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兵戈 第237章 重開征兵令(二)

作者 ︰ 易水丹心

孤兒院事件引起的震動並沒有絲毫的減輕,反而呈現愈演愈烈之勢……三天里,長安城各大軍武世家的家主與在軍中擔任重將的子弟先後上書要求徹查此事。隨後長安城周邊駐軍的各級將領,無論出身如何,無論平日是否有矛盾,此時都不約而同的將聯名簽署的奏疏送達軍堂,而軍堂則每天都把這些代表著將領們滔天震怒與憤慨的奏疏用馬車裝著一輛輛的運進皇宮中。

未央宮內,站在御書房內的窗前,望著一輛輛駛向奏疏房的馬車,已經漸感年華易老的不用想就知道,這些馬車中一車車裝著的都是軍中將領滿含憤怒的奏疏。可以想見的是,這些只是冰山一角,隨著這件消息在有心人的推動之下傳到各大都護府,節鎮,各軍駐地,必然會引起大楚整個將領體系的震怒,雪片般的奏章隨之便會紛紛遞入長安,逼著自己不得不將這件事情徹查到底。

一百五十年之前,太祖和太宗皇帝便是考慮到軍中戰死的戰士孤兒眾多,為了妥善的安置這些孤兒,更是為了安定軍心,激勵士氣,使得將士們能夠安心的為大楚征戰。這些年來,帝朝各項開支極大,內閣在完全掌握國庫的支配權之後,為了節省開支,大幅削減了關于此項的撥款,使得帝朝官辦的孤兒院大量減少,這才導致幫會開的孤兒院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從事罪惡的人口販賣與虐待孤兒。

武帝項風並不是個不知兵的人,相反他正是靠著軍隊和皇族宗室軍武世家的支持方才平亂最終登上帝位,靠著無數將領和士兵的浴血奮戰方才重新將大楚的霸權維持並且發展到頂峰。雖然此後他一直致力于壓制軍堂的勢力,甚至眼睜睜的看著內閣不斷的壓迫軍中的將士。然而無論如何,武帝項風都小心翼翼的維持著那條底線。

然而,皇帝卻是知道,這次的事件已經觸到了將士們心中最重要的那根弦。將士們滿懷著熱血與忠誠背井離鄉,捍衛大楚萬里江山,可結果呢,他們付出了青春、熱血甚至生命為之效力的帝朝,卻連戰死將士的孤兒都未能夠安置好,讓這些孤兒過著陷入悲慘的生活與命運之中。

項風能夠想見,此事若是傳開之後,後果是十分嚴重的,甚至是現在的大楚都無法承受的。整個大楚將士的堅強軍心和巨大的凝聚力將不復存在,沒有人會再為他的大楚征戰,沒有人會願意再去捍衛連將士們的家人都無法保護住的大楚,其他書友正在看:。失去了熱血與忠誠的將士們,大楚帝朝的霸權將會迅速崩塌,那些虎視眈眈的國家將會乘勢而入,甚至連自己的帝位能否保住都是一件未知的事。

幕布已經被掀開,就不可能再被輕易地蓋上。這一次,對于那些多年來被自己苦心壓制的軍武世家來說,就是一次天賜良機。在他們的推動之下,這件事情才傳播的這麼快。而那些被一馬車一馬車送來的將領聯名奏疏,背後也難保沒有世家系將領的功勞……

長嘆一聲,武帝項風離開了窗戶,重新坐到了那堆積如山的御案之前。他知道楊釗雖然忠誠于自己,可是這出身于蜀中痞子的相國終究不像他的前任,已經死去的權相項林甫那樣是個治國的能臣。這殘局,終究還是要自己來收拾,而且不得不由自己收拾。

他拿起了一份報告,這是清淮郡王項寧解釋自己之所以冒然發動此次誅除幫會孤兒院的行動的原因,以及行動過程,有關斬獲和請求將帝朝所辦孤兒院由自己以封邑**維系的請求。

這孩子到底是長大了,如今快變得自己都不認識了,那份果決調兵的魄力與拉數百世家子弟與高門小姐下水的謀劃,甚至連帝王自己都開始佩服這少年的手段。看來,自己將霸王騎交到他手里的決定並沒有錯。

