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歐洲人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但穿越者非常清楚。
德賽知道當自己部隊集結于薩拉戈薩北郊時,英國人隱藏的間諜早已將出征人數與番號模得一清二楚。事實上,就連德賽本人接受其御用記者們的專訪時,也曾得意洋洋,毫不掩飾的稱︰「我麾下的1萬6千名士兵能打敗10倍數量的敵軍,並將英國人趕下大西洋。」
嘴巴說一套,實做另一套。
德賽從不自負的認為穿越者那無可挑剔的優秀人品,可令萬能上帝無限期的站在自己身邊,能夠無視千百年來的戰爭法則,利用開啟作弊器的方式來以寡敵眾,強大到彈指灰飛煙滅的逆天程度。所以,在後勤得以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德賽當然要效仿「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希望參戰官兵越多越好,但要隱蔽行事,好讓英國佬繼續輕視或忽視自己。
等到師團越過埃布羅河後的第三天,另一支千余人的加泰羅尼亞籍步兵團秘密加入行軍行列;又過10天後,當南下大軍中途穿越馬德里時,德賽師團再度獲得一支生力軍,路易?雨果準將帶領3200人的步兵旅;而在巴達霍斯要塞,蘇爾特元帥也將留給德賽兩個完整炮兵營,一個整編步兵旅,一個殘缺騎兵團,人數約有5000。他們的指揮官是與工兵團長奧特斯爾中校,曾在維多利亞有一面之緣的博奈將軍。
當威靈頓和他的部下們都預測德賽師團的兵力為1萬6千人時,未來的加泰羅尼亞親王所指揮的這支部隊最終將擁有官兵作戰2萬5千名,兵力超過葡萄牙軍團的一個軍。當然,上述數字還不包括數百名由戰地醫生、藥劑師、護理人員、軍械工程師、隨軍牧師、法律顧問、會計與審計師、工匠商販們組成的非軍事團隊。
……
馬德里南郊小城,赫塔費。
6月2日下午,德賽師團抵達馬德里後,並未選擇入城,而是繞城別走,傍晚時分在小城赫塔費駐營扎寨。第二天一早,軍官向士兵們傳達一條好消息,德賽公爵鑒于官兵經過10多天長途跋涉過于疲勞,決定全軍在此休整一天,後天再行出發。
听聞消息後,士兵們顯得極為興奮,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響徹軍營上空。除了需要執勤與繼續整訓的倒霉蛋外,幾乎所有士兵都向軍官申請當天出營,他們的目標就是身後20萬人西班牙首都,馬德里。
過去的兩個月里,這些士兵不是在軍營里模爬滾打,就是在山林鄉野間匆忙行軍,偶爾閑逛于拉薩戈薩街頭,所到之處盡是戰爭留下的一棟棟廢墟,和無數討要食物的骯髒流民。而馬德里則不同,在去年威靈頓出征西班牙失敗後,約瑟夫國王還算開明的懷柔統治,令這座首都逐漸恢復往日的繁榮生機。
事實上,士兵們剛一走出營房,便已感受馬德里市民的「熱情」。
無數聞訊而來的小商販們,一大清早就聚集在軍營附近。手腳麻利的他們擺起貨攤,也不管對方是否能听懂,口若懸河的向大兵們推銷攜帶的貨物︰金銀飾物,珍珠項鏈,花邊連衣裙,桃木小雕像,銀質相框鏡,甚至還有從教堂偷來的聖品盒。而數百名的妓-女則早在昨天下午,已事先得到消息,從軍醫官手中獲得為大兵們服務的營業執照。
整個場面摩肩接踵,你擁我擠,熱鬧非凡,仿佛巴黎的曬貨街一下子搬到了赫塔費,無數中語言在這里匯合,起初是買賣吆喝,繼而討價還價,再是生意不成而相互叫罵。若非早有準備的白盔憲兵們竭力彈壓,維持秩序,商販與妓-女們恨不得將生意擺到軍營里。
因為沒有打仗,士兵們手中還不存在什麼戰利品。但那些隨軍商販也不甘示弱,同樣賺得缽滿盆盈。他們臨時貨櫃上出售的,大都是從德賽軍營收購而來的馬口鐵罐頭與散裝香煙。其交易對象,自然是那些成功從過往士兵口袋里,賺得不少里亞爾的馬德里攤販和妓-女,還有跑過來看熱鬧的當地居民。
各級軍需官同樣在忙碌,他們在後勤主管德瓦中校的帶領下,借用赫塔費市政廳的一間辦公室,接待一批接一批來自馬德里近郊農貿商戶,準備從後者手中收購大宗食物補給,包括面粉、禽蛋、鮮肉、蔬菜與香料。按照赫魯納公爵與約瑟夫國王達成的協議,德賽師團所采購的全部商品只需支付原價的三分之一,其余差價將由馬德里的稅務官負責補償農戶。
