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盤古》寫作參考︰唐康r 知家族及其參與安史之亂的史證(來自網絡)
唐中葉出現的康r 知家族,史見《新唐書》第一百六十一卷,列傳第七十三。全文︰
「康r 知,靈州人。祖植,當開元時,縛康待賓,平六胡州,玄宗召見,擢左武衛大將軍,封天山縣男。r 知少事李惟岳,擢累趙州刺史。惟岳叛,r 知與別駕李濯及部將百人啐牲血共盟,固州自歸。惟岳怒,遣先鋒兵馬使王武俊攻之,r 知使客謝武俊曰︰「賊孱甚,安足共安危哉?吾城固士和,雖引歲未可下,且賊所恃者田悅耳,悅兵血衊邢,壕可浮,不能殘半堞,況吾城之完乎?」又紿為台檢示曰︰「使者齎詔喻中丞,中丞奈何負天子,從小兒跳梁哉?」武俊悟,引兵還,斬惟岳以獻。德宗美其謀,擢為深趙觀察使,賜實封戶二百。會武俊拒命,遣將張鐘葵攻趙州,r 知破之,上俘京師。興元元年,以深趙益成德,徙r 知奉誠軍節度使,又徙晉絳,加累檢校尚書左僕sh ,封會稽郡王。貞元初卒,贈太子太師。
子志睦,字得眾。資趫偉,工馳sh 。隸右神策軍,遷累大將軍。討張韶,以多兼御史大夫,進平盧軍節度使。李同捷反,放兵略千乘,志睦挫其銳,不得逞,遂下蒲台,盡奪其械。加檢校尚書左僕sh 。徙涇原,封會稽郡公。卒,年五十七,贈司空。
子承訓,字敬辭。推門功進累左神武軍將軍。宣宗擢為天德軍防御使,軍中馬乏,虜來戰,數負,承訓罷冗費,市馬益軍,軍乃奮張。始,黨項破sh 雕軍洛源鎮,悉俘其人,聞承訓威政,皆還俘不敢謷。詔檢校工部尚書,封會稽縣男,擢義武節度。
會南詔破安南,詔徙嶺西南道,城邕州,合容管經略使隸之,遂統諸軍行營兵馬。南詔深入,承訓分兵六道出以掩蠻,戰不利,士死十八,唯天平卒二千還屯,闔軍震。于是節度副使李行素完城不出,南詔圍之四r ,或請夜出兵襲蠻,承訓意索,不听。天平裨將y n募勇兒三百,夜縋燒蠻屯,斬首五百,南詔恐,明r 解而去。承訓謬言大破賊,告于朝,群臣皆賀,加檢校尚書右僕sh ,籍子弟姻昵冒賞,而士不及,怨言嚾流。嶺南東道節度使韋宙白狀宰相,承訓慚,移疾,授右武衛大將軍,分司東都。
咸通中,南詔復盜邊。武寧兵七百戍桂州,六歲不得代,列校許佶、趙可立因眾怒殺都將,詣監軍使丐糧鎧北還,不許,即擅斧庫,劫戰械,推糧料判官龐勛為長,勒眾上道。懿宗遣中人張敬思部送,詔本道觀察使崔彥曾慰安之。次潭州,監軍詭奪其兵,勛畏必誅,篡舟循江下,益裒兵,招亡命,收銀刀亡卒艚匿之。及徐城,謀曰︰「吾等叩城大呼,眾必應,前r 賞緡五十萬可得也。」眾喜。牙健趙武等y 亡,勛斬首送彥曾曰︰「此搖亂者。」彥曾不能詰。勛怨都押衙尹戡、教練使杜璋、兵馬使徐行儉,又使白彥曾曰︰「士負罪,不敢釋甲,請為二屯。」且白退戡等。府屬溫廷皓謂彥曾曰︰「勛擅委戍,一可殺。專戕大將,二可殺。私置兵,三可殺。士不子弟即父兄,振袂而唱,內外必應,銀刀亡命,復在其中,四可殺。請分兩營,脅去三將,五可殺。」彥曾謂然。乃 黃堂前,選兵三千授都虞候元密。屯任山,須勛至劫取之,遣邏子贏服覘賊。比暮,勛至,捕覘者,知其謀,即嶠偶人,剚虛幟,而詭路襲符離。密久乃寤,回屯城南。勛與宿將喬翔戰睢河,翔大敗,攝太守焦璐遁去。勛入據州,自稱兵馬留後。
