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加在古時曾經是利弗人的居民點,1201年建為要塞城市。1282年,里加參加漢薩同盟,成為波羅的海最重要的貿易中心。1709到1710年間,沙皇彼得一世在與瑞典的戰爭中佔領里加。此後成為俄國西北部重要港口和貿易中心之18十八世紀發展為海港。
里加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總面積約為3百平方公里。它處于歐洲西部和東部、俄羅斯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交叉點上,其港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被稱為「波羅的海跳動的心髒」與「北方的巴黎」。整個城市跨道加瓦河兩岸,瀕臨連同波羅的海的里加灣。
1812年8月,麥克唐納率領他的第10軍團抵達里加城下。不久之後,圍攻聖彼得堡的的法軍主力部隊,烏迪諾元帥的第2軍團以及聖西爾元帥的第6軍團,分別被俄軍成功阻擊在波羅茨克一帶。所以,里加成為波羅的海法軍通向俄國首都聖彼得堡的唯一陸地門戶。
唯有佔領里加,麥克唐納軍團才能繼續進入俄國的心髒地帶,威逼聖彼得堡。與此同時,擔當要塞指揮官的埃先將軍給全體軍民下達了絕不後撤的堅守令。他必須將威脅首都聖彼得堡的另外一支法軍狙擊在里加外。于是,一場殘酷的城市攻防戰隨之開展。
與原有歷史不同的是,圍攻里加要塞的麥克唐納軍團得到了海軍艦隊的配合支援,後勤補給也相對充足。雖說與德賽軍團的關系時好時壞,但在9月5日之後,付出重大傷亡的普魯士軍團總算掃清了里加要塞的外圍防御,將剩余的1萬名俄國守軍死死困在城中。
由于里加的中心區域位于加瓦河、列魯巴河、城市運河與吉士湖之上,河流與湖泊形成了一道道天然屏障。這座城市的城防工事非常堅固。配合作戰的波羅的海艦隊在成功掃蕩參與里加灣的俄國海軍之後,不能在繼續冒險深入數公里外的狹窄且淤泥眾多的河道。
9月6日,麥克唐納元帥要求里加分艦隊司令派出陸戰隊做登陸作戰,但遭遇馬亞爾上校和英籍參謀共同否決,縱橫交錯的河灣和泥濘不堪的道路,只會令己方付出毫無意義的傷亡。除了繼續配合友軍封鎖要塞俄軍對外海河聯絡通道外,馬亞爾上校拒絕其他指令。
9月7日,麥克唐納再度派出自己的副官入城,第二次要求俄軍指揮官埃先將軍投降,表示將尊重俄軍官兵的私人財產,保障官兵人身安全,但又一次遭到埃先將軍的嚴詞拒絕。
當天下午,麥克唐納下令普魯士軍團兵分三路,朝里加要塞發動總攻。他的計劃是用兩個步兵師擔任主攻;另兩個步兵師從東西兩個方向負責佯攻。然而,這次進攻由于過于倉促,加之對俄軍防御強度的估計不足,注定導致法國元帥的計劃嚴重受挫。
戰斗于晚上6時開始,進攻中的普魯士人展現出了驚人的勇氣與犧牲精神。在傾盆大雨的惡劣天氣下,士兵們冒著要塞敵軍猛烈掃射的槍炮,趟過齊腰深的渾水中奮力向前。然而在,俄國人頑強的防守卻令努力顯得無能為力。付出了佔進攻兵力五分之一的重大損失後,麥克唐納不得不下令前線的士兵先行敗退下來,尋求其他時機。
「我的地面部隊需要重炮支援!」深夜,麥克唐納不得不寫信給德賽,請求友軍配合。此時,這位法國元帥對于波蘭國王在立陶宛一帶的所說所為懶得管,根本也管不了。
時隔兩天,杜彭中校率領的重炮團就運抵里加要塞,參與到普魯士軍團的攻城戰。
9月13日,經過連日的猛烈炮擊,里加要塞的城牆終于被轟開了一東一西兩個缺口,但老謀深算的麥克唐納決議放棄當夜強攻計劃。為了分散俄軍的注意力,他命令法軍于次日集中火力在東南角破壞出一個缺口,讓最精銳的輕步兵師做預備突擊。
雖然要塞城牆已經崩壞,但人數遠少于法軍的餓軍仍不打算不戰而降,俄**民在埃先將軍指揮之下運用有限的時間加固了工事,壕溝內也布滿了障礙物,一場血戰即將來臨。
即將首批登城的第10軍團的敢死隊在15日下午,享受了一個難得的放松時段。士兵們被允許下到河流中痛快洗了個澡,期望無論戰死或是受傷都要干干淨淨。
白天晴明無雲,夜間漆黑無光。
九點三十分左右,敢死隊悄悄接近里加城牆,他們在蛙聲的掩蓋下躡手躡腳地行進。
對里加的突擊于晚上十時正式開始,麥克唐納寄予厚望的精銳輕步兵師最先打開的東南方缺口攻擊,他們向護城濠中投入大量麻袋和柴捆,而後攜雲梯登城。
但法軍的行動終被發覺,執勤的守軍高呼︰「他們在這里!」隨即,俄國人引爆此前布設的巨型地雷,耀眼的亮光令缺口處有如白晝,俄軍將無數爆炸物傾瀉到進攻者的頭頂。
