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那考生被人打暈在地,用白布裹了抬走,估計是關進貢院的牢房里,等到考完才會放出去。
等到衙役收拾對面考舍時,很意外地發現了兩張餅子,都搖了搖頭,表示不明白這秀才既然有吃的,怎麼還生生地餓自己兩日,最後餓出臆癥來。
這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插曲,各人有各人的命運,也沒辦法感慨。
第二場的考論一篇,題用孝經,判五道。詔、誥、表擇作一道。
這個屬于機關公文寫作範疇,因為只一題,題量比起頭一場可謂是天上地下。
蘇木只用了一天就將這篇文章的草稿寫好,也不急著謄錄,只扔到一邊,閉目休息。
他心中也是頗不以為燃,只一道題目就要安排三天考試時間。而第一場卻要寫七篇文章,這個安排根本就不合理嘛!
第二日,他還是沒有謄錄。為了保險,又重新作了一篇。然後選擇最滿意的稿子反反復復地修改。
到第三日時,才規規矩矩地抄了上去,早早地將卷子交了上去。
不覺中,他已經在考場里呆了整整六天,第一場還好,第二場的三天卻是無比地難熬,只感覺時間過得是如此之慢,簡直就要把人給憋瘋了。
這個時候,他才體會出後世高考的好處來。只要進考場半個小時,你就能提前交卷。每日考完,還能回家。
回家之後,不管你是繼續復習,還是出門瘋玩,也隨著你。
這古時候的科舉,真是沒人性啊!
在第三場的前一天晚上,天一黑,天上的月亮就出來了,亮得怕人,滿地都是白亮的光影。
蘇木剛要做飯,鼻端就嗅到一股濃郁的香味。
抬頭看去,就見到一群衙役抬著無數蒸籠鍋盆過來,說是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主考官楊大老爺格外開恩,賞下酒食。
听到這一句話,士子們都小聲地騷動起來。
在考場呆了六天,大家都沒正經吃過什麼東西,這回總算是見著熱食了。
晚飯是一個果子,一塊月餅,紅燒豬肉白米細飯。竟然還有熱湯,酸菜粉絲白菜。
看到了肉,苦了六天的考生們頃刻之間原地復活能量全滿。
吃過飯,看了看桌上那塊月餅,又看了看天空中大得出奇的月亮,蘇木心中突然有些惆悵,也不知道小蝶在京城過得如何了,她也在抬頭看這這輪清輝嗎?
還有胡瑩。
還有吳小姐,你們節日可快樂?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
時間終于到了最後一場,這場的題量很大,是策五道。
策問沒有字數限制,但一篇文章怎麼著也得比八股文多一些才象話。若寫得太短,豈不顯得你肚子里沒貨。
所以,一般來說,這種文章都在九百到一千二之間,再多,卷子就不夠用了。
因為不像是八股文有嚴格的格式限制,寫起來自由度很大,可就如此,所花費在思考上的時辰卻比第一場更多。
加上馬上就是考試結束,當考官讀題目的時候,蘇木還有些緊張。
等到抄完題目一看,卻舒了一口氣︰這些題目最適合寫那種空洞乏味的官樣文章了,我來通州之前,已經和吳小姐就這種文體探討過無數次。這回這一場,應該是能拿滿分了!
這一場的考試的策問題目很簡單︰第一問易系尊卑書、明良、群臣相遇,蓋千載一時也;第二問古之天者多矣,其最才者有三;第三問經術治道相為表里;第四問河之為患久矣;第五問疢之來聖世不免。
都是截去了頭尾的半句話,考的是考生對人文歷史的熟悉程度。如果你沒看過相關的史料記載,光這種藏頭去尾的題目,就能讓你丈二金剛模不著頭腦。
好在身體以前的原主人雖然智商不足,卻在父親的監督下將家中的書籍都背了個滾瓜爛熟,這些典故和歷史蘇木卻是知道的。
經過考前幾日的突擊,他也知道該怎麼做這種題目。
蘇木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忍不住低聲道︰「終于要解月兌了,還有三天,鄉試ok!」
**************************************************
這邊,考生們正興致勃勃地吃著晚飯,在至公堂里,楊廷和和兩個副主考,還有監考官也難得地坐在一起吃頓飯,一是慶祝中秋佳節,二是商量馬上就要開始的公務。
按照鄉試的規矩,第一場考試的七道時文結束之後,所有考生的卷子就要收上去。謄錄,彌封之後,交到同考官手里審閱。
同考官分房判卷時在卷子上寫下自己的判語,將合格的卷子初步篩選出來,總數大約四百張的樣子,然後再交到正副主考官手上。
因為這次北直隸只錄取兩百名考生,所以,正副主考官在判卷之時,還要刷下去一半備用。
最後,才排定名次,這叫定元。
因為第一場的七篇八股文在整場考試中所佔的比例很大,所以,這個名次基本就算是最後的名次。至于後面兩場,只不過算是一個參考。如果不出大的紕漏,過關的考生基本就算是新科舉人了。
當然,如果最後兩場的考試題目作得不好,依舊要可以刷下去,而是去那兩百份備選的卷子中挑一份合用的補上。
公堂中,同考官送過來的卷子已然堆積如山。
在考場中呆了整整六天,兩個副主考和監考官都有些疲倦了,倒不是累,而是無聊。
倒是楊廷和依舊一臉的神采熠熠,端著酒杯不住勸酒︰「三位同仁,辛苦了這六日,只剩下最後一場了,各同考官、外簾官都已經將第一場的卷子判完,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兒。本官打算今日熬個通宵將第一場的名次給定下來,辛苦了!」
三人同時舉杯,笑道︰「早就等得不耐煩了,這個主考還真不好作,反倒是同考官來得有些意思,也不至于在這貢院枯坐六天。」
楊廷和飲完酒,走到考卷前,模了模卷子。
卷子早已經被謄錄官用朱砂重新抄了一遍,又用封條封住名字,稱之為朱卷。
上面只有一個「天一」、「地二」的編號,在沒有拆封前,你根本就不知道卷子屬于那個秀才,又或者他究竟在坐在哪間考舍。
「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