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碧波院,楊思辰開始練字。練完字,夏忠帶著一個胖管事來見楊思辰。
這個胖管事大概四十來歲,看上去十分j ng明,自我介紹說他姓李,是隨老夫人陪嫁到楊家的外院管事,負責管理老夫人的陪嫁田產、院子和作坊。
李管事把紅糖作坊的房契、地契和三本賬簿交給楊思辰,給楊思辰說明紅糖作坊離楊府並不遠,並同楊思辰商議好初六陪楊思辰去寶山紅糖作坊看看,然後就隨夏忠離開了。
楊思辰翻看了地契、房契,又問了趙嬤嬤各種糖的價格,然後便開始翻看賬簿。
明代的賬簿用的全是算籌計數法,輔以大量的漢字。楊思辰看得頭暈腦脹,不得不把賬簿的內容按照後世的記賬方式用阿拉伯數字重新做出來。看完第一本,便看見趙嬤嬤立在門口,y 言又止地看著他,放下東西一問,原是趙嬤嬤來請他去吃飯。楊思辰揉揉額頭,便隨趙嬤嬤去了里堂。
飯後歇了半個時辰,楊思辰又開始整理賬簿。夏忠下午沒有過來監督他習武,任由他整理賬簿。直到快吃晚飯時,楊思辰才把近兩年的賬簿整理完。
吃了晚飯,楊思辰由榮光陪著練了一趟八卦拳,便由趙嬤嬤服侍著泡了澡上了床。
躺在床上,楊思辰腦子不停地轉,四十五斤甘蔗榨一斤半紅糖,一斤紅糖裝兩封,一封紅糖可以賣六十文錢。作坊一年收購九萬多斤甘蔗,甘蔗收購價是二文五一斤,雇佣十個人,每人每月一兩銀子過年再發一兩銀子的紅包,一兩銀子換八百文錢。算上其它開支一年大概能賺九百兩銀子,賬目並無太大疏漏。這些錢大概能維持府里九個月的伙食開支。
而市面上的白糖價格看成s 能賣到一百五十文錢到三百五十文錢一封不等,個別成s 晶瑩剔透的甚至可以賣到四百文錢一封。據楊思辰所知,紅糖和白糖的區別就在里面有沒有s 素一類的的雜質,說白了就是想辦法除掉紅糖里面的雜質就能得到白糖。因原料不同,除去雜質的方法不同,所得白糖成s 自然不同。
如果能把紅糖加工成白糖,那作坊一年至少能賺兩千兩銀子。
如何除去紅糖里的雜質呢?無外乎過濾、吸附還有氧化。
想到這,楊思辰想起了活x ng炭。只要把木材隔絕空氣加熱到六百度左右就可以得到原始的活x ng炭。這似乎不太困。活x ng炭具有吸附能力強、化學穩定x ng好,且可方便再生等特點,在後世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國防、交通、醫藥衛生、環境保護等領域。如果搞出來,肯定能賺到不少銀子。
至于氧化有可溶的機s 素,楊思辰想到了二氧化硫——硫磺有現成的,一燒便得到二氧化硫,不需要自己費太多的心思。至于吃了以後會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楊思辰管不著,而且這會兒好像沒有《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吧。
…………
第二天吃完早飯,楊思辰便對榮光說︰「找幾塊磚頭,一個煎藥的鐵坩堝,一些木炭。」
榮光听得瞠目結舌,忙模模楊思辰的額頭,說道︰「少爺,您沒發燒吧?」
楊思辰拉開榮光的手,一把拍在榮光肩頭,說︰「去你的!少爺我辦正事呢!!」
榮光滿臉疑惑地離開了碧波院,趙嬤嬤在一邊看著,一副y 言又止的表情,最終嘆了口氣,轉過身打掃屋子去了。
榮光很快便領著下人帶著東西回來。楊思辰正在院內和稀泥巴,見下人帶著東西回來,只是吩咐把東西放下之後再去找些松軟的干木頭。
楊思辰用磚頭和著稀泥巴在牆根搭了個小灶台,接著把鐵坩堝放入灶台里,加入劈成小塊的木頭,蓋上蓋子,吩咐榮光點火。
一刻鐘後,楊思辰揭開蓋子,發現木頭幾乎沒啥變化。皺起眉頭吩咐下人去拿風排往灶膛里鼓風,讓火燒得更旺些。然後叫來趙嬤嬤讓她去取一些紗布,一封自家作坊產的紅糖和一個大茶壺來。
趙嬤嬤很不情願地出了碧波院,三刻鐘後帶著回來了。楊思辰正對著坩堝發呆,坩堝里冒著煙,散發出一股糊味。
趙嬤嬤輕咳一聲,楊思辰轉過身來接過東西,將紗布疊成小方塊用水浸濕後卷成卷從茶壺里面塞進壺嘴,加水後倒了倒,壺里的水只能透過紗布慢慢往外滲,從壺嘴流出。楊思辰將一兩紅糖倒進茶壺,加適量的水溶解了,倒在碗里,發現紅糖水的顏s 明顯變淺了。
又過了兩刻鐘,坩堝里的煙散盡了,糊味也幾乎聞不到了。楊思辰用鐵勺將已經碳化的木塊取出,投入冷水中冰一下,又放回坩堝中烘干。
看著黑不溜秋的木塊,楊思辰長舒一口氣。最原始的活x ng炭,弄出來了。
楊思辰用鐵勺將活x ng炭放入裝有紅糖水的碗里,攪了幾下,靜靜地看著碗里的變化。
過了一會兒,紅糖水變得澄清,幾乎看不出原來的顏s 。楊思辰用手指沾了點糖水,放到嘴里嘗了嘗,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看來硫磺是用不上了。