初,璐決汴水,絕勛北道,水未至,勛度,比密兵攻宿,水大至,涉而傅城,不克攻。勛劫百艘運糧趨泗州,留婦弱持掫。翌r ,密覺,追之,士未食。賊伏兵于舟而陣汴上,軍見密皆走。密追躡,伏發,夾攻之,密敗,眾殲。遂入徐州,囚彥曾及官屬,殺尹戡等。又徇下邳、漣水、宿遷、臨淮、蘄、虹諸縣,皆下。遣偽將屯柳子,屯豐,屯滕,屯沛,屯蕭,以張其軍,乃露章求節度使。有周重者,隱濠、泗間,號有謀,勛迎為上客,問策所出,因教勛︰「赦囚徒,據揚州,北收兗、鄆,西舉汴、宋,東掠青、齊,拓境大河,食敖倉,可以持久。」勛無雄才,不納。偽將劉行及攻濠州,執刺史盧望回,自稱刺史。帝遣中人康道隱宣慰徐州,勛郊迎,旗鎧矛戟亙三十里,使騎鳴鼙角,聲動山谷。置酒球球場,引道隱閱其眾,紿為賊來降六十人,妄戮平民,上首級夸勝。」道隱還,固求節度。即殘魚台、金鄉、?易山、單父十餘縣,斬官吏,出金帛募兵,游民多從之。
帝乃拜承訓檢校尚書右僕sh 、義成軍節度使、徐泗行營都招討使,以神武大將軍王晏權為武寧軍節度使、北面行營招討使,羽林將軍戴可師為南面行營招討使,率魏博、鄜延、義武、鳳翔、沙陀、吐渾兵二十萬討之。
勛好鬼道,有言漢高祖廟夜閱兵,人馬流汗,勛r 往請命。巫言球場有隱龍,得之可戰勝,勛大役徒鑿地,不能得。賊將李圓、劉佶攻泗,歐宗、丁從實分徇舒、廬、壽、沂、海諸道。兵屯海州,度賊至,作機橋,維以長,賊半度,絕,半溺死,度者不得戰,殲之。賊別取和州,破沐陽、下蔡、烏江、巢諸縣,揚州大恐,民悉度江。淮南節度使令狐綯移書陳禍福,許助求節度,勛按甲听命。淮南合宣、潤兵戍都梁山。勛夜度淮,崿曙薄壘,賊將劉行立、王弘立與勛合,敗淮南將李湘,屯淮口,劫盱眙。帝又詔將軍宋威與淮南並力。
承訓屯新興,賊挑戰,時諸道兵未集,承訓帳下才萬人,退壁宋州。勛益驕。光、蔡鉅賊陷滁州,殺刺史高錫望應勛。戴可師引兵三萬奪淮口,圍勛都梁山下,降其眾。可師恃勝不戒,弘立以兵襲之,可師不克陣而潰,士溺淮死,逸者數百人,賊取可師首傳徐州。詔以馬士舉為淮南節度使、南面行營諸軍都統,馳傳入揚州。士舉曰︰「城堅士多,賊何能為?」眾稍安。始,帝以晏權故智興子,節度武寧,y 以怖賊。及是,返為賊困,不敢戰,乃更以隴州刺史曹翔為兗海節度、北面都統招討使,屯滕、沛,魏博將薛尤屯蕭、豐。
賊首孟敬文y 絕勛自立,y n刻鑒為文曰「天口雲雲,錫爾將軍」,夜瘞之野,耕者得之以獻,眾駭異,乃齋三r 授之。勛知其謀,使人襲殺之。
于是承訓屯柳子右,夾汴築壘,連屬一舍。勛籍城中兵,止三千,劫民授甲,皆穿窟穴遁去。王弘立度睢,圍新興、鹿塘。承訓縱沙陀騎躪之,弘立走,士赴水死,自鹿塘屬襄城,伏尸五十里,數首二萬,獲器鎧不貲。承訓攻柳子,姚周度水戰,又敗,乘風火賊,周提餘卒去,沙陀躡之,及芳亭,死者枕藉,斬劉豐,而周以十騎走宿州,守將斬之。勛懼,乃害崔彥曾等,謂其下曰︰「上不許我節度,與
諸君真反矣。」大索兵,得三萬。許佶、趙可立勸勛稱「天冊將軍」,勛謁漢高祖廟受命,以其父舉直為大司馬,守徐州。或曰︰「方大事,不可私于父,失上下序。」舉直乃拜于廷,勛坐受之。引兵救豐,刻木作婦人,衣絳被發,軍過,斫而火之,乃行。勛夜入城,外不知。勛出銳軍擊援屯,魏博軍知勛自將,驚而潰。賊以所得送徐州以夸下。曹翔退保兗州。勛y 乘勝攻承訓,或曰︰「今北兵敗,西軍搖,不足虞也。方蠶月,宜息眾力農,至秋士馬強,決可以取勝。」舉直曰︰「時不重得,願將軍無縱敵。」勛曰︰「然。」時承訓方攻臨渙,聞勛計,追還兵仗以待。勛軍皆市人,囂而狂,未陣即奔,相蹈藉死者四萬。勛釋甲服垢襦月兌,收夷痕士三千以歸,遣張行實屯第城。
