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末,義軍各路豪帥齊聚聯盟總營。
當前通濟渠戰場上的氣氛很緊張,豪帥們的心情也很焦慮,雖然李風雲憑借個人威望,利用豪帥們急于壯大的迫切心情,說服大家留在了通濟渠戰場,做好了與東都官軍決一死戰的準備,但雙方實力懸殊,這一仗具體怎麼打,李風雲能否繼續創造奇跡,大家心里都沒底,所以各人都有算計,心里都有小,都在忐忑不安地觀望著。
李風雲還是一如既往的信守諾言,真誠待人,聯盟大小事務均及時告之各路豪帥,一方面增進彼此之間的信任,牢固彼此之間的利益,最大程度的消除聯盟和各路義軍之間的隔閡,另一方面則確保大家都能及時掌握戰場上的所有變化,遇事不慌,處事不驚,這顯然有利于各路義軍準確理解和正確執行聯盟的決策。
然而,有件事李風雲故意隱瞞了,他告訴豪帥們自己與齊王招撫使正在談判,談判的結果將影響到戰局的走向和聯盟的未來,但談判的具體內容李風雲絕口不提,尤其最後三次談判,都是他一個人與齊王招撫使秘密商談,其內容除了他自己外沒有任何人知道,這給了豪帥們無盡遐想,所以他們在接到李風雲召開軍議的命令後,沒有絲毫耽擱,立即躍馬揚鞭疾馳而至。
參加軍議的都是聯盟決策層,內府有司馬袁安、錄事參軍蕭逸,還有三位總管甄寶車、霍小漢和徐十三,外三府有總管孟海公、韓進洛、帥仁泰,副總管呂明星、郭明和徐師仁。
瓦崗軍的總管翟讓、副總管單雄信、長史邴元真、司馬王儒信也接到了李風雲的邀請,參加了這次軍議。
豪帥們都以為這次軍議是進行決戰前的部署,所以大家都很興奮、期待,當然也有些不安,然而,當李風雲出現之後,按程序應該是司馬袁安站在地圖前,給大家介紹戰場情況了,誰知袁安紋絲不動,與豪帥們一樣滿臉期待地望著李風雲,這不禁讓眾人心生疑惑了。
帳內氣氛一時有些焦燥、壓抑,而李風雲似乎在思考什麼,神色沉重,眉頭緊皺,半天沒說話。
有人把目光投向了甄寶車和霍小漢。聯盟軍議上,這兩位一向是沖鋒在前,為何這次也安靜了?這次甄寶車和霍小漢也不敢亂開炮了,他們深處最前線,對官軍的實力一清二楚,同時也知道齊王的安撫使一趟趟的往總營跑。既然跑得勤,肯定是談得有成果了,否則早就不跑了,所以兩人頗為期待。倒不是說兩人不敢打,對決戰沒有信心,而是正面決戰靠的就是實力,僅靠信心和勇氣根本不行,必須要玩點陰謀詭計,否則沒辦法打。
忽然李風雲抬頭看了眾人一眼,神情嚴肅,一字一句地說道,「今天某在這里所說的話,不要傳出去,將來你們即便離開了聯盟,各奔東西了,也不要傳出去。此事關系到大家的性命,切切記住。」
眾人吃驚地望著李風雲,心不約而同的涌出一個匪夷所思的念頭,李風雲果然創造了奇跡,他肯定與齊王達成了某些秘密約定,否則絕無可能說出這番話。
李風雲開始述說他與齊王安撫使的秘密談判。
齊王的安撫使叫韋福嗣,關韋氏,曾為內史舍人,去年因齊王「失德」一案而罪黜。齊王「失德」一案因何而爆發?它的政治背景是什麼?它對東都政局造成了何種影響?而這些答案綜合起來,便是齊王出京戡亂的原因所在。
那麼齊王出京戡亂的目的是什麼?李風雲引出了居外之策,而實施居外之策的前提是「養寇」,唯有「養寇」方能「自重」,這就是雙方談判成功的秘密所在。
對于聯盟和豪帥們來說,生存和發展才直接關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而齊王「養寇」,則正好符合聯盟和豪帥們的利益需要,雙方有共同利益基礎,理所當然一拍即合,合作愉快。
然而,齊王「養寇」只是為了發展,一旦他發展起來了,如果政治利益需要,他會毫不猶豫的「殺寇」,而那時就算聯盟和豪帥們的實力已經很強大了,但相比齊王和衛府軍的實力,還是懸殊太大,聯盟和豪帥們前途堪憂。