榮光好奇地看著楊思辰的動作,也沾了點放在嘴里,滿臉驚奇地說道︰「少爺,是甜的。」
楊思辰點了點頭,吩咐道︰「讓人把坩堝洗了,重新擱上,將這碗水熬干。看看能得到什麼,注意點別熬糊了。咱們歇會兒去。」說完便回了書房。
……………
過了半個時辰,流嵐跑進書房,滿臉驚喜的說道︰「少爺,是霜糖。上好的霜糖!!」
楊思辰微笑著問道︰「稱重沒?」
流嵐臉一紅,不好意思地說道︰「一共九錢,奴婢幾個吃了三錢,還剩六錢。」
楊思辰讓流嵐出去告訴外面的下人,讓他們不要把今天的事說出去,不然重打三十軍棍。流嵐臉上神s 一秉,點頭稱是,然後退了出去。
楊思辰回頭問道︰「榮光,你怎麼看?」
榮光略加思索,滿臉喜s 道︰「少爺,我們可能發財了!!」
…………
初六一大早,夏忠就安排馬車和護衛送楊思辰去寶山,李管事也早早過來了,和楊思辰聊著作坊的事。
從下人口中楊思辰得知楊老夫人娘家姓徐,是開國大將徐達的後人。不過二百年過去了,徐家也早已繁衍成了一個大家族。楊老夫人的祖父因兄弟不和,遷居泉州做了海商。經過三十年的奮斗,到楊老夫人出生時,泉州徐家已是擁有百萬家產的大富之家,憑借徐達後人這塊招牌,連官府都要給上幾分面子。
楊老夫人是家中的最小的女兒,上面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自幼就非常受寵。隆慶五年,楊老夫人年方十八,因對婚事不滿,一氣之下和丫鬟化妝成女老板,登上家里的海船離家出走了。
出海後遇上倭寇,幸好被追殺倭寇的楊老太爺所救。于是,一個俗套得不能再俗套的故事就發生了。
後來楊老太爺做了松江水師提督,徐家上下這才知道他們家的ど小姐曾經做過飛魚幫的壓寨夫人。這才把壓了近二十年的嫁妝送過去。
…………
馬車出了楊府,楊思辰便撩開遮擋車窗的簾子,打量著外面的街道。
由于出來得早,路上行人並不多,路邊稀稀落落的有幾個擺攤賣東西的,大部分店鋪沒有開門,街上顯得有點冷清。楊思辰有點失望,放下了簾子。
趙嬤嬤在一旁看著,說道︰「少爺,咱出來得早,城門剛開了不到一刻鐘,大部分人還沒趕過來。」楊思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果然,越往前走,街上就越熱鬧。突然,馬車停下了,楊思辰撩開簾子,便看見前面一棟高大的建築橫跨在路上,中間是個不算高大的門洞,兩邊各有幾個士兵模樣的人腰間挎著武器,正在來回巡視。楊思辰知道這便是城門了。
出了城,又走了半個多時辰,馬車再次停了下來。李管事過來說紅糖作坊到了,請楊思辰下車。
入眼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目測大概有一畝五分地大小。進了院子正對門的是一片場子,場子兩邊各有一排瓦房,這是工人們住的。再往里看是幾間倉庫。李管事領著楊思辰等人繞過倉庫,這才看見倉庫後面還有一座大平房。不用說,這便是加工作坊了。
進了加工作坊,楊思辰便感到一股熱氣撲面而來,待他適應了環境便看見屋子一角支著一口大鍋,一個人在那里照看著爐子,不用介紹楊思辰也知道那是在熬糖。
作坊的另一邊,兩個人正在c o作一台螺旋桿式榨壓機,負責榨汁。在旁邊,還有一個人負責把甘蔗劈成小段。還有一個人在一旁運送甘蔗和甘蔗汁。
楊思辰點了點頭,問道︰「怎麼只有五個人?怎麼沒見有人負責包紅糖?」李管事答道︰「這十個人分成兩撥,三個時辰一換,晝夜不停。每撥人里我隨機指派一人監工,不然一個月處理不完八千斤甘蔗。燒火的那個人同時負責包紅糖。」
「這辦法不錯!!」楊思辰又問道,「每個月歇幾天?」
「三天,逢五歇。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八月十三到八月十八不上工。」
楊思辰皺了皺眉,心里算著︰一天才不到三百斤,太少了成不了規模。
出了加工作坊,楊思辰注意到後院還有一扇門。于是過去命人將門打開,往外面望了望,吃驚的發現是一片稻田不遠處還隱隱約約有條河,听聲響河水流速還不慢。
「河邊這塊地是誰家的?」楊思辰回頭問李管事。
「是我們自家的,一共兩畝八分,是和作坊一起買的,老太爺說這塊地少爺可以自己打理。」李管事有些疑惑,不過沒有表露出來。
楊思辰微笑,又問道︰「修一部大點的水車要多少銀子?」
李管事心里有些明白過來,道︰「至少三十兩銀子,如果用來鼓風的話可能得四十兩銀子以上。」
楊思辰听後沒有說話。回到加工作坊又看了看,然後去庫房看了看成品紅糖,又問了問各種糖的采購價格,吃了午飯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