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名︰第一百五八回龍舟賽
京城做為本朝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雖不至于像後世天朝的帝都那般寸土寸金,卻也騰不出一片足夠大的場地來專為一年僅此一次的龍舟賽,所以每年龍舟賽的賽場,都是設在城外護城河中游那片最寬闊的河域上的,如此倒也方便觀賽的民眾們觀賽。
是以寧平侯府的馬車才駛上街道不久,便遇上了許多別家的馬車,行至城門時,馬車的數量就更多了,排成兩列長長的隊伍,輪到寧平侯府的馬車通行時,已是小半個時辰過去了。
好在因天氣漸熱,侯府的馬車早已換上了透氣的紗簾,不但不會讓人覺得悶,反而可以正大光明的透過紗窗看外面的景色。自出了侯府的大門起,君璃的目光便一直投注在外,雖然隔著紗簾只能看到影影綽綽的行人和車馬,但卻可以很清楚分明的听到市井中各種嘈雜的聲音,讓君璃感受了一路京城作為本朝第一大城的繁榮之景。
待出了城後,官道漸漸寬闊起來,馬車的行進速度也快了許多,不過只用了半盞茶的時間,便已抵達了龍舟賽的賽場。
彼時陽光正好,灑在寬廣的河面上,就像是撒了一層細碎的金光,粼粼耀眼,從窗外吹進來的風帶著些許水腥味的濕氣,說不上是好聞,卻讓人覺得神清氣爽。
君璃不由深吸了一口氣,暗想果然還是自由的空氣呼吸起來最舒心啊,然後方就著先跳下車的晴雪和鎖兒的手,下了馬車,去到前面與早已下了車的二夫人三夫人等人會合,——因二夫人與三夫人坐了一輛車,二女乃女乃帶著兩個孩子坐了一輛車,容淺蓮與容淺菡坐了一輛車,君璃便落了單,不過這倒是正中了她下懷,不管憑是與誰同坐一輛車,她一路上都別想那麼自在。
寧平侯府的女眷們會合後,被便以容湛為首的男丁們護送著,去了一旁侯府事先使管事來搭好的涼棚里。雖說只是臨時搭建的涼棚,卻也布置得十分舒適,除了降溫的冰盆以外,竟然還有兩個大冰釜,正往外吐著涼氣,其實這里是護城河邊,再熱也時不時的有一陣涼風,根本不到需要用冰釜來降溫的地步,所以這些冰釜是用來冰鎮水果和茶水的。
若是以前,君璃不當家的人,有享受就只管享受便是,才不會去想就搭建布置這個前後只用得上一個時辰的涼棚會花銷幾多銀子,如今卻不一樣了,在她眼里,那些冰都已不是冰,而是白花花的銀子了,真是心痛得都快滴血了有木有,雖然花的並不是她的銀子。
可就是這樣,二夫人依然不滿意,一邊對著丫鬟捧上來的一碟枇杷和李子挑挑揀揀,一邊抱怨道︰「如今不是吃荔枝的季節嗎,怎麼也不說備些荔枝來吃?」
直把一旁的君璃氣了個半死,暗自冷笑道,如今荔枝才剛上市,十兩銀子一斤還有價無市,丫倒也真敢開口,真那麼想吃荔枝,怎麼不掏自己的私房銀子吃去?心之所想,君璃正欲打算說兩句來話刺二夫人一下。
不想容湛已先皮笑肉不笑的大聲開了口︰「二嬸嬸既嫌公中準備的水果不中吃,想是打算將體己銀子出來請大家伙兒吃荔枝了?既然二嬸嬸這般大方,小佷就先代弟弟妹妹們謝過二嬸嬸了!」說完,還真沖二夫人一鞠到底,一副對二夫人感激不盡的樣子。
直將二夫人當場鬧了個大紅臉,在心里將容湛恨了個半死,可當著滿屋子小輩和丫頭婆子的面,又不好否定容湛的話,只得咬牙命貼身丫鬟將了銀子出來,使了小廝快馬進城去買荔枝。