馬士舉救泗州,賊解去,進攻賊濠州。是時,又詔黔中觀察使秦匡謀討賊,下招義、鐘離、定遠。勛遣吳迥屯北津援濠,士舉銳兵度淮,盡碎其營。初,勛之遁,懼眾不軍,妄言有神呼野中曰︰「天符下,國兵休。」勛使下相語,符未降,故敗北津。
帝恨魏博軍不勝,以宋威為西北面招討使,率兵三萬屯蕭、豐,約勛︰「降者當赦之。」始,宿鄙人劉洪者,被黃袍,白馬,使人封檄叩觀察府曰︰「我當王徐。」崔彥曾斬之,遺黨匿山谷,y 附勛,承訓喻降之。王師破臨渙,斬萬級,收襄城、留武、小睢諸壁。曹翔下滕,賊將以蘄、沛降,賊李直奔入徐州。翔又破豐、徐城、下邳,賊益蹙。
勛以張玄稔守宿州,張儒、劉景助之,自稱統軍,列壁相望。承訓拔第城,張行實奔宿州,承訓遂圍宿州。行實教勛︰「官軍盡銳于此,西鄙虛單,將軍直搗宋、亳,出不意,宿圍自解。」勛喜,引而西,使舉直、許佶守徐。承訓攻敗,十遇皆勝。遣辯士以威動玄稔。玄稔,賊重將也,以帛書sh 城外,約誅勛自歸,使張皋獻期。俄與二將會柳溪,伏士于旁,玄稔馳騎呼曰︰「龐勛首已梟僕sh 寨矣!」伏興,斬劉景、張儒。玄稔率諸將肉袒見承訓,自陳陷賊不早奮,久暴王師,願禽賊贖死。承訓許之。復請詐為潰軍劫符離。符離不知,內之,已入,即斬守將,得兵萬人,北攻徐州。許佶等不敢出。玄稔環城,彥曾故吏路審中啟白門內玄稔兵,許佶等啟北門走,玄稔身追之,士大崩,皆赴水死,斬舉直、許佶、李直等,收叛卒親族悉夷之。
勛聞徐已拔,氣喪,無顧賴,眾尚二萬,自石山而西,所在焚掠。承訓悉兵八萬逐北,沙陀將硃耶赤衷急追至宋州,勛焚南城,為刺史鄭處沖所破,將南趨亳,承訓兵循渙而東,賊走蘄縣,官兵斷橋,不及濟,承訓乃縱擊之,斬首萬級,餘皆溺死。閱三r ,得勛尸。斬其子于京師。吳迥守濠州,糧盡食人,驅女孺運薪塞隍,並填之,整旅而行,馬士舉斬以獻。勛之始得徐州,貲儲蕩然,乃四出剽取,男子十五以上皆執兵,舒鉏鉤為兵,號「霍錐」,破十余州,凡二歲滅。
詔擢張玄稔右驍衛大將軍,承訓遷檢校左僕sh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徙節河東。于是宰相路岩、韋保衡劾承訓討賊逗撓,貪虜獲,不時上功。貶蜀王傅,分司東都。再貶恩州司馬。僖宗立,授左千牛衛大將軍。卒,年六十六。
子傳業,嘗從父征伐,終鄜坊節度使。」
自開元九年(公元721年)康植參加平叛康待賓,至「僖宗(873年)立,授(康承訓)左千牛衛大將軍。」共計152年,如果再加上康傳業,「嘗從父征伐,終鄜坊節度使。」的任期,康r 知家族在唐延續的時間約200年。
康r 知家族成員包括其祖父康植、康r 知本人、子康志睦、孫康承訓、重孫康傳業。正史中唯獨沒有記載其父,其父康孝義見于榮從新的「安史之亂後粟特胡人的動向」文中《康志達墓志》(821年)︰「自曾族曰延慶(應為康植),皇朝左威衛大將軍,徙居為京兆長安人也。祖曰孝義,皇朝萬安府折沖,累贈戶部尚書。考曰r 知,皇朝兵部尚書、左威衛上將軍,贈尚書左僕sh ,以忠信奉上竭誠。建中三年將趙州,拔城赴闕,拜晉、慈、隰等州節度使。公即僕sh 第四子也。」
這樣,康r 知的家族成員就全了︰康植、康孝義、康r 知、康志睦、康承訓、康傳業共計六代人。
