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的太監 第一百四十一章 秘征倭奴國(下)

作者 ︰ 流淚的毛驢

密征倭,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很多方面還需劃。

首先是在人數方面,隊伍不可能太大,否則的話很容易就會為列強察覺。而英法等國一旦聯合起來,強橫干涉的話,事情就會棘手的很。所以蕭然這一次仍然準備動用大興山的弟兄,而遠征登陸作戰,還要考慮留有一定數量的後援,作為預備隊。

這一隊人馬也不能太多,最好是在五百人以內。在舊火器加冷兵器的時代,通常這個人數的隊伍便于奔襲作戰,也方便隱蔽和逃跑,能夠更大限度的提高戰場生存率。開始的時候蕭然考慮想從納彥紫晴的右鋒營中選拔,但仔細考慮之後,還是決定從鄂倫春的八穆昆中選拔驍勇善戰的戰士。因為此次遠征日本本土,很可能要面對復雜的地理環境跟野外生存等方面的問題,鄂倫春弟兄是嘯聚山林的游獵民族,野外生存和作戰能力比普通人要強悍的多。

而這個時候,吉哈布也率領其他兩個穆昆的三百多名戰士開赴道北京城,依然編入火器營左營的編制中。這次鄂倫春部隊的選拔,就由盛左跟吉哈布兩人來辦。

另一方面,就是遠洋船隊、航行路線、以及登陸地點的選擇。這卻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蕭然手下兄弟眾多,但個頂個的旱鴨子,只會陸上本領,不曉水上功夫,所以只能抽調大清水師。但是自鴉片戰爭失利之後。清軍水師給洋鬼子地軍艦打怕了,大半都龜縮在江南內河,頂多是欺負欺負太平軍。沿海海港倒也有少量軍艦,但是清一色的在港里趴窩,連門都不敢出,估計連近海航線都早忘光了。更不要提在不被洋鬼子軍艦發覺的情況下,秘密遠洋開奔日本。要知道在海上不必陸地,航線一旦出了什麼岔子,那麼所有人都將踏上一條不歸路。別說登陸地點,能在茫茫大海上找到個落腳的地兒就算不錯了!

當然這個時候,要是能有一名經驗豐富的向導,問題或許還可以解決。可是要到哪里去找這麼一個人呢?

事情陷入僵局,一連幾天也沒有想出解決辦法。蕭然十分煩悶。這一日盛左來跟他商議鄂倫春戰士選拔事宜,中間蕭然隨口提起此事,盛左不由哈哈大笑道︰「巧了,真個是巧了!卻不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只咱隊伍上就有這樣的人!」

當即推舉出一個人來,原來不是別人,正是當日在大興山留守、率隊狙擊叛徒劉濤跟俄國鬼子地那名小隊長徐世昌。此人原就是海盜出身,在大海盜首領陳大牙手下,縱橫朝鮮、日本一帶海上。後來陳大牙為清廷招安。編入清朝水師,屬直隸總督譚廷襄麾下,駐守大沽炮台。

咸豐七年,即公元1858年5,英法軍艦炮轟大沽炮台,總督譚廷襄望風逃跑。致使大沽炮台失陷。陳大牙率兵奮起抗敵,不幸中炮犧牲,麾下兵士被打散,徐世昌隨難民一起潰逃至京師。

徐世昌見慣清廷水師懦弱無能,心灰意冷,流浪在京。為了糊口,被迫以為八旗兵替雇謀生,這才輾轉來到虎槍營盛左麾下。盛左愛才。有意結交與他,打通關系幫他頂了個包衣的出身,又一力提拔為委署護軍校尉。後來盛左率隊投靠大興山,又舉薦他擔任了三中隊第二小隊小隊長一職。現率隊在大興山留守,看守寶藏。

蕭然听了,恨不能抱起盛左照他那胡子拉碴的臉上狠狠的親一大口。當即叫人飛馬去大興山,將徐世昌找來。徐世昌一听說要遠征倭奴本土,這下總算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興奮非常,取出一張破舊的帆布海圖,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倭海秘略!

地圖繪制的極為詳細,從西起黃海,東至倭奴,北自野豬河馬頭,南抵琉球,囊括了整個朝鮮、日本海面。一些重要的島嶼還分別做了標準。要知道在那個年代,一份詳盡的海圖無異于軍事瑰寶,就連大清朝也沒有如此完備地海圖,想不到竟然在海盜的手中!蕭然立馬知道︰這回算是遇見真人了!

