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魔召喚師 赤鏈蛇

作者 ︰ 進化中

[[[cp|w:200|h:126|a:l|u:/chapters/20136/3/26898936350581936043]]]蛇目游蛇科鏈蛇屬的一種,又稱火赤鏈。分布于中國各省區(除寧夏及青藏高原外)的蛇。全長約1米,體背黑褐色。因具有60條以上的紅色窄橫紋而得名。背鱗平滑,或體後段的中央少數幾行微稜。頰鱗常入眶。頭背黑色,鱗緣紅色,枕部有一「︿」形紅色斑,眶後有一黑紋向後達第7枚上唇鱗。赤鏈蛇棲息于平原、丘陵和山區,常見于田野、山坡、路旁、竹林、村舍和水域附近,有時進入住宅內。常卷曲成團,伏于草堆下。多在傍晚活動。以魚、蛙、蟾蜍、蜥蜴、蛇、鳥等為食。

中文學名︰赤鏈蛇

拉丁學名︰dinodon

別稱︰紅斑蛇、火赤鏈、桑根蛇

二名法︰dinodonrufozonatum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雙孔亞綱

目︰有鱗目

亞目︰蛇亞目

科︰游蛇科

亞科︰游蛇亞科

屬︰鏈蛇屬

種︰赤鏈蛇

分布區域︰朝鮮、日本、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

形態特征

鏈蛇(還可以稱作紅麻子),全長1-1.5m。頭較寬扁,頭部黑色,枕部具紅色「︿」形斑,體背黑褐色,具多數(60以上)紅色窄橫斑,月復面灰黃色,月復鱗兩側雜以黑褐色點斑。眼較小,瞳孔直立,橢圓形。頰鱗1,常入眶;眶前鱗1(2),眶後鱗2;顳鱗2+3,上唇鱗2-3-3或3-2-3(2-2-3)式。背鱗19(21)-17(19)-15(17)行,中段平滑夫稜;月復鱗184-225;肛鱗完整,尾下鱗45-95對。

動物形態

體長可達1.2米。頭部略扁,呈橢圓形。吻鱗高,從背面可以看到。鼻間鱗小,前端橢圓。額鱗短,長約等于自其前緣到鼻間鱗前緣的距離。顱頂鱗長而大,長為額鱗與前額鱗之和。眼上鱗小。頰鱗狹長、入眼,下與第2、3片上唇鱗相接。上唇鱗8片。眼前鱗小,1片,不達頭背;眼後鱗2片,偶為3片。前顳鱗2片,下面一片特大;後顳鱗3片。鼻孔位于2鼻鱗之間,有瓣膜。下唇鱗10片,前頦鱗比後頦鱗大,與前4個下唇鱗相接。後頦鱗與第一月復鱗間有2對小鱗。體鱗光滑,背中央後部有數行微弱的起稜。鱗列19∼17∼15行。月復鱗187∼207片,肛鱗單一,尾下鱗64∼79對。體背面黑色,具有約70條左右狹窄的紅色橫紋;頭部鱗片黑色,有顯明的紅色邊緣。頭後部有一"丫"形紋。月復部白色,在肛門前面則散生灰黑色小點。有時尾下全呈灰黑色。

棲于田野;村莊及水源附近地帶。以蛙類、蜥蠍及魚類為食。分布bj、zj、js、ah、jx、fj、台灣、gd、sc、yn、hun、hub、sd、sx、heb、hen等地。分布較廣

大多生活于田野、河邊、丘陵及近水地帶,並常出現于住宅周圍,在村民住院內常有發現(山區少見,城市周邊的郊區辦郊區以及城里的花園等地都有)。以樹洞、墳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為窩,野外廢棄的土窯及附近多有發現。屬夜行性蛇類,多在傍晚出沒,晚10點以後活動頻繁。白天躲藏在牆縫、石頭、洞穴中,遇到敵害時,先將頭部深深埋于體下,搖動尾巴警告,如警告敵害無效,會彎成s型會發起攻擊,野生個體較凶猛,一旦被抓住會亂咬,尤其喜歡咬軟的東西,有咬人不放的習性,不過在與人接觸一段時間後就會大大好轉。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赤鏈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20g/kg、10g/kg醇、水提取物灌胃對蛋清及瓊脂性大鼠足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與氫化可的松15mg/kg的療效相近,同時不同劑量的水、醇提取物也能明顯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炎性腫脹。

