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區正式成立,外圍的建設已經開始,林曉早有先見之明,把自己還沒動工的住處搬到遠離風景區的地方,位于風景區和村莊的中間方位。
在林曉的設想里,二期的農莊園就直接放在風景區那邊,順帶賺點小錢,本來他建設農莊的唯一期望就是拿來掩飾用的,不然桃子什麼的拿出來總有個來處吧,而且林曉還有個偉大的目標。
論在這設立風景區最大的受益者可能就是旁邊不遠處的村子了,這個村子林曉也過去轉過一圈,村子里面沒幾個富有的,基本上還是過著那種牛耕田的曰子,連拖拉機都沒幾輛,村長是一位年過六十的老人,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年僅六十多的他看起來卻像八十歲的老翁。
只要風景區成立,人流量加大,路過村莊的人就會多,像這樣純天然沒有農藥的農作物和綠色蔬菜會被搶到瘋,理由還用說嗎。
按理說在H市這邊的村莊是沒有這麼落後的,可是這個村莊的位置相當不好,正好在H市管轄範圍之外,又不在西塘的範圍內,就成了一個三不管地帶,沒ZF支援當然就比不上其他的村子了。
這座公孫墓又為H市添加了一個旅游景點,本身身為Z省的省會,H市就是旅游城市,以前來H市可能看湖的比較多,畢竟歷史上的詩詞和一些課本上很多描寫都是H市的湖,那種唯美的意境也是吸引人來觀看的主要原因之一。
幾個月時間匆匆而過,林曉的家也接近完工了,剩下的就是樹木沒移植了,假山、小道、亭子已經全部完工了,房子就別說了,這個是第一個完工的,裝修都差不多結束了,只差最後等待油漆味散去就可以入住了。
這幾個月林曉每天都在工地呆著,有事沒事去附近的那座村莊轉下,晚上回去上上網,過的充沛飽滿。
村莊叫做王家村,由上百戶人家組成的村子,王姓村民佔了70%,其他的都是後面才搬過去的,村子的歷史也有上百年了,只是因為落後,家里的年輕人大多數都出去打工了。
躺在床上,想著明天就要搬去屬于自己的房子了,只有臨近了才會發現自己怎麼都平靜不下來,翻來覆去的睡不著。
第二天,告別了房東,手里拿著一個只有幾件換洗衣服的箱子,放到車上,就往王家村的方向駛去。
最終,林曉的房子離王家村只有四百多米的距離,比原本座落的地點近了三百多米,雖然有風景區的原因,可是林曉也有考慮過,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還是離村莊近好點,人說到底還是群居動物,離的太遠了少了人煙還是不舒服。
幾番考慮的結果就是把房子建在離村莊最近的地方,王家村對于林曉在這建房子也想不通,在他們看來,林曉就是有錢沒地方用,在這落魄的地方建一座這麼漂亮的房子真是浪費,有那個錢還不如在都市多買幾棟房子呢。
雖然林曉每天都在現場監督,可是真正搬進來還是被驚艷了,呈現在眼前的別墅,復古的外形,小青磚的牆面穿插著原木,木頭做的陽台加上後面的落地窗,干淨又舒服。
一條寬度不到三米的小河圍繞著別墅,加上移植過來的大樹半掩半遮的擋住別墅,一條小道讓這幅畫起了畫龍點楮之效,美輪美奐。
林曉還是第一次看到成品的別墅,長大著嘴巴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林曉最後幾天的時間被何平吉的工程隊趕了出去,不準他來偷看,說要給他個驚喜。
幾個月的瞎混,林曉和工地上的所有人都打成一片,所有人都喜歡林曉這個沒有絲毫架子和擺譜的有錢人。
這座別墅主體佔地面積就788平米,屬于中小型的別墅,快步走近,三層別墅朱紅色的屋頂和純白的煙囪引人矚目,上前拿出鑰匙開打門,一股清新的玫瑰花香鋪面而來,這因該是為了除去油漆味而特別使用的。
一進大廳,和外面復古的外形完全不同的現代化設計,形成一個強烈的反差和對比,如鏡子般的大理石鋪滿了整個大廳,中間放著一條地毯,四十二寸的液晶電視瓖嵌在一個帶著現代銳利感覺的壁爐,沙發有序的排在電視旁邊圍城一圈。
大廳上面巨大的三層遞增雨傘吊燈顯得大氣無比,右邊牆面全部由有機玻璃組成牢固又美觀,還可以看到外面的小橋流水景象,特別有韻味和小資,坐在這樣的客廳里心曠神怡。
整個大廳三百多米寬,除去大廳外還有三個客房,整個一層布置的簡約大方,卻不簡單,暗藏心機的設計讓林曉很喜歡。
附有特色的樓梯,和傳統不一樣的樓梯,整個樓梯由一塊塊木板組成,玻璃做的扶手看起來呈現一種簡單的美。
主臥室在二層,推開自己的臥室,主色調為暗黃色的暖色調為主,原色木地板和落地窗加上一張雙人床,牆上掛著幾幅畫,一個90來平米的衛生間構成了主臥室。
所有的控制都是現代化的設計,用最時尚的手機和一個平板電腦控制,要啟動別墅,要先用手機開啟,不然有鑰匙都打不開。
電子化的智能控制系統更方便和省力,所有的燈和房門都由平板電腦控制。
舍棄了繁雜的鑰匙,改用方便省力的電子系統,林曉也是考慮了很久,畢竟要是沒電了也是一個問題,不過負責此系統的人告訴他,不會出這樣的事情,讀力的別墅用這樣的電子化系統是最好的選擇,可以裝一個發電機,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最後林曉還是被電子化的智能系統給吸引了,結果不需要多說,現在林曉就拿著平板電腦玩的不亦樂乎,其他都被他扔到後面去了,抱著平板電腦看起來有什麼功能。
PS︰新人求收藏和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