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神廟會回來之後,我家後院的關系,似乎發生了某種微妙的變化,但又似乎沒有任何變化——抱頭蹲已經喜歡蹲牆角,吃貨還是吃貨,謎樣也依舊月復黑兵快樂著。
但升明樓的偶遇,卻只是個開端而已。
接下來幾天在家待職候命的日子,我似乎一下子陷入某種應酬繁忙中去,各種名目的邀請紛沓而至,連我身邊的人,也沒有拉下。
最後連身份有些微妙的崔綰婷也被支派了出去,作為某個女性圈子私聚活動的人選,這也是她第一次在公眾場合露臉,幾乎是作為我附屬物的身份。
其中,賞賜拜訪過的尚氏公館再次發出邀請,卻是幾位宗藩院的元老,擺得和事酒,卻是驍騎校陳子錕背後的陳氏家族,表示出某種擔憂和各種低姿態
表示沒有必要為這個生不見人死不見尸的禍害,影響了大家向前看的寬廣眼光。
我收下了他們的歉意和補償,至于其他的嘛,早前于嘛去了,有機會還是要想辦法以絕後患的,但是目前讓他們虛假的安心一下也好。
陳夫人作為引薦人,也相繼領我在非正式的場合,一一見過了主戰派中的幾位大佬,雖然各自態度不同,但還是以一只小盤潛力股的身份,算是留下個初步印象。
最大的收獲,就是一番交涉和努力之後,我得到私下某種默許和縱容,從已經面目全非的講談社里,拉了一批人出來,多是文書處理或是咨詢分析上有所勝長的老人。
用他們的話說,現在講談社早已非當初那個一群年輕後進,熱血創業的產物了,變成某種暮氣沉沉,抱殘守缺的僵化之物。
雖然名為四海衛的某種外圍,但是卻看不到任何令人振奮的東西。
上層充斥著那些莫名其妙空降下來的主管們,除了會想辦法利用社中資源,給自己弄錢之外,就是各種混吃等死,無心做事的養老之輩。
底層一些的年輕人,早已經紛紛想辦法月兌身,也就他們這些有所牽涉的老人,不肯放手也不給要緊的任事,就這個半調子空懸在那里。
好在我這個前社首總算想起昔日的情分,讓他們解月兌了雲雲。
雖然知道長期作為四海衛的外圍組織,他們之中也很可能有四海衛培養下來的真正眼線和探子。
不過這也正在某種體制和潛規則的容許範圍之內,一個在廣府之內擁有相應武力的年輕新進武將,沒有受到體制內的監控,那才是一件真正危險的事情
只是今天我去的地方有些特別,
同年會,這是數百年前京師兩學沿襲下來的傳統。五年一期的大禮堂中舉辦的大型招待會。
變相向那些有所成就的老校友勸募,展示某種人脈資源和排場的競爭整合,順便為那些天各一方平時很難湊到一塊的老友們,提供一個名正言順交流社交場合,
給事業有成的學長們,提供某種衣錦還鄉式的擺顯機會,對尚在積極苦讀的晚學後進們,也是某種變相的鼓舞和激勵。
同時也上演出各種悲歡離合恩怨情仇的現實段子的最好現場。
同時也是一些傳說和勵志故事的誕生地,因為日積月累下來,其中也不免很是除了一些在各方領域有所建樹,乃至身居高位的人物,而並不是每個人的早年經歷,都充滿著各種閃光點和順風順水的資歷表。
我當年也在京學呆過兩年,于是也被攤上了一屆,雖然只是針對藩生子弟,有所放低門檻的特選班,但是好歹也算是正式結業文憑和出身的在冊生員。
雖然我對那一屆的沒有什麼印象,我那段時間,大都在私下忙自己的事情,實在當不得一個好學生。好歹這里是南朝的最高學府,雖然世俗功利主義和其他紛擾也不可避免的隨著那些身份不同的生員,被帶入其中,但起碼還有基本的底限和秩序。
在意自己前程的人,也要在意自己的口碑和風評,至于那些純粹來混日子的走馬章台之流,也在廣府當地有的是發泄和逍遙的渠道,實在犯不著去從那些貧寒的同學身上,獲得某種優越和成就感。
因此,在日常之中,要想做一個深入簡出低調到甚無存在感的透明人,還是有許多種辦法的,那種小孩子賭氣式的,一點糾葛搬出各種拼爹資源,不死不休的糾纏,在這里也絕少見到。
但是因為後來講談社的緣故,和兩學的低級師生有過不少往來,因此有些情面卻不過的,更何況,居然是那位僅有一面之緣的京學程次座特地指名的。
「你今天打算拆上幾對啊……」
這是出門前謎樣生物,有些酸溜溜的說法,以及抱頭蹲她們大眼瞪小眼不知所以然的表情。
畢竟,作為遠藩的子女又是女身,從小就是延聘一些長短期的家庭教師之流,在深宅大院里完成啟蒙到的整個過程,基本沒有怎麼體驗過學院生活。
到了廣府之後,也是形同家庭教師兼女伴的阿紫,在閑余時間給聯系和安排各種足不出戶的短暫課時進修,因此忍不住流露出些許怨念來。
「放心吧,又不是後世那種帶女人去秀排場闊氣,攀比炫耀的場合……」
我低聲安撫到。
「這種招待會都辦了無數屆了,都是些同年和低階校友什麼的而已」
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時隔多年之後,我未想還有這麼一天重返這里的機會,因此坐著馬車穿城過巷,最終站在與洛都京師大學堂同名的春明門前的時候,還是頗有些百感交集的心情。