2.鎮痛作用,熱、電、化學(酒石酸銻鉀)刺激均可證明赤鏈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對化學刺激鎮痛作用尤為顯著,對熱刺激作用最弱。

3.鎮靜、催眠作用,本品50%醇提取液灌胃對戊巴比妥鈉閾下催眠劑量有較強的催眠作用,並有抑制小鼠自發活動的作用,還能延長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100%醇提取液對小鼠有明顯的直接催眠作用,強度與35mg/kg戊巴比妥鈉相當,水提取液作用不明顯。

4.抗驚劂作用,赤鏈蛇醇提液對回蘇靈、士的寧、電體克年至厥均有對抗和保護作用,以100%醇提取液20g/kg作用尤為明顯。強度與25mg/kg苯巴比妥鈉相當,水提取液無作用。

特征習性

赤鏈蛇頭扁大、呈明顯的三角形,頭部黑色,頭部鱗緣呈紅色,吻鱗高,從背面可以看到。體背面黑色,具有約70條左右狹窄的紅色橫斑紋。體兩側為散狀黑斑紋,月復鱗外側有黑褐斑,月復面呈淡黃色或白色。尾短細,為標準的毒蛇尾狀,有時尾下呈灰黑色。此蛇屬中性蛇類,體長可達1.5米以上,體重達1000~1250克左右,最大者可達1500克。

赤鏈蛇主要棲息在田野、村莊、住宅及水源附近,在村民住院內也常有發現。多在傍晚出來活動,屬夜行性蛇類。晚10時以後活動頻繁,平時性情比較溫和,白天蜷曲不動,長將頭部盤縮在身體下面。不主動攻擊人,性懶不愛動,爬行緩慢。但在受到驚嚇時行動敏捷,捕咬目標明確。主要以蟾蜍、淡水小雜魚、泥鰍、雛雞、幼鳥及鼠類為食,此蛇有食蛇習性,在食物供給不足時吞食同類,養殖時應加以注意。此蛇繁殖系卵生,5~6月交配,7~8月產卵,每產7~15枚,孵化期40~50天。

攝食習性

赤鏈蛇的食欲旺盛,每隔7~8天便要攝食一次。重500克左右的蛇,每次可吞食2~3條小雜魚,多者可達5條。幾十厘米長的小幼蛇亦能吞食較大的蟾蜍。在吞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相互咬傷或吞食現象,在食物缺乏時尤為明顯。這就要求在飼喂時,需有專人守候,有人在旁並不影響其吞食。遇有這種情況,要捏住一條蛇的頸部讓其松口,強行松開;或采取前面已經介紹過的「一把小剪刀,巧分爭蛇食」一文中介紹的方法。

在喂養時,可輪換喂些水蛇、雜蛇、老鼠和泥鰍等,盡量使投餌多樣化。赤鏈蛇吞食後喜歡靜臥,此時不要驚擾它。如果受到過分驚嚇,會將月復內的食物吐出來,即使吞吃了一條同類也不例外。有關赤鏈蛇經馴化後吃死食的做法和方法,前面已有祥介。此處就不贅述。

疾病預防

赤鏈蛇在適宜的環境中生存很少生病,是人工養殖的種類中死亡率較低的品種,其生命力較強,這也是人們大量養殖該蛇的主要原因。不過該蛇在冬眠後或出蟄活動後不久常伴有口腔炎的發生。應加強消毒,並及時隔離治療,以防相互傳染。蛇場、蛇窩在盛夏季節和雨季,要保持清潔和干燥。環境濕度一旦達到85%以上時,此蛇易患霉斑病。此病對該蛇的危害性最大,不亞于肺炎的危害程度,具體的治療可參照後面的方法予以防治。

