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貴 第二百七十七章 公主(上)

作者 ︰ 午後方晴

有人看著石保吉。

宋九搖了搖頭,石保吉是駙馬,但沒用。趙匡胤一共三個女兒,長女嫁給王審琦的兒子王承衍,人家才是真正玩票姓質,兩邊都投了一點錢,不多,也從不過問。石保吉是石保正的弟弟,但石保正名字也讓趙匡胤改了,改成石保興。去年時娶了趙匡胤的次女,接著趙匡胤又將最喜歡的幼女嫁給了魏仁浦的兒子魏咸信。

魏咸信是與河北走在一起的,這是必然,宋九開始結交的多是武將後代,魏仁浦是文臣,與趙普關系好,而且魏咸信開始就對宋九不屑,後來看到收入可觀,已經加入不進去,便與趙承宗走在一起。兩家是世好,皆是文官,皆是家境顯赫,頗為正常。

也就是拼駙馬都尉,石保吉拼不過魏咸信。

再說,駙馬都尉當真尊貴嗎?

大家五味雜陳的離開。

「官人,不會那樣吧?」

「非是篡國,為什麼不會那樣?」宋九淡淡說道。趙普還不算厲害的,以後的司馬光才是真正厲害,似乎那時包括蘇東坡等人都在反思,準備采用更為溫和的手段,擇長棄短,繼續持行王安石的變法,不過司馬光與高滔滔這對活寶,為了打擊政敵,聯起手,一起推翻,甚至能將好不容易拿下來的陝西邊境各個重要城池無償交還給西夏。趙普雖為了權勢,做了一些不好的事,還遠遠不及那對寶貝蛋子。

「官人,奴家今天又感謝又惶恐。」玉隻說道。

宋九為她怒發沖冠,在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感到值得。

「你啊,我讓你學會放手,你偏不放。青衣,這樣吧,你以後抽空隨著玉隻身後學習,漸漸替玉隻將河洲擔子挑起來。」

「好來。」

玉隻想要說話,宋九又道︰「我朝與遼國關系漸漸恢復,我派人查看契丹海濱的一些情況,然後讓船載著你,去看望你父親,一家團圓,呆上幾個月回來。」

契丹新皇帝即政,雄心勃勃,不過與宋朝交戰了好幾回沒有討得便宜,而且他父親留下一個超級大的爛攤子,因此不得不將重心放在國內。宋朝這邊趙普害怕趙匡胤改變主意,再次先北後南,于是規勸。契丹那邊需要時間治理國內,宋朝這邊需要時間統一南方,雙方一拍即合,正在準備議和。

就不知道最後能搭成什麼樣的協議。

但這個和平不會太長。

然而能借著這個機會,讓玉隻去看一看,畢竟是她父親,看過了心願也就了結了。若再不放心,暗中派人借助海上的優勢,送一些錢帛過去。

玉隻沒有作聲,看著北方遙思。

計劃出來了,開始規劃,有的是各種各樣的建築人才,幾天後就定落下來。

不做官了,也不教書,沒官職在身,也沒有教書資格。要麼,就是能召集學子做一些事,書院開支同樣是來自河洲契股分成。要麼就是進那個大型私密試驗室做試驗。

都不那麼急,權當是放松的,宋九便對玉隻說道︰「我們去河洲走一走吧。」

「好。」

兩人抱著兒子,來到河洲。如今河洲風景如畫,缺點就是游客太多,到處是人山人海。面積還是太狹窄了,規劃河南是謂必然。看著大熊貓,許多孩子快樂的叫著。

玉隻悄聲說道︰「奴家看它的樣子可愛,讓管事于晚間打開門,讓奴家進去用手模了模。」

「感覺如何?」

「毛軟軟的。」玉隻自己也笑了。別人看是看熱鬧,兩人看就是瞎看,這個變化全部出自他們的手,並沒有感到有多驚奇。

玉隻又說道︰「我家的船今年也要從南海回來。」

「回來後,重上船塢保養一下,加密封艙,然後讓他們隨著大食商人去大食。」

「去大食啊?」

「若沒有錯,有的大食商人我認識,現在是蜜月期,過了這個村,以後他們未必會領這個情,出海主要是熟悉水道。這非是畫地圖,大海茫茫無邊,我曾在廣南乘船去富良江,那還是順著岸邊航行的,卻讓我產生了沉重的無力感。所以這個航線必須要熟悉。」