李風雲若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掌握實力,而要想掌握實力就必須擁有聯盟,而若想維持聯盟的存在,就必須給豪帥們以希望。與齊王達成的「養寇」約定,只能解決豪帥們一時的困難,卻難以解決未來的危機。
說到未來,李風雲做出了三個截然不同的推演。
如果東征大捷,皇帝和遠征軍歸來,齊王必然面臨政治上的重壓,聯盟也必然面臨衛府軍的圍剿,雙方之間的秘密約定隨之破裂。這是最為惡劣的局面,但因為東征戰場出現了新的變化,這一局面已不復存在。
李風雲講述了東征戰場上的機密。現在他可以把這些機密的獲得歸之于齊王,豪帥們因此深信不疑,而豪帥們對齊王的這種盲目信任非常有利于李風雲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聯盟,可以輕松說服豪帥們執行自己的決策。
齊王認定,東征要延續到明年,而明年東都政局和國內局勢更有利于他居外發展,所以他才敢于養寇自重,才敢于挑戰皇帝和央的權威。這隨即引出第二個推演,聯盟有了更長時間發展壯大,而壯大之後的聯盟才有實力搶地盤,而搶了地盤的聯盟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壯大,如此則未來大有可為。
但依靠聯盟的力量,若想改天換地,不但需要土大環境的配合,還要更長時間的發展,需要更大實力征伐四方,而從當前外大勢的發展趨勢來看,土尚沒有分裂和崩潰的跡象,東都也不會任由聯盟發展壯大以致于動搖其國祚根基,所以聯盟的未來、義軍的出路就像一座大山壓在眾人的心上,讓人窒息難當,讓人惶恐不安,讓人夙夜無寐。
齊王的未來是什麼?李風雲說,齊王對于自己的未來十分樂觀。齊王推斷東征即便勝利了,也嚴重損害了國力,激化了國內矛盾,叛亂會此起彼伏,甚至東都和西京都會爆發叛亂,而更嚴重的是,大漠上的突厥人會乘火打劫,會乘著土元氣大傷、疲憊不堪之際南下入侵。到了那一刻,皇帝和央月復背受敵,岌岌可危。
然後,李風雲說到了大業初年的漢王楊諒之亂。這場被皇帝稱之為「叛亂」的軍事政變席卷了整個山東,代晉和河北更是「重災區」,所以山東人對它的印象非常深刻,記憶猶新。
至此,李風雲對未來的第三個推演也就出來了。齊王野心太大,他出京發展就是為了爭奪皇統,一旦時機成熟,他必然仿效漢王楊諒,發動軍事政變,以武力奪取皇統。而齊王為了拓展實力,必然在關鍵時刻,把「養寇」便為「招寇」,于是聯盟搖身一變,可以成為齊王的軍隊,而豪帥們亦可「華麗轉身」,由造反的賊帥變成齊王的將軍,由十惡不赦的刑徒變成戰績累累的勛臣。
李風雲說完了,帳內一片死寂,所有人都在震驚沉思。
李風雲創造的奇跡太過駭人,竟然與齊王達成了如此驚人的秘密盟約。齊王是什麼人?是當今皇帝的唯一嫡,是皇統第一繼承人,是站在權力頂端的人,對豪帥們來說就如神一般存在,而李風雲竟然如仙人一般化腐朽為神奇,把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變成了現實。
而李風雲對未來的第三種推演,對豪帥們的沖擊就更大了,就像點石成金般神奇,雖然匪夷所思,但因為有漢王楊諒這個「前車之鑒」,豪帥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的確有可能實現,而且還是很大的可能。當年漢王楊諒失敗了,但誰敢說,今日親王楊喃會重蹈覆轍?他若得到上蒼的眷顧,成功了呢?齊王成功了,做了皇帝,論功行賞,那麼這些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給予其最大支持的豪帥們,理所當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豪帥們沉思的時間太長了,以致于李風雲有些不耐煩了。終于,有人說話了,甄寶車第一個開口,「明公,希望有多大?到底有多大?」