在送走最後一位出售馬鈴薯的農戶後,德瓦中校揉揉疲敝不堪的雙眼,揮手讓軍需官們收拾好各類買賣契約,先行回營,準備接收貨物。而他本人,決定躺在會客廳里的松軟沙發上美美小睡片刻。從上午6點到下午3時,除了20分鐘不到午餐時間外,他已經和斤斤計較的數十位農戶商販,討價還價8個多小時,整個人早已精疲力竭。
剛躺下不久,德瓦中校又被門外的嘈雜聲驚醒,抬眼一望,發現是衛兵與一名看似農戶打扮的西班牙中年人在爭論,從表情上看,應該是不速之客在向衛兵祈求著什麼。
「對不起,先生,交易已經結束了。」後勤官揮揮手,讓衛兵打發農戶趕緊滾蛋。
「軍官先生,我不是買賣糧食的商人,我來的目的是想向您展示我和我兄弟弗朗西斯科的偉大發明!」在持槍衛兵推攘自己之前,中年農戶趕緊以並不熟練的法語,對著德瓦中校大聲解釋說。
「哦,什麼發明?」德瓦中校看在對方能說法語的面子上,不以為然的隨口一問。
「軍官先生,是電報,可以傳送5公里外的化學式電報!」
「抱歉,我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科學院的看門人,僅僅負責軍需補給。所以,你應該去馬德里的王家科學院,推銷你和你兄弟的偉大發明。」
「他們的態度和6年前一樣,拒絕我兄弟發明的電報!」
「那就去曼雷薩、巴塞羅那或是巴黎的科學院!」
「可,可我沒有路費!」變身學者的中年農戶極度委屈的辯解說,還怯生生的降低嗓聲。
為了讓這個窮困潦倒的發明者或是科學騙子早點離開,不打攪自己的午休時間,德瓦中校從衣兜里掏出一小袋錢幣,直接丟在門外。
彎腰拾取地上的錢袋後,農戶模樣的發明者千恩萬謝道︰「感謝好心人,薩爾瓦兄弟希望知道您的名字,希望有一天能10倍奉還您今天的恩賜!」
電報?薩爾瓦?當兩個字連串在一起時,德瓦中校感覺很耳熟,似乎听過有人提及到它們。再仔細一想,後勤主官終于記起來了,去年10月,在陪同赫魯納公爵,接待包括薩伊在內,來自法國的眾多專家學者時,他偶爾听到公爵念叨過「電報?薩爾瓦?」
想到這里,嗖的一聲,德瓦中校從沙發上跳起來,對外高聲高喊︰「衛兵,衛兵,把那個拿我錢袋的家伙截住,帶回來!」
一分鐘後,揣著法**官錢袋還未熱乎的發明者,剛剛走出市政廳,就被身後趕來的法國士兵一把撲到在地,鼻青臉腫的他繼而被押送回會客室。
德瓦中校揮手讓衛兵退下,將把衛兵交還回來的錢袋重新塞進發明者懷中,輕言細語的安慰道︰「你是薩爾瓦?你剛才所說的電報,是你兄弟弗朗西斯科。薩爾瓦發明的?」
中年人小雞啄米般的趕緊點頭。
「那弗朗西斯科在哪里?」
「他是前年病死了。」
「那你叫什麼?」
「軍官先生,我叫阿方索斯,阿方索斯。薩爾瓦」
「那你保留了你兄弟發明?」
「是的,並遵從我兄弟的要求,還做了一些改進。」
「哦,電報在哪里?可以做現場演示嗎?」
「東西就在那里,當然可以現場演示。」發明者手指窗外,市政廳路邊停放的牛拉敞篷大車。
德瓦中校笑眯眯的說︰「呵呵,好運的阿方索斯。薩爾瓦,你先給為我演示一邊,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今天晚上就能10倍還回我先前給你的賞金!」
……
在世界通訊史上,電報是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發明,盡管它的生命力並不算長,僅有短短不到200年的歷程。但電報是一種最早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第一次成功的將世界各國緊密接連到一起,繼而發展成為一個地球村。
追溯電報的最早發明者,並非美國人莫爾斯,而是西班牙工程師,弗朗西斯科。薩爾瓦。1804年,這位西班牙發明家發明了最早的化學式電報。
弗朗西斯科。薩爾瓦用27條長長的電線傳送簡短的信函,這些電線的一端浸泡在酸水里,另一端的線頭分別與電池相接。其中有一條線固定接在電池的一個極上,其余26條線分別代表26個拉丁字母,按照一定的順序,它們與電池的另一極相連。當某個線頭與電池相連時,另一端的線頭由于發生了電化學反應,有氣體在線頭析出,因此會在酸水里冒泡。弗朗西斯科。薩爾瓦就是利用這種辦法,把文字傳送到1000米之外的地方。