巨大的牌樓之下,車馬都不得進入,而是被導流向兩側,因為這是是梁公手書的題榜所在,比當今天子和幕府當主的題字,更加具有某種權威性,哪怕是當朝的宰輔或是宗室,也不能例外。
因此,在此之前已經有陸陸續續的,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拿著憑帖,三五成群或是孤身一人的,就這麼步行著穿過偌大的內廣場和花圃,走了進去,
作為京師大學堂中,最大最眼的地標志建築,當屬用了數萬人工和匠師和當時最新的建築技法和材料,才營造出來高大宏偉的式建築—京學大禮堂。
此刻,也迎一年到頭難得開放的日子,每一個見到他的人,都會為高聳而曠達到不可思議的內部穹頂,和粗大到巨型的成排廊柱,而或稱奇或敬畏或贊嘆不已
因為如此高的建築,竟然只有一層,據說其中采用了泰西和大秦的建築技法,用木模澆築灰漿疊磚為柱體,外拼貼以南詔、安東、西域特產的色彩斑斕的雲紋石,用陰文明線的刻成各種歷史典故的雕飾,看起來華美異常有渾然一體,幾乎象是用一整根石料雕琢出來
哪怕在陰天,透過各種斜開的雕花氣窗和華美的裝飾口,依舊可以維持足夠的采光,而晴明日,可以看到各種金色的光柱,將室內照耀的熠熠生輝
現在,各院諸科的學子畢業禮後慶典和老校友的聯誼招待年會,也在這里舉行,濟濟一堂的老面孔和生面孔,足有上千號人。
我也算是第一次來這里,因為只有完成五年到七年科班正途的生員,才能站在這里舉行集體的典儀,但卻已經無數次听說過關于這里的各種傳聞和故事
我心情復雜的如此思緒著,穿過高聳的柱廊和卷頂,交寄了個人物品,踏進了正堂,霎那間迎面撲卷而來的聲浪和熱氣,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個極為寬敞的空間。
各種豐盛的菜肴和酒水,由身著統一制服的低級生員們,象流水一樣的呈送進來,迅填滿那些長條案上,一個又一個誕生的空白。
當然大多數人,就借著這個機會,偷個閑暇,好好觀賞這個除了畢業禮等極少數情形難得開放的場所。
或者于脆就躲在角落里,難得開懷的大吃大嚼算被師長、前輩撞見了,也就寬容的笑笑而已因為這是一年少數幾次開放禁酒等修身節律的時刻
這種自斟自飲的酒會,還是來自數百年前梁公首創的,但然後很快變成風靡一時的時尚,
在大唐依舊如此中天的幾百年間,它已經成為隱隱僅次于大比之後御賜的探花宴,以及謝師的燒尾宴之外,又一大公眾性活動。
其關注程度,甚至要列在諸入大慈恩寺登臨文會提留、曲江放燈詩會,三月三沐身節之類的傳統活動之前。
相比同樣高朋滿座的,某家公卿王侯大臣顯宦私邸里的氣氛,無異要開明奔放的多,因為其中甚至還有一些教長教學人員的家眷在其中。
其中不乏一些適齡婚配的小女子,多是來見世面的,或曰變相的相親的,因為這里也不乏一些前程被看好者,或是已經在好前程上奮斗的學子生徒們,
在師徒關系上進一步親上加親,同時是一種傳統意義上被贊賞和傳頌的古老行為。
但是相對于那些少量點綴一般的女性,我很快就被穹頂和死逼之上的彩繪斑斕所奪神。
因為作為四壁上的裝飾,全是用不易掉色的礦物顏料繪制的先賢和他們的事跡,全是來自文廟和武廟供奉的神主,因此,既有波瀾壯闊的戰爭繪卷,也有感人至深的耕織教化圖。
更有國朝幕府和宗室的共同先人——梁公一生征戰的環形浮雕,
從成都城下的千里大救援,以火器驅殺象軍而踏平南詔蒙氏王城;到關內保衛戰一路打到吐蕃高原深處,火燒紅山宮的數千里征程;
從帶兵會盟回紇,平定草原的公主城之戰和千里奔襲援安西;到踏破蔥嶺,跨過河中,穿過伊朗高原,掃平兩河流域,于耶路撒冷城會盟大秦(東羅馬),與來自三大洲的外域諸國,定下君臣名分的勒石為紀。
正所謂「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盡為臣妾」的赫赫一生。據說這段話,也被用阿米爾文字,腓尼基文、拉丁文和希伯來文等多種語言,刻在了耶路撒冷城外的巨型鐵柱碑之上。
這些浮雕壁燴上面,許多有名有姓的人物和造型,直接能在廣府眾多權貴重臣世族,乃至遠國西夏的君臣世系中找到相應的淵源。
據說這所有的人物,都是畫聖吳道子在內等當時的一代大家親自起稿,然後由最好的畫匠按照比例放大到牆壁上,
由于破例采用了被稱為寫真的新式繪畫技法,所以人物看起來明暗清晰理透徹,堪稱栩栩如生,連最細小的發絲和最微處的皺紋也明辨可鑒但其中爭議最大的,
還是配圖中一些讓年少學子面紅耳熱的女像,雖然是號稱飛天或是仙女,卻用了西域的風格真人一般大小,倘胸露懷,言笑可掬,據說都有原型的
其中一些主要人像的眸子,用了金粉混合的瑪瑙末子,因此只要肯留心就會發現,無論站在什麼角度,都會生出那些畫像中的先賢人物,正在看著你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