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起居注 90下棋

作者 ︰ 御井烹香

太子妃是個謹守禮儀的,身邊跟從的侍女們也多,太子自然不會找她去暗中挑戰一把禁忌。孫玉女身子骨弱,生個孩子生到現在都還是嬌怯怯的。何仙仙和徐循之間,徐循因為剛流產,雖然休息了幾個月,但太子心里還存了一份忌諱,遂直接去找何仙仙。何才人覺悟高啊,把太子妃的命令一轉達,請太子去尋太子妃說話,便端出一盤瓜子來問太子磕不磕。

守孝期間,那些伺候臨幸的中官等肯定是都改了差事的,太子這一陣子又少進內宮去看望母親,忽然知道此事,也有點當頭一棒的感覺。尋思了半晌,欲去尋孫玉女說話,走在路上聞見藥香,也就沒停下來,順著這條甬道走到了徐循居住的清涼殿里。

徐循的身子骨雖然是大好了,但守孝期間也沒有游樂的機會,東西苑再好都不能去游幸的,剛過去的那個年,宮里也是冷冷清清的,都沒有聚在一起吃飯。她得了閑便在屋里讀經祈福,太子來的時候正念《無量壽經》呢,這倒是把太子的迷思給勾起來了。「這本經書,還是文皇帝賞給你的吧。」

「正是,守孝無事,又怕做針線壞了眼楮,多背點經、看點書也是好的。」徐循含笑說,「等宮里的廟建起來了,還能時常去上香呢。」

這禮敬佛祖也要分人,大臣對佛祖的信仰太虔誠不是什麼好事,但妃嬪信佛,卻可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再加上人走茶涼,現在宮里還惦記著文皇帝情分,讀《無量壽經》的人,肯定也不多了。太子可以保證,徐循那就是東宮的獨一份兒,他心底一下暖洋洋的——畢竟是親爺爺,從小帶到大,寵縱異于眾人,雖然也有矛盾,但比起別人,他和文皇帝的感情肯定要更深一些的。

再想到徐循從前多次勸誡他別和文皇帝置氣的情景,他的眼神越發柔和了,和徐循說了些家長里短的事,便道,「在宮里守孝,也是無聊,得了閑可去兩苑閑走走,只要不是騎馬打球,也沒有人會多說什麼的。」

徐循忙道,「這卻不能呢!」

太子有點不高興了,「熱孝一過,諸兄弟哪個不是各尋由頭出城去散悶的?就他們行,我們不行?」

多年來的規矩,皇帝的兒子,一般都是即位封王,但並不就藩,等到新帝上位以後,再開修王府的。太子那七八個弟弟,現在都在宮里住呢,兄弟感情也算得上融洽。

徐循多少也算是知道點因由,話不敢說得很明,囁嚅了幾句,只好推到皇後身上,道,「這是娘娘的嚴令,依我看,咱們既然是東宮,那就和諸王不同,有些禁,別人犯了沒什麼,我們可不能犯。」

提到皇後,太子眼神一閃,徐循見了,不免在心底關心起他近日入宮請安的次數來。不過,她素來不在這些上頭留心,就是要整理,也沒有這個記性。

但太子畢竟是不再問了,也不知是認可了徐循的理由,還是到底有些心虛,他半點太子樣子沒有,癱在當地微微皺著眉頭,沉思了一會兒,才道,「果然,這太子難為,不順心的事,真是一樁接著一樁。」

徐循自然要洗耳恭听,鼓勵太子說下去,太子看她一眼,倒也沒瞞著,「就是遷都的事唄!都遷來幾年了,萬事好好的,北方防務,也是提高得立竿見影,現在又要往回遷!除了照顧爹的性子以外,有什麼好處麼?」

太子久住南京,對南京的氣候比較適應,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兒。不獨他,二十多年了,那些皇親國戚哪個不是如此?就是大臣,也多有嫌棄北方貧瘠的,這件朝野間的大事,徐循也一直是知道始末的,只是不料太子居然這麼有看法而已。

入宮這些年,東宮所受的委屈,徐循一直都是看在眼里的,現在太子居然在這麼重要的事上要和他爹對著干,徐循的眉毛立刻就擰了起來。太子看了也有點興趣,「有話就說吧,難道你屋里還會有錦衣衛、東廠一流的人物?」

徐循也就放膽直言了,「我記得從前文皇帝時候,為了這個遷都,死了好些人吧?這麼大的事,皇爺肯定有他的考慮,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您雖然是儲君,可也還有個儲字不是?皇爺下發的詔令里,讓你管了庶務,可沒讓你管國事……」

這話說得有點明白粗俗了,太子的臉色頓時一變,他輕輕地拍了拍桌子,徐循便忙在炕邊跪下了,「賤妾妄言了,請殿下恕罪。」

這幾個月,太子的確是忙得不能著家,很多事,未免減了幾分思量,現在听徐循一說,仿佛有一柄刀戳進心口似的,不但痛楚,而且還帶來了驚人的涼意。他的眉頭,禁不住一下就擰了起來。

