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董卓直言道︰「如今叛軍兵盛,又有白波賊在後作亂;未免月復背受敵陷入困境,本相意欲遷都西京,以解危局;不知卿等意下如何?」
眾臣不禁相互看了看,都沒敢出聲。
「唔?都不出聲是個什麼意思?」董卓皺了下眉頭說。
這時,侍中伍瓊說︰「啟稟相國,瓊以為遷都之舉不妥。」
董卓便問︰「有何不妥?」
伍瓊說︰「未戰先怯,乃兵家大忌;倘若尚未與叛軍交戰,便遷都退避,只會徒添叛軍氣勢,對您的威信亦有損害。」
董卓卻說︰「欸,本相不過只是將都城遷至長安罷了,又不是將軍隊也撤回去;好了,什麼都別說了,事情就這樣定了。」
隨後,董卓又任命王允為尚書令,征召剛出任河南尹不久的朱為太僕,來作為自己的副手。之後便傳下命令,讓眾臣收拾一番,準備遷都。
遷都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得力的人員來維持治安。于是,董卓詢問王允說︰「老夫需要一個辦事得力之人來擔任司隸校尉一職,你看誰較為適合?」
王允回道︰「老身以為京兆尹蓋勛較為適合。」
董卓沉吟著思索了下,旋即卻搖搖頭說︰「蓋勛其人聰明有余,但為人過于耿直,處事也不夠圓滑,不大適合擔當此任;不過,以他耿直的秉姓,出任議郎應當很是適合。」
王允應道︰「老身明白,老身這就發下詔書,征召蓋勛前來出任議郎一職。」
「嗯。」董卓點了點頭,旋即又說︰「左將軍皇甫嵩這人處事倒還挺圓滑;當初他不听我建言,孤軍深入追擊叛軍首領王國,險些陷入覆滅之地;幸得我率軍趕赴及時,救了他一命;他心下慚愧,便上書呈述了我的功勞;皇甫嵩處事沉穩,知曉隨機應變的道理,倒很適宜出任這個職務;就這樣,傳本相之命,詔令皇甫嵩將兵權交付其子皇甫酈統屬,即刻前來赴任司隸校尉之職。」
「諾。」王允恭身應道。
卻說,朱這人是極其反對遷都的,當使者將任命詔書下達之時,他便當即拒絕了出任太僕一職。
使者很是詫異,不禁詢問原因。
朱就說︰「將國家西遷,必然會削弱朝廷對地方的控制力,以助長關東叛軍的聲勢,我不認為這是可行的。」
使者奇怪道︰「在下只是問您為何會拒絕出任太僕一職,並未問及遷都之事,您這番言辭恐怕就有些驢唇不對馬嘴了吧?」
朱回道︰「出任相國的副手,非是我所能承擔的重任;遷都本就是很失策的一個計劃,詔令下達的又這般急迫,必然是難以施行的;既然我承擔不了,便理應推辭;而提出我認為不妥的疑慮,是我為人臣子所應當做的事情;如此,閣下還以為有何不妥嗎?」
使者默然,只好又回去將朱的話回復給董卓。對此,董卓不禁發怒道︰「這個朱懂個屁呀!難道不遷都就不會助長叛軍的聲勢了嗎?我看他根本就同袁家是一伙的,等老夫將袁紹那幫豎子給解決了,再來找他的麻煩!」
說起來,朱跟袁家確實有很深的交情,而遷都又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他竟在如此關鍵的時刻抗命不遵,倒也難怪董卓會懷疑他。不過,董卓的這番話後來被朱給知道了,他心下一時恐懼,就暗中倒戈了關東聯軍。當然,這是後來的事情了。
遷都的事宜受到了很大的阻礙。由于城中那些貴族富豪的家業都在洛陽,一旦遷走就會造成很多損失,所以他們全都不願意因為遷都而離開。于是,當張遼帶著屬下前去知會他們收拾家什離開的時候,就遭到了他們的亂棍驅趕。這樣的事情搞得張遼納悶不已,便只好將情況上報給了董卓。
對此,司徒楊彪不禁勸諫道︰「移都改制,乃天下大事,正如當初盤庚遷都就遭到了殷民的怨恨;昔曰關中遭到王莽的破壞,故而光武帝才會改都洛陽;時至今曰,歷年已久,百姓安樂;如今又無故拋棄皇家宗廟園陵,恐怕會使百姓動蕩,如此當必將有糜沸之亂。」
董卓則說︰「關中土地肥饒,物產豐厚,故而秦國得以並吞其余六國;況且隴右之地盛產木材,杜陵又有武帝時遺留下的陶窯,只要全力趕工,必然可以很快就安頓好;百姓不過都是一群沒有見識的人,他們又哪里懂得國家大事?倘若他們敢不從命,我便以強兵在後驅趕,屆時就算將他們全部趕赴滄海,又有誰敢言不?」
楊彪不禁又說︰「所謂動天下易,安天下難,望明公能多加考慮。」
董卓卻道︰「還有什麼好考慮的,本相下令遷都,你等只管從命便是,哪來這麼多的廢話!莫非你想以身試刑,阻撓國家大計嗎?」
這時,一旁的太尉黃琬突然說︰「相國,國家大事理應由公卿共同商議妥當,方可定計而行;楊公所慮言之有理,我以為是應當考慮的。」
「唔。」董卓頓時黑著一張臉瞪他們兩個,一副很是生氣的樣子。
這時,一旁的荀爽突然說︰「關東叛軍聲勢浩大,非一曰可定;遷都雖使人心動蕩,卻有函谷天險為利,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是為穩妥之計;這與當初高祖定都西京是一樣的道理,你二人還是不要再阻撓相國的命令了。」
二人聞言,便只好一時沉默了下來。
「哼。」董卓冷眼瞪了二人一眼,又說︰「荀司空所言不錯,本相正是此意;傳本相之命,若再有人膽敢抗命不遵,毆打官差,便按叛逆之罪,予以處斬!」
于是乎,就看城中一些抵觸情緒較為激烈的貴族,被處以斬首之刑,而後家中的財物被盡數收歸國庫。然而,殺雞儆猴的效果似乎並不明顯,反而使得人心惶惶不安,漸而竟開始有了集體暴動的跡象發生。
由于遷都的工作依舊難以展開,黃琬、楊彪二人便上書又請求董卓撤銷遷都的計劃,以免民眾集體暴動,致使局面難以控制。
見此狀況,董卓也不禁開始有些猶豫了。倘若民眾當真都內亂了起來,光維持治安就需要耗費大量的人手和精力,屆時恐怕還沒有遷都,便會給叛軍造成可乘之機。
這時,一旁的奉先不禁向董卓建議說︰「相國,不如把賢弟招回來吧,想來這早已在他的預料之中了。」
董卓不禁想了下,卻有些疑慮道︰「如今前往並州的道路都已被叛軍封鎖了,使者又如何能順利將詔命傳達過去呢?」
奉先不禁說︰「相國毋須多慮,布有良馬「赤菟」,能馳城飛塹,如履平地;由布前去傳達詔命,必當順利往返。」
董點頭說︰「好,傳本相之令,詔命少然為衛將軍,總領京城各部軍馬。」
「諾。」奉先領命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