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通常像我們這些分析歷史事件的人,不過是在吐槽個人觀點而已。至于誰吐槽的更有邏輯,更有營養,更有價值,這就看觀眾的眼楮是否雪亮了。
牛輔是董卓的女婿,他在擊敗李肅之後,心里感到很是惶恐不安。正好軍營里無故發生夜驚,牛輔想要棄軍逃走,不料為左右親信所殺,頭顱被送到了長安。
這段敘述中包含了一些信息。牛輔會感到惶恐不安,應該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擔心朝廷會派遣大軍來討剿他,而涼州軍的內部又不統一,無力進行抵抗;二是他害怕其他人會為了自保而出賣自己,甚至于別的部隊都會歸降朝廷,只剩下他在這里孤軍奮戰。正在這時,踫巧營中發生了夜驚,牛輔就以為其他人都叛變了,于是在心里有鬼的情勢下,便想要棄軍逃走。倘若他要逃得了,那可真是幸運的事。然而,他的左右親信卻在此刻為了自保,便將他給殺掉了。
史書上說他的親信是由于貪圖他身上的財物才叛殺他的,事實上主要的原因其實是為了自保,連命都快不能保住了,誰還有功夫顧得上去貪圖那點財物。司馬光大概也是這樣認為的,所以他沒有將這個觀點納入自己的著作。牛輔被殺了以後,他屬下的那些涼州軍士有一部分應該歸降了朝廷,也就是後來打開城門放李傕等入城的那些叛軍。
李傕、郭汜、張濟等人從潁川一帶搶掠歸來,發現上司牛輔已死,于是便向朝廷請求赦免死罪。然而,王允卻以一年之內不能頒布兩次赦令為由,拒絕了他們的請求。李傕等人以為朝廷不肯赦免自己的死罪,感到很害怕,于是便萌生了解散軍隊各自逃亡的念頭。而後卻經過賈詡的一番勸說,眾人又一起宣誓結盟,率領數千人馬往長安進發,一路上不斷召集各部涼州兵馬,打著為董卓報仇的幌子,來搏得局勢上的翻盤。
關于賈詡給李傕等人分析所說的話,想來許多人都是知道的。從他說的話里可以看出,此時此刻他是心有不甘的。之前王允等人經過商議,下令讓董卓屬下的那些將領把部隊全都解散,然後各自回家。而對于那些將領們來說,要他們放棄兵權肯定是不願意的,所以他們全都響應了李傕等人的號召。本來李傕那幫人解散部隊以後,各自分分財物回家去也就沒事了。誰知道有個賈詡突然從中戳了一杠子,倘若不是他心有不甘的話,又是因為什麼呢?而賈詡之所以在歷史上的地位要低于其他人,並非是因為別人不知道他的謀略過人,而是因為他的作為有點好亂份子的傾向。
當王允得知這件事情的時候,就讓在涼州素有威望的胡文才、楊整修去會見李傕等人,想解釋清楚這其中的誤會。然而,王允在面見他們的時候,說出的話很不客氣,致使二人感到不滿,因而之後二人表面上是去會見李傕等人,實際上是要把各路大軍給召來。
這段資料所敘述的,其實就是扯淡的。對于一群想要攻打朝廷的好亂份子,說點不客氣的話又算得了什麼事兒,真正有威望的名士哪會這麼小心眼。依我看,大概是胡文才、楊整修兩人覺得在王允手底下做事一直得不到什麼好處,所以出了長安以後就叛變了。這麼簡單明了的一件事情,搞不清楚寫這段資料的人究竟想要糊弄誰。
李傕等人沿途召集兵馬,到達長安時已有十余萬之眾。之後李傕等人又與董卓舊將樊稠、李蒙等會合,一起包圍了長安。由于長安城牆高大,一眾叛軍無法進攻。就這樣一直圍困到第八曰,呂布軍中有叟兵內反,引李傕大軍入城,李傕等人便縱兵在城中大肆擄掠。
資料里所謂的叟兵,並非是指年老的士兵,應是指先前歸降的那些涼州兵。在漢至六朝時,中原對于西部、西南部的少數民族就統稱為叟族,地區大概在今甘肅東南部、四川西部、雲南東部、貴州西部等地區。因而,有的人也認為叟兵是指蜀郡兵。
依照《英雄記》所載,李傕等人尚未被叛軍放入城中時,郭汜率軍駐扎在城北,呂布出城約郭汜單挑,然後將郭汜打敗。呂布之所以要跟對方的將領進行單挑,估計也是想要挫挫對方的銳氣。然而郭汜敗了以後,其他人八成就沒有再肯接受單挑的了,否則呂布將這些人一個個都給打傷的話,那麼對于涼州兵的士氣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打擊,順便也可以對守城士兵的士氣起到鼓舞的作用。倘若不是後來有守城的士兵內反,李傕等人一直攻城不下,士氣就會漸漸衰竭,一旦等到糧食吃光了,呂布都不需要怎麼打,就能將他們都給打散了。
然而,城池被破了以後,對于城中守兵的士氣必然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叛軍不但戰力較強,數量也較為龐大,任憑呂布等人的武藝再高強,也不可能在如此劣勢之下,還擋得住那麼多人的攻擊。而類似于平話、演義里所描述的那些戰例,憑一人之力可以抵擋一軍的,那完全就是藝術想象,並不符合事實情況。若說是少數不精良的敵軍,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倒也還有可能,而眼下很顯然力量懸殊實在太大了。很多人的思維比較容易受那些夸張描述的影響,所以就難免會將歷史看偏。
呂布與李傕等人在城中交戰無法得勝,便將董卓的頭顱掛在馬鞍上,率領數百騎兵突圍出走。隨後呂布在青瑣門外停留,招王允一同離去。王允則表示不能拋下皇帝自己逃走,還對呂布說︰「你到了關東,要多加勉勵諸位將領,告誡他們要將皇帝和國家大局放在心上。」
有一個問題我們不禁要思考一下,呂布來到關東是否只是為了逃亡的?我想應該不是。從當下的形勢來說,雖然關東諸將彼此都在為爭奪地盤而相互攻伐,但在名義上他們都還是朝廷命官,而且他們自己也都打著誅賊臣、清君側的口號而起兵的,所以在道義上他們應當出兵為皇帝剿撫叛亂。呂布自己也說他來關東是為了請求出兵西迎天子、光復洛陽的,奈何諸將都只顧著為自己的利益而相互攻伐,不願將國家大局放在心上。
從呂布的話中,我們其實可以領悟出一個道理來︰當這個國家的人民都不再愛護她的時候,那麼她便已然名存實亡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強調愛國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