李風雲知道他的意思,若第三種推演成真,豪帥們也就實現了「王侯將相」的,而且是以最小代價獲得的,這個誘惑太大,誰也抵擋不住。
「在某看來,至少有五成以上的可能。」李風雲毫不猶豫地再次拋出了一個誘餌。
「那還有四成呢?」甄寶車追問道。
「這要看突厥人是否幫忙。」李風雲答道,「若突厥人幫忙,東征結束後便爆發南北戰爭,那麼結果可想而知,皇帝就算打贏了這一仗,國力也幾近崩潰,衛府軍更是損失慘重,若齊王乘機下手,則皇統必是囊之物。」
「突厥人入侵的可能有多大?」霍小漢急切問道。
「突厥人的可賀敦是義成公主,據齊王所知,義成公主早在啟民可汗病逝,始畢可汗繼立後,就警告土務必要防備突厥人的入侵。皇帝之所以在西征結束不久就匆匆發動東征,正是因為南北關系日益緊張,南北大戰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不得已而為之。」李風雲說道,「東征不論勝負,都嚴重損害了國力,衛府軍也精疲力盡,正是北虜入侵的最佳良機,突厥人豈能錯過?」
「明公,齊王若乘著突厥人入侵的機會發動兵變,置土安危于不顧,必將在大義上遭到天下人的譴責,即便得手了,也難以長久。」袁安也說話了,而且一語的。自古以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齊王失道,焉能長久?
「若齊王主動請纓,率軍參加南北大戰,建下蓋世武功,則皇統更是唾手可得。」李風雲笑了起來,「怕就怕到了那一刻,皇帝前怕狼,後怕虎,瞻前顧後,既擔心齊王建功,以武力威脅東都,又擔心齊王尾大不掉,割地稱霸,拒絕齊王北上御敵啊。」
接著李風雲一揮手,大聲說道,「這些都是未來的事,而未來的事不可預料,我們胡亂猜測毫無意義。當前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若未來有五成以上的勝算,我們現在就是使出十成的力氣,全力以赴。」
帳內氣氛熱烈了起來,眾人興奮探討,而未來藍圖的明朗化,不但讓眾人看到了前進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標,也讓眾人信心大增,士氣空前高漲。
李風雲知道自己傳遞出來的訊息量太大,豪帥們需要時間消化吸收,需要冷靜下來權衡利弊,所以暫時止了軍議,然後他把翟讓等瓦崗人請進了偏帳,直言不諱地征詢他們的意見。
目前形勢就是這樣了,聯盟馬上要撤離通濟渠戰場,雖然接下來仗肯定要打,但會適當控制規模,不會與齊王打得兩敗俱傷,畢竟發展才是共同目標。聯盟走了,瓦崗軍**留在通濟渠戰場,生存環境非常惡劣,所以李風雲詢問他們,何去何從?是跟著聯盟一起走,還是留下來?李風雲希望他們跟著自己一起走,但如果決定留下來,李風雲能幫忙的就很有限,只能力所能及的送給他們一批錢糧武器。
翟讓猶疑不決,十分為難。
局勢變化太快,不要說翟讓來不及反應,單雄信、邴元真和王儒信也是一樣。今日李風雲在他們的心目已不是往昔那個白發刑徒了,而是一方梟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不但實力強悍,謀略也非常人所及,不是他們所能望其項背,而李風雲剛才所描繪的未來藍圖,更是讓他們怦然心動,重回貴族行列不正是他們為之奮斗的目標嗎?
但是,他們是河南人,他們的利益與河南利益息息相關,他們與關隴人是與生俱來的仇敵,而這次河南大災難,生靈涂炭,使得雙方之間的仇恨愈發強烈,也使得他們保持了清醒的頭腦,他們不相信齊王和韋氏的承諾,李風雲此舉實際上就是與虎謀皮。
未來的藍圖越是美好,越是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