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為王 第七章 氧化物高溫超導材料

作者 ︰ 只為五斗米折腰

「嗯,是啊,作為從戰場下來的我,如果到一個地方不能迅速的熟悉地形,我或許就回不來了!」付新這一次很快就反應過來,欲蓋彌彰地說道。

「付新哥,不許你瞎說!」鐘穎听到令她不敢想象的事情,立即嬌嗔道。

「哥,嫂子,你們注意點影響啊!」一旁的付舊,看著這兩人親密的樣子,實在又在面子上過不去,太膽大了,不過他還是一臉艷羨地說道。有些古板老舊的他,似乎也有點變動。

「老二,你羨慕什麼,羨慕的話,你快去找一個啊,你也十七了吧,上大學了不用那麼封閉自己,看你這敦厚老實古板樣兒,你不學會改變,早晚有你吃苦的一天。

你現在上學吃穿用不用愁,老哥給你負擔,但是我可先說好了啊,你大學畢業之後,如果不準備繼續讀下去,那麼老哥也只能幫你到這兒了,以後還得靠你自己!」付新有點「絕情」地說道。

他是很希望付舊能夠做出改變,雖說傻人有傻福,但那也只是少數,他這副敦厚老實的古板樣兒,走入社會早晚得吃虧。

「誒,這幾個同學,過來幫我一個忙。」一個看上去四十歲左右,身著一身灰色中山裝的中年人指著他旁邊一輛有些破舊的三輪車上面的東西,朝付新等人招了招手。

「趙……趙義明主任……他怎麼在這?」付新轉過臉去一看,有些愣了,這時一個前輩啊,也是他曾經的「副科」老師之一。

「哥,你在說什麼?什麼主任啊?」付舊在一旁疑惑地問道,他剛剛似乎听到了付新口中念念有詞。

「沒……沒說什麼啊,我們上去幫忙吧!」付新自認為很好的掩飾了過去,但是落在付舊和鐘穎二人的眼中,就是疑問了。

付新為什麼會失態,原因就是眼前這個看上去四十歲左右的男人了,此人叫做趙義明,或許在普通人那里,不怎麼有名,但是在超導學界,那可是非常有名的一個科學家。

他在未來將是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這還是虛餃,關鍵是他出的研究成果。

1986年4月,設在瑞士蘇黎世的美國IBM公司的研究中心報道了一種氧化物(鑭-鋇-銅-氧)具有35K的高溫超導姓,打破了傳統"氧化物陶瓷是絕緣體"的觀念,引起世界科學界的轟動。

此後,科學家們爭分奪秒地攻關,幾乎每隔幾天,就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現。趙義明領導的小組,也有新成果立即跟著出現,幾個月後,就像某些金屬到達臨界溫度後突然間電阻消失一樣,他們用艱苦努力換來了柳岸花明的時刻——他們發現了La-Ba-Cu-O系列材料中有70K的超導現象。

隨即,在1987年初,他們又獲得了起始轉變溫度在100K以上的超導體,並首先在國際上公布了它的化學成分——Ba-Y-Cu-O,這個研究成果推動了許多國家的超導研究。

當然此時他還不是那麼有名,但也不弱,此時他已經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超導材料實驗室副主任了。

「趙主任您好。」付新走了上去,在付舊和鐘穎詫異的眼光中,朝趙義明打了一聲招呼。

「哦……你認識我,那你應該是材料物理學科學生了,我給你們講過課的。」趙義明面帶笑容,眼神親切的說道。

付新回答道︰「我沒有听過您的課,但是我听說過您。我來幫您,你們兩個愣著干嘛?也過來幫忙啊!」

付新剛說完,就搬起了一摞書,旁邊站著的付舊和鐘穎,也立即跑過來幫忙。

趙義明一听,來了點興趣,沒有听過他的課,但是能夠認出他這個人,那必然是對超導材料學有一定見解的人了,他頓感找到了知音,也想跟付新聊聊。

于是趙義明想伸手去搬三輪車上書,可是回頭一看,上面的書全被眼前三個年青人搬空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後說道︰「分我一點吧,都你們你們搬了,真是不好意思。」

「沒事兒!就這麼一點,就我們來搬吧,您到前面帶路就好。」付新在一旁笑著說道。

「好吧……年輕人多運動點也是有好處的,你們跟我來。」趙義明到不客氣了。只是一旁的付舊,心里有些怨言了,他拿起的最多,都有點承受不住了,可眼前的二人還在說風涼話。

還好不是很遠,很快就到了,不然付舊都懷疑他是否需要休息一下。將東西送到之後,鐘穎和付舊兩人立即就退了回去,他們的行李還放在門口呢!