這項化學式電報技術問世之後,弗朗西斯科。薩爾瓦就跑到馬德里王家科學院推銷他的發明成果。只可惜當時,無論是西班牙的學者,還是馬德里的王公大臣,大家都以觀賞雜耍的心態,看過一兩遍後便覺得索然無味。事後,王家科學院僅僅打發給弗朗西斯科。薩爾瓦500里亞爾敷衍了事,根本不接受這項技術的實際運用。
初遇挫折,弗朗西斯科。薩爾瓦並未氣餒,反而變賣了全部家產,退隱首都南郊小城赫塔費,繼續改良化學式電報,他還叫來自己兄弟,木匠出身的阿方索斯。薩爾瓦一旁協助。1年後,弗朗西斯科因積勞成疾不幸病逝,阿方索斯繼續兄長的工作。
1810年4月,改良後的化學式電報最終問世,但時隔6年之後,馬德里的王家科學院仍舊拒絕了薩爾瓦兄弟的發明,甚至不給予任何公開展示的機會。無奈之下,阿方索斯只能待在馬德里附近,抓住每個機會,試圖向過往學者、路人、軍隊、商販推銷他們兄弟倆的電報發明,希望能有人出錢購買,可始終無人問津。
……
傍晚過後,在德瓦中校的幫助下,阿方索斯。薩爾瓦得以在軍營里,向赫魯納公爵展示這項電報技術。
與里特爾、佐邁林所描述的薩爾瓦發明的化學式電報原理一樣,德賽眼前的這個所謂改良型電報的設備組成依然是27根電線、蓄電池,外加一盆酸水組成,並非莫爾斯電報那種成熟技術。看到這里時,德賽有些意興闌珊。
盡管有了穿越者的巧妙構思,並得到人財物的大力協助,里特爾與佐邁林對莫爾斯電報技術逐漸有了熟知,但始終未能研制出來。前幾個樣品使用中極不穩定,且故障頻發,無法投入實際,令德賽心中憧憬的戰地通訊系統,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後推遲。
而眼前的化學式電報,也並非什麼太好用的東西,只在三個方面做了改變︰一是,成功縮小了蓄電池體積,並用鐵皮木盒固定起蓄電池與酸水盆,能夠方便自由移動;其二,可以將一條指令通過蓄電池,在同一時間內傳達到多個酸水盆;其三,27根電線似乎被類似橡膠的東西包裹起來,可在架設或填埋于戶外,防止外物干擾、雨水侵蝕、雷電打擊,或是人為踩踏,有效傳輸電報距離延伸至5公里。
總得評價來說,可以在半徑5公里範圍內的戰場上,構築一套簡單方便的戰地通訊系統,比起通過基站安裝的復雜臂板信號機而言,不僅成本低廉的多,而且傳輸信息速度更快,尤其是橡膠的使用,使得它不受惡劣天氣和戰場硝煙的影響,不易招惹敵方的蓄意破壞。
「橡膠?」德賽眼中忽然一亮,他俯來,用力捏了捏覆蓋27根電線表明的黑色膠原狀物質,自己肯定它是橡膠制品,而且是經過特殊硫磺處理的實用橡膠。
1492年,當哥倫布將天然橡膠帶回歐洲時,它唯一用途就是制作有彈性的橡膠球,成為小孩手中的玩具;1770年,天然橡皮又多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用途,石墨鉛筆配套的橡皮擦。
直到1839年,莫爾斯電報問世的當年,美國人固特異發現利用硫黃和堿式碳酸鉛,經加熱後制出的橡膠制品遇熱或在陽光下曝曬時,才不再像以往那樣易于變軟和發粘,而且能保持良好的彈性,從而發明了橡膠硫化,天然橡膠才真正被確認其特殊的使用價值,成為一種其重要的工業原料。
興奮之余,德賽又轉過頭,沖著阿方索斯。薩爾瓦問道︰「你怎麼對橡膠做硫化處理的?」
「硫化處理?」阿方索斯。薩爾瓦顯然不解其意,回憶片刻後,他這才答道︰「去年,我曾無意中將電線、橡膠、硫磺,以及東方人用于化妝的胡粉,一起放在倉庫里。因為一場意外失火,使得橡膠變成粘稠溶液,凝固後居然覆蓋在電線表層,變成現在的模樣。」
听後,德賽覺得好笑,真是傻人有傻福,要不是自己看出其間奧妙,硫化橡膠的偉大發明又要被美國人截取,而不是眼前畏畏縮縮,相貌忠厚的西班牙人。
德賽直起身來,手指地上的一系列東西,說︰「阿方索斯。薩爾瓦,我以20萬里亞爾購買你和你兄長發明的化學式電報,還有橡膠硫化的技術,但你必須與我的律師簽訂為期10年的工作協議,每年薪酬不低于2萬里亞爾,獎金另算,如何?」
「好的,好的,公爵大人,絕對沒有問題,我現在可以與您簽約!」無數次期望幸福上門的西班牙人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後,未加思索的同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