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第二十八章印第安笞刑(d)
第二十八章印第安笞刑(d)
在凱瑟少將選定的這條小路上,從價川過去2公里就是一個小山包,主峰標高288.7米,這就是中國人所熟知的松骨峰。松骨峰在隘道入口處,小路東邊(離小路100米左右),山上土石夾雜,挖個洞開個壕溝還是不難的。過了松骨峰,順著山谷中的小路往西南再走大約4公里,又一座山嶺(標高163米)橫在路上,這就是葛峴嶺,其西北不遠就是名叫龍源里的小村。
長約10公里的隘道在葛峴嶺處是鑿開兩峰之間的一段山體後,穿山而過,因而路面更為狹窄;矗立于隘道兩旁的絕壁形如兩扇正欲關閉的門扉,雖不高卻顯得異常凶險。穿過葛峴嶺後不遠處有一條小溪,溪上有橋,橋那邊就是大路,路面平而寬且周圍空曠。在接近葛峴嶺的地方,小路往東南方向還有一條分支,通往一處名叫三所里的地方。三所里在龍源里東南大約20公里處,過了三所里也能踏上通往順川的大路。
三所里28日就被志願軍佔領,從順川北上的騎5團被堵在哪兒,所以凱瑟少將給他的步2師標出的路線是走西南邊的葛峴嶺。29日這天上午傳來第一道警訊的是土耳其運輸隊的一名士兵,大約7點30分,這名滿臉血污的土耳其人跑來報告說他們的運輸隊在葛峴嶺遭到伏擊。由于該士兵(可能還是個文盲)尚處于驚嚇狀態之中,說起話來自然是顛三倒四,邏輯混亂,再加上語言不通,所以師部的美軍參謀們忙出一身大汗,也沒有搞明白這個不吃豬肉的盟友究竟是在說些什麼,不過他們還是向葛峴嶺方向派出了偵察隊。
偵察隊一去就杳如黃鶴,直到凱瑟少將從軍部返回,仍沒有傳回任何消息;午後,為了確定通過葛峴嶺的小路的安全狀況,凱瑟少將又派師偵查連前去查看。這次有結果了︰葛峴嶺已被敵軍佔領,估計兵力一個連到一個營之間。——到底是專業搞偵察的,兵力估計得蠻準!
偵察連沒有攜帶重武器,無法攻擊築有野戰工事的山頭陣地,凱瑟少將命第9團c連帶著一個坦克排去增援。兩個連,一個坦克排提供火力支援,進攻兵力看起來似乎夠了,然而事實卻全不是那回事——c連只剩下35人可以作戰。在葛峴嶺建立阻擊陣地的是原四野主力38軍的一個整營,337團1營。現在已經是1950年,志願軍也不是義和團;戰至黃昏,美軍連葛峴嶺的毛都沒有撈到一根。
夜晚不屬于美軍,為了部下的生命安危,凱瑟少將命令攻擊部隊撤回價川,葛峴嶺待明天師全體後撤時再攻取。——當天步2師的作戰日志里是這樣記載的︰「中**隊在葛峴嶺附近切斷了順川道路,其兵力在2個連以下,輕裝備,淺縱深,不足為懼。」
勞倫斯?凱瑟少將在西點做過戰術教官,麾下23團團長弗里曼上校就是他班上的學生。據這位即將成名並就此飛黃騰達最後做到四星上將的學生說,勞倫斯先生課還是講得不錯的,就是人有點「那個」。一條靠近江邊的公路,僅僅因為擔心路上被堵(或者還有越江而來的攻擊),就放棄不走——江面一片空曠,正好發揮火力強大的優勢;另一條山間隘道(敵軍已佔據關隘),卻要去硬闖,讓士兵在狹窄、險峻、漫長的山谷,承受一場印第安笞刑似的截殺。
凱瑟少將的戰術安排也一無是處,不僅丟光西點的臉,還為旁觀者提供足夠笑料︰這條連接南北的山間捷徑,不僅在往北進攻和向南後撤時,均未安排得力部隊駐防(比較靠東的三所里有一個南朝鮮治安隊,葛峴嶺和松骨峰無人看守),而且在三所里、葛峴嶺已經被敵軍搶佔後,仍然沒有派兵把守最後一個要點松骨峰(30日凌晨,被遠道而來的112師335團1營3連搶佔)。
大軍通過隘道谷地,首先要控制兩側的制高點,此乃行軍基本常識,勞倫斯先生帶兵時就忘記得一干二淨了。榆木疙瘩加輕狂,還不被痛扁的只有幸運史密斯,凱瑟少將叫勞倫斯,沒有那麼好的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