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業帝國 548 十億的大訂單(三)

作者 ︰ 葫蘆村人

ps︰感謝25度陽光2大大的打賞,感謝hywbj123、褲n111兩位大大各自兩張的月票。、

昨天晚上凌晨三點才下班,下班太晚,本來說今天下午碼字的,結果睡得正香,老板通知葫蘆今天下午到公司加班,這幾天整個工業區限電,很多活都堆積著……

今天一萬二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但是葫蘆會盡量完成的。、

「來幾台,肯定得來幾台!」一听到雲非的話,劉成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這樣是設備,不說用來加工數控銑或者加工心的大鑄件,哪怕是用來加工那些普通銑窗的基礎大鑄造件主體,效率都比用公司的技術人員加工好得多。

加工效率的提升,必然會降低機床的生產成本。

成本越低,質量越好的設備,在市場化的環境下,才能夠有著更加強橫的競爭力。

「你們設計的這種數控龍門銑,對于各種大鑄件加工的精度是多少?年產能大概是多少?」既然要買,對于這些產品的性能,還是先要了解清楚,畢竟這可是關系到很多的東西的。

在這個他們的產品銷路並不是很好的時候,要是買回去一堆只能擺放在那里當擺設的設備,這肯定是不能的。

雖然國家出錢,但是也不能過于鋪張浪費不是?

「咱們的龍門銑在三米的工作範圍內,設計的加工平面度在0.05mm之內,直線度0.07mm,重復定位精度0.05mm,不過按照目前的加工水平以及技術條件,最後出廠的成品,平面度只能達到0.08mm,直線度0.1mm。重復定位精度0.06到0.07mm……」雲非有點不好意思,國外一些生產重型精密設備的公司,生產出來的這樣的型龍門銑實際加工精度,都比他們設計的精度要高上一些。

重型設備不像小型設備那樣,能夠達到很高的精度。

小型設備的精度指標與標準,一般都是以0.01mm為量級單位。

而重型設備的精度指標與技術標準,則是以0.1mm為量級單位。

一重工現在設計開發的這種數控龍門銑,如果能夠達到他說的這樣的精度,已經能夠躋身于精密設備的範疇。

當然,雲非說的這些參數。都是理論設計性能與理論能夠達到的性能,到最後,出廠的設備能夠達到的精度,絕對會跟雲非口說的這些數據有差異。

當然,使用這些設備的廠家,都會有心理準備。

就連國外最好的生產廠商,都無法百分之百地達到理論設計的精度。

設備的加工精度,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材料的自身性能。加工的精度範圍,裝配技術的實現,控制系統的性能,甚至是設備周邊的溫度變化。地面平整度等等方方面面的東西。

也真是因為這樣,數控機窗才能夠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

「能夠達到這樣高的精度?」在機械技術行業浸yin了大半輩的朱峰表示有些不相信。

他認為,雲非的話有著很多的水分。

「當然,這個只是我們根據生產其他設備的經驗。推斷出來的數據,最後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精度,必須要等我們的研究工作完成。並且持續改進,爭取在五年的範圍內達到我們設計的精度要求……」對于朱峰的懷疑,孫麟很是不滿。

這些數據,可是集整個北方重工與一重工最為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利用兩方最為成熟的技術,並且經過長達半年的設計,根據現場的實驗數據推斷出來的!

首都一機自己生產不出來,居然也懷疑別人生產不出來!

