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紡織霸主 第四十九章 珍妮機挫折

作者 ︰ 我是百腦匯

「邵文,我覺得以機械部的能力,制造出鐵輪機不難.關鍵的是可靠性和制造成本。許多鐵制零件我們自己可以制造,但質量不太有保障,如軸承等精密零件則是根本只能從洋行引進,這樣一來,又給降低制造成本帶來了難度。」

袁嶧城以他專業的角度,給鐵輪機的制造做出點評。楊邵文的鐵輪機項目,對于目前的木工鐵匠等手工業者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基本上已經模到了這些手工作坊鋪的制造能力極限。這也是袁嶧城自己作坊不呆,喜歡三天兩頭往南丫鎮跑的原因。

盧佟海比較關心經濟效益︰「這個鐵輪機比起我們目前的手拉機,效率能提高多少?」

楊邵文道︰「差不多能在目前的手拉機織布效率上再翻一番吧!」

「這樣啊,似乎還行!」其實盧佟海心里有些失望,他見這台動力織機明顯比手拉機復雜許多,那小幅修改的鐵輪機也簡單不到哪里去,可最後的結果卻也只是織布效率增加一倍。

「什麼叫也還行啊!一個技術進步,能增加一倍的效率,那還不值得我們花大力氣研究嗎?」

楊邵文拍拍盧佟海肩頭,笑罵道︰「你小子可別不知足。不是什麼技術進步,只要加個簡單的飛梭裝置效率就能提高一倍的。手拉機那只是個例。大部分的技術革新,還是需要投資成本的大筆投入的。即使如此,只要是對提高生產效率有幫助,我還是會不遺余力的去推動。」

盧佟海提醒道︰「技術進步要帶來經濟效益的提升,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咱們找到推廣手拉機的商業模式可也費了不少功夫,別人卻是將咱們的商業模式和手拉機輕輕松松就學去了,倒真是省事的很。真是***!」言罷,又是一陣嘆息。

楊邵文知道他對對手目前咄咄逼人的市場競爭還有些芥蒂,對推廣新紡織工具的態度變得有些消極。

不過鐵輪機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產品還需要一段時間,倒時再考慮怎麼推廣的問題也不遲。

他煩惱的還有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心心念念想著的珍妮紡紗機。將整個土紗市場拱手讓給洋紗,他自己心里也很不甘心。雖然只是很簡單的紗線產品,但當中卻蘊藏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從棉花種植、棉花加工、到紡紗等環節的眾多就業機會。如果他能整出珍妮機,雖然效率上還是不能與洋人的機器紡紗相比,但卻比手搖紡紗效率高出好幾倍,依靠著本地優勢,那還是能與洋紗板板手腕的。

只是珍妮機的制造卻不如鐵輪機那麼順利。鐵輪機有現成的動力織機參考,制造起來問題不大。而機器紡織廠的紡紗機器都是幾十上百錠的大型設備,卻是不怎麼適合改造成手工設備。所以,只能憑空設計。

無論是他楊邵文還是袁嶧城,在機械設計上都是個二把刀子,功底實在有限的很。要想從頭設計一種新型紡紗工具談何容易。袁嶧城查了些古代的典籍後,倒是制造了一台三錠手搖紡車。那個機器是對手搖紡車的簡單改造,需要人工一只手控制三個紗錠的給棉和拉伸,對紡紗工的操作技能要求很高,並不具備推廣價值。

楊邵文是個執拗的性子,越是設計不出,他就越沉浸其中。一條路走不通,他就另尋解決問題的方法。既然以他的機械設計功底,沒法憑空設計出珍妮機。他便利用起自己另一項優勢,那就是寶貴的記憶。

珍妮機長什麼模樣,他以前在書本或是網絡上多多少少都看過幾眼,雖然以前沒有細究過它的原理,但這不妨礙他憑著頭腦中模糊的記憶將珍妮機的模樣大致畫出來。每天想一點,畫一點,修改一點,然後再去推測它的工作原理,根據推測的原理繼續修改繼續完善。

這是個很不錯的法子,楊邵文覺得自己越來越接近最終的答案了。

當他最後在修改多次的機器設計圖上畫上一條表示橫條的直線時,珍妮機算是正式設計完成了。楊邵文能肯定,目前圖紙上的這台機器就是珍妮紡紗機。因為它與楊邵文腦海中的珍妮機的模樣非常吻合,而他也能依照圖紙,分析出這台機器的工作原理。

這種紡紗機是在一個框架的底部安上有若干繞滿粗紗的線軸,框架上有若干個錠子。每一個線軸都用帶子連在一個錠子上。在兩個橫條之間通過的錠子形成一根桿,桿在框架上前後滑動。紡紗工人把桿向後移動抽出粗紗,然後橫條擠攏來把帶子夾緊,同時桿向後移,轉動輪子,輪子轉動錠子。待絞合到一定程度時,桿又向前移動,同時錠子慢慢轉動,把紗線繞上。此時,紡紗工人拉動控制桿,控制桿壓下一根鐵絲,鐵絲將線推到能被錠子繞起來的位置。

這就是珍妮紡紗機的原理,似乎這意味著大功告成了。可楊邵文悲哀的發現,這珍妮機的功能,是能將粗紗牽伸加捻紡成細紗。但他需要的並不是細紗!無論是原來的土紗還是公司目前引進的機紗,都是10—12支左右的粗紗。國內市場上最大宗的紡織商品是土布,土布需要的就是粗疏堅韌的粗紗,也只有這樣的粗紗織成的土布才能厚實耐磨,才能贏得國內勞動人民的喜愛。珍妮紡紗機將粗紗紡成細紗,對目前的楊氏布業公司來說純粹就是多此一舉。

這對楊邵文打擊實在太大了!這不僅意味著以前花的那些心思全白費了,而且也讓他在紗線市場上分一杯羹的期望徹底泡湯。

哎,原本就不應該對珍妮機寄予太大期望。要是珍妮機能紡土布用紗,人家八路軍也不會到二十世紀三十四年代組織生產合作社時,還在用手搖紡車紡紗。

楊邵文看著圖紙呆呆愣神,有不甘,有懊惱,有自嘲。可不知怎麼的,他覺得事情似乎還沒完全絕望。珍妮機的過程是將粗紗紡成細紗,他如果需要粗紗,那就是將棉條牽伸加捻,最後卷繞成粗紗線軸的過程。原理上其實大同小異。當然,棉條畢竟不是粗紗,不能將珍妮機的紡紗過程簡單照搬。但珍妮機的傳動機以及工作機的原理部分,都有許多值得參考的地方。

雖然還沒要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但楊邵文又一次燃起了希望,重新將自己埋于圖紙設計當中。

注︰支是紗線的計量單位,分英制和公制,這里指的是英支。英制支數(定重制)是指單位重量(1磅=453.6克)的縴維或者紗線在公定回潮率(英制)時的長度為840(碼=0.9144米)的倍數。公制支數是指單位重量(每公斤)紗線在公定回潮率時的長度為千米的倍數。在舊中國,特別是棉紡織企業,廣泛使用的計量單位是英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之紡織霸主最新章節 | 民國之紡織霸主全文閱讀 | 民國之紡織霸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