有了二夫人做「榜樣」,其余不管是沒想過要找君璃茬兒的人諸如二女乃女乃容淺蓮等人,還是想過要找君璃茬兒的容淺菡,接下來都安靜了許多,不管是真是假,眾人的注意力看起來都放到了涼棚百十丈開完的一個臨時搭建起來的高台來。
那是龍舟賽的起點,也是終點,上面裝飾了紅綢和燈籠,以及座椅案台,想來是供評委們落座的。龍舟賽的賽程每年都一樣,每支參賽的隊伍都將繞賽道來回行進一圈,最先到達終點的,自然就是冠軍了,當然,每年這個萬眾矚目的位子,都是朝廷的,各大參賽的世家豪門們爭奪的,其實是第二的位子。
大家一邊看熱鬧,一邊與旁邊的人東一句西一句的說了會兒話,便听得有陣陣鞭炮和擂鼓的聲音傳來,容湛容瀚幾個大點的爺兒們還好,五爺六爺七爺並二女乃女乃的兩個兒子卻是坐不住了,忙都滿臉興奮的站了起來,七嘴八舌道︰「龍舟賽是要開始了嗎?」、「怎麼還沒有參賽隊伍入場呢?」、「去年是英國府的參賽隊伍得了第二,也不知道今日會是哪家?」
一副明明是外行,卻偏要充內行的樣子,只看得容湛與容瀚容潛幾個大的都是好笑不已,容湛因說道︰「這才擂頭遍鼓呢,得擂過三遍後,朝廷指派來主持賽事的大人們才會出場,接下來才是參賽隊伍們入場,少說也得再等半個時辰,比賽才會真正開始,一個個兒的急什麼!」
說得幾個小的霎時都泄了氣,嘟噥著︰「還要等這麼久啊!」自去一邊玩去了。
二夫人三夫人聞得比賽還得這麼久才開始,也沒了興致,兩人坐到一旁,喝著茶吃著水果,長篇大套的說起閑話來。
容湛見各人有各人的事,便湊到君璃身邊,悄笑說道︰「待會兒等龍舟賽完了以後,咱們索性不回府了,就在外面吃了飯,然後看煙花逛廟會去,女乃女乃說好不好?」到時候人擠人肩挨肩的,他想要模模小手吃吃女敕豆腐什麼的,難道還會是夢嗎?
君璃聞言,先是意動,隨即卻泄了氣,小聲道︰「這麼多人跟著呢,且如今我是管家的,少不得要怎麼出來的怎麼回去,做到有始有終才好,不然到時候一頂‘貪玩’的帽子扣下來,我這些日子勞神費力的豈不都前功盡棄了?」話說當家女乃女乃神馬的,真心不是人當的,也不知道王熙鳳為毛那麼熱衷于這項事業。
容湛一想,君璃作為統籌安排今日出行之事的人,也的確不好半道便撂下大家只管高樂自己的去,不由也沮喪起來,半晌方道︰「那便只能先將大家伙兒都送回府後,咱們再另行出來了。」說著,想起反正晚上才是重點,直接在外面待到晚上還是回去了晚上再出來也沒多大的差別了,禁不住又高興起來。
只可惜他還沒高興太久,就有婆子進來稟道︰「君府大舅爺來了,說是聞得二夫人三夫人也在,特來請安!」
容湛的笑容就僵在了臉上,可小舅子上門,還是打著給長輩們請安的旗號來的,他難道還能拒之門外不成,且不說于理不合,君璃那關他先就過不了,說不得只能咬牙強裝出一副驚喜的樣子來,道︰「哦,舅兄來了?我出去迎迎。」後面一句話是對君璃說的,說著已站起來,大步往涼棚外走去。
君璃聞得君玨來了,就是真的歡喜了,忙命一旁服侍的晴雪︰「快沏玨弟最愛吃的君山銀針來,再就是草莓果,也洗一些來,玨弟向來愛吃這個。」
晴雪滿臉是笑的應了,自去安排去了。
少時,便見容湛引著一身湖藍色繡海水雲紋長袍的君玨進來了,一進來便先上前去給二夫人三夫人見禮。
