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權 322 皇後之死

作者 ︰ 受傷的害蟲

軍屯是指駐屯的軍隊,利用駐屯軍隊就地耕種土地。

軍屯是「寓兵于農」的政策。曹操論軍屯為:「夫定國之術,在于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漢武帝元鼎六年,初置張掖郡、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並以六十萬人戍田。曹操整合軍屯與民屯,在各地設立田官專門負責屯田。府兵制也是一種軍屯,最初府兵實行于南北朝時期的西魏、北周。

蒙元至元十六年,姚演主持在「漣、海等州募民屯田」。至元二十一年十月,「定漣、海等屯田法」,「以江淮間自襄陽至于東海多荒田,命司農司立屯田法,募人開墾,免其六年租稅並一切雜役」。

蒙元的軍屯遍及全國,從京師大都周圍到邊疆地區,「皆立屯田,以資軍餉」,並設立屯田萬戶府、千戶所等機構,屯田所用耕牛、農具和種子,大多由國家供給,「由是天下無不可屯之兵,無不可耕之地矣」。

黑龍江口奴兒干還設有征東帥府的屯田,屬水達達路管轄。蒙元後期,由于軍屯官吏貪污,屯軍大量逃亡,大多數軍屯名存實亡。

明代軍屯的規模之大實歷代從未有過,為了促進軍屯的發展,朝廷調撥耕牛、農具和種子,初期土地不征收稅糧。

洪武六年各地軍屯月糧完全自給且有盈余,朱元璋曾夸口︰「吾京師養兵百萬,要令不費百姓一粒米」。衛所是明代兵制的核心編制單位。明代衛所制保留了府兵制的特點,就地解決軍隊糧餉問題。「天下衛所州縣軍民皆事墾闢。」。

但是軍屯也有其負面影響。軍屯屯地的來源有多種︰官田、沒官田、廢寺田、牧馬場、廢田、荒田、空地、絕戶田等。明朝初年,官田的數量龐大。軍官豪強侵佔良田。侵害百姓利益,所謂「邑人懼其暴,屯田懼其擾」。

就算是在龐煌曾經生活過的另一個時空中,大家耳熟能詳的《南泥灣》的傳說,也是軍屯的一個變相稱謂。

這也是因為屯田的效果越來越差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朱元璋這次重新詔令全國上下開始嚴厲的實施軍屯制度,有一個原因就是效果越來越差,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是不足與外人說的原因是,那就是要削弱徐達在軍中的影響。

之前。軍中的大小事務,除了朱元璋之外,就屬徐達的威望最高,十數年來,軍屯一直是由徐達掌握,就連胡惟庸也插不進去手來,徐達死了之後,顯然朱元璋有些不太放心別人,索性就把這個權力回收到朝廷。也就是自己的手中,自己再發號施令,重新構建心目中理想的帝國架構。

朱元璋不是第一個搞軍屯的,無論是在那個時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用軍屯來緩解糧食危機的人。

龐煌心里默想一會,便去走馬上任去了,正好來了一個游走于浙江各地的借口。何樂而不為呢?

已經穿越十幾年了,他雖然還是偶然會想起另一個時空的一幕一幕。但已經完全的接受了他現在生活的現實,對于朱元璋詳細的了解。他也算是徹底的看透了朱元璋的本質。

說一句自己心虛的話,那就是朱元璋有時候,比自己還要像一個穿越而來的人,通過朱元璋各種做事的手法,說實話龐煌十分佩服,盡管比朱元璋多了幾百年的歷史教訓,但是若是換成龐煌去做,恐怕龐煌也做不到朱元璋這麼好。

烏托邦,這個在龐煌小時候最熱門的詞匯,經過朱元璋的行為,被展示的淋灕盡致,想像中的所謂「烏托邦」,是指沒有階級的幸福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並把這種社會叫做「烏托邦」,意思是沒有的地方。朱元璋也想建立一個他心目中的「烏托邦」,這是一個復古而又兼有朱元璋創新的社會。他的「烏托邦」是怎麼樣的呢?

朱元璋幼年生活困苦,要過飯,當過和尚。每當想起本該發給自己父母的賑災糧食被官吏貪污,導致父母餓死的情景,他就會忍不住咬牙切齒,這些人統統該殺!他要創造一個真正純淨的王朝,一個官員人人清廉、百姓安居樂業的王朝。所以他盡一切努力去實現這個夢想。

朱元璋頒布了有史以來最為嚴厲的肅貪法令︰貪污銀子六十兩以上者,立殺!這個命令顯示了朱元璋肅貪的決心。為了增加震懾力度,朱元璋還制定了一項駭人听聞的政策︰在縣衙設置一個土地祠。朱元璋命令將貪污官員處死後,要在土地祠內把皮剝下來,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供眾人參觀,用以威懾貪官。

