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劍奇畫 第七十八章 仙道

作者 ︰ 張木凌寒

()兩人走向前一看,原來施佳倒在地上,虛弱不堪,滿臉倦容,穆靈連忙扶起倒在地上的施佳,洛月梅也上前攙住施佳,口中不停的叫喚著「施姐姐,你怎麼啦?你怎麼啦?快醒醒啊!你快醒醒啊!……」

在洛月梅急促的叫喚聲中,施佳緩緩的睜開雙眼,她並不想讓穆靈與洛月梅擔心,在她蒼白如死灰的臉上勉強的擠出一絲笑容,施佳微笑著對洛月梅說道︰「我沒事,傻妹妹,瞧你那著急的模樣。」

施佳努力擠出的笑容並沒能減輕穆靈與洛月梅內心的擔心,兩人都將自己的憂慮寫在了臉上,這時,穆靈輕柔的語調傳遞著她的憂思,她擔憂的問道︰「姐姐,你怎麼啦?身體哪兒不舒服呀?」

穆靈依舊是微笑著,蒼白的臉上掛著一抹微笑,強顏歡笑,給人一種強烈的淒婉,施佳只是在竭盡全力化解穆靈與洛月梅的擔心,她柔聲說道︰「我真的沒事,只是感覺有些累了,你們扶著我回房休息一段時間就會好的。」

施佳的歡顏就像一把利刃一樣絞割著穆靈的心,看著眼前虛弱消瘦的施佳,她想到了姐姐施佳被囚于封閉的地牢之中長達數年的暗無天r 的非人般的生活,眼圈就紅了,她多麼希望這一切都能夠只由自己一個人來承擔,然而,再多的感傷與追悔都已經無濟于事了,因為這一切都已經發生,命運似乎就是生命背後一只巨大的推手,冥冥之中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不由人,也不隨物。

听了施佳的話,穆靈與洛月梅也不多問,兩人只是小心的扶著施佳回房間去了,三人來到了靈耳佳音樓,洛月梅小心的扶著施佳躺下休息,穆靈則差房中丫鬟去傳醫師去了。

不大一會兒,丫鬟領著一位蒼發老者進屋了來了,只見那老者背著檀木制成的藥箱,它的表面因為時間已久而有部分紅漆被磨掉了,而那老者花白的頭發注釋著他已經年事已高,老人一副道醫裝扮,雖老,卻鶴發童顏,臉上煥發著動人的光彩,老人雖說上了年紀,卻依舊步履穩健,輕盈似蝶,眉目之間頗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味道。

穆靈走到老者的跟前,彬彬有禮的說道︰「奉前輩,姐姐不知道怎麼了,突然暈倒在地,煩請前輩能夠替姐姐診查一下病情。」

那老者將藥箱輕輕的放下,不緊不慢的走到施佳的床前,仔細的替施佳察看其病情來,而穆靈與洛月梅則站立在一旁,安靜的看著病床上的施佳,皆無聲無息。

原來那老者名叫奉道禪,乃杏林中人,是一位道醫,被江湖中人成為「杏林仙主」在醫學上頗有建樹,被未巫教招致麾下,此人慈善,卻x ng格古怪,救人醫病從來不願听命于人,完全憑自己的喜好行事,穆靈對他也無可奈何,只得好吃好喝招待,對其禮貌有加,這樣才使得他對穆靈的要求也不生排斥之意。

關于「杏林」的說法在古時有一個典故,相傳後漢三國時代的董奉,字君異,福建侯官人,有很高的道術和醫技,與當時的華倫、張仲景齊名,號稱「建安三神醫」。據《三國志•士燮傳》注引,交州刺史士燮得惡疾昏死已三r 之久,仙人董奉用自制藥丸一粒塞入刺吏口中並灌入少許水,捧其頭搖消之,食頃,昏死的刺吏便神奇般地張開眼楮,手腳也能動彈了,「顏s 漸復,半r 能起坐,四r 復能語,遂復常」。

