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揮鞭 第二十章 造紙坑人

作者 ︰ 漢武揮鞭

「太傅,你不好好辦太學,又到孤王宮中作甚?」劉徹無奈的看著書房里的衛綰,滿腦袋黑線。

「學生來求殿下墨寶。」

衛綰恭敬萬分,對于他以學生自稱,劉徹無奈,卻也懶得再去糾正。自從衛綰向劉徹討教了幾次先秦經典,就一直視他為師,常常弄得他相當尷尬。

「太傅要孤王墨寶?所為何事?」

「太學已經竣工,百名太學生也已篩選完畢,過幾日就是入學禮。陛下命下臣為太學祭酒(太學校長兼國家教育部長),入太學者需行拜師之禮。學生既以師禮侍殿下,當請殿下墨寶,至于案上,供其參拜。」

咳咳……

正端過茶杯喝水的劉徹差點沒把自己嗆死,「太傅莫要胡言!這話傳出去,莫不要是天下人罵孤王欺師滅祖?!太傅!太傅!衛先生是孤王的太傅!」

「殿下莫急,是學生考慮不周。不過太學乃是殿下首倡,理當為太學題字才是。」

衛綰還不死心,打算曲線救國。

「史上有沒有太子給官學題字的先例?」劉徹心中一動,太學啊,世界第一座高等學府,老子提議建的,不留個名多少有點不甘心。哪怕寫個劉徹到此一游,也是極好的。

衛綰知道劉徹怕犯忌諱,稍微考慮了一下,道︰「呃,古時官學中正殿的匾額應由帝王來題寫,要不殿下題副楹聯吧。」

楹聯源自春秋時門框兩側掛著的桃符,在漢朝逐漸轉化為類似後世對聯的對偶句。

劉徹想了想,覺得這注意不錯。把俺的字擺在皇帝老爹題的牌匾下,御史們說破大天去也拿自己沒辦法。

劉徹點點頭,拿過兩片較大的竹簡,思考起來。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不成不成,這不就成了書呆子了?腐儒誤國啊!

劉徹思慮良久,擺出一副大宗師的架勢,運筆如飛,一氣呵成。

衛綰趕緊湊過來一看,眼楮不由一亮,念道︰「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好!好啊!」

劉徹絲毫沒有版權意識,一副雲淡風輕小意思的模樣。

「只是這字……」衛綰皺著眉頭,認真打量了一下兩片竹簡,口氣里很明顯有些惋惜。

「漢隸很難寫的好吧,再說俺在新中國也沒練過毛筆,能寫成這樣,很不錯啦!」劉徹狠狠的想到,忙將兩片竹簡抓了過來,說道︰「太傅就照著這副楹聯去題字吧。」

衛綰無語,但也無可奈何,殿下的字確實見不得人,太過損皇家威儀,也只好自己回去親手謄寫一份。

衛綰想想也無事了,正要告退,卻又被劉徹叫住。

「太傅,我記得太學博士可是有五十人之多,怎麼只招了一百名太學生?」

劉徹有點納悶,這太浪費教學資源了吧?滿世界圈錢的美/帝都沒敢那麼奢侈啊。

「殿下,這已經不少了。僅此這百名學子,各種典籍倒是不虞使用。如是再多些,耗費頗巨,耗時過久啊。」

衛綰無語,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太子就是不知道培養個讀書人要花多少銀錢。

劉徹一拍腦袋,擦!忘記造紙了,沒有紙張辦個毛的學校。誒呀!還有廁紙,現在天上人間的衛生間還用的是絹帛呢,咋就沒想到呢,實在是忙暈了。

「如此太傅先去忙吧,孤王還有點事,先失陪了。」劉徹朝衛綰作了個揖,倒是風風火火的先離開了,留下滿臉訝異的衛綰。

劉徹去做什麼啦?去造紙嗎?錯了,他跑到寢殿去睡覺。臨睡前吩咐貼身內侍李福,這幾日都不許人來打擾,食物送進堂室就好。

只有等你穿越回古代,才會了解,沒有百度的幫助,搜尋資料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劉徹整整三天吃飽了睡,睡餓了吃,才從腦海中的書庫里找到《天工開物》中所記載的竹紙制造方法,這是最適合現在漢朝實際情況的造紙術了。當然,比東漢蔡倫造的紙要好上許多。簡單的來說,就是用有竹簾的框架,將分散懸浮于水中的縴維抄成濕紙頁,經壓榨月兌水,再行曬干或烘干成紙。

