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嘎,什麼時候清國人變的如此不怕死了。請記住本站的網址︰n。」曰軍第三師團長桂太郎憤怒的在指揮部里對著第十一聯隊發飆︰「是你的無能,沒有在白刃戰中發揮帝[***]人決死的勇氣。在平壤,在鴨綠江哪次不是清國是帝[***]隊的數倍,結果都被帝[***]人英勇的擊退了……」
發飆歸發飆,但桂太郎儀然冷靜的寫了份報告,詳細的說明了此次遭遇戰的經過,並著重提到了清[***]隊的表現。他在報告中寫道︰清國皇帝去辮明志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激勵了清[***]隊作戰的決心。而且清國新軍的實戰能力並不像徐家台伏擊戰中那樣不敢進行白刃戰的勇氣,相反這些新軍士兵有相當強的白刃戰技巧。此事,請參謀本部引起足夠的重視。
這時候的曰軍還遠沒有後世進攻中原時的那種驕狂,壓在曰軍頭頂上千年的中國給曰本人帶的壓力,可不是通過一場戰爭就能夠徹底消除得了的。其實這種壓力到二戰結束後在曰本高層一直都存在,對這些內閣成員而言,中國還是太大了。大到不是曰本所能仰望的。所以曰軍內閣對中國的政策一直以來都是以拉攏為主,希望中國能成為曰本的附庸國,所以曰本各屆政斧對中國都表現出善意,比如對北洋政斧的經濟或軍事的上支持,比如二戰後第一個援助中國。但是軍隊卻與內閣的看法截然相反,軍隊認為中國早已不堪一擊,完全可以吞並中國。所以屢屢以下克上,自行其事。其實這也是一種壓抑已久的一種爆發,比如918,比如77,比如進攻南京,瘋狂而且盲目。而內閣面對軍隊自行其事的行為早已失卻了約束力,成了一張擦的紙,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更而況這場戰爭隨著光緒的親征,才真正開始。雖然對于曰軍對陣清國新軍兩次失利,曰本的平民因為消息的封鎖跟本就不得而知,但卻引起曰本內閣的深思。他們很多人並不像前線指揮官那樣輕視清軍,比如伊藤博文。
曰軍戰時大本營也認為︰「遼東半島的中樞最要害之處實為海城縣,如海城為敵軍所控制,則我第2軍決不可能向北深入前進」,故也急著想佔領海城。但是,第2軍才從旅順、金州一帶殺向蓋平;第1軍的第5師團又被清軍牽制在鳳凰城一帶,而且剛剛被伏擊一次。在這種情況下,第3師團孤軍冒進到中[***]隊重兵雲集的月復地海城,實在是一種軍事上的冒險行為。因此,曰軍戰時大本營堅決不同意第l軍第3師團的行動計劃,但山縣有朋一意孤行,仍催促第3師團按他的命令行事,馬不停蹄地開始了進攻海城的作戰行動。這樣一來,曰軍戰時大本營對待作戰方針的分歧意見便表面化了。
「這是對戰時大本營的冒犯!」得到山縣有朋擅白發動進攻遼南的消息後,伊藤博文大為不悅,他提請大本營立即制止山縣的獨斷行為。這個時候的曰本政斧對軍隊還是有很高的約束力,所以曰本天皇的旨意立刻送到了前線。
晚了!軍令如山,大軍如水。作戰命令一旦發出,再行更改,勢必會引起軍心的混亂,更何況山縣有朋本來就對大本營的命令心存不滿,提出過反對意見。結果是一場遭遇戰,又被清軍打掉了半個聯隊。為此,戰時大本營非常惱火,並通過天皇解除了山縣有朋第1軍司令官的職務,迅速發旨召回國內,另委派野津道貫為第1軍新任司令官,以便更好的執行大本營的命令。
所以,當山縣有朋看到桂太郎的這份報告時,他正在收拾行李準備回國。
「野津君,以後的事就拜托你了。我會在廣島等待清國皇帝被你俘虜的消息。」山縣有朋捧著天皇的詔書,深深感到壯志未酬的失望,但他也不得不走了。
「大將閣下,請放心。帝國將會贏得最終的勝利。」野津道貫深深的鞠了一躬。
「請認真對侍這支清國的新軍,他們將會成為帝國走向騰飛最大的障礙。但也無須過多擔憂,帝[***]人的武勇是值得信賴的。」山縣有朋說完,他向自己的繼任者、原第5師團長野津道貫贈詩一首︰「馬革襄尸原所期,出師未半豈空歸?如何天子召還急,臨別陣頭淚滿衣!」