二夫人雖記恨容湛方才當眾要她強之事,到底是大家出身,該有的風度教養還是有的,待君玨雖有些冷淡,卻也不失客氣,三夫人就更不必說了,二人各賞了君玨一塊玉佩做見面禮。
隨即君玨又由容湛引著見過了容瀚與容潛兄弟幾個,互相寒暄了一陣,方被引到君璃面前,君玨臉上的笑也在見到君璃後,終于抵達了眼底,親親熱熱的叫了君璃一聲︰「姐姐!」
君璃的笑也是直達眼里,忙接過晴雪奉上的溫熱的君山銀針奉上,道︰「瞧你頭上都出汗了,且快坐下擦擦汗,再吃杯茶,涼快涼快後咱們再說話不遲。」待君玨接過茶杯後,便自然而然的拿了帕子在手,給君玨擦起汗來。
君玨享受著姐姐的寵愛,還不忘趁君璃不注意時,挑釁的看一眼旁邊滿心郁卒的容湛,直看得容湛瀕臨暴走的邊緣後,才收回目光,向君璃道︰「姐姐別忙了,我不熱。對了姐姐,我方才來時,在听雨樓訂了個雅座兒,打算晚間與姐姐吃個團圓飯,不知道姐姐是否得閑?」
別說君璃如今只是管家,並不是沒有自由,便是她如今真沒了自由,听得弟弟要與自己吃團圓飯,那也是沒有機會都要制造機會上的,所以聞得君玨此言,她毫不猶豫便應道︰「自然得閑,待會兒看完龍舟賽後,咱們便四處逛逛,等晚間吃過飯後,再去逛廟會看煙花。」至于前功盡棄神馬的,自然比不上與弟弟吃團圓飯重要,二夫人等人愛咋咋地去,丫們又不是三歲小兒,難道還找不到回家去的路不成?
這話說得瀕臨暴走邊緣的容湛又有了撓牆的沖動,媳婦兒,你就算再偏心也不待這樣的罷,跟我在外面吃飯逛廟會看煙花就怕旁人說貪玩兒,跟小舅子一起就不怕,你還說我父親的心偏到了腳後跟去,你自己也沒好到哪里去好伐?
適逢二夫人三夫人娘家的子佷們輩聞得姑母來了,結伴過來請安,又有其他寧平侯府的親朋好友或是使了子佷過來,或是使了得臉的管事媽媽過來問安,容湛作為今日出來的男丁之首,好歹也要上前去與來人們寒暄一番,方被轉移了注意力,沒有再繼續慪下去。
君玨雖是君璃的親弟弟,但因涼棚里還有容淺蓮與容淺菡兩個未出閣的女孩兒在,到底也不好多待,是以只與君璃閑話了幾句後,便告辭離開了寧平侯府的涼棚,容湛遠遠對著小舅子的背影甩了幾把眼刀後,心里方好受了些,湊到君璃面前酸溜溜的道︰「我方才提議不必回府,直接在外面吃了飯好逛廟會看煙花女乃女乃就說怕人說嘴,如今舅兄這樣說,女乃女乃難道就不怕人說嘴了?」
容湛滿以為自己這樣說,君璃多少會安慰他幾句,誰知道君璃卻一臉理所當然的道︰「那怎麼能一樣,那可是我親弟弟,我在這世上最親的人,是旁人能比的嗎?」
氣得容湛差點兒沒有吐血暈倒,一副「感覺以後再也不會愛了的」表情,看得君璃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因忍笑放柔了聲音道︰「我與你天天都能見面,天天都能一桌吃飯,可我與玨弟已經好幾個月沒在一起吃過飯了,如今好容易有機會,我自然不舍得輕易錯過。你也別酸了,大不了回去後我給你做個荷包,這總成了罷?」
容湛聞言,先是一喜,隨即挑眉討價還價︰「你以後都只能給我做荷包,不能給舅兄做才成。」
好嘛,兩個幼稚的二貨互相較勁,最後受苦受累的卻是她,她怎麼感覺自己跟養了兩個兒子似的?君璃暗自月復誹,嘴上道︰「只給你做,不給他做,這下總該滿意了罷?」
容湛這才一臉得意的笑了起來,暗想小舅子有什麼好得瑟的,以後媳婦兒只會給他一個人做荷包了!