又轉到書院門口,外地學子越來越多,而且學習時間長,若是從一年級學習,名為八年,但實際再聰明的學子,也要十年以上的時間。因此終于有了假期,冬天從交年節前四天開始放假,一直到元宵節五天後開學,也就是臘月二十到正月二十一。夏天時三九前五天到三九後五天,一共三十七天。不過若是聰明的話,在家中自學,直接考中四五年級,那又要省去許多時間。實際還沒有召滿,隨著學子召滿,想中途插隊進來,很難很難,那時候一年級名額才是真正的寶貴。

玉隻說道︰「官人,陛下都不讓你進入書院,未免太過份。」

「隻兒,我也想開了,這是好事。諸位學子全部成長起來,漸漸能讀力,至少中學與初學我能放手,要麼就是高學,那個我也不知道怎麼教。既然回來了,可以做助試驗的機會,回答他們心中的疑問,或者對他們進行指導。書院與我沒有名義上的聯系,未是壞事。我教得再好,我的影子不能抹去,陛下就不能放心地選用書院的學子。我影子抹去了,陛下才能放心用人。我听說一件事,去年陛下感慨儒生進士沒有出現好官,遠不如書院的學子。只有朝廷承認,它才能發揚光大。沒有朝廷承認,我教得再好,永遠是小道。」

還是教,但變成一種私下的討論。

宋九說道︰「學會放手,我從巴蜀回來,路過秦嶺大山時,曾經看到一只老鷹在練小鷹,將它叼起來,從空中往下放,以此讓它會飛,會飛得更高。」

「知道啦,奴家也漸漸放手。」玉隻嗔笑道。

兩人瞎轉了許久,回到家,看到楚昭輔在家中等他。一見面,楚昭輔就來了一個熊抱,大笑道︰「小九,回來啦。」

「楚使司,許久不見了。」

「是啊,你在南方表現不錯,可害苦了我。」

「得,楚司使,當時我在三司時就感覺到不對,雖說不能事無巨細,一一過問,可你那樣什麼都不問,肯定是不行的。」

「小九,你捫心自問,三司賬目有多復雜,中書下令,要寬民,我能不能不寬?中書下令我救濟災民,能不能不救?」

「楚司使,我在三司,能不知道,當真是寬民?非是寬民,而是將稅務變相地加在各種禁榷上,化成了絹,金銀銅鐵。不過這種轉變我也認同,畢竟農民收入很少,繼續象唐朝那樣征稅,不可取。但我當時在三司也忽視了一個問題,糧稅在稅務比例中減少,可人力成本在提高,包括運輸成本,朝廷又想京城安定,一直以低價糧供應百姓。商賈囤積居奇提高糧食,是偏右政策,朝廷不顧成本,一味打壓糧價,是偏左政策。京城或者其他重要地區是吃到便宜糧食了,這個力役是來到農民的,船只是來自朝廷的,成本隱形,但確實也是成本。由此朝廷供糧比重越來越多,糧稅又在減少。再加上大幅度救濟災民,才出了去年的事。這是政策的失誤,中書有失,三司有失,不要說寬民。」

