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帳里,張須陀的臉色很難看。
秦瓊、張元備、吳黑闥、賈閏甫站在張須陀的對面,神情復雜,有羞愧,有憤怒,也有幾分沉重。
這場交戰,雖然雙方只動用了幾十個騎卒,但對兩軍造成的影響卻非常大,一方是統帥親自上陣廝殺,一方亦派出了三員戰將,結果齊軍七死九傷,而對方毫發無傷,從容退去。張須陀承認白發賊過于強悍,在短兵相接中佔了上風,但雙方騎卒的實力應該差不多,己方應該有能力在交鋒中殺死殺傷一些對方騎卒,然而事實讓他無法接受,對方的騎卒竟然完好無損,這說明對方騎卒無論是個人武力還是戰陣應用,都高于己方騎卒。
白發賊到底是什麼來頭?又有什麼經歷?張須陀終于親眼見識到了白發賊的神秘,而這種親眼目睹並沒有讓他更加了解對手,相反,他心中的那點不安反而增強了,此賊不會當真成為某在齊魯戡亂戰場上的最強對手吧?
「羅團主傷勢如何?」張須陀的「黑」臉終于有所緩和,低聲問道。
「皮肉小傷,無妨。」秦瓊回道。
張須陀微微頷首,「他年紀輕,心高氣傲,又以武力強橫而自詡,不料數月內連敗于白發賊,飽受重挫,一旦因此而氣頹,喪失自信,後果堪憂。你要多加安撫,不要大意。」
秦瓊躬身答應。
「此仗也不是一無所獲。」張須陀繼續說道,「現在我們總算知曉了他的姓名,他叫李風雲。這個名字不論是真是假,都讓我們可以向東都做個交待。如果交戰多日我們竟連賊首的名字都搞不清楚,豈不讓人恥笑?今日巨平、陽關、梁父三城賊軍同時出動,擺出一副主動求戰之勢,足以讓我們從中推斷出很多東西,亦可以讓我們對白發賊有所了解。賊軍在我們和魯軍夾擊之下,為何不退回蒙山?賊軍既然要堅守陽關一線,又為何主動出擊?很顯然,這個白發賊李風雲對齊魯局勢非常清楚,他知道我們陷入了困境,知道我們不敢傾力攻擊,如此一來,他只要把我們拖在魯郡,便能讓齊郡局勢迅速惡化,繼而迫使我們不得不撤出魯郡。」
張須陀的臉上露出忿然之色,「白發賊的背後有一只看不見的黑手,這只黑手操控著他,給他提供一切便利,所以齊魯局勢才會越來越惡劣。」
「明公,以此推斷,白發賊豈不正中明公之計?」吳黑闥冷笑道,「只待明公撤軍,叛賊必會掉入陷阱,如此便可一舉而殲之。」
張須陀稍加沉吟,緩緩說道,「諸君切莫大意。左驍衛府的董純乃衛府名將,梁德重也是驍勇之輩,結果都栽在了白發賊手上,由此可推知白發賊之奸詐。」
「明公擔心那只‘黑手’無處不在?」秦瓊問道。
張須陀沒有說話,目露憂郁之色。他不是擔心那只「黑手」無處不在,而是非常肯定那只「黑手」無處不在。
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為何要把白發賊從遼東千里迢迢押解到東都?白發賊到了白馬,白馬就出事了,連爆大案,接著通濟渠兩岸災禍連連,不但把山東人搞得焦頭爛額,最後連衛府名將董純,這個持保守立場的隴西本土勢力的中堅人物也一頭栽倒了。由此分析,白發賊的出現,絕不是偶然,其背後肯定有操控之人,而這個人的目的不僅僅是阻礙東征,也不僅僅是沖著朝堂上的改革勢力,可能還有其他更深更為隱蔽的目的。由此推衍,今日齊魯已經是東都各政治勢力的角斗場,而白發賊便是某個政治勢力的角斗士,自己亦在不知不覺間被強行推上了角斗場,也成了一個有死無生的角斗士。
張須陀的沉默,讓秦瓊等人都感受到了莫名重壓。如果白發賊背後的黑手當真無處不在,那張須陀的剿賊之計便有可能泄露。賊人對己方行動了如指掌,而己方卻對賊軍一無所知,這仗怎麼打?
