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二帝國 第200章 沙灘上的摩天樓(下)

作者 ︰ 幽泠秋月

施利芬似是看出了威廉所想,隨即解釋道︰「陛下,如果僅僅是制定作戰計劃的話,那麼總參謀部一個月內就可以拿出一套覆滅法國的方案;然而重要的不只是戰術的制定,更多的是為戰爭而進行的其他事宜.目前帝國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物質上都沒有做好打一場戰爭的準備︰別的不說,光是在現有基礎上再訓練出120萬素質能與正規軍相比肩的預備役人員,便是一件極其繁重且花時間的事情。一支服從命令、戰術精湛的軍隊不是幾個月一兩年就能夠訓練得出來的,需要進行持續反復的磨合才行。而要做到這一步,保守估計也需要3年以上時間。」

「在訓練軍隊的同時,我們還要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包括儲備各種軍用物資、為動員擴充後的軍隊生產戰爭所需的彈藥武器等等。畢竟我德意志的常備陸軍總人數只有54萬,而戰爭爆發後的總兵力將是這個數量的3倍以上,我們必須保證倉庫里的儲備足以能讓預備役人員一瞬間實現全副武裝。除此之外,我們也還需要完善國內的鐵路,以求在戰爭時期能有更多的軍列開到指定的前線。」施利芬沒有說太多,而只是草草的提了幾個較為重要的關鍵點,「因此,雖然現在是我們發動戰爭的最好時機,然而德意志現在卻並沒有對法國的必勝把握。我們還需要等待,等到作戰計劃、主觀意識和客觀物質準備完畢之後再對法開戰。」

經過片刻的沉默,威廉緩緩從施利芬所規劃中的藍圖清醒過來,沉聲道︰「我的伯爵,這個計劃的實施需要同時借到比利時全境和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盲腸,而這兩個國家很難同意德意志軍隊通過他們的國境。尤其是比利時,他的中立地位是在1839年由歐洲五大強國所共同保證過的;如果德意志軍隊借到比利時,則無異于是直接侵犯了他的中立地位。要知道,我那位可恨之極的愛德華舅舅本來就是亡我德意志之心不死,他那顆肥豬一樣的蠢笨腦袋里對我所擁有的力量抱有發自內心的恐懼;德意志侵犯比利時中立的行為將這很容易遭致這個可惡的老阿爾比翁的強烈反應,甚至教唆整個英國卷入到我們對法國的戰爭中去。而如果比利時堅持抵抗,而英國又因此卷入戰端的話,情況可就對我們相當不妙了。」

听得威廉竟然能說出這番話語,清英眼中流露出驚訝的神色,隨即了然。歷史上,威廉其實是知道德軍借道比利時的行徑會引發英國對德國的宣戰,只不過一直是自欺欺人的不願意相信;而在這一位面,經過清英之前對于局勢的直接挑明,他的意識也悄然發生了改變。

清英正自為威廉的變化而感到欣慰,卻見施利芬輕輕推了推鼻梁上的單邊眼鏡,嘿然道︰「在這份計劃中,我將用34個師通過比利時,而比利時總共才多少兵力?最多也就6個師而已!如果他們膽敢做出抵抗的話,我們不介意順手將他們一同消滅。更何況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是出了名的貪婪懦弱,他不可能下令讓他的軍隊和國家投入到一場注定會被毀滅的戰斗中去。至于英國參戰的可能,我也已經考慮到了,不過這對于我們而言並不是什麼無法接受的事情。等到英國人準備把陸軍運過英吉利海峽登陸的時候,我們已經把法國人給徹底擊敗;到那個時候,英國人又有什麼能夠和我們繼續戰斗下去的理由和能力?英國人的海軍無法上岸,那支被布爾人揍得鼻青臉腫的陸軍更是流傳世界的笑柄,他們對我們造成的麻煩只怕還不如比利時人的那綿羊的夢囈。只要我們能快速擊敗法國,那麼**和潛在敵人英國就都失去了擊敗我們的機會,只能和我們坐在談判桌前。而接下來就是外交官們要去做的事情了。」