原本劉徹想自己開個作坊,但隨即打消了這個念頭。這可是國之大事,雖然可以狠賺一筆,但是必須拉著皇帝老爹一塊干。

「父皇,如果可以選擇,在兩種實用的農具和一種便宜的文具之間,父皇會選什麼?」劉徹走進御書房,對正埋頭批改奏章的皇帝老爹小心翼翼的問道。

景帝頭都沒抬,毫不猶豫道︰「朕兩樣都要!」

「如果只能選一樣呢?要知道那兩種實用的農具至少可讓農人節省過半的耕作時間,可以有時間開拓更多的荒地,打更多的糧食……」

景帝抬起頭,淡淡的掃了喋喋不休的劉徹一眼,打斷他道︰「那朕選那種便宜的文具!」

「啊?為什麼?」劉徹長大了嘴巴,驚訝道。

景帝幽幽說道︰「因為朕知道,那兩樣農具你留著沒用,早晚會獻出來的。你既然來找朕,定是為了那便宜的文具,說說吧。」

劉徹無奈,只好說︰「兒臣所說的這種文具叫紙,乃用竹漿所制作,代替絹帛用于書寫,且價格便宜。」

「哦?紙?听皇兒描述,倒是有些像赫和方絮。孫全,上次是不是少府還曾獻上一些。」

景帝皺了皺眉頭,顯然記得不是很清楚,就問不遠處侍候著的掌印太監孫全。

孫全躬身回答道︰「回陛下,確有此事。陛下上次興之所至,還著下臣去詳細詢問了一番做法。」

見到劉徹滿臉的疑惑,忙繼續說道︰「織染署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薄片,經晾干之後剝離下來,可用于書寫。」

擦,原來最早的紙是這麼來的。

劉徹隨即問道︰「那為何不令他們多做些?也免得再用簡牘寫字。」

「殿下說笑了,哪里來的那麼多惡繭、病繭?若是用好繭去做,倒還不如絹帛劃算。」

孫全搖頭笑道,和太子說話時,他倒沒太大的忌諱,畢竟這輩子,景帝跟他呆在一起的時間是最久的,算是個老伙計了,平時劉徹對他都很尊敬。再說他也沒什麼野心,算得上無欲則剛的一個人。

劉徹一拍腦子,覺得自己最近真的是忙暈了,反應有點遲鈍。也可能是連睡三天三夜,有點迷糊了,以後還是要多注意才是,免得英年早逝。

劉徹仔細想了想,拍著胸脯保證道︰「父皇放心,兒臣造的這紙,是用竹漿制成,潔白柔軟、浸潤保墨、綿韌平整,最重要的是耗費頗小,不足絹帛百一之數。」

「哦?那還不快快獻上來。」

景帝頓時來了興致,他如果不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就不配做皇帝了。

「父皇,依兒臣之見,這造紙之術,還是照著冶煉作坊的章程較為妥當。」

「哦?皇兒何出此言?莫不是又想分一杯羹吧?此等利國利民的大事,不可如此兒戲!」

景帝聞言,臉上隱約有點不高興。

劉徹忙解釋道︰「父皇誤會了,兒臣敢問父皇,如若這紙張出現,何人受益?」

「自然是天下萬民!」景帝倒是大義凜然。

劉徹壓低聲音,緩緩說道︰「兒臣倒不這麼認為。若是這造紙之術傳了出去,定是那豪強權貴受益!」

景帝看了看孫全,揮了揮手。

孫全心領神會,走出去把御書房外的內侍和宮女全都遣得遠遠的,自己守在了門外。

劉徹見狀,繼續說道︰「如今我大漢官吏多取世襲與孝廉,如此世家政治,豪強權貴必會尾大不掉。父皇既然借吳楚之亂削掉了諸侯的權柄,剩下的就是豪門世家。其根基就在朝堂之上,欲斬草必先除根。父皇以為然否?」

景帝眼中寒光閃過︰「然也!奈何民間無士,就算血洗朝堂,也是無用,繼任之人必也出自世家。」

「民間無士,皆因讀書耗費頗多,然而有了這造紙之術,當可開啟民智。」

景帝聞言一驚,滿面怒容,怒斥道︰「開啟民智?皇兒想亡我大漢乎?」

要知道,漢初統治者崇敬黃老之學,講究無為而治,認為就是有了智慧,才有**,才有了貪婪,才有了爭斗。劉徹的這番話,可真嚇壞了景帝。

劉徹當然知道現在談開啟民智就是找死,卻微笑安慰道︰「父皇莫急,這就是兒臣不希望造紙之術公開的原因。父皇細細思量,若是公開了造紙術,豪強權貴多辦私學,聲威愈重,豈不糟糕?但若是造紙術只在父皇手中,用來辦學,不是想要多少士就有多少士?」

「哦?皇兒似乎有些道理。只是若是辦官學,不取世家之人,怕是朝野不寧啊。」景帝雖有些心動,但最終還是覺得不妥。

「嘿嘿,兒臣可沒說要辦官學,兒臣要辦孤兒院!」劉徹奸笑道。

「哦?何為孤兒院?」

「我大漢將士數十萬,每年戰死者以萬計,長年累月,僅這關中之地,軍中孤兒就不下十萬,父皇可以撫恤之名,在長安城外辦孤兒院,取其年幼者,聚而養之。擇聰慧者授以經書,體壯者授以五兵,手巧者授以匠作,每日更要差人教導其忠君愛國,時日一長,待其長成,父皇可如烹小鮮般,將這大漢朝堂……」

景帝恍然,忙道︰「皇兒此計甚好。只是數萬孤兒,且不說讀書之事,單單是每日口糧,就耗費頗巨。」

劉徹胸有成竹道︰「這正是兒臣不願公開造紙之術的另一個緣由,這孤兒院的耗費,須得從豪門權貴的手中取來。」

景帝若有所思,隨即放下老爹的架子,跟劉徹細細討論起來。談到高興處,兩父子都發出了陰測測的奸笑聲,嚇得守在門口的孫全兩腿發軟。雖然不知道他們在算計誰,但善良的老孫頭已經提前為被算計的人默哀了。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武揮鞭最新章節 | 漢武揮鞭全文閱讀 | 漢武揮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