「明公,戰場上的勝負,最終還要靠實力。」賈閏甫小心翼翼地說道,「以明公之勇略,齊軍之強大,剿殺魯西北諸賊易如反掌,即便暫時遇到困難,但幾個月後,東征捷報傳來,形勢必然改觀,只待遠征軍歸來,所有逆賊都將在旦夕間灰飛煙滅。」
張須陀面露苦色,微微搖頭。賈閏甫的話並沒有錯誤,中土乃至齊魯地區的局勢都系于東征之上,東征大捷,今日惡劣局勢必然迅速逆轉,反之,局勢就難以預測了。東征一旦打敗,皇帝和中央的權威必然嚴重受損,改革難以為繼甚至倒退,政治風暴會愈演愈烈,而政治風暴的強度和密度,直接影響到了中土乃至齊魯局勢。今日大河南北叛亂迭起,雖然其直接表現為山東人反對東征,但實質上卻是中土的保守貴族勢力聯手反對中央的激進改革,上下夾擊皇帝和支持他的改革力量,由此不難看到,東征失敗後果之嚴重。
中土的普羅大眾堅信東征會贏得勝利,之前張須陀也對皇帝和衛府軍信心滿滿,但冬天過後,大河南北的局勢急劇惡化,叛亂大潮洶涌澎湃,逐漸形成了一個咆哮的大漩渦,而張須陀就處在這個漩渦的中心,親歷著滅頂之凶險。雖然現今他對戡亂平叛依舊抱有信心,不過對東征的信心卻正被咆哮的漩渦一點點吞噬而去。
張須陀無意透露自己內心里的秘密,更不想動搖部屬們的信心,所以他稍加沉吟後,說道,「時間對于我們來說非常緊張,首先要確保水師如期渡海遠征,其次要搶在東征結束,遠征軍歸來之前,完成戡亂剿賊之重任,唯有如此,方能拿到功勛。今白發賊拿出了與我軍堅守對峙之計策,雖正中我等之下懷,但考慮到某與段使君之間的信任十分有限,為避免雙方產生誤會,某尚需向段使君做出解釋,並建議他即刻命令麾下軍隊撤離卞城、泗水一線,在示敵以弱的同時,營造齊、魯兩軍矛盾重重之假象,以便在我軍佯裝撤離魯郡之際,能誘使叛軍迅速難下攻擊瑕丘,如此我們便能在最短時間內剿殺魯西北諸賊。」
秦瓊等人心領神會,但段文操就能心領神會。
張須陀的剿賊計策兼顧齊、魯兩郡,要同時打擊魯西北和魯東北兩地叛賊,有一口吃個胖子的嫌疑,難度很大,而從張須陀本人的立場來說,齊郡利益當然至上,所以段文操沒有理由相信張須陀會傾盡全力幫助他剿殺魯西北諸賊,為此他必然會利用張須陀和齊軍的強大武力,利用魯西北諸賊結盟蒙山的機會,想方設法一戰而定,一舉扭轉魯郡之危機。這種情況下讓段文操依從張須陀的計策去剿殺魯西北諸賊,就有些一廂情願了。
段文操遲疑不決,始終沒有命令正在攻打卞城的牛進達主動撤回曲阜。他給張須陀的回復是,待齊軍佯裝撤離魯郡之後,再命令魯軍撤回瑕丘,是否更為妥當?