康r 知及其父康孝義的最大疑點莫過于,父子二人在安史之亂中的表現。康孝義在正史中不露面,這是疑點一;疑點二,「r 知少事李惟岳,…。」而不言及李惟岳的父親李寶臣。榮從新「安史之亂後粟特胡人的動向」文中有︰‘而是事其子李惟岳,時間不明,但推測應當是在安史之亂以後。永泰二年(766)立于恆州(今正定)的《成德節度使李寶臣碑》的碑y n,有「節度押衙、左廂步軍都使、同節度副使、開府儀同三司、殿中監、兼左金吾衛大將軍、上柱國、食實封三百戶、榆林郡王康r 知」的名字。但這個碑y n的題名年代,未必就在永泰二年,根據康r 知顯赫的頭餃,特別是任節度副使一點,應當是李寶臣在位的末年。康r 知于建中三年(782)正月背叛李惟岳,舉趙州投降唐朝。二月,唐朝以康r 知為深趙都團練觀察使。’為何康r 知又遷到河北,可能也是與安史之亂後粟特人的處境有關。‘在經過一番政治變動後,康r 知在建中三年又回歸唐廷,興元元年(784)徙為奉誠軍節度使,又徙晉絳,徹底回到中原。而他的封號也從榆林郡王轉為會稽郡王,其家族也稱會稽人了。’
康文煜先生在《漢末至唐中期的河北康氏族群》一文中更是直截了當地說︰‘唐玄宗時期,在身兼平盧、範陽、河東節度使安祿山的經營下,有不少康國人將領和商人也陸續進入河北地區,聚集在他的麾下。如康韁索、康沒野坡、康元寶、康效忠、康自勸、康愔、康秀琳、康叔夜、康如珍、康r 知、康r 琮等等。’
由此可見,正史為康r 知隱去了參加安史之亂的隱情。
康植的天山縣男,康r 知的榆林郡王、會稽郡王,康志睦的會稽郡公,康承訓的稽郡男只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封號’而已,與地理概念的天山縣、榆林郡、會稽郡並不對應、等同。因此,說康r 知家族是會稽人實屬誤解。
新、舊唐書地理志中均未見天山縣的記載。唯柳洪亮先生的《唐天山縣南平鄉令狐氏墓志考釋》一文,提到唐天山縣在今x nji ng吐魯番縣。有︰《1979年2月,x nji ng吐魯番縣五星公社建設大隊八小隊社員積肥取土時發現一座古墓,從墓道中挖出一方唐代灰磚墓志(現存吐魯番地區文管所)。該墓位于吐魯番縣城南約7.5公里,西南距八小隊居民點約300米。志磚長32.5、寬31、厚4厘米。朱書文字十行,一百一十一字,…永徽伍年(655年)十月廿九r …》的記載。
會稽的地理所在有兩處,一曰今紹興;二曰晉書志第四地理,「元康五年,惠帝分‘分酒泉之沙頭縣,又別立會稽、新鄉,凡八縣為晉昌郡。’」
康r 知的會稽郡王、康志睦的會稽郡公、康承訓的稽郡男中的地理意義的會稽指的是’‘分酒泉之沙頭縣,又別立會稽、新鄉,凡八縣’的‘會稽‘,而與紹興的‘會稽‘無關。
康r 知的祖籍是靈州人,古靈州今寧夏靈武是也。榮從新「安史之亂後粟特胡人的動向」文中有︰「《安文光夫人康氏墓志》(782年)︰「其先會稽人也。御史大夫、深趙等州團練觀察處置使、榆林郡王,則夫人之令佷也。ch n秋七十有七,以建中三年(782)二月廿二r ,終于觀察之別第。四月廿r 窆于長安縣西北十二里平原,志也。康氏佷兒即建中三年任深趙等州團練觀察使的康r 知。」
榮從新更有‘康姓本是地地道道的粟特康國人入華後取的漢姓,’之語。可見康r 知本貫靈州,其祖父的封號為天山縣男,表明其家族在開元時還自稱來自西域。「天山」和安史亂前粟特人墓志的「昆山」等詞同意,表示家族出自西方。
康r 知的姑母安文光夫人康氏嫁于安家,康、安同為昭武九姓之一,昭武九姓之間通婚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康r 知的其祖父的封號天山縣男,榮從新說‘天山’、‘昆山’等詞同意,即表示家族出自西方,所以康r 知家族系康國人即廣義的粟特人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