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業帝國 354 涉及軍工的高溫爐項目

作者 ︰ 葫蘆村人

高溫爐項目,九一重工必須要搞.

這個項目,關系到很多東西,尤其是現在逐漸興起的粉末冶金行業,都必須還有煉藍寶石最為重要的大鎢坩堝,同樣得在超過2250°的高溫下燒至少四十八個小時才能使用。核工業、電子行業的原材料以及機械加工刀具等行業,對于鎢鉬產品的需求很大……

其實高溫爐項目,最核心的就是大鎢干鍋項目。

鎢是一種高硬度,高密度的有色金屬,中國的儲量與產量均排在世界前列。在二十世紀初期,廣西軍閥的強盛就是因為鎢礦的出口。甚至在建國之後很多年,中國自己沒有能力生產鎢粉,也只能出口鎢礦。

這玩意兒,以前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用在軍事方面,民用方面則是制作金屬切削刀具的主要成分,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隨著中國技術研究方面的積累,各種鎢產品開始大量生產,出口到世界很多的國家。其中,用來煉藍寶石以及單晶 的大鎢坩堝就是最為典型的代表。

槍炮管在材料熔煉的時候往鋼水里面加上一定百分比的鎢粉,用來提高槍炮管的耐磨姓,從而提高槍炮的使用壽命。

鎢的熔點超過3300度,要想做出能夠承受這樣高溫的坩堝,以世界上現有技術,基本上比登天還難。所以,只能采取粉末冶金即金屬燒結成型的方式來加工各種鎢制品。

粉末冶金里面一般使用真空高溫爐,最高溫度能夠達到2700度的爐內溫度,而里面使用的用來裝載零件產品的就是純度大于99.95的大鎢坩堝。

中國是個產鎢大國,在二十一世紀前期就已經排在世界第一位,遠比第二的美國、第三的俄羅斯產量高。

一台爐內直徑800mm的真空燒結高溫爐,價格超過兩百萬,而光是里面的大鎢坩堝,價值就超過一百二十萬。

高溫爐,組要難點就在大塢坩堝的制造上面。

雲非原來在國企里面干,雖然只是在基層,但是對于這個行業還是有著相當的了解,那是因為他們車間很大一部分產品就是鎢鉬制品。

大鎢坩堝的生產,在他離開那個世界之前的時候在他們公司里面佔有很大的比重。他們公司在開發大塢坩堝項目的時候,他跟幾個老師傅負責攻關機械加工的項目。

大塢坩堝的生產,從鎢礦到最後的成品要經歷很多道工序,得到純度非常高的鎢粉的手段,都是化學反應,具體雲非知道的不是很清楚,雖然當時他們公司也有做這個的,不過因為部門關系以及一些保密方面的東西,他對粉末之前的工序並不是很清楚。

粉末裝入特制的模具中,然後人工夯緊(這個無法用機械,目前的技術,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設備裝鎢粉,制造出來的鎢坩堝姓能根本就無法跟人工相比,使用壽命很短,每次裝粉都不能裝太多,一般都是五到十公斤),放入上貌似是一百七十兆帕的等靜壓中保壓超過半個小時,再用立式車床車制外形,此為粉車工序。

粉車,非常關鍵,因為這時候的工件受到外力稍微大一點,就會散架。

粉車之後,月兌模,風險非常高,一個直徑330mm的大塢坩堝,粉坯直徑超過370mm(粉末冶金的產品收縮量非常大),裝粉重量超過四百公斤,月兌模的時候,全靠粉坯外面的橡膠套以及鋼套的徑向力軸向拉扯把坩堝粉坯利用里面重量超過三百公斤的模芯自身的重力緩慢地把粉坯取出來。稍微不注意,粉坯就碎掉了。

粉車之後是進入高溫爐在2250度的高溫中燒結。

最後再經過機械加工,從而得到大塢坩堝。

機械加工也是一個難題,一般的刀具大部分的成分都是鎢,也就是說用鎢來加工鎢,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當然有人說還有比鎢更硬的刀具,比如金剛石刀片,立方氮化硼之類的。

對于這樣的想法,雲非只能笑笑。

鎢是一種非常耐磨而且耐高溫的材料。金剛石以及立方氮化硼這樣幾乎是在零件表面晶粒結構內切削的刀具,加工一般材料那是倚天劍、屠龍刀級別的神器,但是對于鎢制品這樣的超難加工材料來說,估計就相當于用石器時代的骨刀或者石刀砍骨頭。

大鎢坩堝的加工,國產的刀具在粗車方面還是相當不錯的。當時雲非他們試驗了各種各樣的刀具,最後選定YS8的國產刀具,不僅成本高,加工效率好,吃刀深度能夠達到單邊1-1.5mm,對于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