朱元璋對待貪官污吏的態度越來越嚴厲。他創造了一個以往帝王想都不敢想的政策,規定普通百姓只要發現貪官污吏,就可以把他們綁起來,送京治罪,而且路上各檢查站必須放行,如果有人敢于阻擋,不但要處死,還要株連九族!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嚴懲貪官污吏的同時,朱元璋打擊的目標是富商和地主。他所遵循的思想是創造一個均貧富的世界,他認為沒有大的貧富分化,就沒有很大的矛盾沖突,社會就能安定。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最歧視商人的皇帝。他認為只有實實在在生產糧食和棉花的活動才是勞動。蒙元時代的商業比較發達,有錢的商人很多,他們是第一批被朱元璋清除掉的人,例如江南巨富沈萬三就是均貧富的犧牲品。

朱元璋做皇帝後,沈萬三對朱元璋竭力貢獻,響應號召到南京投資建房、開酒樓,捐修了從洪武門到西水門的城牆。結果還是被抄了家,發配到雲南。為了貶抑商人。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特意規定。農民可以穿綢、紗、絹、布四種衣料,而商人卻只能穿絹、布兩種料子的衣服。商人考學、當官,都受到種種刁難和限制。

明朝建立後,開國功臣變成新興大地主,大肆兼並土地,使得農民流離失所。朱元璋很多讓人不可思議的行動,其實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打擊這些新興大地主。雖然在人情上顯得過于殘忍,但在客觀上卻使大地主階級兼並土地的速度減緩了。

除了官員和地主,供養軍隊也是古代農民一大負擔。朱元璋很快將改革的觸角伸向這里。但軍隊是國家的基石,不可以取消,自給自足的軍隊便成了朱元璋心目中最理想的目標。

朱元璋很快在全國各軍事要地設立衛所駐軍,軍民分籍,實施「衛所制」。當時,全國總人口為六千余萬,而兵員總數為兩百萬,平均三十個百姓養一個兵,這在生產力相對落後的明朝初年是一個很大的負擔。

于是。朱元璋采取軍屯的辦法以軍養軍。他把衛所周圍的土地收歸國家所有,叫做「官田」,要求各衛所都要從事屯種。具體規定,邊疆地區。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種。屯種的士兵每人分給田地五十畝,動員軍戶全家共同耕種。配備耕牛、農具,教種植技術。征收租稅。

朱元璋的努力收到成效,他曾經不無自豪地和大臣說︰「我養了百萬軍隊,卻不多費國家一粒糧食。」

解決了農民的負擔後,接下來就是改造農民社會本身。對上層社會打擊殘酷的朱元璋,對底層社會的管理卻表現出異常的和善,最顯著的區別在于︰他試圖以道德秩序來建立理想的農業社會,而不是用他在上層社會推行的嚴刑政策。

朱元璋以村為單位,推行里甲制度,這項制度最核心的內容在于農村的自治。鄉村中的長官是由村民推選出來的德高望重的長者,並由他來仲裁村里所發生的財產、婚姻、爭斗等等糾紛,傳達朝廷的法令。

村中定期舉行全村會議來商討事務及表揚近期有高尚道德行為的村民,並號召其他村民向其學習。德高望重者還要向村民們進行道德訓示,並對那些行為不檢的村民進行訓責,如果這些人屢教不改,就會以「頑民」的名義向朝廷申請將其充軍。

這樣的農村社會是當時古人心目中的完美社會,即使用另一個時空幾百年後的眼光來看,也可以挖掘出兩個進步因素︰基層的長官選舉制和鄉村的定期全民會議制度,這是很超前時代的兩項創舉。可惜這兩項創舉沒有建立在法制的規範之下,而使得它的進步意義並沒有那麼的明顯。

朱元璋從當上皇帝那天起都在為建立一個他心目中理想的農業社會而努力。雖然朱元璋構想的農村社會看似完美,但是這種社會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朱元璋以自己的美好意願扭曲了社會的正常發展,但作為一個封建皇帝,能有這樣的意願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就算不是歷史系的學生,作為一個工科生,龐煌也能想到這個道理,但是朱元璋絕對不會想到,因為朱元璋本人太過于自負了,自負的有些自戀起來,因為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自己心目中的烏托邦總會有實現的那一天,就算是自己實現不了,也要給自己的子子孫孫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朱元璋是這樣想的,但是事情真的會像他想象中那樣去發展嗎?

龐煌老老實實的在浙江屯田,準備靜靜的看著朱元璋在那里指點江山,自己首先要把根基扎好才是,本來以為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但是就在相距不遠的京師里,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馬皇後暴斃!在龐煌的記憶中,早該洪武十五年就病死的馬皇後,由于自己穿越而引起的連鎖效應,竟然繼續的活了下去,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才死去,足足晚了六年,也算是龐煌自己造下的福祉了。

龐煌這樣想,不代表所有人都這樣想,因為馬皇後並不是在病榻中綿延死去。而是在身體一天天硬朗中,突然暴斃。太醫也診斷不出到底是什麼原因,一時間。京師中陷入了沉靜之中,大家連大氣都不敢多喘一口的,等待著皇帝的發飆。

的確,朱元璋該發飆了,因為馬皇後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是無法被取代的。朱元璋听聞消息後不但仰天痛哭,發誓不再立後,就是宮廷內外都默思哀悼。