兩人又耍了幾回合花槍,龍舟賽還沒有開始,卻有婆子進來回來︰「寇太太聞得夫人和女乃女乃小姐們來了,說要進來請個安。」
寇太太?君璃怔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君琳的婆婆來了,暗想不知道君琳有沒有跟著一塊兒來,若是她來了,她若不惹自己也就罷了,面子情兒自己還是會做的,可她若是不長眼非要惹自己,就別怪自己不客氣了!
念頭閃過,就見寇太太已被婆子引著進來了,一進來便滿臉堆笑的屈膝給二夫人三夫人見禮︰「兩位夫人一向身上好?」倒是並不見君琳,想想也是,君琳對寇家這門親事有多不滿是有眼楮的人都看得出來的,又怎麼可能會寸步不離的服侍寇太太左右?
寇太太穿著金緞繡工筆山水樓台圓領褙子配象牙白細綢裙子,頭戴嵌祖母綠寶石大金鳳釵,菊花折枝金簪,燒藍瓖金八寶花鈿,耳上、頸上全是沉甸甸的各色首飾,手腕上還戴了三對金銀玉鐲,指上幾個明晃晃的戒指,整個兒人活似一個移動珠寶架,不知道人看了,還只當她把自家所有的首飾都帶了出來呢,也就難怪君琳瞧不上自己這個婆婆了,實是寇太太太上不得台面!
因寇太太自來都是惟大楊氏馬首是瞻,素日去了寧平侯府,也多是去見大楊氏,所以二夫人與三夫人都對她愛理不理的,寇太太想是也知道這一點,只與二人寒暄了幾句,便又轉向了一旁的容湛與君璃,笑道︰「這便是大女乃女乃罷?與大爺郎才女貌的,可真真是一對璧人!」
饒君璃再厭惡君琳,被過繼出去的畢竟不是她,在旁人看來,君琳便永遠是她妹妹,所以她心下雖不耐煩,倒也不好一點面子也不給寇太太,遂淡笑道︰「寇伯母說笑了,我三妹妹與妹夫才真正是一對璧人呢。對了,我三妹妹這向可還好罷?她怎麼沒有隨您一塊兒來?」
听君璃提起君琳,寇太太的笑容一下子淡了許多,片刻方道︰「她這幾日身子微有不適,所以我便讓她在家里歇著了。」心里已將君琳罵了個臭死,自家這哪是娶媳婦,根本就是娶了一尊菩薩回家,再漂亮嫁妝再豐厚又頂什麼用?連自己男人的心都攏不住,弄得她兒子比先前沒娶親時還要荒唐了數倍,她但凡肯稍稍放段,她兒子一向好性兒,又豈會一直硬扛著不肯進她的屋子,指不定她這會兒都快抱上孫子了亦未可知!
況她還能漂亮得過眼前這一位,嫁妝也還能豐厚過眼前這一位?就更不必說人家那一身的手段了,連全京城出了名的紈褲寧平侯府的大爺都能被攏得服服帖帖,跟變了個人似的,再不去外面鬼混,自家也不知上輩子做了什麼孽,這輩子才會攤上這樣一個兒媳婦!