張須陀再做解釋,齊軍與叛賊僵持,始終不做主動攻擊,擺出一副保存實力,準備隨時撤回齊郡的架勢,那麼魯軍必然要做出回應,而魯軍撤回瑕丘,也做出保存實力之態,等于把雙方之間的「矛盾」和「沖突」出來,正好可以讓叛軍據此做出錯誤的判斷,認定齊軍是真的撤離了魯郡,魯軍也是真的實力不濟,這樣他們才會在齊軍「撤離」後南下攻打瑕丘。張須陀認為,叛軍的實力雖然不足以攻打首府大城,但迫于糧食匱乏,饑腸轆轆,不得不去攻打瑕丘周邊城鎮,所以魯軍以保存實力、堅守首府來示敵以弱,誘敵攻擊,是完全可行的。
就在兩人書信頻頻往來之際,巨平、陽關和梁父一線的義軍也是頻繁出動,極盡挑釁之能事,似乎有意誘使齊軍展開攻城大戰。齊軍緊守營盤,蓄勢待發。義軍各路豪帥和麾下將士看到官軍不動,膽子便大了,勇氣也上來了,恰在這時,陳瑞向李風雲告急,魯軍猛攻卞城,陪尾山要隘岌岌可危,懇求李風雲火速救援。
李風雲當即下令,呂明星、郭明、海冬青、南玉堂四個團火速南下,夜渡泗水,攻打泗水城,圍魏救趙,迫使攻打卞城的魯軍急速後撤。
就在呂明星等人率軍夜渡泗水的時候,段文操正在府中盛情宴請由彭城支援而來的兩千鄉團將士的統帥蕭奢。
彭城既然要支援魯郡,當然從距離魯郡最近的地區調派軍隊,所以此次北上支援魯郡的軍隊主要來自蘭陵及其周邊地區的鄉團和宗團,而蘭陵蕭氏的鄉團實力最強,出自蘭陵蕭氏的蕭奢也就理所當然的成了這支軍隊的統帥。
蕭氏是江左貴族集團的一等大豪門,歷史悠久,更是南朝皇族,地位權勢非常顯赫。今上的皇後便是出自蘭陵蕭氏,而今上身邊的近臣中,蕭氏子弟多達數人。蕭氏做為本朝的皇親國戚,權勢並不亞于山東和關隴的那些超級大豪門。
蘭陵蕭氏做為江左蕭氏大豪門的本堂,天下蕭氏的根基之地,即便沒有身居中樞或貴為將帥的杰出子弟,但在眾多權勢顯赫的旁枝分堂和姻親世家及附屬貴族的庇護照拂下,其影響力也非常驚人。
北海段氏是二流貴族,與崔氏、蕭氏等大豪門懸殊太大,再加上歷史、地域等一系列復雜因素,彼此也沒有附屬關系,但在段文操危難之刻,崔德本毅然出手支援,實際上便體現了山東貴族對本集團整體利益的堅決維護,而博陵崔氏聯合蘭陵蕭氏攜手出擊,山東人和江左人一起出動,足以讓以段氏為首的齊魯貴族更加堅定地站到關隴人的對立面。
在宴席上,品秩低但貴族等級高的蕭奢高踞上座,而官階高但貴族等級低的段文操,卻喜笑顏開的陪坐于一側,並沒有任何的不滿,相反,倒有幾分獻媚之態。
沒辦法,形勢不容人啊,兵部尚書段文振死了,北海段氏乃至齊魯貴族集團的鼎柱倒了,再加上齊魯地區叛亂迭起,叛賊屢剿不止,北海段氏和齊魯貴族集團危機四伏。若想逆轉局勢,唯有依靠外力的支援,而外力便是山東貴族集團。博陵崔氏是山東貴族集團的核心力量,崔德本支援段文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蘭陵蕭氏卻屬于江左貴族集團,蕭氏做為江左貴族集團的核心力量,突然派出一支軍隊支援齊魯貴族,其背後所蘊藏的深意就不能不讓人浮想聯翩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