「即使比實際精度差上一些,這個精度範圍也能夠滿足國內大部分的產品精加工要求。這精度差不多跟咱們現在使用的最好的普通精密設備的加工出來的零件精度還要高上一些……」作為一重工最早的盟友,哈爾重工第一個就下了二十台的訂單。

這些數控龍門銑用來進行一重工給他們代工的產品的最後的半精加工,不僅效率高,精度有保障,也能夠把這些重要的零部件的加工尺寸控制得一致,對于後面的精加工工序可是有著不小的好處。

「是呀,這比咱們現在使用的那些普通設備的生產效率可是高了不少,尤其是能夠把很多道工序集在一起,僅僅是各種裝夾的準備時間,就省下了太多了……」一個帶著眼鏡的瘦高老頭听了潘志高的話,看著眼前正在自動空運行跑合的數控龍門銑,點了點頭。

各種大型重型的零件,在加工之前的裝夾找正上面,都會需要大量的時間。

在沒有大型重型的數控加工設備之前,各個工序是分散的,每個大型或者重型零部件從毛坯到成品,都會經過刨、銑、鏜、鉗等工序,如果有著特殊的設計部位,還得需要特別制定的電加工工序。

每道工序都需要進行一次找正裝夾,這就使得這些大部件的實際加工時間甚至沒有準備工時長。

「當然,這樣把一個面所有需要加工的工序都集在一個工序,這個如何能夠不能提高精度效率?我們首都二機只有台的配額,雲總,你們不會嫌訂單太小而不接吧?」首都二機同樣是生產各種機械設備的公司,不過他們在上面各位部委大佬的嚴重,可沒有首都一機那樣重要。

即使這次大部分重要的國營企業技術設備集更新換代,首都以及重型設備的數額超過三十,而他們僅僅只有台!

「怎麼會呢,趙總,即使咱們接了貴公司的訂單,起碼也得明年下半年才能開始交付,你們就這麼點兒配額,難道不留著用來采購國外進口的高精度設備?」對與首都二機,雲非還是非常同情的。

雖然他們生產大部分的普通設備。但是技術水平,還真沒辦法跟首都一機相比。要不然,當初雲非直接會找他們合作了。

首都二機的趙明章還是非常有能力的一個廠長,四十歲剛出頭的他,臨危受命當上首都二機的廠長,短短兩年的時間,就把這個只有兩千多人,瀕臨破產的機械工廠實現扭虧為盈,他們新開發的工具銑以及小型的炮塔銑,雖然剛性差。但是對加工鋁件這樣比較軟的材料以及鋼鐵零件的精加工,精度效果比普通銑窗加工還要高的多。

深受市場用戶好評。

如果不是這樣,估計這次的國家集采購,就沒有他們首都二機的事情。

「國外的那些設備,除了價格高一些,精度也不怎麼樣,咱們國內,也就買買別人報廢的二手機以及生產出來精度不行的垃圾機床,咱們何必去受那個洋氣?」趙明章的話。頓時讓他周圍正饒有興趣觀看一重工的這台試驗數控龍門銑,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動跑合導軌與龍門立柱之間的間隙的國家各部委的領導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

這些領導,一向主張購買國外的進口設備。

在他們的眼,進口的數控設備。才是真正的高精度數控設備。

「咱們還是再去看看我們研究四軸加工心的現場吧……」這邊數控龍門銑看的差不多了,要不要下訂單,這些大佬們一時間也下不定決心,反正他們不僅要內部商量。最後還得經過上面的批復才能確定購買的數量。

畢竟這里面沒有幾個人願意向首都二機那樣,把所有的大型設備的采購配額都砸在一重工上面。

而最後,即使雲非不出馬。這些重型設備的采購,楊清也會去游說他的那些直屬領導們,只有一重工的這種龍門式加工心賣得越多,他們這些負責絕大部分的機械零部件生產的合作廠家才能得到更大的利潤。

這事情,他比任何人都還上心。

當然,各個得到國家重型設備采購訂單配額的企業大佬來一重工這邊實地考察,這也是他上下運作的功能。

跟一重工的雲非沒有多大的關系。

雲非只是邀請各個部委的大佬參觀工廠,沒想到,最後臨成行,上面的又有新的變化,為了擴大個工業部以及機械部這些下屬國營單位的自主經營權,這次的采購國家只是指導,組團采購,原則上由各個企業自主選擇,國家部委的大佬們只是負責集體談價格。

