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第二十八章印第安笞刑(f)
第二十八章印第安笞刑(f)
到中午一點,以步2師為主的一群聯合**部隊,龜集于價川南面的松骨峰前,無法突破面前由38軍112師335團1營把守的關隘,而負責斷後的23團則說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難以繼續堅持下去。浪客中文網第2師的戰地日記對當時的形勢作了如下描述︰「到下午1點時,大家知道只有兩種抉擇︰一種是向南沖擊,突破路障殺出一條血路;另一種則是固守在師指揮部附近,拼死一搏,進行徒勞的掙扎。最後決定向南突圍。下午1點30分,部隊開始突圍。」
生死時刻,佩普洛上校的38團也加入了攻擊行列。天上飛機不斷地沿著公路兩側掃射,地面坦克在前推開路上的車輛殘骸,緊隨坦克的配備有40毫米雙管高射炮的半履帶式車輛,也向公路兩旁猛射,對山頂陣地上的志願軍進行火力壓制;美國兵、土耳其人、南朝鮮士兵都發狂般沖向最靠近小路兩旁的山頭,大隊人馬就在小路上沖刺前進。
沖過了松骨峰,美軍車隊、人員進入10公里長的隘道。埋伏在小路兩旁的志願軍士兵,則在飛機和雙管高射炮攻擊的間隙探出頭來,向小路上一輛緊挨一輛,走走停停的卡車射擊。每當中國士兵開槍射擊時,就會有美軍士兵倒下,很快,傷員就塞滿了所有的車輛,死者的尸體則被遺棄在路旁。大隊美軍繼續順著小路往葛峴嶺方向前進。
凱瑟少將是在下午3點15分到達葛峴嶺前(北)的。步2師走到這里,車輛已經損失了三分之二,坦克只剩下一輛,幸存下來的士兵都躲在路旁的壕溝或者岩石背後,完全失去了作戰意願——戰後,凱瑟少將回憶說,當時他只看見一個士兵還在利用一門重機槍向嶺上射擊。
眼前的殘兵顯然沒有能力攻下葛峴嶺上志願軍的陣地了,凱瑟少將想到了他的高徒——保羅?弗里曼上校,遂急令他率23團迂回奪取葛峴嶺,為步2師打開逃命通道。此時,少將的無線電已經聯系不到弗里曼上校,命令是通過第9團團長小查爾斯?斯隆上校轉述的。——關于這個命令,現在已經成了步2師戰史上的一個迷,看情況似乎永遠也不會有大家一致認同的結論了。
弗里曼上校的23團最後拋下尚在突圍路上生死未卜的師主力,通過安州那條路撤向了肅川,一路上順順當當的,沒有什麼損失。戰後,弗里曼從未提及凱瑟少將讓他攻取葛峴嶺的命令(既不說收到過命令,也不說沒有收到命令),而是強調說,他改變團的撤離道路的決定是被批準了的——被弗里曼上校描述為對他有偏見的布雷德利準將,還為他提供了書面證詞。
葛峴嶺上鑿開山體形成的路,被美軍士兵稱為「山道」,長度不到1公里,卻是整個朝鮮戰爭中美軍經歷過的最血腥的道路。步2師的殘兵們是怎麼穿過這段地獄之路的,沒有一個統一的「官方」說法,有的只是幸存下來的士兵,對自己親身經歷的描述。但是對于步2師能死里逃生的原因,則一致認為是由于山頂的志願軍,只采用了輕武器射擊的方法攔截通過「山道」的美軍,而沒有徹底堵塞道路;也有人回憶說,「山道」入口是被一輛炸毀的土耳其坦克(疑問中!不過我看到的資料就這樣說,沒有創作歷史功力的我也只好原樣照寫)堵塞住的,後來美軍坦克將那輛土耳其坦克殘骸給推開了。
弗里曼上校帶著他的23團走後,擔任師後衛的任務就落到第2工兵營頭上。這個營最後基本上全軍覆滅,只有少數士兵翻過山嶺逃得性命。最後通過「山道」的建制單位是第17野戰炮營,時間大約是晚上8點15分,此前該炮營一直在為師突圍提供火力支援。戰後,美軍士兵都將這段隘道稱為「印第安笞刑場」。所謂印第安笞刑,就是讓犯人從手執皮鞭相對而站的兩列行刑人中穿過,行刑人則從兩旁揮鞭痛擊中間的犯人。
失去戰斗力的步2師未在順川停留,直接撤到永登浦休整,清點人員,還剩下8662人(步2師北上時大約12000人)。38軍這一戰,長途奔襲,先敵一步搶佔松骨峰、葛峴嶺,截殺後撤的美步2師,取得了整個朝鮮戰爭中志願軍對美軍的最好戰果,不僅替自己贏得了「萬歲軍」的美譽,也把美23團打成了第8集團軍公認的,只顧自己逃跑不管同伴死活的團——
周末雙響炮,拉動a股上漲。下午上傳關于美23團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