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兵行 三十七,無聲的戰爭

作者 ︰ 松風山月

風吹過,夕陽留下了暗淡的血一樣的余暉,但是這樣的季節,余暉是那樣的漫長,那樣的濃重,然人想起那些血流成河一樣的成語,幾千年的風吹拂過這樣的土地,血染的關中的土地不知承載了多少被歷史淹沒的屠殺。

戰士們對視著,隨時等待著這樣的廝殺的展開,他們不能確定自己的下一秒能否還是存在的,或者自己會結束多少的存在,既然身為戰士,已經成了改變不了的事實,那麼透明膠已經把命都賭在了刀刃上,也許是沒有選擇,也許是這就是宿命,但是此時,他們的憤怒,他們的榮耀,他們的自尊,他們的尊嚴都賭在了刀刃上,也許對于他們來說這些比生命更加的值得去保護。

舍生取義,保護這里,這片土地,,直至更多的殺戮,為了和平,這些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明白,但是我不明白,也不明白真的就面對著死神,面對著鬼門關,他們是否感到寒冷。

我不認得那個被稱作是武皇後的女人,在長安的時候就不在乎朝政,那些無聊的事情,何況是後妃,但是她居然代替了唐皇這樣的站在了士兵們的面前,一樣的代表著大唐。

突厥的叛軍那一邊,看來他們的將軍沒有感到慌張,至少沒有表現出來,但是他們的軍隊也是一動不動的站著,也許每一個士兵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過表現出來的都是站立。

這樣的對視著,對視著,隨時等待著廝殺的展開,從人數上來推斷,大約兩邊都是差不多的人數,從士氣上來看,似乎大唐的軍隊更加的氣勢逼人,而突厥的一邊顯然因為晝夜兼程而變得有些疲倦,不過我覺得大唐收到一邊的訓練更加的有素,軍威更加的囂張。(東方*小*說*網)

兵法上邊說得以逸待勞可能就這樣的展開硬踫硬的廝殺,大唐會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是魚死網破,那麼這里將化作最為規模的死尸的空間。

我站在風里,看著這樣的一切,極目遠眺,試目以待。

風吹過,不知沉澱了什麼,但是感到的是不可思議的殺氣,殺氣彌漫了這里,籠罩著比陽光籠罩的更加廣泛的土地。

誰會率先的展開攻擊,會不會也是一樣的先發制人,如果就這樣的展開,刀對刀的廝殺,那麼我覺得下一秒兩邊都會全軍覆沒。

這樣的又過了很久,突然突厥的軍隊的將軍不知道高聲的喊了依據什麼,我以為戰爭真的就展開了。

可是還是意外,他們的軍隊的後邊,那龐大的幾萬人在向後轉,後隊變成了前隊,他們在向著來時的路,原路的走了揮去。大唐的軍隊依然站立在那里,虎視眈眈的看著他們的舉動,那些拔出的刀依然閃著寒光,那些盔甲的束甲依然緊緊的束縛著他們的鐵衣。[東^方小說&網]

我不敢相信突厥是在撤軍,難道就這樣的離去了,這也是再好不過的做法,因為實在沒有必要讓自己的所有的元氣就這樣的化為了歷史的塵埃。

唐軍也沒有追趕,他們大概也是在清楚不過,將軍應該也再清楚不過,武皇後應該再清楚不過,因為只要長安有一絲一毫的動亂,就算突厥進不來,那麼那些藩鎮也一樣會蜂起,我讀書的時候知道有一個不久遠的時代叫做魏晉南朝,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天下大亂那就是歷史的倒退。我目睹了這樣的一次撤軍,誰又知道他們撤到了哪里,也許下一秒,也許明天,戰爭還會近在眼前。

大唐的軍隊依然是站著,但是之後也回到了長安的城中。

接下來的幾天長安依然的是人心惶惶,家家閉門,戶戶關鋪。我也只好回到了曉邦的那個酒館里面,我曾經在長安的時候覺得自己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浪子,那是因謂繁華的日子讓我覺得單調和無聊,現在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浪子,那是因為真的就無家可歸了。

後來經過了一些暗兵的調查,突厥試圖幾次的進攻結果因為懼怕大唐的幾萬的守軍,還有源源不斷趕來的軍隊,于是只好從黃土高原撤離了,唐軍確認了長安已經安全了的時候已經過了一個月了,終于下達的命令,長安恢復正常,結束了每一個門面的封閉,于是街道又一次的恢復了繁華,但是在我看來,怎麼也比不了曾經的繁華。

這些是我後來才知道的,我以為我會又一次的留在了長安,結束這樣的故事。我但願會和往昔的家人留在一起。

那一天,酒館里來了幾個侍衛,,一個進來就說︰「拓跋禹,去暗兵部吧,戰爭打不起來了,不過還有很多的事需要解決。」我說︰「是那一次暗殺聖上的事吧,好,我知道這件事終歸應該核實。」

于是我去了暗兵部,那里我是蒙著眼楮進去的,到了一個黑暗的屋子里面,第一個看到的是那個平山勇的尸體。

那個暗兵說︰「他就是一個兩年的未抓獲的突厥暗兵,你就是拓跋禹是吧。」我說︰「是,看來你們知道了。」

他說︰「很多事情還是不明白,既然他們決定要神不知鬼不覺的閃擊長安,怎麼會讓你知道並且讓你趕來通知了那個重要的情報。」

我說︰「這是他們的過分自信與狂妄,于是計劃失敗就是代價。」

接著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訴了他們,接著我住在了暗兵的房間里面,這里的環境還好,我覺得當我出去的時候,那麼一切就都會好起來。」

那一天,我被請到了一個地方,在那之前是沐浴更衣,換上的是嶄新的戎裝。

那里是唐軍與突厥對視的地方,那里站著的是龐大的唐軍,他們沒有那天那樣的多,大概誰都不敢被疏離職守。

我被安排站到了前面,皇帝穿著黃金的盔甲,騎著寶馬,無數的武士護衛著左右,看來他沒有死。

他說︰「這一次長安躲過了劫難,不禁是將士因為我三軍將士應勇,更因為一些將領忠君愛國。」

于是他接著封賞了很多的將士,大概都是一些被調遣的將領,還有一些聞訊趕來未予突厥蒙面的將領,但第一個確實武皇後。

那些將來都加官進爵,收到了大橫刀,是特別的大橫刀,象征著忠節勇武,我記得以前賞賜的都是佩劍,大概這是第一次的賞賜大橫刀。

不過到了後來我非常的奇怪,為什麼那個第一個得到我的情報的將軍沒有出現,沒有封賞,那天與突厥對視的時候我明明的看到武皇後只是招牌,真正的統帥者是他。

後來那個禮官喊道︰「暗兵拓跋禹,忠君愛國,千里回報重要軍情,功不可沒,賜玄鐵大橫刀,封準男爵,封衛,統千人軍府。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刀兵行最新章節 | 刀兵行全文閱讀 | 刀兵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