而精加工,就只能選擇鬼子生產的,或者美國的超細粉末合金刀具。小小一條5mmX5mm,100mm長度的刀條,不含稅,400人民幣!這個還是友情價,在曰本或者美國沒有門路的人根本就買不到。

國內市場上是找不到這樣的神器的,要不是當年雲非所在個公司跟曰本有一家鎢鉬制品的合資工廠,他們在精加工上,也無法跟國內其他那些公司進行競爭。

對于難度這樣大的項目,那個投資,不是短時間內的九一重工能夠承受的。

可這個關系到第三代智能手機以及一些高檔的數碼產品,跟芯片的升級換代也有著很大的關系,要想實現藍寶石以及單晶 這些產品在這個年代的中國進行制造,即使再大的困難,也得搞。

不然,一旦芯片公司讓世界所有的國家感到蛋痛,那最為重要的 原料,肯定得被猶太人控制下的米國給掐斷。

把自己脖子伸出去讓別人掐,對于現在的雲非來說,那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不過這事情,怎麼來看,也不能是自己一個私人公司能夠完成的。沒有國家的支持,沒有國家的大量科研部門投入,讓雲非自己搞,這樣的冤大頭,他絕對是不會干的。

國內生產鎢鉬制品的公司不少,至少,像廈門鎢業、中國五礦這些集團公司,可是都有著專門研究這方面材料的研究所以及制造公司。

可惜,他們也就只能研究技術含量不高的用來做照明燈燈絲的鎢絲,以及生產並不算先進的機械切削刀具,甚至連電加工方面的線切割用的鉬絲,都無法搞出來。

在二十一世紀之前,中國進行精密加工的數控刀具,百分之百進口!

「孫老,我知道您二位的意思。但是,這個項目,咱們九一重工一家私人企業,根本就承受不起!我們沒有專門的材料研究人員,沒有專門的材料研究實驗室。僅僅憑借熔煉車間的那個寒磣的化驗室,根本無法支撐起納米級立方氮化硼以及其相關配套項目的研究。」

為了繼續讓兩個老家伙為九一重工賣力,雲非不能不詳細解釋一番。

「小雲,我們提出這個項目,並不是說要九一重工承擔這個項目的研究經費,只要我們立項之後,先期把這個項目搞起來,取得一定的進展之後,就可以向國家申請項目資金……」這事情,雖然被雲非給說得臉上無光,但是司徒賀雲還是不想放棄。

他自己也知道,讓本來就資金緊缺的九一重工來承擔這個項目的起始研究資金,對于雲非來說太不公平。

等到以後有了一定成果,國家肯定會全面接受,並且有可能主導研究工作,那時候,九一重工除非是全力承擔所有的研究經費,否則根本就不可能獨家擁有那技術。

從這幾年對于雲非的了解來看,這個年輕人,貌似對于獨家擁有,有著不可思議甚至狂熱的執著!

「立項?雲老,這事情,你絕對靠譜?咱們公司,能夠數出幾個材料方面的專業人員來?難道就憑我們公司的這些人員,就能夠搞出整個國家都沒有搞出來的材料?」對于司徒賀雲的不知好歹,雲非真的是怒了。

這會兒也不怕得罪這個老家伙了。

拿我私人的錢,給國家辦事,我有這麼大公無私?

沒有!

我就是一個小市民!

「我記得你是搞自動控制的吧?在電子電路方面是泰斗級人物,難道你在材料方面也是?九一重工掙錢不容易,現在實驗室里面好幾個項目等著資金開工建廠吶!」雲非越說越不客氣,這會兒,依然忘記了,司徒賀雲這個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院士,只是自願幫著九一重工開發數控機床技術。

「你……」司徒賀雲被雲非的話給氣得說不出話來。

「司徒先生,您沒事吧?」見到司徒賀雲捂著胸口說不出話來,坐在門邊不遠記錄會議內容的毛丫冬急忙上前幫著老人撫胸口,不停地給雲非遞眼色。

然而正準備繼續說下去的雲非並沒有看到她的暗示,當雲非見到老頭被氣的不行了的時候,瞬間呆了。

萬一把老人家氣出個好歹來,不僅公司不好交代,雲非也同樣不好交代。

「老吳,你愣著干嘛,快給航天醫院打電話,叫救護車!」雲非只愣了一秒鐘,就發狂了。

該不會把老人心髒病給氣出來了吧!

要是這樣,自己就萬死莫辭了!

最為重要的是,老家伙翹辮子之後,自己的數控機床研究團隊誰來帶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業帝國最新章節 | 智能工業帝國全文閱讀 | 智能工業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