「小九,寫奏折吧。」

「要寫你來寫,與我無關,我一個平民百姓寫什麼奏折。」

「你真以為你是平民百姓啊?」

「那我問你,我是什麼官?」

「好啊,你就是平民百姓,」楚昭輔要倒,又說道︰「我問你,潘美能從南方調來多少糧食?」

「楚司使,要听真話還是假話?」

「真話怎講,假話怎麼講?」

「假話就是我不知道,反正南方糧食很便宜,海船很大。」

「真話呢?」

「真話你最好只對陛下一人說,其他人皆勿要提。南方有糧,可百姓數量太少了,去年幸好我擄得狠,幾乎連瓦片都帶回來,不然擄回那麼多百姓,連嶺南糧食都會緊張。當然,如果緊一緊,也能調出幾十萬石糧食,不過一是時間來不及,嶺南地方很大,百姓最關系健缺糧時間就是在五月前,也就是熬春荒時間段。但從密州還有幾百里旱路,才能到濟水,從濟水也需要船。難道真的少糧嗎?不是少糧,也不是少錢,是缺少交通工具,地方官員不是太作為,糧食運不到北方。米糧到了濟水,官員再不配合你呢?再運到缺糧的州縣,這又要時間。因此廣南必須在二月末就將糧食發來,否則就來不及了。在這個時間里,廣南又能調出多少糧食,還要從各州縣調到港口,再搬上船。只能說春天颶風少,利于航行。能調多少糧食過來,我真的不知道,但不會達到你想要的要求。」

「那你為何胸有成竹?」

「楚司使,我算一下,現在災民很多,無計統計,但重災與輕災的災民,能在二十萬戶,京城百姓與兵戶能勉強維持了,各州縣城里也備有相關的州糧,但就是這二十萬戶百姓一天得吃多少糧食?飯量大的,一人一天就要吃二升糧,四十天就是一石糧米。這些年國家安定了,每家每戶都在兩到三個孩子以上,一戶有六七口人,一石糧能維護多少天?今天正月十一,還有四個多月時間,又需要多少糧食?要命的是去年許多百姓逃荒,秋播沒有播下去,今年許多地區冬小麥也出現嚴重減產。這樣算起來,會欠缺多少糧食?所以廣南糧食過來很重要,但不能完全指望廣南,朝廷還繼續想辦法,包括開鑿西路,將陝西京西的糧食往京城運,往北方運。」

「這樣啊……」

「但切莫對外面公布,據我所知,老百姓都知道去年廣南大熟,糧食越來越多,越來越便宜,看到糧食源源不斷地從密州運來後,一些地主與糧商就會打開倉庫,陸續地放糧出售。他們手中糧食才是主要的,那麼糧價也就隨之緩慢下跌。雖貴,但能讓百姓壓力緩解。危機也就隨之解除。若將真相公布,糧商還繼續捂著糧食不賣,糧價只高不低。」

「難道他們寧肯糧食爛掉嗎?」

「楚司使,你又說錯了,這樣打一個比喻吧,我手中有五千石存糧,成本是二百文錢一石,現在以五百文錢一石賣掉,稅務加上損耗以及其他開支,一石能賺二百五十文錢,五千石能賺一千二百多緡。但我將糧食捂住,糧價越來越高,賣到一貫錢一石,我只賣一半,能賺多少錢?賺一樣多的錢,甚至更多,畢竟糧食數量越少,損耗開支也越少,還余下兩千五百石糧食在手中。實際我听說了北方有的地區一斗米快賣到二百文錢。何止一石一貫錢!」

宋九嘆了一口氣︰「實際去年二大王那個辦法很好,若各州縣官員配合,能將這些糧商坑死。」

有一個經典的案例,宋九僥幸記得,那就是王安石買糧,東南大澇,糧食瘋漲價,朝廷禁令,但王安石在越州以高價公開買糧,結果所有糧商將糧食一起運過去,王安石再弄一些手腳,船只越來越少,糧食來了,不缺糧了,甚至都沒有儲藏的地方,又沒辦法運回去,糧商只好捂著鼻子降價賣,越降價百姓越不買,結果一個個虧得兩眼淚汪汪地虧本出售。

陳從信的辦法十分類似。

但各地官府不配合,那麼再好的辦法只是空談。

因此宋九又說道︰「這才是商業運作,切記,不能泄露,只要不泄露,什麼都不用說,糧食從密州源源不斷而來,那些人自己兒掉價賣糧食,越掉價百姓越不會恐慌,壓力就會轉到這些囤積居奇的商人地主頭上。他們會越急著賣糧,糧價迅速掉下去,危機也就解除。」(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品富貴最新章節 | 一品富貴全文閱讀 | 一品富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