君璃早猜到寇太太會以君琳身子不適來解釋她今日為何會沒來了,故作驚訝道︰「三妹妹身子不適?這是多早晚的事,我怎麼都沒听人說起呢?晴雪,待會兒回府後,記得備幾樣藥材與三妹妹送去!」
「是,女乃女乃。」晴雪忙屈膝應了,心里爽到無以復加,知道三姑女乃女乃過得不好,她就放心了。
寇太太不防君璃竟要使人送藥材去與君琳,到時候自家的家丑豈非就要外揚了?因忙笑道︰「琳兒她只是昨兒個夜里走了困,有些個精神不濟罷了,並無大礙,就不勞大女乃女乃特意使人送藥了。對了,大夫人的病可好些了?這都將養一個多月了,怎麼還是沒有起色?也真是難為了大女乃女乃,年紀輕輕的,便那般能干,將侯府的中饋打理得井井有條,要是換成旁人,早不知道累成什麼樣了呢!」
——這才是寇太太今日過來請安的主要目的,她如今這般忍著君琳,不過是因君琳娘家得力,嫡親姨媽又是自家丈夫上峰的夫人罷了,可如今不一樣了,君琳的父親年前並未能升任尚,听說如今在禮部的日子越發不好過;且前陣子寧平侯夫人又病了,還「病」得那般的蹊蹺,根本不讓任何人去探病,寇太太再上不得台面,也做了寇家的當家主母這麼多年,又豈能不明白大宅門里的這些彎彎繞繞?八成是寧平侯夫人壞了事,被關了起來,只不過這樣的事傳出去太丟臉,所以才對外稱病罷了。
若真是這樣,那她以後便不必再供著君琳,可以想怎麼教她就怎麼教她了,不然她多早晚才能享到兒媳婦的福,又多早晚才能抱上孫子?
見寇太太擺明了一副打探消息的樣子,君璃倒真想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她的,但眾目睽睽之下,到底不好拆自家的台,只得打哈哈道︰「我不過是勉力硬撐著罷了,幸好還有太夫人她老人家和各位長輩從旁指點,不然我也早亂了章法。索性母親的病近日已有起色了,想來不久便可以大愈了,到時候我也可以輕松輕松了。」
倒是二夫人,君璃話音才落,她已禁不住自鼻間溢出了一聲一波三折的「哼」,不屑之意極為明顯,讓本來還拿不準君璃態度的寇太太心里霎時有了底,侯夫人再怎麼也是長嫂,如今二夫人卻當著一眾小輩的面兒便是這個態度,顯然侯夫人是真的壞了事,她以後不必顧忌那麼多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了,寇太太便也不欲再在寧平侯府的涼棚里多待,再次與二夫人等人見過禮後,便退了出去。
寇太太前腳剛走,高台那邊便傳來了第三遍擂鼓聲,緊接著,有幾名衣著華貴的男子被簇擁著上了高台,一旁容湛在一旁小聲與君璃解釋︰「當中那個是皇上的胞弟賢親王,賢親王左邊是皇三子,右邊是皇五子,再左邊是戶部的人,再右邊應該是工部的人……」
君璃對這些不是很感興趣,只是听過就算。
人群里隨即傳來一陣歡呼聲,就見一名約莫二十五六歲年紀,面容英俊五官英挺的高大男子,領著一隊著紅色半袖短打的男子走上了高台,寧平侯府的涼棚瞬間沸騰了,幾個小的都湊到了最前面,興奮的嚷嚷道︰「那不是英國公府的隊員們嗎?瞧著就是比別家的更強壯一些,難怪能力克其他幾支隊伍。」
緊接著,又有其他幾支隊伍走上了高台,最後才是代表朝廷的參賽隊伍。
君璃不經意往高台上看了一眼,不想就在人群里看到了一位老熟人,——她的「前夫」汪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