類似的記載詳見于古書《神仙傳》中,相傳董奉曾長期隱居在江西廬山南麓,熱忱為山民診病療疾。他在行醫時從不索取酬金,每當治好一個重病患者時,就讓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顆杏樹;看好一個輕病,只須栽一顆杏樹。所以四鄉聞訊前來求治的病人雲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為醫酬。

幾年之後,廬山一帶的杏林多達十萬株之多。杏子成熟後,董奉又將杏子變賣成糧食用來販濟廬山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饑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達二萬余人。正是由于董奉行醫濟世的高尚品德,贏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廬山一帶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後,便在杏林中設壇祭祀這位仁慈的道醫。後來人們又在董奉隱居處修建了杏壇、真人壇、報仙壇,以紀念董奉。

如此一來,杏林一詞便漸漸成為醫家的專用名詞,人們喜用「杏林ch n暖」、「譽滿杏林」這類的話語來贊美象童奉一樣具有高尚醫風的蒼生大醫。

而奉道禪常以「小董奉」自居,聲稱自己說是董奉門下的弟子,救濟天下患病的百姓,也不取分毫,與曾隱居與衡山山林之中一個名叫莫問道的道人為同門師兄弟,兩人研習董奉的醫學病理,j ng通道醫之術,為南派的醫學翹首,與北派冷季蒼與丁九五齊名,奉道禪為師兄,x ng慈仁,莫問道則好研制一些奇異毒藥,與冷季蒼與丁九五頗似。

數年前,莫問道在衡山山林之間修建了道觀,在其中修煉的同時也不忘煉制毒藥,後來他利用五行八卦相生相克的原理,研制出了一種名叫「離火」的毒藥,卻也因此被滅了門,江湖傳言此毒藥為江湖之中最厲害的毒藥,紛紛搶奪,事後,眾人在道觀中死去的弟子的尸首中並未找到莫問道的尸體,對于他的去向,江湖中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只知是生死未卜。

在醫史中,與杏林一詞相仿,「懸壺」也是中醫行醫的專用名詞,典出《後漢書》及《神仙傳》,與道醫壺公有關。《後漢書》卷八十二《方術列傳》雲︰「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椽。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于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于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謂之曰︰‘子明r 可更來’。長房旦曰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後長房y 求道,隨從人山中……」

這段頗為神奇的記述也見于《神仙傳》卷九《壺公傳》中,聲稱「壺公者,不知其姓名。今世所有《召軍符》、《召鬼神治病將軍府符》凡二十余卷,皆出于壺公……」壺公乃是東漢時一位賣藥的老翁,有道術,善用符治病。因常懸一壺于市頭賣藥,「藥不二價」、「治病皆愈」,故後世稱行醫為「懸壺」。

這一典故流傳甚廣,道醫也因此得意在醫學界留下美名,此外,中國傳統醫學史上還有一則典故「橘井泉香」也與道醫有關。

這則典故說的是西漢時湖湘一位叫蘇耽的道人,身懷絕技,對母親極為孝順,後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囑咐母親,明年將有疾疫流行,到時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葉來救治。第二年果然發生大規模疫情,他的母親便遵照囑咐,用井中泉水泡橘葉施救眾鄉鄰,活人無數,一時傳為佳話。這則「桶井泉香」典出《列仙傳》之《蘇耽傳》,清代閩人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就將其收入《醫術名流列傳》之中,流傳甚廣。

湘南之地東北郊蘇仙嶺上的蘇仙觀、飛升石、鹿洞,以及市內第一中學內的杼井,都是紀念蘇仙的遺跡。「橘井泉香」一詞與上述「杏林ch n暖」、「懸壺濟世」一樣,在中醫學界膾炙人口。過去醫家常常以「橘井」一詞或橘、杏並用來為醫書取名,諸如「桶井元珠」、「橘杏ch n秋」等,寓意深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幻劍奇畫最新章節 | 幻劍奇畫全文閱讀 | 幻劍奇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