雖然這次事件的帷幕歸根到底是由這小子心血來潮的行動給拉開的,並且被軍堂抓住了這次機會,搞得自己措手不及。可項風終究身為大陸第一霸國的君王,以一代大國明君的胸襟氣度,還不至于因為一個孩子的行為而動怒,雖然給自己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但武帝更多的還是對項寧的贊賞。

「力士,下道旨意,清淮郡王保護孤兒有功,替朕重賞。還有,那孩子有心接收帝朝孤兒院,既然這樣就交給他辦吧,以後,從朕的金庫中每年撥些錢給他。」項風金口玉言,吩咐道。

「是,陛下。只是帝朝孤兒院一直是戶部管理的,清淮郡王心地善良,必不會有付陛下所托。只是臣擔心這樣安排的話,是否不符合歷來的官制。」高岩小心翼翼的問道。

項風看了一眼自己的近臣,知道他考慮周到,只不過他乃是皇帝,既然已經開口,便不打算反悔。威勢逼人的眼神斜睥著跪下地上的兩人,朗聲道︰「就這麼辦吧,免得有人貪心不足,把手伸到這上面來。朕看這些年給他們的俸祿是多了些,讓他們越發的不滿足了。替朕告訴寧安那孩子,讓他好好的對待那些孤兒,錢不夠的話跟朕說,朕就削了那幫家伙的俸祿,貼補孤兒的用度。」

「是,老奴知道了。「高岩恭敬的答道,隨後又變成了一座雕像。

項風冷哼著望著跪在地上的兩人,那兩人平日雖是權勢滔天的人物,但此時卻是連個屁都不敢放,根本不敢提出反對的意見。

合上的項寧的報告,接著卻是拿起了由太尉沈銘與大司馬諸葛正上呈,由數十位有著世襲罔替爵位的世家家主以及近百位軍中重將聯名簽署的奏折。這份奏折的份量是極重的,而其中的內容更是讓皇帝無法忽視的。這些代表著軍堂勢力的重臣在奏折之中,以或是隱晦或是直接的言語請求將武帝朝時由軍堂移交到內閣手中的權力重新劃歸軍堂,尤其是軍費的支配權。

自開國以來,軍費的開支就一直把持在軍堂的手中,內閣則是一直無權過問的,並且每年還要從國庫中撥出一筆無比巨大的錢財進入軍堂的手中……但這種規矩到了武帝朝則被改變了,雄才大略的皇帝對勢力龐大底蘊深厚的軍武世家一直都十分忌憚,自登基以來始終壓制著軍堂的勢力,在權相項林甫掌權之時,皇權與相權更是好好的合作了一把,將軍堂勢力中極為重要的軍費支配權收歸內閣,自大楚二次西征大勝羅馬和大食之後,大楚幾十年間少有大規模的全面戰爭,以內閣為首的文官集團一步步收縮著軍費,並且將附庸于軍堂的兵部**扶植了起來,可謂是形勢大好,或許用不了十年,掌握了軍費支配命脈的內閣就可以開始奪取兵權,將軍隊置于自己的掌控下,讓軍武世家完全听命于皇權的支配,再也威脅不了皇帝的帝位。雖然從大楚建國之時開始,軍武世家就從未曾真正做出威脅皇帝的事情。

然而皇帝數十年來的苦心經營的大好形勢,卻因為孤兒院事件的發生而一朝瓦解,其他書友正在看:。這回,軍費開支權以及內閣把持的不少權力肯定是必須還給軍堂的了。

此刻,帝王的面前正有著兩個玉盤,而盤上擺放的卻是幾件破衣爛衫和餿冷發霉的饅頭,連幾粒米都看不見的冷粥。這些正是當日項寧等人所見的帝朝開辦的孤兒院中孤兒們所吃所穿。帝朝開辦的孤兒院大多數收養的都是軍人的孩子,這些開支一向是由軍費立項中撥出,如今軍費連內閣掌管,卻連這筆小小的費用都要被貪污克扣,流失到未知的地方,以至于孤兒們生活無比淒慘,若是繼續由內閣掌管軍費,怎麼說大楚的數百萬將士都是再也無法放心的了。