有了詳細海圖加上這位職業海盜做向導,最關鍵的問題便迎刃而解。由于蕭然希望秘密登陸,根據徐世昌提出的建議,船隊避開大沽航線,從旅順港秘密出航,穿過朝鮮海峽,經隱岐島,轉奔若狹灣登陸。這里距京都最近,如果登陸成功,按照特種部隊的突襲速度,至多一個晝夜的時間就能殺到京都,直搗天皇的老巢!

蕭然找到奕密調集了十六艘炮艦,其中「居船」七艘,「趕船」五艘,「鳥船」四艘,還有兩艘作為給養運輸的雙桅小型商船。另外旅順港八旗水師治下,也有重型戰艦十余艘

歸蕭然調遣。

這些個戰艦加在一起,已經將近三十艘了。在蕭然的印象中,三十艘重型炮艦,組建個特混艦隊跟英法那些洋鬼子真刀真槍的干上一仗都差不多了,自己不過是想運兵而已,通俗點說就是偷渡,又不是打海戰,哪里用得著如此浩大地遠洋艦隊?本想一口回絕,徐世昌卻拉著他衣袖,低聲道︰「這些船只未必能夠,還是等到旅順港看看再說吧。」

靠!蕭然心說你倒不貪,這麼多船還嫌不夠,你丫想打世界大戰啊?但是想想人家畢竟是專家,再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先看看總沒什麼壞處。

等到了旅順口一看,蕭然當時就無語了。原來奕炮艦,最長的不過30多米,雙桅掛橫帆,主桅高不到20。炮艦。吃水僅200噸,定員110人,船上大炮十門

這些戰船,如果僅從外型來看,倒也有幾分威武,跟蕭然後世電影里見到地古代戰艦也都差不多。可惜的是卻整整兒的縮小了n號!

啊!啊!啊~~~!

蕭然無比郁悶,大叫三聲仍覺得無法排解,真想找兩個水師提督什麼地來剁他個十刀八刀的才解氣。媽了個巴子的,難道這就是傳說中地大清水師?!

現在他終于想通了一件事︰為什麼歷史上,在鴉片戰爭時期,清朝全國水師的外海戰船總計900艘,卻仍擋不住幾十艘外**艦。上回在大沽海面擊沉的那四艘英**艦中,僅三桅大帆船伯蘭漢號戰列艦。排水量便達到1746噸,載436人,裝有三層武裝甲板,艦載火炮七十四門!剩下兩艘巡航艦,屬于小型的三桅快速戰艦,排水量竟然也在噸左右,艦載火炮最少的也有二十八門!從體積上來說,人家最小型地戰艦都比咱所謂的「重型炮艦」大上足足三四倍,這仗還他娘的怎麼打?!

在蕭然地印象中,其實中國地海軍力量在明朝曾經興盛一時。著名的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簡直是開創了中國的大航海時代!更有的朝鮮海戰,明朝海軍出動500戰艦,開赴朝鮮露梁,一舉擊沉日本戰船450!這是什麼樣的實力?

他還依稀記得,在1858年的那次海~包括一號福船在內的巨艦。僅先鋒鄧子龍的標營親軍所乘坐大型福船就有三艘!這種真正的重型炮船,「樹三桅,主桅4,船長20丈,艙五層,船面設樓高如城,可容300」,並配備紅夷炮8。40門,簡直跟英國戰列艦有得一拼!

而鄭和下西洋時所乘坐地寶船,更是中國航海史上的神話。據說這種寶船,最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按照後世學者推算,其滿載排水量竟達上萬噸!

可惜的是這只是推測,真實數據已不可考,因為在明朝中期,一些sb的所謂「忠心耿耿」的儒家信徒們,已經將航海有關了。但是不論如何,這至少證明了中國古代造船業跟航海業的發達,再怎麼著也不至于把個泱泱大國地水師,弄成現在這樣的螞蚱船吧?

根據明朝《武備志》記載,作為明朝水軍戰船的福船,由大到小一共分為六個型號︰最大的是一號福船,吃水二丈;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清朝的太監最新章節 | 穿越清朝的太監全文閱讀 | 穿越清朝的太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