為了更好的消除和預防上述蛇病,在飼養季節蛇場內要經常打掃衛生,定期更換飲用水。避免場內、窩內過分潮濕,保證蛇場通風,並定期給予全方位徹底消毒,即連續消毒7~10天,每天早晚各1次。

飼養要點

家庭玩賞性飼養赤鏈蛇,其飼養箱以透明的塑料、玻璃或有機玻璃質的為好,便于觀賞。箱體的大小以100厘米x50厘米x(60∼70)厘米為合適,上面用鐵絲網制成既通氣良好又牢固的蓋子蓋好。也可以用木箱飼養,但木箱四周要襯一層鐵絲網,以防止其將木箱鑽破逃走。

配合其喜愛陰暗潮濕的環境,可以在飼養箱中放置沉木或石塊供起躲藏,或者鋪少許苔蘚保持潮濕,並提供其游泳的水容器。箱的底層宜鋪一層5∼6厘米厚的潮沙土,沙土上墊一層紙,便于清除打掃污物時更換,免得細小的污物掉在沙土中不好處理。即使這樣,沙土隔一段時間也要換上新的。箱內還要放一個陶質或瓷質的盤子或水槽,每天都要換上清水。蛇的生活是離不開水的。此外,箱內應放2∼3段比蛇身粗一些的樹枝段和1∼2塊破損了一半的大缽子或瓦缸,倒扣在紙上,樹段供蛇盤在上面休息和玩耍,破缸(缽)供蛇在里面藏身隱蔽,使它生活得更舒服。

赤鏈蛇食性廣,喜歡陰暗潮濕,飼養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通風、水的清潔和提供衛生的食物,否則會得口腔潰瘍和皮膚疾病。該品種比較耐寒,室內飼養不需要加溫,有冬眠習性,此時提供隱蔽的地方供其冬眠。

開始飼養最好從幼蛇養起。養幼蛇的方法很簡單,把它關在洞養箱內,只要每天供應新鮮的食用就行了。初生的仔蛇不吃食,因其月復中的卵黃可維持6∼7天。隨著卵黃等體內積蓄的營養素耗盡,經過8∼12天第1次蛻皮後蛇開始進食,此時活動能力逐漸加強,開始投喂小昆蟲的幼蟲、小魚蝦及蝌蚪等活食,再經幾天之後喂一般成蛇的食物,不要每天都喂,隔3∼5天喂1次就行。這以後,可投喂小青蛙、小鼠、小魚、蜥蜴和其他活昆蟲。

赤鏈蛇對溫度、濕度、環境等養殖條件適應能力比較強,容易飼養管理,適宜于初次養蛇者飼養。但此蛇食欲比較旺盛,每隔6∼8天便要攝食1次。1條重500克的赤鏈蛇,每次可食小青蛙或小蟾蜍2∼3只,多者可達5只。

在飼養過程中,不要老用一種飼料飼喂,要經常調換品種,如用老鼠、魚、泥鰍、水蛇、蟾蜍、小雞等不斷輪換。為了貯備食物方便,可以馴誘蛇吃死泥鰍。所謂死泥鰍,不是病死的或不新鮮的死泥鰍,而是把活泥鰍放在開水中燙死的新鮮泥鰍。在馴誘赤鏈蛇吃死泥鰍之前,應暫停投喂其他食物。

赤鏈蛇也很喜歡吃小雞,孵雞場淘汰的雛雞也是一種上好的食料。

赤鏈蛇有食蛇的習性,因此,每個飼養箱中只養1∼2條,不宜多條混養,大蛇和小蛇、親蛇和仔蛇都不宜養在一起。

赤鏈蛇吞食食物之後喜歡靜臥,此時不要去驚擾它,如果受到驚擾,它很可能會把吃進的食物吐出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神魔召喚師最新章節 | 神魔召喚師全文閱讀 | 神魔召喚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