無數火藥與榴彈的接連爆炸,幾乎令整個輕步兵師的突擊部隊陷入混亂之中,連後續部隊也損失頗多,但這支精銳之師在一聲怒吼後繼續沖向缺口,其他部隊也在同時向前推進。盡管付出慘重代價進抵城下,這兩個師卻發現他們一共只有五具雲梯。
總攻開始後四十分鐘,敢死隊終于找到了架設雲梯的正確位置,士們兵手忙腳亂地匆匆登城。而在他們身後,數百名法軍已倒在俄軍工程人員精心維護的灌水壕溝之中。而在這時,應當同時在西面攻城的另一個步兵師剛從照明彈造成的混亂中恢復過來,準備開始攻擊。
由于城牆缺口被俄國人填補,士兵們只能依靠雲梯攀爬攻城,俄軍竭盡所能加以抵抗。其中一架雲梯因負載人數過多當場垮塌,即將爬上城頭的士兵,轉瞬間便掉落在己方刺刀叢中斃命;而另一架則非常幸運,同樣載重極多的雲梯卻令俄軍無力將其推開。
在同伴刺刀掩護下,輕步兵師的敢死隊率先登上城堡,終于成功突破俄軍防御,一名軍官扯下俄國旗幟,一時找不到自己旗幟升起,干脆月兌下深藍色軍裝掛在城堡塔樓旗桿上。
與此同時,另一個師的法軍終于從西面的一個稜堡突入城中。到了早晨七時許,埃先將軍和剩余俄軍最終投降。但法軍在這個夜晚足足付出了3千多人的傷亡代價。
凌晨四時許,在東南缺口處的士兵們听到越來越稀疏的射擊聲和不絕于耳的婦人尖叫。後續部隊最終通過缺口攻入期盼已久的里加城。為酬勞第10軍團士兵們的犧牲精神,麥克唐納元帥給予部下許諾了兩個小時的「行動自由」。
而這,意味著劫掠、殺戮、強暴。
就在俄軍最終投降之際,兩三個小時的掠奪與狂飲已讓普魯士人紀律全無,他們以一種類似兵變的劫掠發泄久攻不克的憤怒,試圖維持紀律的軍官被下屬槍殺,入城恢復秩序的部隊也加入劫掠行列。這場聲勢浩大的洗劫運動,整整持續了三天,堪稱地獄的慘烈場景。
平行的歷史上,直到10月下旬,麥克唐納指揮的普魯士軍團也未能攻克里加要塞,導致軍心渙散。反而被普魯士將領漢斯?約克在率部從波羅的海撤退的途中,未經普王授權,毅然同一支由克勞塞維茨為顧問的俄軍達成協定,宣布普軍保持中立,實則對法宣戰。
但由于穿越者的意外介入,使得孤城里加最終落入第10軍團之手。與此同時,普魯士軍團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傷亡代價。戰前的3萬士兵等到攻佔這座堅固要塞之後,僅存1萬5千人,其中還包括能夠行走的輕傷兵。
至于漢斯?約克,則「意外」陣亡于里加城下。
當里加城被法國-軍團攻佔,大部分守城軍民遭遇普魯士士兵屠殺與劫掠的噩耗,迅速傳到聖彼得堡時,沙皇亞歷山大在王宮里怒斥了以沙恩霍斯特,克勞塞維茨為首的普魯士流放分子的不作為,公開宣布俄國-軍隊將不會接受肆意屠殺里加軍民的普魯士士兵任何形式的投降,相當于直接宣判這支普魯士軍團的最終死刑。
為阻止波羅的海的法軍繼續向聖彼得堡防線推薦,威脅俄國首都與最重要城市,亞歷山大直接下令海軍上將奇恰科夫調集重兵,圍堵麥克唐納的第10軍團。三天之後,擔當前鋒的一支哥薩克騎兵距離普魯士人佔據的里加要塞已不足50公里。
……
「哥薩克」一詞源于突厥語,含義是「自由自在的人」或「勇敢的人」。哥薩克人主要分布在頓河、捷列克河和庫班河流域,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人中具有獨特歷史和文化的地方集團,屬歐羅巴人種東歐型,使用俄羅斯語南方方言。
1380年,一名哥薩克將軍為反抗波蘭共和國的課稅而戰斗。在那個期間紀錄,哥薩克被描述了作為一**的團體,從牧民轉入了一個軍事強大的騎兵部隊。在沙皇彼得一世時代,成為俄國雇佣軍的哥薩克騎兵團為控制波羅的海地區,對瑞典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哥薩克人好酗酒,尚勇武,善騎射,輕生死。他們的騎兵在俄**事力量中佔有重要地位。皮筒帽、黑斗篷、馬褲、馬靴和小高領、緊袖口的上衣,這是哥薩克人的標準軍服。他們體格強健,留著一撮八字胡或一蓬連鬢胡的勇士,腰間掛著一把長長的馬刀。
拿破侖曾對此評述說︰「哥薩克騎兵是當代世界最優秀的輕騎兵,如果我的軍隊中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橫掃整個世界!」
但在德賽眼中,哥薩克騎兵無非是一個過著游牧般生活,不遵守軍紀,喜好衣著華麗,誰都能收買,名聲極壞的一個土匪團伙。除了擔當偵察兵,適合襲擾戰術外,哥薩克騎兵沒有太大用途。他們對老百姓冷酷無情,以至于整個歐洲,無論敵友都對他們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