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辰設想的鍛床是最簡單的z y u落體鍛,原理說白了就是把一個特大號的錘子舉到一定的高度讓其z y u下落,錘子下部帶著模具的上半部分,模具的下半部分被固定在特大號的砧鐵上,放上事先預熱好的工件胚子,一錘子落下就成了。
不過真正實踐起來還是有不少問題要解決的,首先是動力問題,要把一個兩噸重的特大號的鐵錘在短時間內舉高至少一米半,單單靠人力顯然不行,一部水車也帶不起來這麼沉的家伙,必須用上其他的方法。幸好楊思辰初中物理還沒有還給老師,對于杠桿滑輪輪軸這些東西還有些印象,在鐵廠的那幾天和楊德思幾人琢磨出了一個方案︰先豎立起四根鐵柱,鐵柱頂端各自安裝一個定滑輪,將大鐵塊置于其間可以上下z y u滑動。使用時用兩部水車各自帶動兩組卷揚機,卷揚機再帶動滑輪組,通過四根鐵柱頂端的定滑輪將大鐵塊鉤起來,大鐵塊上升到一定高度後松掉鉤子,大鐵塊z y u下落砸向鍛胚。之後松開水車和卷揚機之間的離合器,將鉤子拉下來重新勾住大鐵塊,合上離合器重復上述步驟就行了。
整個鍛床需要十二個人配合方才能運作起來,放到後世簡直就是生產力極度低下的典型代表了,不過在楊德思他們幾人看來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的「高科技」產品。用楊德思的話說這玩意兒就是一天只能砸上六十來下也頂得上楊家鐵廠一百來號人一天的活計了。
方案雖然拿出來了,但是真正開始做的時候卻發現了不少問題,楊德思幾人按著楊思辰的吩咐首先做了個縮比模型,做好之後卻發現由于鐵塊下落時四角的鉤子很難做到同時釋放,而四根鐵柱對其沒有多少約束,鐵塊完全是在做z y u落體運動,所以每次砸下去的位置都有不大不小的變化,很難和下面的那一半模具完全重合在一起,這樣一來對鍛造出來的工件的j ng度影響很大。對此楊德思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將上面的那一半模具和大鐵塊分開,先將鍛胚夾在模具中間,然後大鐵塊落下來直接砸在上半個模具上。
楊思辰想了很久還是否決了楊德思的方案——上面那一半模具至少也有七十公斤重,一個人在那樣狹小的空間里是很難擺放到位的,至少要兩個人借助工具才行。頭頂上懸著兩噸重的大鐵塊,稍有不慎就會招來滅頂之災。楊思辰可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熟練工人就那樣不明不白地死去;還有一點就是,鍛胚必須趁熱鍛造,按照楊德思的方案來做的話會多耗費半分鐘的時間,可能對工件的鍛造質量造成不利的影響。
對此楊思辰確實費了一番口舌解釋,之後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在鑄造大鐵塊時四個角留出四個洞,經打磨後套在四根鐵柱上,相當于將四根鐵柱當成了滑軌,如果能在鐵柱上鍍上一層黃銅就更好了——黃銅的摩擦系數比生鐵低得多。
楊德思听了之後先是搖搖頭,之後皺著眉頭沉思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向楊思辰解釋了原因︰這樣子j ng度確實是提高了,但是鍛床組裝起來太麻煩了——底座在鑄造時必須留出安裝四根鐵柱的凹槽,並且位置不能有一絲的差錯,這一點在楊德思他們看來無疑是非常困難的;同時鐵柱必須鑄造得上下一樣粗細,而且表面必須經過打磨修補,這個工作量可不是一百的大,另外生鐵表面鍍銅容易,可真要均勻的鍍上一定厚度的銅在這個沒有辦法進行電鍍作業的時代簡直是不可能的事。
直到楊思辰離開楊家鐵廠之前也沒有拿出合適的辦法,最後楊思辰不得不妥協了——按照楊德思的方案來做,不過在床座上加了四個小洞用來安放可拆卸的細鐵棍,當工人需要在大鐵塊下面工作的時候先將四根細鐵棍插入小洞將大鐵塊支起來,然後再工作;完工之後再將細鐵棍拆掉就行了。至于工件的鍛造質量問題,楊思辰暫時還沒有太好的辦法解決,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楊思辰臨走時楊德思拍著胸脯保證十r 之內將鍛床造好,楊思辰心里可沒有楊德思那麼樂觀,楊思辰知道像這樣重達半噸的長條形鑄件的鑄造就是在二十世紀初也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且滑輪的生產也是個j ng細的活計,沒點手藝根本造不出來合格的滑輪,所以楊思辰特地吩咐了楊德思,如果覺得楊家鐵廠沒把握鑄造出合格的滑輪的話可以去外面最好的買滑輪,哪怕是十兩銀子一個滑輪也要!
