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王 第40章沙皇亞歷山大的憤怒...

作者 ︰ 管殺不管填

新的一周又開始了,管子再求熱心書友們的打賞、推薦、與點擊,萬分感謝!

~~~~~~~~~~~~~~~~~~~~~~~~~~~~~~~~~~~~~~~~~~~~~~~~~~~~~~~~~~~~~~~~~~~~~~~~

對于東斯拉夫人即將上任的新任君主,沙皇亞歷山大與俄國臣民一樣,期初都顯得不屑一顧。傲慢的俄國佬認為︰這個年輕的有些過分的法國將軍,不過是憑借父蔭人脈與拿破侖皇帝的格外照顧,才得以控制加泰羅尼亞聯合王國,並獲得華沙公國的王儲資格。

即便是等到德賽異軍突起,戰勝英國遠征軍,從而贏得了第三次葡萄牙戰爭之後,沙皇亞歷山大與他的政治與軍事智囊團成員,依然對安德魯?德賽保持與生俱來的狹隘偏見。

至于打敗英國-軍隊的所謂戰績,俄**方的普遍看法是應該屬馬塞納元帥的功勞。由于葡萄牙軍團吸引了英葡聯軍的絕大部分兵力,這才使得作為一路偏師的德賽師團有機可乘。

對于德賽所屬部隊在第三次葡萄牙戰爭中,成功運用的諸多新式武器與各種戰略戰術,俄國人表現的不以為然,他們仍舊堅持「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的蘇沃洛夫時代的戰斗理念,認為英勇頑強的俄羅斯軍隊只需要一把刺刀就能打敗面前的敵人。

當然,這其中也有法國人與英國人的「功勞」在內。

法國的軍械工程師盡管從德賽那里得到了一些武器的制造圖紙,但軍械商們卻拒絕加以制造。因為生產這類新式武器需要大量投入資金來改造現有設備,自然會極大損害他們的經濟利益。到最後,軍火奸商干脆收買軍隊中的軍需官,而軍需官又游說巴黎的軍械大臣,後者向皇帝呈報說加泰羅尼亞的武器根本不適合正規法軍使用,意見竟然被采納。

在英國方面,駐聖彼得堡大使不願意盟友俄國因為威靈頓遠征軍的戰敗而輕視了英軍的戰斗力,進而不再反對拿破侖的帝國,于是,這位英國外交官便靈機一動,編撰了一場根本沒有發生過的「阿贊布雅會戰」。是役,威靈頓指揮的英國-軍隊連續擊敗了3倍于他們的德賽軍團,打死打傷至少……最後是在葡萄牙軍團趕來之前,遠征軍這才從容不迫的撤離。

就這樣,聖彼得堡與冬宮居然天真的信以為然。就連巴格拉季昂親王也在一次聚會中,以信心十足語氣的形容說︰他指揮的一個俄國師,足以擊敗5個加泰羅尼亞師團。

當那位被英國大使「極力污蔑」,被俄國將軍鄙視的加泰羅尼亞聯合王國的攝政王兼華沙公國的王儲,萬里迢迢率領一支先遣艦隊趕赴波羅的海,救援遭遇俄**事威脅的波蘭之際,整個俄羅斯帝國的上上下下,都對安德魯?德賽充滿著不屑與輕視之心。

不久之後,等到已經成為事實上的華沙大公的德賽借口清剿波羅的海海盜,大肆扣押俄國商船時,憤怒的沙皇亞歷山大的第一反應,就是針鋒相對,進行武裝報復。

于是,他在今天上午于冬宮內,再度緊急召集了樞密院與俄**方的高級將領,商討應對機制,重點是拿出何種出兵方案,去懲戒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波蘭狂徒。

然而後續得到的情報,以及會同軍方討論的最後結果,卻令沙皇亞歷山大既憤怒又無奈。因為他沮喪的感覺到,龐大的俄羅斯帝國竟然無法對弱小的華沙公國實施任何報復行動。

其一,俄屬涅曼河方面軍已喪失先機,不可能再主動進攻華沙公國;

在華沙議會與德賽大公達成政治妥協之後,5萬法國援軍重新獲得各種補給,已加大行軍步伐。目前,法國-軍隊正越過奧得河,進入華沙公國與薩克森王國的西部邊境,並將在8月上旬之前抵達華沙。