軍費開支權注定要被軍堂用小小的手段給收回,可以想見,收回了大部分權力的軍堂勢力將會迅速膨脹,苦心維持的平衡和強勢被打破,君王又怎會不憤怒。

兩個玉盤中所乘的東西被皇帝一股腦的扔到了跪在地上的兩人身上,冷粥的湯汁澆了穿著錦衣官服的兩人一頭一臉,胡亂蓋在身上的破衣爛衫上難聞的味道讓兩個高官幾要作嘔。但無論如何,在龍顏大怒的帝王面前,兩人都是噤若寒蟬,不敢有絲毫的不適表現出來。

「給朕吃下去,看看這東西是人吃的嗎?」君王威嚴的聲音響起。

跪在地上的兩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怎麼,忍心給那些將士們的孤兒吃,你們自己就不敢吃了。給朕吃下去。」君王已是極怒,飽含震怒的聲音顯然是不容置疑。

兩人皺著眉頭,臉上的神情就像是死了爹媽般難看,用慢到了不能慢的動作撿起了地上的餿冷饅頭,慢慢湊到了嘴邊。

「吃下去,難道要朕割了你的腦袋,讓人灌下去嗎?」

兩人的速度忽然變得無比的快,將饅頭閃電般的塞到了嘴中,忍著難聞的味道狠狠嚼了幾下。但很快,他們的所有感官都反應了過來,難聞並且難以下咽的味道,讓吃慣了山珍海味的兩人的舌頭開始打結,牙齒再也咬不下去,甚至連胃中昨夜的鮑參翅肚都要噴出來了。

一陣劇烈的咳嗽聲中,兩人終于將急切之下塞滿了整個嘴巴的東西吐了出來,趴在地上再也忍不住一陣干嘔,若不是兩人看到正瞪著他們的帝王,恐怕連隔夜飯都要吐出來為止。

「知道難吃了?」項風的聲音恢復了淡淡的威嚴,但兩個伴君已久的人卻是知道,帝王的怒意恐怕絲毫也沒有減輕。

「微臣死罪,微臣死罪。」兩人立時趴在地上不斷的磕頭,口稱死罪。

「罪在哪里?」

「臣,臣未能約束好下屬,以至于讓將士們的孤兒未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是臣失職,臣回去之後一定妥善解決好此事。」相貌堂堂的中年人抓住了機會,一口氣便說了下去。

「哼,楊銛。」項風冷哼了一聲,卻是未曾理會中年權臣。

「臣在。」臉色蒼白的年輕人正是長寧侯楊銛,雖然皇帝因為他姐姐的關系平日十分寵幸他,但此時從不會國事的他也知道,皇帝對他已經是十分的不滿。

望著幾乎要嚇得尿褲子的楊銛,帝王甚至恨不得將眼前的青年五馬分尸,可是想到青年的姐姐,終究還是不忍,怒道︰「看看你做的好事,是朕平日給你的賞賜不夠多嗎?」

「陛下,陛下賞賜極豐厚。」楊銛回了一句大實話。

「哼,那你為何要去孤兒院那里插一手,那些幫會給你的錢,還有帝朝孤兒院的錢,難道有朕給你的多嗎?你的貪婪不但讓朕大失掩面,還讓朕這麼多年的部署全部毀棄了。現在軍中的將領都十分的不滿,朕,朕恨不得將你砍了,以謝天下。」帝王越說越氣,將桌上的一疊東西全部扔在了楊銛身上。

