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操說對了,這場戰斗的結局讓所有參戰將士都異常憋屈。
對于義軍來說,勝利是奇跡,是意外之喜,是匪夷所思之事,然而,命運之神眷顧,勝利就那麼悄然來臨,就在眼前,咫尺之遙,唾手可得。但是,功虧一簣,就在對手即將倒下的瞬間,命運之神突然拋棄了他們,庇護了對手,讓對手從容而退。
奇跡終究沒有出現,以弱勝強終究是一廂情願的奢望。實力決定了一切,決定了這場決戰的勝負,假如義軍擁有更強的實力,必將贏得這場決戰,然而,擁有更強實力的是官軍,即便義軍在戰場上完全佔據了上風,也終究沒能擊倒對手。
這種挫敗感讓義軍將士倍感沮喪,一種蚍蜉撼樹般的無力感從心底涌出,霎那間便把喜悅沖得一干二淨。
對于官軍來說,勝利本屬于他們,賊人已墜入陷阱,敗亡是鐵板釘釘的事,然而,這場決戰顛覆了他們的認知,他們第一次發現,賊人竟然擁有了可以與他們一決生死的實力。雖然他們的實力依舊強大,雖然他們依仗自己強大的實力安全了撤離戰場,但之前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強者突然被打倒在地,那種尊嚴被踐踏、榮譽被羞辱的強烈挫敗感,還是讓他們倍感屈辱。知恥而後勇,這場決戰的挫敗對官軍來說是一件好事,他們將正視現實,正視對手,發誓將在下一次戰斗中擊敗對手,維護自己強者的榮耀。
段文操把自己的實力發揮到了極致,在因為驕狂、自負、大意而導致形勢幾乎一邊倒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保全了軍隊,減少了損失,彌補了因這場決戰給自己的權威所帶來的影響。戰場上的暫時失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信心和士氣的一蹶不振,而段文操偏偏就保住了軍隊的信心和士氣,這足以讓他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展開反擊。
官軍井然有序地撤走了,向瑕丘城撤去。
義軍擊敗了官軍,贏得了決戰,歡呼雀躍,聲震雲霄。
韓進洛、帥仁泰、甄寶車、霍小漢與李風雲、韓曜、孟海公勝利會師于寧陽城下,個個喜形于色,激動不已。徐師仁也在其中,但他的心情就完全不一樣。他在關鍵時刻背叛了段文操,走向了齊魯貴族集團的對立面,他即將面對的不僅是段文操的報復,還有任城徐氏以及眾多齊魯貴族的指責和聲討。大俠就此變為大賊,幾十年的辛勤努力就此化作烏有,其內心之怨憤、痛苦可想而知。
李風雲的心情也不好。不是因為這一仗打得「虎頭蛇尾」,實際上這一仗能打成如此結果,能實現戰前的主要目標,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已經算是「奇跡」了。這也證明了義軍若想迅速發展壯大,必須結盟合作,必須抱成一團齊心協力,合則共贏,分則俱傷。
然而,決戰結束了,聯盟也走到了盡頭,各路豪帥在生死危機化解之後,先前被死亡陰影所壓制的私欲再度膨脹。大家都想做老大,都想王侯將相,都想開創王霸之業,李風雲如此,韓進洛諸雄何嘗不是如此?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都有機會贏得最後的勝利,既然如此,誰願意放棄這個機會?李風雲願意嗎?當然不願意。既然李風雲不願意,他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放棄爭霸天下的機會?所以,聯盟肯定要解散了。
李風雲不說「散伙」的事,其他諸雄就更不會說了,說了就是眾矢之的。
這一仗已經證明,每一個人都沒有實力對抗官軍,唯有攜手結盟才能與官軍抗衡,但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不到生死關頭又豈會放棄個人利益而結盟?結盟了就有整體利益,整體利益必然要凌駕于個人利益之上。這一點李風雲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給大家看了,為了義軍的整體利益,李風雲不惜犧牲全部的個人利益,冒著粉身碎骨全軍覆沒的危險奮勇作戰。正是因為李風雲顧全大局、仗義然諾,才有了這場決戰的勝利,才逆轉了危局,拯救義軍于危難之刻。
聯盟的好處實實在在,但整體利益又危及到了個人利益,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為此各路豪帥們十分矛盾,既不想散伙,又不想承擔責任,既想維持聯盟分享利益,又不想付出代價,難以作出抉擇啊。好在李風雲始終沒有說出散伙的事,在戰利品的分配上,也是嚴格遵照盟約,盡量滿足各路豪帥,這在很大程度上緩和了內部矛盾,也給了豪帥們更多的思考時間。
但這件事終究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終究要面對,終究要做出抉擇。
決戰後的第三天,李風雲召集各路豪帥共議發展壯大之策略,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是繼續維持聯盟大家共同發展,還是分道揚鑣獨自發展。
豪帥們都保持沉默,誰也不願意透漏自己的真實想法。畢竟眼前利益在這里,李風雲實力最強,為人又然諾仗義,值得信任,蒼頭軍又佔據了蒙山這塊大地盤,雖然貧瘠了一點,但貴在關鍵時刻有了周旋余地,即便被官軍四面圍剿也能支撐一段時間。反之其他人實力都不強,即便有地盤也都在四戰之地無險可守,隨時都會陷入絕境,而一旦陷入絕境,最好的求援對象便是李風雲,而若想讓李風雲心甘情願義不容辭地出手相救,就必須維持聯盟。
然而,維持聯盟需要付出代價,李風雲實力最強,付出的代價也最大。當然了,有付出就有收獲,比如這次決戰,蒼頭軍如果沒有其他義軍的配合就打不贏這一仗,打不贏這一仗蒼頭軍也就拿不走戰利品中的大頭。同理,其他義軍同樣要為維持聯盟付出代價,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不承擔責任只分享利益,那絕無可能。
矛盾就出來了。我實力小,承擔的責任自然就少,付出的代價也就少,獲得的回報也就少,發展也就緩慢,長久以往,與蒼頭軍之間的懸殊會越來越大,雖然李風雲承諾決不吞並他們,堅決保持各路義軍的**性,但實力決定一切,等到有一天蒼頭軍的實力可以吃掉其他義軍了,李風雲的承諾還有效嗎?