按照計劃,這些增援法軍將與包括華沙大公派出的2個波蘭師,雅各賓派的2個師,軍團派的1個師,貴族派的2個師,合計的5萬多波蘭軍隊,以及5萬當地民兵一道,在與俄國接壤的涅曼河西岸,開闢一道抵御俄軍侵略軍的堅固防線。

至此,涅曼河邊的波法聯軍與俄軍的人數對比,已從原來的7︰15轉變為15:15,雙方在作戰兵力方面旗鼓相當;此外,波法聯軍還能借助有利地形,實施堅壁防守;加之波法聯軍的總體戰斗力,尤其是趕來增援的那5萬法軍,要遠遠強于俄國新招募的新兵。

所以,只要不是腦袋出了問題的俄國將領,沒人看好接下來的戰斗,他們反而擔心波蘭人會聯合法國人一道,伺機反攻至俄國境內,將戰火硝煙燒到一馬平川的俄羅斯平原。

其二,波羅的海之上,衰落中的俄國海軍在反俄聯軍聯合艦隊面前,同樣處于劣勢;

原有的法屬但澤艦隊,實力不足為奇,即便算上華沙大公的先遣艦隊,也不過5艘戰列艦與12艘中型巡航艦,俄國的波羅的海艦隊的數量是他們的兩倍有余。

然而在一周前,德賽不知從何處招募了另外一支法軍艦隊,獲得了14艘戰列艦與巡航艦,這使得法波聯合艦隊的總體實力,已經同俄國波羅的海艦隊大致持平。

但最令人擔心的,卻是剛與俄國簽署了和平條約又出爾反爾的瑞典人。斯德哥爾摩議會在不甘寂寞的瑞典王室的鼓動下,居然不顧王儲貝爾納多特的反對,執意堅持派遣大批艦船參與到法波聯合艦隊的巡航任務之中。當然,瑞典海軍打出的出兵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只為清剿海盜,為波羅的海航道之上的各國商船的航行安全負責。

其三,外交方面,英國人、奧地利人、丹麥人與瑞典人似乎在有意無意的疏遠俄國;

與失勢的前英國外交大臣,竭力主張聯俄國對抗法國的理查德?威爾斯利勛爵相比,那位已同德賽暗中達成戰略同盟的利物浦伯爵,似乎更能左右倫敦政局。

加之,德賽指示軍情局配合加泰羅尼亞駐倫敦公使,在英國進行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正面宣傳,使得絕大部分英國公眾都在同情,被野蠻俄國長期欺壓之下的苦難深重的華沙公國。

鑒于此,原本傾向前任外交大臣主張的英國駐俄國大使開始改弦更張,修正之前的策略,他向沙皇冬宮發出「善意的勸告」,希望聖彼得堡與華沙舉行和談,消除兩國的邊境沖突。

奧地利人、丹麥人、瑞典人,以及在法軍刺刀之下戰戰兢兢地普魯士人,他們的想法倒是非常簡單,積極鼓動聖彼得堡與華沙相互開戰,以便于為上述四國火中取栗,削弱東西方兩大帝國的軍事實力,從而贏得或重新獲取諸國在政治與經濟上的傳統利益。

最後一點,就是俄國的糟糕財政實在支撐不起龐大的軍費開銷,正陷入破產的邊緣;

由于穿越者的意外到來,使得英國議會與唐寧街內閣計劃從1811年起,準備援助給俄國政-府的反法資金,從160萬英鎊猛然間銳減了60萬英鎊。再算上與土耳其正在進行的戰爭,脆弱的俄國財政已拿不出錢去應付兩線作戰的巨額開銷。

另外,法國、瑞典與華沙公國的反俄聯軍聯合艦隊,大肆封鎖波羅的海,隨意扣押俄國商船的粗暴舉動,又使得剛有起色的俄國對外貿易,幾乎在一夜間陷入停滯狀態。

聖彼得堡港口與碼頭,到處都是堆積如山的各種貨物,俄國貨主們只能支付超過平常運20倍的天價,聘請丹麥、英國、瑞典與法國的商船前來運輸。更加令人氣憤的是,華沙公國的商船也時機插足過來,當然它們懸掛的是法國或是英國的國旗。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炮王最新章節 | 炮王全文閱讀 | 炮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