「楊釗,好好看看,其他書友正在看:。」

跪在地上唯唯諾諾的當朝相國,權臣楊釗立刻拿起了地上的折子,粗略的翻看了一下,卻發現這里面全都是六扇門順藤模瓜查到的東西,當然更讓人震驚的卻是由帝朝密探司錦衣衛和皇帝直屬的荊楚營查出的證據,這些證據就不是六扇門的那些東西能夠比得了的,一旦這些隱秘資料公布出去,恐怕楊銛死上幾次都不夠,就連自己都逃不了干系。

「臣,臣死罪,臣身為長兄,未能管教好兄弟,以至于讓他闖出這麼大的禍事,實在是罪該萬死。只是,楊銛是貴妃最為疼愛的弟弟,在家中被寵壞了,年幼無知,受人蠱惑才會如此,請陛下看在他年幼無知,受人蠱惑之下初犯的份上,千萬千萬饒過他一次,臣一定會對其嚴加管教,令其悔過。」楊釗知道此次九死一生,便搬出了貴妃來,權當死馬當作活馬醫治一回。

「哼,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楊銛,你知錯嗎?」一見到對方搬出了自己的愛妃,年老的皇帝雖是憤怒,但終究不忍殺死楊銛,還是松了口。

「陛下,臣,臣知罪了,臣一定好好悔過,將所有不義之財交出來,只求,只求陛下姐夫饒過這一次。」楊銛並不是笨蛋,此時一听貴妃的名字,還不是抓住這棵救命稻草。

「你啊,你,給朕滾出去,把你非法所得的所有錢都給朕拿出來,朕會派人送給清淮郡王,也好略微減輕你造的罪孽。」多情種子的帝王終究還是心軟了,這件事本身並不算什麼,只不過引發的後果讓他不得不小心應對,更是讓他損失慘重,所以才會激怒。

楊銛知道自己撿了一條命,雖然心疼那些錢財,但他知道命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千恩萬謝連滾帶爬的滾了出去。

書房里只剩下楊銛、高岩和武帝三人。

「楊釗,你讓我很失望。」書房里,項風望著跪在地上的楊釗,嘆了一口氣說道。楊釗忠心有余,可治國卻是拍馬也及不上項林甫,雖然後者並不如楊釗那麼听話,但他在位的時候,自己何曾會為這樣的事情煩神。

「臣知罪,臣本領不濟,有負陛下所托。」楊釗恭敬的道。

「這件事情你知道該怎麼做了?朕不想把事情鬧大,所以內閣必須把權力交回軍堂的手里,那些人拿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不會揪住這件事情不放了,所以,你明白朕的意思了。」項風緩了緩自己的語氣,說道。

「臣明白。」雖然自己極為不願將權力交給那些軍人,可是形勢比人強,楊釗也知道自己這次不得不低頭。

「孤兒院的事情,也要給將士們一個交待,我想這點你不需要朕再教你了吧。」帝王繼續說道,聲音中有著掩飾不住的疲憊。

「臣一定妥善處理。」

「那好,朕累了,你退下吧。」帝王揮手道,但旋即似乎想起了什麼,「等等,這是軍堂呈上的征兵令,朕準備重建霸王騎,清淮郡王想要自主征兵,朕準了,這件事,你讓兵部去辦吧。」

「臣遵旨。」緩緩退出去的楊釗雖然已經波瀾不驚,可他的內心中卻不是表面上那麼平靜。

「陛下啊陛下,你究竟想做什麼呢?」想到眼前的皇帝,楊釗不由打了個寒磣,他一手削弱了霸王騎,如今卻又是他要重建霸王騎,軍堂的勢力在得到內閣分去的權力之後一定會再次膨脹,如今再加上注定會堅定的站在軍堂勢力一邊的霸王騎,可以想象內閣在接下來的日子一定非常難過。

內閣這些年來一直佔據優勢地位,權勢極力膨脹,難道是帝王也開始忌憚內閣了。楊釗治國不行,可是猜測帝心,官場爭斗卻是一把好手。

他知道,平衡,才是身為王者真正在追求的。只是,平衡已經被那個寧王府的孩子給打破了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楚兵戈最新章節 | 大楚兵戈全文閱讀 | 大楚兵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