楊思辰搖搖頭,將思緒從鍛床這件事中抽離出來,卻發現自己碗里已經沒有飯了。不由地扯了扯嘴角,心道︰得,咱也知道食不知味究竟是什麼感覺了。之後扭頭看著身邊的翠如和翠婉說道︰「你們倆待會兒叫上翠婧和翠妍,過上一個時辰我起來之後陪我出去一趟。」
翠如說道︰「是,少爺。」
趙嬤嬤在一旁說道︰「少爺,您出去的時候還是小心點,這會兒正值青黃不接的時候,河南兩淮的流民都在往江南逃,前幾天奴婢上街的時候看見了一伙流民將謝家的小少爺圍住了,不給銀子不讓走,把那個小少爺嚇得愣在原地不敢動了。」
楊思辰揚揚眉問道︰「哦?還有這種事?官府也不管嗎?」
「管?還能怎麼管?總不能關了城門不讓人進出?李知府還算好的了,這些天招募了一大批流民在城里翻修道路,每r 兩餐管飽,同時在城里設了兩處粥鋪,每r 早晚施粥。可是這些流民不都是勤勤懇懇的人,總有一些好吃懶做的。李知府拿他們也太好的沒辦法,最多將他們攆出城去,可沒幾天他們又混進城來了。」趙嬤嬤無奈地說道。
楊思辰問道︰「嬤嬤,咱楊家是不是也在外面設了粥鋪?」
趙嬤嬤回答道︰「是,老太爺心善,在西門外設了個粥鋪,每r 至少耗進去一石米兩斤鹽,有時人多了還得再填進去十來斤米。不過來領粥的多是些老弱婦孺,加上有幾個護院在那里鎮著場子,那些混混不敢來搗亂,還算安穩的。那些人也挺可憐的,前些r 子逃過來時正趕上乍暖還寒時候,生了病只能熬著,熬不住了兩腿一蹬就完了。」
楊思辰點點頭說道︰「那就好,反正我又不是單獨出去,身邊的丫鬟全是會武的,出去只要不是踫上仇人,應當可以應付得過來。」
趙嬤嬤點點頭,收拾了桌子,然後退了下去。
楊思辰看著翠如和翠婉問道︰「你們可有趁手的兵刃?」
翠如回答道︰「回少爺的話,奴婢用的是鐵刃折扇,翠婉用的是一柄五尺的四折長柄陌刀,翠婧用的是六尺長的五疊四刃戟槍,翠妍用的則是一對一尺二寸障刀,翠仁他們也有各自的兵刃,這些兵刃都不大,可以一直帶在身上,旁人也很難察覺出異常。不過為了以防萬一奴婢們還袖子里藏了兩支四寸許的雀嘴匕首,既可以刺殺格擋,必要時還能當飛刀使,嬤嬤臨走時還給了奴婢幾人每人一件貼身軟甲,穿在身上之後一般刀劍傷不了身,只是由于是鐵絲編的太沉了,加上奴婢們身量還沒長成,這次出來只穿了胸前的那一部分。」
楊思辰愣了一下,心道︰歐賣糕滴!這些丫頭小子簡直就是武裝到了牙齒!呃……听風閣好像就是干刺殺保衛這行的,這副裝備倒也沒什麼。不過還是面s 不改地問道︰「五疊四刃戟是什麼兵刃?」
翠婉回答道︰「少爺,五疊四刃戟就是一柄有四個戟頭的大戟,因為戟柄可以折疊成五段方便背在背上所以叫五疊四刃戟。別看其十分巨大,但是由于戟柄是空心的,整個戟只有十二斤不到。」
楊思辰听罷揚揚眉,心道︰四人武器有長有短,搭配起來恰好是一個簡化版的鴛鴦陣。于是接著問道︰「你們四人之前是不是一直在一起習武的?」
翠如點點頭回答道︰「是的,少爺。自打四歲起奴婢四人就被師傅安排住在一起了,之後奴婢四人就一起識字,一起習武,五歲起又一起裹了腳,之後一直沒分開過。這次文嬤嬤挑人跟著紫絹師叔來松江,師傅就把奴婢四人一起帶到了文嬤嬤面前,文嬤嬤考了奴婢四人的功課之後就同意了。」
楊思辰點點頭說道︰「好了,喊你們師叔過來,上午在馬車上顛了一個多時辰,我中午得歇會兒,不然下午就打不起j ng神出去了。另外你們去給流嵐姐姐說一下,讓她去馬房知會一聲,準備一輛寬敞些的馬車,這次是五個人。」
翠如和翠婉听楊思辰這麼一說,均是露出了一絲怪異的神情,不過還是點點頭回答道︰「是,少爺。」
…………
楊思辰在床上同紫絹嬉鬧了一番,之後摟著紫絹躺下重新思考鍛床的事。兩噸重的大鐵塊從兩米高的地方落下,按照八毫米的沖程計算,至少可以產生相當于五百噸的瞬間沖量,比之前自己需要的的要高出不少。考慮到其他的因素也能達到三百噸的持續沖量,加工一些像刀劍之類的小型鍛件足夠了,換上合適的模具則可以用來加工口徑在一百三十毫米以下的前裝炮了,只是效率差點罷了。這樣加工出來的炮比起純粹的鑄造炮來說要結實得多,也就意味著在保證炮管強度的前提下可以省下一定量的材料,每門炮的成本會低上很多。其意義對于楊思辰這個今後打算用炮彈堆人的家伙而言顯然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