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為王 第五章 復合肥

作者 ︰ 只為五斗米折腰

「對了,娘,爹呢?」看著母親止住了哭泣,付新立即開口問道。

「你爹廠里出了點事故,你爹這幾天正帶著人在進行技術攻關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成,要不然……」李芳華嘟囔了一句。

付振邦所在的工廠,叫紅星化肥廠,是一家省級單位,這家工廠是專門從事于生產化肥的化工廠,在宜城地區,這工廠的規模那是首屈一指。

而付振邦,如今也是這個工廠的副廠長了,在行政級別上,也是一名廳局級副職人員了,在宜城地區,也算得上是一名人物。這也是付振邦有能力將自己未成年的兒子扔入部隊的鍛煉的原因了。

只是這個時期的政斧辦事人員,由于國家窮,在地方上,再黑暗的官員,也撈不到什麼油水,何況付振邦還不是那種人。用後世的話來說,付振邦就是一名技術宅,把付新扔進軍隊,那都是付新之前太混蛋,那拉下老臉求了人在搞到的。所以,別指望付新家會多有錢。

「我听小五說,父親去廠里已經好幾天了,這到底什麼技術攻關啊,要搞這麼久?」付新還是感到有些疑惑。

前世,似乎沒有這一幕啊,當然,這可能也與前世他付新對家還是有些抗拒,退伍之後,自己求部隊給他安排了學校,直接跑去不對給安排的學校,沒回家有關。

「好像是說將兩種肥料弄到一起去什麼的吧,我也不懂,等你爹回來了你去問他。」李芳華想了想,說道。

這一下,可把付新給嚇到了,要知道,在一九九八年以前,中國一直就是單質肥的天下,知道一九九八年的「紅曰」出現,才改變了這種現狀,可現在李芳華說的是什麼,這不就是復合肥嗎?

所謂復合肥,就是由化學方法或(和)混合方法制成的含作物營養元素氮、磷、鉀中任何兩種或三種的化肥。其作用是滿足不同生產條件下農業需要的多種養分的綜合需要和平衡。其大量用于農業。

重生之後,不知為何,付新的記憶變得特別好。這會兒,付新開始仔細回憶起中國的復合肥的歷史來……

20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東山省臨沂革命老區的小鎮上,發生了一場對于中國復合肥行業乃至中國化肥發展歷史都具有深遠意義的事件,中國的化肥工業在這里急速地轉了一個彎兒,改變了前行的方向。是「紅曰」,點燃了中國人對復合肥的激情夢想。

從1998年8月,東山紅曰年產量20萬噸復合肥工程建成開工那天開始,中國復合肥產業拉開了技術創新大幕。那一年被業內稱為「復合肥元年」。

1998年,中國的化肥產業還是單質肥的天下,在2956萬噸的產量中,復混肥僅佔15%左右,其中還有233.1萬噸需要進口。依賴進口的曰子並沒有磨滅中國人對實現夢想的強烈渴望,中國化肥行業正醞釀著一場大變革。

王廷艾、李繼進,作為硫酸鉀型氮磷鉀復合肥專利的主要發明人,曾是中國復合肥界叱 風雲的人物。他們發明的低溫轉化法生產硫酸鉀復合肥技術,由于工藝流程簡單合理、生產成本低、經濟效益好,被業內稱為是硫基復合肥的里程碑,也正是這一技術的誕生和推廣,使中國復合肥產業大踏步發展成為可能。

在「紅曰」的昭示下,更多的企業用技術挑戰市場,實行引進與開發並舉,大大縮短了新產品的研制和開發周期,提高了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中國的復混肥行業從此開始向專業化、多元化、藥肥化、長效化進軍,在團粒型的基礎上,向摻混型、料漿型、液體型、包膜(衣)型肥料方向發展。

硫基復合肥的誕生,再次演繹了一個簡單的事實——科技推動生產力,再次驗證了那位偉人的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科技進步推動了中國復合肥行業的繁榮。

二十一世紀以後,在全國700多家復混肥料制造企業中,近90%采用的就是這項技術,這項技術一直到付新重生前,還影響著中國復合肥行業。

硫基復合肥生產技術的問世,成為了中國從一個復混肥純進口國成為淨出口國的重要因素。

真得難以想象,沒有這項技術,中國的復合肥還要在這條行業發展必經之路上爬行多少年。也正是因為這項偉大的技術,王延艾和李繼進被業界視為「中國硫酸鉀復合肥行業的開山鼻祖」。

難能可貴的是,作為這項專利的發明人之一,在付新重生前那個時代的李繼進,依然保持著對技術創新的執著。2001年,他又申請了「復合酸月兌水催化生產二甲醚生產工藝」專利,解決了生產二甲醚過程中的世界難題。

李繼進,作為東山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和總工程師,他依然在用行動告訴人們︰「創新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人類。」

一直到九八年,復合肥的序幕才在中國拉開,難怪,自己會不知道這回事,想必前世這事是不疾而終了吧,也難怪後來父親站在那個位置一直到紅星化工廠倒閉也沒有升過,想必就是這件事影響的吧!

他付新,雖然主行業是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但在其他方面,也不弱,要不然他的外號也不會有「全能王」一說,要不然他也不會「死在」研究有可能超越石墨烯的鉍銻合金薄膜過程中。

但是,人,畢竟不是神,付新再全能,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麼都懂得的。

特別是上輩子他年輕時挺叛逆,付振邦是化肥化工行業的專家,他就對化肥化工行業出自本能的有些不喜歡,年輕時不願意學。

後來年紀大了,他自己做了父親,終于懂得了當初父親付振邦的苦心,按理說此時付新應該不會再抵觸化肥化工這個行業了。

可是,好死不死,偏偏他付新是一名很重視環保的研究人員,化肥這種他認為是會污染環境的產物,依然有些本能的抵觸。加上平時研究工作很忙,也沒有時間去太多的去了解化肥化工這個行業,因此,付新對于化肥化工這個行業,算不得一個專家。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工業為王最新章節 | 工業為王全文閱讀 | 工業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