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與爭 19.第二十四章 中國人來了(C)

作者 ︰ 草葉笛

第19節第二十四章中國人來了(c)

第二十四章中國人來了(c)

沿朝鮮西海岸公路前進的英聯邦第27旅,于10月25日在博川渡過大寧江後沒有踫到中國人,與他們作戰的還是金日成的殘兵。雖然有斯大林免費提供的大炮和t—34坦克,北朝鮮人還是不能給英國人造成什麼大麻煩,到10月29日,前鋒澳大利亞營已經推進到了定州城下。這天夜里,北朝鮮人動用坦克和自行火炮對宿營的澳洲人進行襲擊,一共打死打傷39人。第二天白天,澳大利亞人就攻進了定州城,他們的營長格林中校這天不走運,被北朝鮮人的炮火擊中,受了重傷,幾天後就掛了。

10月30日,西路的指揮官丘奇少將命令美軍24師21團超越英聯邦第27旅,擔任該路先鋒。10月31日,美國人和北朝鮮人在山路上相遇,並發生了一場坦克大戰,結果t—34完敗,以0:5的結局退出戰斗。11月1日,史密斯中校的1營——第一支投入朝鮮戰爭的美軍部隊,抵達了距離鴨綠江只有28公里的清固洞;同一天,來自夏威夷的第5團戰斗隊突破了頑強的北朝鮮部隊的阻擊,到達龜城以北大約16公里的地方。

聯合**的進攻也就到此為止了!這天中午,前進中的美24師各團都收到了聯絡機投下的命令︰「停止後待命」;當天夜里,進一步的命令傳來︰「迅速後退到清川江一線」。于是就出現了一個富有戲劇味道的結果,最接近鴨綠江的美軍部隊恰好是最先參戰的史密斯營。

導致史密斯中校的1營沒能站到鴨綠江邊,表演向江水里撒尿的經典場景的原因,是中路的雲山出現了危機。雲山就如它的名字一樣,終日隱匿于雲霧之中,它的北側是山勢陡峭的狄逾嶺山脈,往南是軍隅里——「狄逾嶺」在朝語中的意思是「鬼子越過的山嶺」,而「軍隅里」的意思則是角落駐兵的地方。

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上,敵人往往是從北邊過來的,比如李唐時代的中國人以及手舞彎刀的蒙古人,都是越過這道山嶺,穿過雲山和軍隅里後到平壤的。雲山周圍歷史上就是朝鮮人和從北邊過來的軍隊交戰的地方,這次依然如此。

10月27日返回南1師的白善燁,第一眼看到15團抓獲的一個中國戰俘時,立即就感覺到了危機。眼前的士兵,穿著厚實的可以正反使用的防寒服,帶著有護耳套的棉帽,足蹬一雙橡膠底大頭鞋,怎麼看都像是正規軍的裝束。白善燁在二戰期間,作為「二鬼子」在中國的東北地區呆了很多年,中國話說得十分利索。稍加盤問,中國俘虜就告訴他,自己是39軍的一名士兵,老家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現在他所屬的部隊已經將這里包圍了。聯系到前幾天客串2軍軍長時,了解到的南6師2團的遭遇,他立即相信了俘虜的話——中**隊已經介入,現在南朝鮮在前面的部隊處境非常危急。

白善燁立即帶著這個俘虜去了弗蘭克?米爾本少將的軍司令部,然而美國人沒有一個相信這個中國士兵的話,原因之一居然是這個低階的士兵怎麼能知道軍的部署和作戰任務;沃克也不相信(美國人雖然講民主,做事講究少數服從多數,但是軍隊是不搞這一套的,軍的作戰計劃一個大頭兵是沒資格知道的),第8集團軍司令部的判斷是︰「為了加強邊境通道的防御,北朝鮮軍接納了**軍隊的一些人員,實力有了進一步增強。」

東京的總司令部情報處處長查爾斯?威洛比少將贊同沃克的看法,他在向華盛頓報告時還做了補充︰「從戰術的角度來看,在美軍各師節節勝利、全面投入戰斗的情況下,進行干預的黃金時機看來早已過去;如果是有備而來,很難設想,會推遲到北朝鮮軍隊的殘部氣數已盡的時候才采取行動。」顯然,麥克阿瑟在簽發這個報告前沒有和**同志溝通,正如仁川登陸前,金日成同學沒有和他溝通一樣,都是用自己的思維來想象別人的行動。

站在沃克的角度,現在要讓他相信中**隊已經大舉介入朝鮮戰爭,是件困難的事,因為左翼的英美部隊進展良好,右邊的南朝鮮人也有一個團推進到鴨綠江邊了——那個夜里跑回來的南朝鮮團,人員也基本完好,看起來不像是被擊敗倒像是一群逃兵。雖然這樣,沃克還是在10月28日上午,命令在平壤休整的騎1師趕去雲山,接替在他看來有點消極怠戰的南1師。第1騎兵師第8團10月29日上午從平壤出發,當天夜里到達龍山洞的集結地,第5騎兵團緊隨其後,第7團被留著預備隊沒有前來雲山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與爭最新章節 | 戰與爭全文閱讀 | 戰與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