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與爭 1.第二十六章 誘敵與襲擾(A)

作者 ︰ 草葉笛

第1節第二十六章誘敵與襲擾(a)

第二十六章誘敵與襲擾(a)

(炒面的確是個好東西,它好就好在吃時無需生火加熱,只須用熱水一沖就是一碗豪華的糊糊,簡陋點的話直接放嘴里用唾沫潤濕後就可咽下。)

初次跨出國門的彭德懷在作戰上是謹慎的,並沒有被第一次戰役的勝利沖昏頭腦。在結束第一次戰役前的11月4日,就致電北京的**和東北負責後勤的高崗,明確提出了下一階段的任務是休整部隊,改善運輸狀況、抓緊時間儲備糧彈,並在內線構造防御工事,等待美軍「深入後殲擊之」。一向在白天睡覺夜里工作的**,于5日凌晨1點回電,表示同意彭德懷關于下一步作戰的基本方針,並著重指出了德川的重要性。

德川位于妙香山脈中部東麓,和東面20公里處的寧遠一起構成朝鮮北部山區的門戶。德川——寧遠地區位于朝鮮半島最狹窄的蜂腰部位上東西海岸線連線的中間位置,距離東南方的元山和西南方的平壤都是100公里,向東去咸興約80公里,向西去安州約70公里。在美軍的兵力配置上,德川處于其東西兩線集群的結合部,一直由南朝鮮部隊防守,易于為我軍攻取。控制了德川就切斷了美第8集團軍和第10軍之間的聯系,我攻擊部隊向東可威脅元山,向西可包抄平壤,後退就是山區利于防守。

整個第二次戰役的基本方針是在11月13日召開的志願軍黨委擴大會議上決定的,簡言之就是「誘敵深入,各個擊破和殲滅敵人」。東線預定將美第10軍誘至長津水庫地區,由從山東匆匆北上的第9兵團負責殲滅;西線將美第8集團軍誘至大館洞、溫井、妙香山、平南鎮一線,由目前已經在朝鮮的6個軍加以分割殲滅。為達成設想的戰役態勢,在主力休整的同時,東線阻敵任務交給了42軍的124、126師;西線則派出小股部隊與敵人保持接觸,示弱于敵,采用層層阻擊、節節敗退的戰法,逐步將美軍誘入預設戰場。

要想順利地講述誘敵之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所有西方的戰史上均沒有與國內戰斗故事相對應的描述;翻遍可以找到的書籍也只尋到11月6日,當志願軍主動撤離後,沃克命令前線部隊各自向其正面派出偵查隊的記錄。然後,麥克阿瑟在和他「最大的敵人」——華盛頓的政客們「作戰」,沃克則一面忙于完善他的後勤補給線,一面在後方「剿匪」。在11月17日,後勤保障問題解決前,第8集團軍沒有任何大的攻勢行動。

在白善燁的回憶錄中,這段時間他的部隊是在休整(別的師無材料不肯定),期間還有來自漢城的娛樂明星前來慰問演出(白師長也曾親臨演出現場與士兵同樂)。在這個背景下,我真不知道那些體制內作家們筆下驚天地泣鬼神的戰斗場面,是發生在哪一個時空,又在和誰交手?然而我們也不能就此徹底否認發生戰斗的可能性,畢竟聯合**方面派出過戰斗偵查隊;進一步說,就算美軍不曾出動,南1師享受了超國民待遇,那也不排除別的南朝鮮師,富有積極進取的愛國精神嘛。

飛虎山的戰斗是毋庸置疑的。112師在11月4日拿下了一半的山頭,雖不能進一步發展,但也不會輕易放棄戰術地位如此重要的陣地,至于「美第2師立即進行反撲」就有點扯了——第一找不到美軍作戰記錄,再者位置也不對︰擺在南朝鮮7師後面的是美第5團級戰斗隊,步2師最靠前的是其9團,擺在夏威夷人後面,負責看守通往順川的公路,另兩個團的位置和任務就更加和飛虎山不靠邊了。飛虎山右翼陣地,南7師在11月4日和志願軍112師335團換手5次後,才被335團佔據,休息一日後,再次前來挑戰是合乎邏輯的事情。

11月6日,其他地方的戰火已經熄滅,飛虎山卻烽煙再起,密集的炮火準備(或者還有飛機助戰)後,南7師卷土重來。這個南7師,說出來就讓人覺得可憐,它的很多士兵在上戰場前才剛剛學會開槍——注重細節的日本人的表述是「才打了4發子彈」。然而就是這盤肉菜,在剛剛過去的激戰中守住了飛虎山左翼靠近公路的山頭。

當然,從國內一些歌頌志願軍英雄的作品中看到的細節,就更加讓人悲憤了︰此刻山頭陣地上防守的335團居然是呆在「用手、用刺刀」挖成的陣地上,而且許多「士兵的雙手為此而鮮血淋淋」了。場面悲壯、文字煽情,看得人眼淚刷刷往下流。這,當然不是真的,最低限度335團的範團長天恩同志不會同意這種說法。——假如當時戰場上真的是如此狀況的話,那麼335團的範天恩團長就算不被處以軍法,也會被士兵背後打黑槍。

因為志願軍335團在11月4日奪得此陣地後,5日整整休戰了一天,而志願軍士兵隨身攜帶工兵用具的標準是「2人一把小鍬,3人一把小鎬」(軍科版《抗美援朝戰爭史》)。擁有充足的時間和稱手的工具,志願軍112師335團在構築防御陣地時怎麼會出現如此變態的事呢?再說了,用刺刀也挖不出可以呆人的深坑;用手也是刨不動土石夾雜的山頂地面的。

激戰兩日,飛虎山右翼陣地到11月8日還在範天恩手上,志願軍沒有去攻擊南7師。南7師的進攻固然猛烈,但還入不了四野主力團團長的法眼,不去端南7師的老窩,一方面是志司已經下令收兵,38軍自然不敢造次,另一方面是自身狀況也不允許38軍發展戰果——沒糧了。拿破侖說士兵是靠胃來作戰的,志願軍士兵已經開始餓飯,哪里還有閑心思去攻擊別人!

從10月25日接令出動,各部隊都只攜帶了7天的口糧,上得飛虎山335團就已經斷糧,目前只能靠從北朝鮮老鄉中征集糧食填肚子。北朝鮮山區人口本來就稀少,又不是產糧區,民間存量本就不多,戰火燒過來後居民大多選擇棄家而逃,征糧的難度就可想而知了。好在有北朝鮮基層組織的同志協助,這個問解最後不僅解決了,335團還帶回來一個象征中朝友誼的小木盆,至今還被軍博館收藏著——據說一個北朝鮮婦女曾頂著這個木盆,給335團的戰士送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戰與爭最新章節 | 戰與爭全文閱讀 | 戰與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