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何進要誅殺宦官,並非是由于他自己跟這些宦官有多大的仇怨,而是他想要增加自己在黨人之中的威信,于是便想借助除掉宦官之事來達成所願。然而,他卻未能想到,宦官們竟然會狗急跳牆,最後因為他的拖沓和大意,致使自己反被宦官給設計殺害,這真可謂是得不償失。
不過,何進猶豫歸猶豫,拖沓歸拖沓,他也曾用過還算聰明的法子,便是將一干宦官全都攆出宮去。然而,回到家中的宦官卻個個擔驚受怕不已,他們害怕自己還沒能回到各自的封地,在半道上就會遭到黨人私下里的暗害,因而便只好破罐子破摔,打算跟何進來個魚死網破。不成想何進一時大意輕敵,就被他們給設計伏殺了。
何進的死,直接成為了黨人們集體爆發的導火索。以袁紹等人為首的黨人集團,假借「替何進報仇」為借口,大張旗鼓地率兵攻打禁宮,並且還放火燒毀了宮門。當然,放火燒宮之事,是當時的虎賁中郎將袁術所為,因為一時攻不進去,所以袁術才會放火燒門。話說,宦官們謀害了當朝大將軍,而且還是皇帝的舅舅、太後的哥哥,按律是要抄家滅族的。只要何太後一聲令下,就可以把這幫宦官給依法處置了,哪用得著他們去報仇啊。
在袁紹等人攻入了禁宮以後,不管是不是太監,只要是沒長胡子的,全都一律格殺無論。如這般情況,豈不就是在枉殺無辜嘛。從這幫人的行徑就可以看出,替何進報仇只是他們的一個幌子而已,誅除宦官以保證自己的利益才是他們真正的目的。
宦官殺了何進以後就冤枉說何進要造反,然後打算安排自己的人馬來掌握權力,以圖搬回局勢。當時,十常侍準備替換掉司隸校尉與河南尹這兩個重要的職權,袁紹知道後又哪里肯願意?于是乎,情勢所迫,袁紹等人便趕緊率兵攻打禁宮,以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宦官盡數除去。
後來,被十常侍裹挾走的劉辯、劉協兄弟倆,又被董卓找了回來。接著董卓便順理成章地率兵進入了洛陽。他先是將何進、何苗的舊部收編至麾下,隨即又讓呂布去殺了丁原,吞並了丁原的部隊。至此,京城的兵權就完全落在了董卓的手里。
然而,就在袁紹等人攻入了禁宮、張讓等人裹挾著劉辯、劉協逃走之後,何進的部下將領吳匡卻突然煽動士兵說︰「殺死大將軍的人就是車騎將軍,大家願不願為大將軍報仇?」而後一時間群情激奮,士兵們都說︰「願效死命!」于是,吳匡便與董卓的弟弟董旻,一起帶兵將何苗給攻殺了。
從這一事件來看,想來這應該還是董卓在背後使出的手段,盡管史書上沒有明說是誰搞出來的陰謀,但明眼人多少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的。
說到這里,有兩點要順便提一下,想來這也是不少三國迷比較關注的事情。
第一點,關于呂布殺丁原的記載,《三國志》與《後漢書》的記載是一樣的,都是「卓誘使呂布殺原而並其眾」。對此,《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卻不這樣認為,也許在他看來這其中是由于政治原因,而非是因為利益原因,所以他的記述則是「陰使丁原部曲司馬呂布殺原,而並其眾」。即暗中(或陰謀)指使呂布殺死丁原,吞並了丁原的部眾。
從這一句中可以披露出兩個信息,一是「陰使」二字,表明了司馬光對于呂布殺丁原一事的看法;二是司馬光也采取了欲蓋彌彰式的手法,認為呂布從始至終都是在丁原手下任職的。而就此事退一步來說,即便呂布一直都在丁原的手下任職,也不能說呂布殺丁原就一定是錯的,因為沒有人清楚呂布的政治立場又是什麼樣的。
首先,何進死了以後,丁原被任命為執金吾,便份屬袁氏陣營了。而從鮑信勸諫袁紹要先發制人的話可以看出,袁紹跟董卓是對立的兩個陣營,二者之間有權力上的直接沖突。其主要的原因便是,董卓想要另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而袁紹則是要繼續擁護少帝劉辯的。
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信息可能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那就是依照當時的律法,類似于袁紹等人率兵攻打禁宮、放火燒宮之類事情,都是攜有造反嫌疑的。因而不管你的理由是什麼,只要你帶兵攻打了禁宮,便算是犯下了殺頭的大罪。
然而,袁紹等人事後卻沒有受到任何處罰,想來這也許是由于袁氏集團在朝中頗有勢力,以及在名義上又是擁護少帝的立場,故而他們就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而從這一觀點來說,呂布選擇月兌離袁氏陣營,則體現了他個人看待事物的價值觀。
其實,像袁紹那些人那時還只是一幫紈褲子弟,自身的能力還不足以應對當時的局面。這從之後董卓在京城中逐步做大、袁紹等人無以應對的狀態,就可以窺測出一二來。
第二點,有人說丁原火燒孟津時,是以命領部隊偽裝成從北邊流竄過來的黑山賊的做法,來進行搶劫放火之事的。我不知道這是從哪里看來的,但我認為這是不大符合實情的。
依據《資治通鑒》的記載︰公元185年春季,大約是在二月,黑山賊首領張燕派遣使者上書朝廷請求歸降,漢靈帝下詔任命張燕為平難中郎將,讓他負責管理河北各山谷間的事務,每年可以舉孝廉,並要按時派計吏到朝廷匯報工作。
從這一段資料來看,張燕的黑山軍已經搖身轉變成了官兵,又怎需要再做出像以前那樣四處劫掠的事情呢?倒是趕在漢靈帝駕崩的時候,匈奴單于於扶羅,連同白波賊一起攻掠河內的記載卻是有的。而丁原率軍屯駐于河內,跟這事也應該有點關系。所以說,如果丁原要部下偽裝成賊寇的話,那也應該偽裝成白波賊才對。
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京城的政局就完全掌控在了董卓的手里,董卓被晉升為相國,加封郿侯。這從現實的角度證明,呂布先前的選擇是明智的。然而,讓董卓沒有想到的是,雖出身微寒的呂布,卻並不是他這種人可以輕易駕馭的。從某種角度來說,董卓一生中最後的輝煌,是成也呂布,敗也呂布。
起點中文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