「這里就是咱們研制的能夠進行主軸立式/臥式轉換的仿制德國ep6的四軸加工心,咱們這是采用了德國人的大部分設計思路,里面大多數的關鍵技術,根本就無法仿制出來,都得自己研究……」四軸加工心的研究區域,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第一次對參觀團開放。

這個項目,花費了一重工往數控機床上面投入的研發經費一半以上的份額。

最早意義上來說,應該是在一重工還沒有開始建廠,雲非提出,在三軸加工心上面加裝pmc控制模塊驅動的簡易回轉工作台,形成的第四軸那樣的簡易四軸開始,到現在過去已經超過了四年的時間,不過也沒有取得多大突破性的進展。

四軸四聯動,是一直限制這個項目的因素。

對此,雲非也沒有什麼辦法。

雖然他見過不少的四軸家心,同時也有德國樣機供他們拆卸,但是有的東西,根本不是照著別人的產品設計出自己的產品,然後組裝就行了的。

「這個項目,從一年底立項到現在經歷四年時間,耗費資金過億,但是由于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取得太多的突破性進展,最為關鍵的技術就是如何實現四軸聯動的加工,四軸三聯動已經現在已經解決,不過四軸四聯動,始終不是很理想……」孫麟對著一臉失望的眾人介紹著一重工四軸加工心研究進展的情況。

如果不是雲非非得搞這樣能夠立式/臥式轉換的最為高端的四軸四聯動機床,在簡易四軸的技術儲備下,一重工生產的這種四軸加工心,應該已經可以投入批量生產了。

雖然僅僅是比那些簡易四軸高級不到哪里去的最低等級的四軸三聯動機床,不過由于第四軸跟y兩根移動軸合為一體,這間的技術,也算得上是國內一流了。

「孫總工,貴公司的四軸,大概要什麼時候能夠量產?」對于四軸加工心來說,對于制造精密機窗的公司來說特別重要。

「按照現在的進度,研究出來大概還要十個月到十五個月的時間,然後再進行精度的等級提升,達到德國人的rp6或者比他們更高,估計需要至少三年的時間,而且這樣的高級設備,產量也不會太高……」孫麟一臉無奈地說道。

對于只有一台樣機進行拆卸研究的四軸項目組來說,這玩意兒比三軸加工心的技術難了不止兩三倍!

「那貴公司現在會不會接受訂單?我們首都二機想要現在就下十台的四軸訂單,不管你們的價格是多少!」趙明章斬釘截鐵地說到。

其他人听到趙明章這樣說,也不能不表態,尤其是首都一機,東北一機這樣的廠還想要從一重工手得到他們迫切需要的技術的公司,紛紛向著雲非表明,他們迫切想要訂購一重工四軸加工心……

這次的現場參觀,其實就是一個現場訂貨會,不僅央各個部位的大佬來了,一些各個重型機械設備公司能夠做主的廠長以及工程師們都來了。

在數控龍門銑的價格上面,雲非倒是沒有像那些重型數控車一般胡亂要價,僅僅開出每台三百八十萬的價格!

僅僅就是這一項,在現場就接收到了一百三十二台的意向訂單。

這可把一邊的北方重工廠長楊清給興奮得不行。

雖然這數控龍門銑的利潤一重工拿大頭,生產機械部件的北方重工也分到了超過兩億的合同!

這可是北方重工到目前為止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接到的最為龐大的一筆訂單。

而這一切,都是一重工這家原來他根本就看不上的民營企業給他帶來的。

一重工那還沒有研制成功的仿制德國德克ep6的四軸加工心,在沒有實物,沒有可靠的技術手段保證的情況下,也接收到了超過四十台的訂單,不過交貨期都是在三年之後去了!(未完待續請搜索樂讀窩,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智能工業帝國最新章節 | 智能工業帝國全文閱讀 | 智能工業帝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