有了下野的心思。

但是辭官歸隱,也要講究時機,講究一個理由,毫無理由的辭官,特別作為大明唯一的中書省丞相,恐怕皇帝不但不會覺得稱心如意,反而覺得自己的心思被人猜測出來,以至于惱羞成怒。

所以過了春節之後,胡惟庸一直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正好听到內宮大亂,而且皇帝的心思重心偏向北方戰事,覺得是個機會,所以想和兒子談一下,安排一下後院的事宜後,就會在朝堂之上正式提出辭官的要求。(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臣權最新章節 | 臣權全文閱讀 | 臣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