威廉長出了一口氣,沒有多言,算是默認了施利芬的論點。清英看在眼里,臉上露出了一絲凝重的神情。

對于施利芬入侵比利時的設想,清英其實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盡管歷史上英國在一戰中對德國宣戰的理由不是基于1907年形成的三國協約,而是由于德國右翼力量侵入比利時國境,破壞了之前歐洲五大強國反復重申的比利時的永遠中立地位,然而這不過是此前早就磨刀霍霍的英國向德國亮出兵器的一個最直接的借口罷了。對于德國這個能夠顛覆英國世界霸主地位、並且正在這麼做的新興勢力,英國早就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直欲除之而後快。因此,即便是德國嚴守比利時的中立而不采取斷然行動,英國也同樣會以其他的名義對德國發動戰爭,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除此之外,從軍事需要的角度而言,由側翼通過比利時、繞過法國在德法邊界線上修築的堅固工事防線也是一個極其正確的決定。一旦歐洲大戰開啟,比利時的永久中立就成了一紙空言,誰也無法保證這個中歐小國不會在英法的利誘之下倒向德國的對立面。對于身處要害咽喉部位而又的搖擺不定的小國勢力,必須采取先下手為強的手段以消除隱患,二戰中英德雙方都不約而同的對挪威采取斷然軍事行動,便是基于這個緣故。施利芬的計劃其實堪稱完美︰運用阿爾薩斯和洛林作為誘餌,**法軍主力向南部集結;而後集中主力通過比利時橫掃法國北部,聚殲法軍主力,一舉奠定勝局。然而這個計劃卻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作為突破力量的右翼集群根本沒有完成這個戰略機動的外在能力!!

——————————————————————————

翻開普魯士王國自成立以來最光輝的一頁歷史——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當看到毛奇元帥統領下的普軍以疾電奔雷之勢完勝法蘭西、並生擒法皇拿破侖三世這一讓人熱血沸騰的情節的時候,德國戰略家們卻往往忽略了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當年的普軍之所以能夠千里突進,在色當城下將法軍團團包圍,其核心原因在于當時的戰爭規模並不算大,少量的軍隊完全可以進行快速的突進和轉移。普法戰爭期間,普軍真正用于前線的作戰力量不過25萬之眾,且前期大部分的戰事都在自己本國的境內,無論是後勤還是機動都能夠游刃有余。而這一次,德國將在西線排開整整150萬大軍,足足是當年的6倍;其中最強悍的右翼110萬軍隊更是都將擠在面積不大的佛蘭德平原上,快速機動和後勤保障登時就成了大問題。

當下不是1870年,那場兵力較少的勝利經驗放在戰爭規模數倍提升的一戰時期根本無法對號入座。目前也不是1940年,能擁有後者基于人類全面進入內燃機時代的技術大背景所催生出的大量姓能穩定優良的飛機、坦克、裝甲車、汽車、摩托車作為技術底蘊,而這些東西無疑是實施快速機動的閃擊戰的先決條件。

進入20世紀以來,雖然石油和內燃機的技術和應用雖然都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然而當今世界的主要能源仍舊是煤炭。摩托產量稀少、汽車鳳毛麟角、坦克就是一個每天大姨媽都要來10次的超級病癆鬼,實用姓簡直只能用渣渣來形容;閃擊戰的靈魂核心——飛機的時代技術更是慘不忍睹,速度緩慢、載重量低、滯空時間短、航程極度低下。二戰德軍之所以能夠實現施利芬所規劃中的閃擊戰(曼施坦因計劃是施里芬計劃的一個變種,雖然二者內容大相徑庭,但其核心要義卻是殊途同歸),其原因有二︰一是由坦克、裝甲車、摩托化部隊所組成的機械化集群,能夠對敵方深處進行快速深入的突擊;二是由數千架作戰飛機所構成的空中力量控制了整個天空,可以隨時為進攻受阻且缺乏重炮的前進部隊提供支援。這些東西在一戰時期,一個也不具備。

然而在施利芬的規劃中,德軍右翼行動相當之迅速,要在40天內佔領巴黎、並從「右翼末梢袖拂海峽」的比利時北疆馳援南下聚殲集結在法國南部的法軍主力,這個速度已經不比二戰時期德軍在實施黃色方案時的進軍速度慢多少了!施利芬致仕退休之後,繼任總參謀長的小毛奇之所以每年都會對老元帥在離職前所一再要求加強的右翼痛下銼刀,除了他個人姓格偏向保守,既擔心洛林會被法國突破、又憂慮東普魯士的龍興之地將被**鯨吞的原因以外,為龐大的右翼集群減輕後勤壓力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以當時的保障條件,著實再難以在那片狹小的區域展開更多的兵力了。從戰術設計上來看,施利芬所制定的這個計劃堪稱殫精竭慮的杰作,然而時代的技術所限卻幾乎無法滿足他所要求的超大兵團戰爭機動的條件!(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之第二帝國最新章節 | 重生之第二帝國全文閱讀 | 重生之第二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