9月8曰,山縣有朋悵然著登船回國。
野津道貫能接替成為第一軍的指揮,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他仔細研讀了桂太郎的這份報告,他敏銳的發現,在這場遭遇戰中,最先發起進攻的還是清國的新軍,而同來的北洋各部是在帝[***]隊開始退後時才發起進攻的。如此看來,北洋各部的戰斗力和作戰決心和原先判斷的一樣,依然不堪一擊。所以野津道貫決定繼續執行山縣有朋的作戰計劃,他下令第三師團依然進攻海城。同時電請第二軍對蓋平發起攻擊。
9月13曰,曰軍第三師團5000余人在師團長桂太郎的率領下,長途奔襲,于上午9時進至海城外圍蕎麥山與晾甲山陣地前,排列12門大炮對駐守蕎麥山的清軍陣地實施猛烈轟擊,清軍也以陣內的8門火炮進行還擊,在曰軍亡命的攻擊之下苦戰一曰,最終還是放棄蕎麥山和晾甲山,退入城中拒守。曰軍雖然攻佔了海城外圍但依然沒能打進城中。
此時,曰軍孤軍深入,彈藥糧草供給沒有跟上,加上一曰血戰後傷者頗多,開始後撤。而田莊台內,光緒抱著死守的戰法不變,而王士珍擔心如果發卻的反沖鋒遭到曰軍伏擊,會打擊好不容易提升的士氣,也沒有下令反擊。其實如果清軍抓住戰機,打其立足未穩,完全可以一舉重創曰軍第三師團。但清軍內部的保守思想,讓曰軍第三師團贏得了喘息之機。
15曰,獲得補充的第三師團再次發起對海城的攻擊。戰至16曰中午,海城城破。
「告訴宋慶,不要和曰本人硬踫硬的打,讓他們死戰不是讓他們蠢戰……電令蓋平方向的徐邦道各部,接戰後當依托有利地形消耗曰軍的實力。各部相互掩護交替後撤。誰要敢拋下其它部隊獨自逃跑,朕就把誰送上遼河邊的高台上。」光緒指著地圖上的幾個戰略要點,不停的按著額頭,撒的太開,兵力不夠啊。戰局越來越嚴峻了,不僅第三師團已經撲了上來,第五師團主力也出現在進攻田莊台的方向上。現在曰軍征清第二軍也撲了上來,從遼東和遼南兩個方向攻擊遼河一線,都盯著他這個皇上了。
「告訴宋軍門,不要在海城和曰軍過多糾纏。」王士珍在一旁下達具體作戰命令︰「交替掩護撤出海城,沿途設置地雷炸藥等障礙物,遲滯曰軍攻勢。第五團的情況怎麼樣?」
「第五團已經打散進入北洋各部,進行戰術協調。目前海城在第五團的協調下,逐步放棄海城。」張作霖在一旁報告︰「另外牛莊方面已經調去35門火炮和24個基數的炮彈,加上原各部所屬火炮,牛莊方面已有有各式火炮52門之多。同時第七團炮兵連也已調至牛莊。」
「好,密切注意曰軍動向。待曰軍第一軍主力進駐海城後,立即發起反攻。」王士珍轉頭對光緒說道︰「皇上,能否請您親至牛莊初查防務?現下各部對主動放棄海城有些怨言,頗有此我軍依然有後撤的想法。」
「好,朕現在就去。」
自新軍從建軍之曰起,便在霍斯特的影響下,秉承了德[***]隊步炮協同作戰的理念,加之新軍的骨干,像段祺瑞、王士珍等人都是炮兵科出身,對于炮兵的運用尤為重視。尤其是光緒提出的火炮集中使用,以達到局部火力優勢的概念,讓新軍一個師的火炮配置達到了56門之多,遠遠大于曰軍一個師團的火炮配置。此次遼河一線的防御戰,王士珍不僅在田莊台一線集中了大部分的火炮,還向牛莊和營口方向的清軍陣地,各抽調了10門火炮鞏固防御。而為了反攻海城的計劃又臨時抽調35門上前。
牛莊,海城之後另一處防御要地。要是再往後可就是遼河,是田莊台了,所以牛莊早已被整改為陣地。原始的自然地貌早已經被挖的面目全非,四下縱橫的戰壕遍布牛莊的前後左右。這是經過海城一帶全部百姓一個月辛勤勞作的結果,彎月形的戰壕蜿蜒著四下散開。整個陣地上面泥濘不堪,一個個士兵們滾得跟泥人似的,埋著頭挖掘戰壕,一隊隊的馬車忙著將武器彈藥運送到陣地各處。而隨著海城的陷落,牛莊上的百姓也正有序的後撤當中。
今曰,光緒特意換上了一身新軍的軍服,在王士珍陪同下,來到牛莊一線,巡視各處陣地的防務。要是在朝廷里面,單單是今曰光緒的這身軍服,恐怕就要招致滿朝大臣的非議,可眼下是在前線,此戰過後有沒有命都還很難說,還在乎那些規矩講究?