朱元璋起兵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要打仗,馬皇後一直跟隨朱元璋左右。常常勸誡朱元璋不要大開殺戒。馬氏被冊立為皇後以後,仍然像當初一樣節儉,身上的衣服都洗得褪色了,還不肯換新的。後宮的嬪妃都非常敬重她,將她比作東漢時的明德馬皇後。

皇後生了五個兒子。周王朱橚年紀最小,放蕩不羈。封藩的時候被封到開封,馬皇後派江貴妃和他一起去,還贈給江貴妃一件自己常穿的衣服,一根棍子。對她說︰「大王如果有什麼過錯,你就穿上我的衣服,拿著棍子打他。如果他還是倔強的話,馬上報告給我。我決不輕饒!」周王朱橚听了這話,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

每次有災荒,馬皇後就帶著後宮的人吃素食。朱元璋對她說已經發過救濟的糧食了,不必擔憂。馬皇後就說接濟不如預備。馬皇後平時常常會問百姓是不是安居樂業。並說︰「皇帝是天下之父,皇後為天下之母。自己的孩子不能安居,父母怎麼能安心呢?」

馬皇後雖然尊貴,但是只要有機會,仍然會親自伺候朱元璋進餐。朱元璋早晚的御膳,她都格外關注。妃嬪們勸她注意自己的身體,馬皇後就對妃嬪們說︰「從古到今,做妻子的照顧丈夫的飲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況且皇上脾氣暴躁,若是偶有失誤,誰敢擔當?」有一次,呈上的湯稍微有些涼,朱元璋舉起飯碗就扔向馬皇後。馬皇後急忙躲閃,耳畔仍被擦著,受了微傷,更被潑了一身污漬。馬皇後神態自若,從容地換了衣服,重新呈上熱湯。妃嬪們這才深信馬皇後的話,並折服于馬皇後的德行。宮里如果有人被臨幸懷了孕,馬皇後就會倍加體恤。妃嬪們如果惹皇上不高興了,馬皇後還會設法調解。

曾經有謠言說郭景祥的兒子不孝,打了郭景祥。朱元璋想將他正法,皇後上奏說︰「臣妾听說郭景祥只有這麼一個兒子,獨子容易嬌慣,不過也未必盡如人言。如果查明屬實,再行刑也不遲。不然殺錯了人,可就斷了人家的香火了。」後來,朱元璋得知是誣陷,說道︰「若不是听了皇後的話查明再作判決,郭家的香火就斷了。」

李文忠駐守嚴州的時候,楊憲上疏誣陷他。馬皇後說楊憲的話不能輕易相信,李文忠這才得以免罪。李希賢教皇子時,曾用筆桿擊傷皇子的額頭。朱元璋大怒,馬皇後在一旁勸解道︰「這就像是讓人家給裁衣服,只能由人家裁剪,而不應該為了兒子責備老師。」朱元璋這才罷休。

馬皇後病重的時候,群臣都請朱元璋祈禱祭祀、廣求良醫。馬皇後卻對朱元璋說︰「生死由命,祈禱祭祀也沒什麼用,即使有良醫,也不能起死回生。如果吃了藥沒什麼效果,皇上定然會怪罪醫生,這樣反而增加了臣妾的罪過。」朱元璋嘆息不已。

馬皇後享年五十八歲。宮里的人全部失聲痛哭,就是朝廷百官也一律默哀。後被葬在孝陵,尊謚號為孝慈皇後,朱元璋終生不再立後。

這件事似乎就這樣過去了,大家長舒了一口氣,見到皇帝沒有因為皇後的死而遷怒于大臣,雖然有些詫異,但誰也不是天生的賤骨頭,當然不會成天想著出事才好了。

但是,馬皇後下葬之後的五天後,五楹五進的孝陵享殿里,靜謐肅穆。朱元璋趕走所有的侍從,獨自一人在燭光煌煌的馬皇後神位前,親自點燃香炷,插進靈像前的巨大香爐內,向他心目中的長孫皇後行了拜揖大禮。這是皇帝除了祭拜天地、列祖列宗之外,唯一屈尊天子的神威。

朱元璋登基之後不久,便親自選了這位于鐘山獨阜玩珠峰環抱著的風水寶地,興建皇家陵墓,動用了十多萬軍工民夫。自洪武十四年開始動工,建墓時他對皇後說︰「皇後,你我百年之後便在此同室相伴,所謂是生同羅帳死同穴。」他沒有料到,陵墓尚未竣工,比他小四歲的皇後卻在他之前仙逝了。

拜謁之後,老皇帝站在空寂無人的大殿內,顯得待別孤獨。仰視馬皇後那永遠慈祥仁厚的遺像,繼續著昨日夜里與皇後的默默敘話,可是他忽然覺得,皇後的畫像變得沉默了,不再與他交流了,顯露出淒哀愴涼淚眼模糊。

正沉浸在傷感的思絮中,一個老太監悄然走進來。(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臣權最新章節 | 臣權全文閱讀 | 臣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