思忖了一會,再開口時,卻是從風馬牛不相及的地方開口,「這份詔令,誰告訴你的?難道你也能讀到不成?」

徐循沒有瞞著太子,「是去坤寧宮請安的時候,听了一嘴巴皇後娘娘和太子妃娘娘的抱怨。」

後宮雖然不能干政,可張皇後卻是例外。皇爺體胖,有時候力氣不繼,國事也有托付給皇後和太子的,雖說看似是重用外戚,但這里面的彎彎繞繞,不是局中人也琢磨不出來。

太子听了皇後這句話,眉頭越發擰深了,出了半日的神,才問道,「還有什麼事,是我應該知道,又沒有知道的?」

徐循眨了眨眼楮,一時沒答話,太子看了,倒笑起來——徐循要答得順暢,那才真的需要提防了。

他修改了自己的問題,「最近宮里都發生了什麼事?」

徐循這才掰著手指,一件件地把宮里的事告訴給了太子知道,太子听得也很用心、很淡定,看來,是完全不為宮里的瑣事所動。就是听說了封爵的差別,也不過是不以為然地挑了挑眉毛,笑道,「順水的人情而已,若非永嘉祖姑姑一直給兒子爭位,也用不著耽擱這麼久。」

畢竟,貴妃的家里人封爵還是很罕見的,皇帝若是新設爵位,免不得要受御史的參了。甚至在內閣那邊被冷遇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這是要給後代開壞頭啊。至于復爵,那畢竟是巧合了,後人要援例都難的。

「可皇後娘娘未必如此想……」徐循是站在皇後娘娘這邊的,兩個人斗了幾句嘴,太子投降了,「既然如此,那我明日就進宮給母後請安吧。」

自從太子妃把他服藥的事捅到了皇後跟前——且還是不明不白地知道了此事,太子在太子妃那里可是沒有服藥的習慣。太子和太子妃說話,就平白多了幾分不自在,至于太子嬪,身子弱、心思重,雖然腦子好使,但架不住動不動就要躺在床上不能起來。太子也不好去分她的心思,現在和徐循說了幾句心底話,倒覺得寧洽得很——徐循雖然依舊還是笨笨的,可卻並不能說是不機靈。他的心思,就隨著徐循說的話,游蕩到了朝政上,好半晌才回過神來,想到了自己過清涼殿的原意。

既然皇後都發話了,幾個妃嬪肯定不敢違逆她的命令,太子打量了徐循幾眼,還沒說話呢,徐循已經道,「您身邊的青兒、紫兒,也都被我們吩咐過了。」

連這條路都給堵死了,看來,這個守孝,是真的要逐條逐條地對應著《禮記》來。太子沉了臉思忖了一番,方才悻悻然道,「罷了,那就听娘的吩咐吧。」

終究是難得回妻妾堆里一趟,也不願意就走,擺開了棋盤要和徐循下棋,雖然沒彩頭,但卻也很容讓徐循。一下棋就下了一個多時辰,下得徐循趕他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咱們在屋里都做了什麼呢。傳出去被皇後娘娘知道了,又生誤會。您倒好,我可要難做人了。」

太子也是無奈,只好回身出去了,好在他帶來的下人也不少,兩人做了什麼外邊人也知道個大概,此時走,當不必畏懼謠言。徐循親自將他送到門口,想了想,笑道,「以後您要再想下棋,便來找我吧,做別的事,那可不成。」

這番話,看來是很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太子听了,也是正正經經地點了點頭,眼底閃爍著的一點笑意,只有徐循能看得清楚。

說是守孝,也不至于就男女隔絕了,太子還是經常進來陪幾個妻妾說說話,也看看他的三個女兒,在徐循那里,最多盤桓一個時辰,便告辭出來,且夜間必定獨眠。這種守禮的行事,博得了宮內宮外一致的贊揚,倒是把他的幾個弟弟,襯得有點跳月兌不堪了。

不知不覺間,幾個月便過去了,這幾個月里,孫玉女能起床行走了,看似已經是恢復了不少健康。何仙仙和太子妃的病也都有了不同情況的好贊,一眨眼便到了春暖花開時候,這時,朝廷里也定下了一件大事——

皇爺終于下定決心,要把都城遷回南京了,而且他還打算把這件事交給太子來做。

作者有話要說︰大膽的小循!

我今天確定是胃腸炎感冒,有點惡化的感覺,人很暈有低燒,月復瀉不止。

如果明天沒更也沒開新文的話,那就是我去醫院了,大家奔走相告一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貴妃起居注最新章節 | 貴妃起居注全文閱讀 | 貴妃起居注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