而付新,卻還在幫趙義明整理好物品。

「這位同學,我看你一直欲言又止,有什麼話你就直說吧,只要我趙義明能回答你的,盡量回答!」趙義明低著頭一邊整理這些書籍,一邊向付新問道。

「趙主任,我確實有點問題想問您。我在超導物理學方面,有點心得,只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想問問您。」付新謹慎地說道。

「說吧,你問其他的,我可能還回答不了你,但是在這方面,我應該還是能夠回答出來的。」趙義明自認在這方面還是做得很好的,應該沒有學生能夠為難住他。

「是這樣的,趙主任。我看現在的超導物理學中,人們對超導材料的選擇上僅限純金屬、金屬合金和金屬化合物,但是這些材料的臨界溫度約在23.2k以下,困擾了我們七……八年了吧!因此,我有了一種新的想法,那就是我們為什麼不試試用氧化物了研究呢?」付新一邊整理著自己的思路,一邊說道。

「嗯,這個問題是這樣的,因為氧化物陶瓷是絕緣體,無法成為導體,更無法成為超導體啊!這個你應該知道吧。」趙義明放下了手中事情,站起來回答道。

付新依舊不依不饒地說道︰「嗯!我知道是氧化物陶瓷是絕緣體這個說法。可是我有一種設想,通常情況下,絕緣體的電子都緊密地與原子核緊緊連在一起,因而不容易導電;但是我想,如果給某些絕緣體摻入一些雜質,以松散與核緊密相聯的電子,這樣的話,那麼電子就比較自由,這些絕緣體就有可能成為導體、超導體!那麼關于如何找到這些材料,我想可以從稀土元素氧化物中著手考慮。」

付新突然提出來的這個設想,把趙義明驚呆了!

「這很有可能是打破禁錮的重大發現啊!」趙義明在心底吶喊!

「什麼,你再重復一遍,我拿本子記一下。」激動地說完,趙義明立即從衣服的口袋里掏出一支英雄鋼筆和一個小筆記本。

付新看趙義明已經在本子上慢慢回憶自己剛才說的內容了,也沒有猶豫,重復說道︰「我是說,我有一種設想,通常情況下,絕緣體的電子都緊密地與原子核緊緊連在一起,因而不容易導電;但是我想,如果給某些絕緣體摻入一些雜質,以松散與核緊密相聯的電子,這樣的話,那麼電子就比較自由,這些絕緣體就有可能成為導體、超導體。關于如何找到這些材料,我想可以從稀土元素氧化物中著手考慮。」

付新說的很慢,趙義明記得很快,記好之後,趙義明就站在那里陷入了深思。

付新見趙義明陷入了深思,立即不動聲色地退了出去,並且順帶上了房門。

付新當然知道這個設想後面的結果,那就是198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這項殊榮的,是西德的柏諾茲和瑞士的繆勒。

他們在1983年7月的一次國際會議上相見,柏諾茲提出了這個設想,繆勒當時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柏諾茲的觀點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最終,兩人從1983年開始集中力量研究稀土元素氧化物的超導電姓,于1986年1月26曰,在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蘇黎世實驗室,兩人發現鋇鑭銅氧化合物的臨界溫度提高到了30k左右,並證明有可能提高到35k,打破了「氧化物陶瓷是絕緣體」的觀念,獲得了198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付新現在這麼做,當然是想造出一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出來。他在見到趙義明的那一刻,就開始突發奇想了。中國無人獲得諾貝爾獎一直是中國人的一個心病,直到2012年出了一個諾貝爾文學家才不那麼熱衷,可那是文學領域,在科學領域,直到付新穿越,中國依然沒有人能夠獲此殊榮。

「我們不就是晚了一步嗎,如果我提示他一把,他是否能在柏諾茲和繆勒之前把氧化物高溫超導材料做出來呢?做出來之後,那個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否可以搶過來。」付新當時如是想道。

「付新哥,你在里面怎麼這麼久啊!」付新從樓里出來,鐘穎就有些不耐煩地說道。

「沒多久吧,我就跟剛剛這個老師說了幾句話而已。」付新心不在焉地說道,他心里卻在想︰「趙義明主任,我也就只能幫你到這兒了,成不成,就看你的了,我在心底給你加油打氣!如果你還做不出來,那我就沒辦法了,畢竟我說太多,那就驚世駭俗了,我不想高調。」

「走吧,我們去找宿舍。」把雜念甩開,付新開始專心眼前的事兒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工業為王最新章節 | 工業為王全文閱讀 | 工業為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