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法子?」張太後看著蘇木,顫抖著聲音問。
蘇木︰「稟太後,臣是相信沖虛道長的。當初,錦衣衛經歷司經歷胡順因為子嗣艱難,就去求教過他如何得子的法門,還是臣引見的。」
張太後來了精神︰「胡順,不就是你的岳丈嗎?這次在寧夏平判立了大功,封了伯。」
「是,就是他。」蘇木點頭。
張太後︰「當初是怎麼說的?」
蘇木︰「臣當時就在場,沖虛道長說了許多夫妻之間如何琴瑟和鳴,如何子嗣綿長的修行法門,臣當時听了,覺得正符合天人之道,心中佩服。剛才在太後面前說到陛下的龍體,這才想起這人的。」
太後突然冷笑︰「好象胡順到現在也沒兒子啊,看來,這個沖虛的法子也不成。」
蘇木︰「其實,若我家岳丈依照沖虛道長的法子去修行,現在只怕已經有兒子了。只不過……」
「只不過什麼?」太康好奇,忍不住問。
蘇木笑道︰「只不過我家丈母娘實在太厲害,逼臣悄悄在沖虛那里托情,讓沖虛道長對泰山老丈人說他命里和身子上都該得無子,叫他絕了這個念頭。」
這個時候,蘇木也顧不得家丑不能外揚。就將那事從頭到尾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最後道︰「太後,當出沖虛道長對臣說,我家岳丈之所以沒有子嗣,只要是身子之中的陰陽二氣不調。如果練上幾年的氣功,等到五內五行協調和順了,要想生育子女也不是難事。這件事情臣句句說得都是實話,太後下來之後可著人去查。若臣有半句虛言,太後自可辦臣一個欺君之罪。」
這話已經說得很重了,在配合上蘇木一臉鄭重的神情,叫人不信都難。
說謊話是講究技巧的,正如《鹿鼎記》中說話,騙人不能全是假話,否則很容易被人揭穿。得九實一虛,無關緊要的事情都照實了說,說得越詳細越好。被騙的人糾纏在具體細節里,自然會將最要緊的那一虛給忽略了。
今日為了月兌身,為了不讓張太後時刻惦記著要殺自己滅口,蘇木也是沒辦法,連胡順的**都拿出來說。
將來胡順若是知道,只能說一聲抱歉。
听到蘇木當初為了討好老丈母,為了讓胡瑩做兩頭大,竟然和沖虛合作,耍得胡順團團轉,太康公主咯咯笑起來︰「蘇木啊蘇木,想不到你是這麼一個人,連自己的岳父也作弄!」
張太後也不覺宛兒︰「蘇木,看起來你那個老丈母很厲害啊,為了獨攬丈夫的愛寵,連這種手段都使得出來。叫哀家怎麼說你們呢,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你智計百出,你家里的人也不簡單。」
蘇木竟是有些羞愧︰「臣惶恐,太後,臣千里迢迢從寧夏回京,車舟勞頓。陛下那邊還等著呢,若是沒有其他旨意,臣告退了。」
就欲乘機溜走,離開這大凶之地。
「滿著。」
蘇木以為張太後還是不肯放過自己,心中一驚︰「太後還有何吩咐?」
張太後想了想,便道︰「蘇木,陛下子嗣這事就交給你辦,沖虛那里由你去說。當然,這事得秘密去做,不能叫其他人知道,哀家也不方便給他旨意。若此事情辦得穩妥了,你就是我大明朝第一功臣,你不是想要爵位嗎,如今你也是一等伯了,到時候,封侯也不難,這事哀家可以替你做主。」
封侯蘇木自然是千肯萬肯,可他也知道,如果正德皇帝真的有不育癥,就算沖虛手段再高明,也是無法可想。
這種事情,即便是放在現代社會,也是無法可想。據蘇木所知,現代社會遇到這種病,即便是做試管嬰兒,也不敢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而且,做試管嬰兒只能做三次,三次以後還不能懷孕,就只有遺憾放棄。
這里可是明朝啊!
但表明上蘇木還是很干脆地應了一聲︰「臣遵旨,這就出城去找沖虛道長。」
「不急,九門已經關閉,你現在出城,仔細引起別人注意,還是明日吧。」張太後揮了揮袖子︰「陛下正在西苑宴請有功將士,你平定了寧夏亂局,居功至偉,不能不出去,過去吧。」
沖虛現在掛了個尚書頭餃,總領天下道觀,如今正住在城外白雲觀。
「是,臣這就去。」蘇木飛快地行禮,然後逃了出去。
等到出了皇宮,蘇木這才發現大秋天的,自己背心竟然**的,好象是被人潑了一盆水。
等到上了轎子,半天,他一顆亂跳的心才算平復下來。
這是他第二次見到張太後,同上次一樣,也是在生死關頭打了個來回。
听人說,張太後非常愛讀我蘇木的書,平日里同別人說話的時候,對我的詩詞文章也是贊不絕口。可一遇到國家大事,這個張太後說翻臉就翻臉,說殺人就殺人。
蘇木心中氣惱︰有這麼做粉絲的嗎?
不覺中,他對張太後突然有些發怵。
自從穿越到明朝之後,他還真沒懼過一個人。無論是貴為天子的正德皇帝、手握天下權柄的劉瑾,還是內閣的幾位宰輔,甚至是殺氣騰騰的仇鉞,自己都能輕松面對。
可對張太後這個表面上看起來小巧溫和的女子,他卻是真的怕了。
這還是只說正德沒有生育,如果讓太後知道正德有心腦血管疾病。現在年輕,還好。如果將來年紀漸漸大了,隨時都有可能暴斃。
估計,我蘇木今天就出不了皇宮了。
……
等到蘇木出去,張太後的眼淚突然落了下來。
太康忙安慰著張太後︰「太後,剛才蘇木不是說了嗎,沖虛會有辦法的。」
「神仙術,總歸是虛無飄渺,未必可靠。」
太康一想起正德的身子,心中難過︰「不試一試又如何甘心。」
「是啊,不甘心,真的不甘心。」張太後喃喃道︰「咱們吃了這麼多苦,總算扶皇帝順利地繼承了先帝傳下來的江山。若將來皇帝無後,這帝位豈不要旁落在別人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