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本王與他割袍斷義
卓家軍們在經歷換帥的風波之後,雖然仍有一部分將領時刻關心著他們的上任將軍卓紹堂的神秘去處,但更多的將領,還是尊從了卓紹堂失蹤前的書願,尊年僅二十歲不到的卓遠君為卓家軍大將,統帥卓家數十萬兵軍。
並且,在之後將近二十年東征西討的過程中,與這位小將軍之間結下了頗為深厚的將兵之情。
待到小將軍時年三十九歲,幾近不惑,跟隨在小將軍手下的卓家軍在多年的招兵買馬之中,也由最初的幾十萬增至上百萬之多。
有很多從隊伍中退守下來的老兵,都沒有返回京都,而是生死了卻一生,自從踏足而進,便再也沒有離開卓洲這片由他們親自耕耘建設起來的土地。
又過一年,小將軍奉旨還朝,卓洲兵府幾十萬駐守邊境軍將十里送行小將軍回朝。
這些在戰場上受傷流血,斷胳殘臂的卻都從未留過眼淚的士兵們,在小將軍一騎銀馬輕離散的俊朗身影中,不覺流下滾滾熱燙的男兒眼淚。
正是因為卓洲大多數官民將士與卓府前後兩位將軍的數十年情誼擺在那里根深蒂固,所以當景明帝查封卓府,將卓府將軍與將夫人午門問斬的這紙昭文一經下發卓洲,便在卓洲守城眾軍將士內部引起強烈的不□□響。
眾將軍紛紛稟書上奏,就連當年在卓紹堂手下曾經為將,已經退官避戶多年的老非將軍們都拄著拐杖闖進卓洲守府衙門,當堂聯名奏寫折文,懇請景明帝開審三司會案,將卓府謀逆一安,重新審理,以付明察。
然卓洲遠去景`雲京都,一路遙遙千里不止。
這個世界里又沒有現在諸如飛機、火車、汽車等可以快速節省時間的工具,光是聯名奏折遠傳到景都皇帝的手中,便要長達三個月之久。
更不消說,君言聖命所道斬立決,僅是在三日之內就可發生的事情。
卓府將軍與夫人,雖然在牢獄里神秘的消失了,但是景明帝並沒有將此事傳達天下,而是單派了史官記錄後,隨即封`禁了這個消息,對外言明,卓府二老乃是引疚自省,懸梁離世,故不再用午門斬首之刑,草草掩埋了事。
卓府幾世榮光,如今落得這斯淒涼下場,本就令人扼腕惋惜,不忍回顧。
待多月之後,卓府小女卓香雅因在宮內,傷了景明帝之寵妃,害下一尸兩命的血案,變得精神失常,瘋傻失智的事情傳到卓洲,卓洲府將軍士徹底被激起一腔慷慨熱血,皆道景明帝不顧將臣之功,連卓府最後一點血脈都不放後,不配稱德為仁。
將士軍心鼎沸,數道文書從卓洲直達入宮,紛紛替卓府小女鳴冤不平。遠在景都的景明帝收到奏文之時,恰逢雅妃娘娘在闖下了另外一件錯事,即剪掉了數位進宮選秀少女頭發之時。
景明帝正忙于煩擾朝堂之上的壓力,哪里有心能顧得邊遠小城的奏文,尤其,還是在雅妃娘娘又闖了一次大禍的關鍵時候?
皇旨一朝令下,廢去雅妃娘娘的後位,趕去冷宮。
此事如同寒夜里大雪臨至,給守在卓洲等候消息的軍官將士們心上一記重錘,深深傷了卓洲四府的將士軍心。
于是,在此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卓洲四座守城府主要官將,在守城內多數退隱兵伍的老將支持下,暗中聯結附近邊關左右鄰城,策劃了一起以軍官為首,擁城自立的煽惑動`亂。
動`亂始作涌者出其不意的捆綁了被景明帝龍肆發配至此的神候王爺龍泊,揭桿換旗,並擁其為君,誓要將景明帝推翻讓位,替卓府上下討個公道。
戰`亂一發,必有死傷。
卓洲將士縱然心如熱火,奈何景明帝□□之兵有如洪水滔滔,動`亂未得三日,便被景明帝所派大軍□□,功毀一潰,潰敗于城。
景明帝手下親信大將韓野將軍從叛逆將軍隊伍的手中救回一直被困于府牢之中的神候王爺龍泊。
在打探得到神候王爺其實完全可以自行剿滅這次動`亂,卻並未動手的實情之後,韓野驚疑神候王爺到底是因為何顧肆意縱容動`亂之事鬧至如此荒唐地步。
神候王爺一身青衣從牢房里負手而出,長滿胡茬的蒼白面孔上早已失去了往日英姿俊雅的美態。
路過韓野的面前,神候王爺薄唇輕動,留給韓野一句淡若清雲,卻有如夏雨將至的陰沉話語︰「韓野,回去稟明皇兄,自今日而始,本王與他割袍斷義,從此兩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