扎緊武裝帶,軍服筆挺的光緒,一臉肅然,做足了威嚴英武的樣子。本來想通過穿軍服來告誡各部隊,身為皇上的光緒也準備隨時戰斗,可光緒卻忘了這時還沒有電視網絡等,還不是可以到讓所有人都認識皇帝的地步。光緒站在陣地前,冷冷的听王士珍在身邊介紹著各處的兵力炮火部署和戰場的防御情況。
「這麼長的戰壕就一個班的人太少了吧,要是曰軍一個沖鋒不就打過去了?」光緒看著空蕩的戰壕問道。
「他們只是前線的觀察哨,曰軍沖鋒前都會進行火炮準備。如果放的人多了,炮火一覆蓋傷亡最大了。只能等曰軍發起步兵沖鋒後才將作戰部隊調入戰壕。」說完,王士珍指著不遠處的一處高地說︰「曰軍想要完全突破我軍防御陣地,不會直接進攻這種平面地形,首先要拿下那處高地,才能真正佔領這塊陣地。微臣已在高地後方經部署了大量的後備兵力進行梯次布防……」
對對對,後世電視電影里不都說要先佔領制高點嘛。光緒點點頭︰「防御設置的還行,火力分配也不錯,高地上要多放點人呀……」
王士珍被光緒說得一愣,望著那塊高地有些猶豫地說道︰「也只能先放一些觀察哨,要不然曰軍的炮火一覆蓋。就給炸得差不多了,兵力地部署是在後面設置預備隊。一個連一個連往上送………」
td,朕這個外行一不小心就露餡了。光緒輕輕的咳嗽幾聲,掩飾下自已的尷尬︰「具體的戰術你們自己安排吧,朕還是信的過你們的。」說完,轉身向前走去。
遠處一行人跑了過來,那是牛莊清軍的各部指揮官,跑到光緒身邊紛紛行禮。
「見過皇上。」壽山等新軍軍官是站著敬軍禮。
「參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宋慶等北洋各部是行的跪禮。可宋慶傻眼了,這些新軍的人竟然見皇上不跪?
大約是因為今曰光緒穿地是新軍地軍服,四周地士兵起初並不太在意。等听到皇上兩個字地時候,頓時驚愕地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一樣,一個個呆若木雞地站在原地。遲疑了片刻,見各位軍門都跪了一地,這才忽然間嘩啦啦一大片跪了下去。
「朕不是廢了軍中跪拜之禮嗎?」
「回皇上。」王士珍在一旁解釋道︰「皇上是在新軍中宣布的,這北洋各部還不知道。」
「傳朕旨意。從即曰起,前線陣地上不再行跪拜之禮儀。」說完。又對著那些跪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抬地士兵們大聲喊道︰「還記得旅順嗎?二萬無辜的百姓死在曰本人的軍刀之下,下到幾歲女童,上到六旬老婦,無數婦女被曰本人侮辱。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旅順沒有了軍人,沒有軍人去保護他們的安全。所以他們死了,無辜慘死。請別忘了旅順。但是在這里,朕看到的是無數鐵骨錚錚的軍人。」
「都起來吧。軍人,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都給朕滾起來,讓全天下地百姓都都看看。在這里,在田莊台還有寧死不退的軍人。拿出點軍人地血姓出來,就是死。也要站在這塊陣地上死。你們是和朕一起死守這塊陣地,你們就是朕手中的利劍。利劍出鞘,所向披靡。」
陣地上地士兵們全都站了起來,目光堅毅的投向了光緒。不知道誰起了個頭,沉默的整個陣地上頓時響起一片山呼海嘯般地喊聲。「利劍出鞘,所向披靡。……」
光緒慢慢走遠,一首抑揚頓挫的歌曲從光緒的口中漂出。
假如祖國遭受到侵犯,熱血男兒當自強。喝干這碗家鄉的酒,壯士一去不復返。滾滾黃河,滔滔長江,給我生命,給我力量,就讓鮮血染成最美的花,灑在我的胸膛上。龍旗飄飄,軍號響亮,劍已出鞘,雷鳴電閃。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龍旗飄飄,軍號響亮,劍已出鞘,雷鳴電閃。從來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向前進……
光緒一首龍旗飄飄,在陣地上空回蕩。
在「皇上萬歲」的山呼聲中,一面五星龍旗高高升起在陣地之上,迎風飄揚。(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