所以,豪帥們對共同發展的理解是,不論大人小孩,一塊大餅平均分,大人少吃一點,孩子多吃一點,這樣實力差距就不會越拉越大,各路義軍維持自己的**性也就有了基礎。同樣以這次決戰後的戰利品分配來說,仗是大家一起打的,付出多的戰利品多,蒼頭軍拿到了戰利品的大頭,結果就是一鍋飯,壯漢子吃得最多,越長越結實,而羸弱者吃得少,雖然也在長肉,但速度就慢多了,無法追趕上強壯者。
到底是吃大鍋飯,還是多勞多得?聯盟能否維持下去,首先就要回答這個問題。
李風雲知道豪帥們的心思,這兩天也一直在思考解決之策,與韓曜、袁安、呂明星等人也商討了一個晚上,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棄。沒辦法,利益擺不平,若想讓豪帥們滿意,蒼頭軍的發展步伐就不得不放慢,但時間不等人,局勢風雲變幻,環境越來越惡劣,發展壯大是義軍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徑,而蒼頭軍若想加快發展速度,豪帥們就不滿意了,既然如此,也就失去了維持聯盟的意義。建立聯盟的初衷是發展壯大自己,現在維持聯盟卻阻礙了自己的發展,那還維持聯盟干什麼?
不過李風雲不能公開說散伙,不能光明正大地解散聯盟,那不但背棄盟約,毀棄諾言,損害了自己的聲譽,成為眾矢之的,也把之前所做的努力統統付之一炬,而齊魯人和楚人之間的矛盾也會因此加劇,各路義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信任也將損失殆盡,大家最終還原為一盤散沙,拱手送給了官軍各個擊破的機會。
李風雲于是做了一盤大旗,布了一個大局。
義軍的發展壯大不能局限在蒙山,局限在魯西南地區,而要進入中原。
自古以來,得中原者得天下,原因無他,中原地形平坦、幅員廣袤、人口密集、經濟富裕、人才輩出,誰拿到了中原,誰就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王霸之業可成。
本朝開闢大運河,貫通南北水系,運輸全國物資,其中大運河的通濟渠段貫穿中原,與貫通東西的黃金水道大河相交,其交匯點就在東都。從地形上看,大河與通濟渠形成了一個巨型漏斗,斗嘴在東都,斗底則在齊魯和徐州。斗嘴處的東都匯聚了中土財富,而兩大黃金水道則是把中土財富源源不斷運進東都的大動脈。
義軍若想快速發展,首先需要人,大量的人口;其次需要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力;再次需要智慧,傳承中土文化的豪門世家以及學識淵博的名士大儒,而這三者中原唯最,所以義軍必須進入中原。
李風雲的策略是,以蒙山為根基,迅速向魯西南擴張,並以最快速度進入中原,然後劫掠兩大黃金水道,為義軍提供發展的財力,同時募民為兵,擴充軍隊。義軍有了財力,有了兵力,實力急劇膨脹,自然就有野心勃勃的世家子弟、名士大儒跑來獻計獻策。他們利用義軍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而義軍當然也可以利用他們來實現自己的王霸大業。
這是一個現實的可操作的策略,實用、簡捷、有效,更重要的是,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維持聯盟和利益分配之間的矛盾。
如此一個大策略,其實施的基礎就是幾路義軍聯合起來齊心協力,聯盟就此得以維持。
在實施過程中,各路義軍在保持著自己**性的同時,依照共同擬制的計策展開攻擊,各顯神通,任你劫掠財物,任你擴充軍隊,任你發展實力。你的實力發展得越快,這個策略推進的速度就越快,對東都乃至各地官府的打擊就越大,如此循環,義軍便像滾雪球一般急速壯大。這樣就順利解決了聯盟內部的利益分配問題,不吃大鍋飯,自力更生,多勞多得。
接下來李風雲給大家描繪了一下前景。
義軍的未來,主要靠浴血奮戰,但運氣也不可或缺。運氣好的話,義軍或許能在衛府軍東征結束後發展到一個全新高度,即便不能與衛府軍直接對壘決戰,起碼也可以堅持下去,不至于被衛府軍像秋風掃落葉一般一掃而光。義軍堅持的時間越長,東都政治局勢的變數就越大。考慮到關隴人和山東人之間與生俱來的激烈矛盾,考慮到朝廷內部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間的殊死搏殺,中土或許就會進入一個群雄爭霸的混亂時代,中土的統一大業或許就此轟然崩潰。
各路豪帥隨著李風雲的描繪,心情跌宕起伏,一會兒熱血沸騰,激情四溢,一會兒緊張不安,憂心忡忡,不過大家心理都保持著高度戒備,清醒地知道這是李風雲拋出來的又一個誘餌,但這個誘餌太吸引人了,讓人心馳神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