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廣隆寺(622年奉聖德太子之命而建,為真言宗的總本山。因該寺為飛鳥時代最為杰出的寺院建築而被指定為r 本第一號國寶。寺內安放著彌勒菩薩半跏思惟像)的本院主持光海法師突然感到一陣心悸,這種沒有先例的突發癥狀讓他十分重視。直覺告訴他自己將會卷入一場巨大的風暴,就像當年真言宗開山祖師弘法大師空海巨大的造化一般,一個可能成就他的機會就將出現在他面前。
弘法大師空海是第一個通曉梵文的r 本人,他所著的《梵字悉曇字釋》,為梵文在r 本的傳播創造了條件;《聲字實相義》成為r 本第一部極富哲理的語言哲學著作;所創立的真言宗在r 本暢行千載,至今不衰;《十住心論》為r 本佛教史上劃時代的著作;他曾借鑒漢字草書創立了r 本文字的平假名,還編著了r 本歷史上第一部漢文辭書——《篆隸萬象名義》(共三十卷);其著作一直被視為漢詩文中的珍品,至今有大量版本或抄本、注疏傳世;《文鏡秘府論》是研究漢詩文非常重要的文論史料;他還是一位杰出的書法家,與嵯峨天皇、橘逸勢並稱「三書聖」;不僅如此,他還創辦了r 本歷史上第一所國民公學;同時將唐代先進的采礦、築路、水利、架橋等生產技術引入r 本,並親自參與興修水利等實踐工程……成果之豐,千載之下仍令人高山仰止!
光海要想超越他就要在這些方面都超越才行,這簡直就是一個難如登天的狂想。在外語、哲學、宗派、著作、民族文字、翻譯、文學史、書法、教育、工程技術等等領域都超越他,除非自己直接成佛。
「不好了,主持,京都來了一群宋人,自稱是四品高官,其中還有趙守忠趙離人這樣的文豪呢!」一個小沙彌慌慌張張的沖進院子報告到。
「這不是很好嘛?上國高官和文壇宗師到京都不是很好嘛又不是著火了!干嘛這樣慌慌張張的?」
「那幾個宋國高官指名要您去呢!滿朝的公卿都要親眼見見那位寫出三國演義和西游記的高人呢!那個編撰四書五經的李基李本華也在其中,就是他點名要您去討論佛法呢!滿大街的顯貴都快擠爆寺院大門了。」
听到這里,光海心中的悸動再次爆發,他心想「難道這就是那超越祖師的直覺來源?我不到中華上國去求經求學,反而有貴人前來布道傳法,怪不得早晨起來就頭腦輕快耳聰目明,這是喜事啊!但是一旦處理不好可能變成禍事。」
「你馬上打開寺門,將公卿們引進來,我要問問虛實。等會吩咐我那幾個弟子拿出十分j ng神出來,把寺院清掃一遍,等客人前來不要失了禮數。」光海囑咐弟子準備迎客。歷史上從未有大陸zh ngy ng帝國的高級官員前來r 本列島,歷代的宣慰使或冊封人員雖是官方的身份,但是級別太低名氣不足,根本無法同這批貴客相提並論。就算是使用對待天皇的禮節,r 本人也不會覺得不對。
「大納言大人來了,請上座。是為了求見那堅持不見客的宋朝諸賢吧!老衲要是知道上國貴賓只點了我一個人,絕對不敢先去會見他們。諸位大人的請托之語老衲一定帶到,一定要讓諸位見到傳說中的離人和本華君。」光海看著滿眼拜托和熱切朝廷公卿表示決心和信心。
「有勞光海大師了,我們每r 在家中拜讀離人君的大作,每r 苦等宋朝來人帶來的話本和更新內容都要瘋了,這次要是能親自見到他本尊那可是千年難遇的幸事,要是能近前請教一二,听到一兩句點撥的話,得到一兩幅墨寶傳家,那就是我們無上的光榮啊。
听說他們是前往高麗的使節,還海上迷航才前來r 本,遇到的第一批向導還是長門國豐浦郡的平正盛(劇情需要),是他對宋使推薦的到京都游覽並會見光海大師,還請兩位務必使宋使多留幾r ,不要馬上返回大宋或前往高麗。」
「是啊,我還听說宋使所乘巨艦載有大量j ng美貨品,僅僅一艘船就有五萬料之多(3000噸相當于60000石,也就是60000料,除去壓倉物和部分食物和淡水,r 本人估算的載重很j ng準)這些貨品僅僅在豐浦郡一地就流入數千石,導致當地物價暴漲,市面上流通的送錢增加了幾十倍呢,要是這其他的十一艘船上也載有銅錢,我們就能大賺一筆了。」太宰府太宰大監作為對大陸貿易主管部門的直接負責人自然極為關注對宋貿易的利好消息了。
我一定不負眾望表情讓來到廣隆寺的公卿們十分放心,這個光海也可以從對宋貿易中獲取很大的好處。寺院生活在這個時期也趨于奢侈。r 本的佛教與國家和社會、政治和生活,結合得極為密切,在一切場合,都要舉行宗教儀式。為祈禱國家的平安,召集僧人在紫庚殿誦經,生皇子要召集僧人祈福,建築宮殿要作佛事,流行疫病、發生旱災、風災,都要召集僧人誦經。請僧人少者數十人,會者數百人,誦經少者幾天多者長達幾個月。
在修行佛法時,需孔雀尾、大曼茶羅二幀、素衣絹七丈、蘇七合、密七合、名香(白檀、沈水香)、五寶(金、銀、琉璃、真珠、水晶)、五藥(人參、獲令、天門冬、甘草、白芥子)、五香(燻陸、白檀、蘇合、龍腦、安息)、五谷(稻谷、大豆、小豆、大麥、胡麻)等,其中許多都要進口,尤其是香料更需進口。天平六年(公元734年)和八年(公元736年)平城宮皇後贈賜法隆寺的香料計有︰燻陸香七百一十五兩,沈水香九十六兩,淺香七百八十八兩,青木香二百一十九兩,白檀香一千五百三十三兩,丁子香八十四兩,安息香七十兩,甘松香九十六兩,蘇合香一十二兩。(注9)這些香料只是一座寺院中的一筆,其他小寺不計在內,以奈良、平安時代的著名寺院︰藥師寺、元興寺、興福寺、大安寺、東大寺、延歷寺、園城寺等大寺合計,則一年所需香料是十分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