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到我們建功立業的好時光了。」孫全照大聲說道。
八千宋兵陸續登上克虜舟。
它是一種新式海船,準確說它是一種標準海上戰船。配帆櫓,然而與其他海船不同,它的吃水線很淺,形狀更梭長,也不是太大,基本都在一千來石,小了在海上顛簸,危險性大,大了劃不起來。這樣它就能在逆風情況下,放下大櫓,逆風而行。
缺陷也更明顯,穩定性不及其他海船,噸位又小,無法遠洋航行。
不過用在渤海灣,駛向對岸也足矣了。
隨著航海業發展起來,造船技術也在提高,高瓊用樓船去平州,那一戰高瓊幾乎隱形了,吃一塹長一智,後來陸續做了改進,包括船只。
還不能完全指望海軍,不過適當的時候說不定也能起到奇兵作用。
一共八十艘海船。
每艘船一百兵士,以及少量武器輜重。
左右各配置二十面大櫓,一櫓兩人操作,輪流搖櫓。
今天是一個好天氣,萬里無雲,海上只有輕微的西北風,對船速影響不大。
八十艘戰船一起放下風帆,敲響戰鼓,齊齊發出登州港。
經過幾十年的與高麗交易航海,宋軍幾乎將渤海灣內所有航道,礁石,淺灘一起掌握清楚了。
一天無話,天色黑了下去,大家來到一個無人島陸續將戰船泊好,停下休息。第二天黎明時分,再度出發。
目標,鴨綠江口!
海面上景色單調枯澀,除了藍藍的海水什麼也看不到。只有偶爾一兩只海鳥飛過。略略給這個死寂的海面帶來那麼一兩點生機。
孫全照卻坐在船艘里想著心思。
他在想自己在京城看到的那份計劃書。
計劃書上的內容將他嚇著了。
不過有兩句話讓他記憶猶新,與遼國戰爭重要的兩條,一是比拼財力。宋朝財政良好,然而用兵成本極其高昂,岐溝關之敗若非國家有著良好的財政。那就可能會出大事。
不僅是宋朝的募兵制度,即便是漢朝的役兵制度同樣如此,故漢武大帝盡管于大漠上長驅直入,擄得大量牛馬羊,可最後因過份用兵,差一點讓國家經濟崩潰。民不聊生。
二是比拼人力消耗,看似宋朝人口遠比遼國多,但遼國人人皆兵,若是動用兵士,數量未必比宋朝的少。而且論戰斗力,個體戰斗力遼兵肯定在宋軍之上。若非宋軍軍紀森嚴,非是遼兵對手。再加上蕭燕燕與韓德讓的能力,若是一場場戰役打,想象白馬山之戰,滿城之戰,唐河之戰與徐河之戰那樣的場場大捷,是不可能的。那麼比拼到最後。還是宋朝虧面據多。
所以宋朝要轉稱方向。
用己之長,克己之短,不一定非要在戰場上決一勝負,破壞也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這是一次充滿想像力的行動,似乎眼下是按照宋軍要求那樣在往前發展。
接下來就要看自己的。
……
「涅魯將軍,對岸那小崽越來越不象話。」
「他們尾巴長不了啦,我听說太後準備征討混同江,然後就來對付那群高麗人。沒有想到南方那群小崽們又動手了。」
「還不是找死的。」
「噓,」耶律涅魯放下手的酒碗,用手指放在嘴巴做了一個閉嘴的動作。然後悄聲說道︰「兄弟們,不是你們想的那樣。于越在南方吃了幾次敗仗,听說被南人打慘啦。」
「于越也敗了。」
「不但于越敗了,斜軫大王似乎在山後也未討好。」
「是真是假?」
「不假,我有一個好友。就是在朔州戰死了,可憐他的兩個孩才幾歲大,以後該怎麼啦。」
「不是說南人不堪一擊嗎?」
「誰說的,南人有怕死的,還有更多不怕死的。還是我們在這里好啊,雖然對岸那些人有點小動作,然而膽小如鼠,不足慮也。」
高麗人也未必有那麼膽小如鼠,不過高麗人也不敢進犯有兩千多遼兵駐扎的來遠城。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遼國一次又一次將宋朝胖揍,作為普通的兵士,也會感到驕傲。但反過來了,大家同樣不會高興。
耶律涅魯忽然唱起一首家鄉的歌謠。
歌聲蒼涼。
外面北風嗚咽,天真的冷了下去,鴨綠江上開始結起薄薄的融冰。風聲帶著淒慘的歌聲,漸漸傳向遠方。
忽然外面傳出幾聲淒厲的慘叫聲。
「難道是高麗人來了。」幾人抽起佩刀,走了出去。
就在此時,一隊又一隊宋朝兵士借助撓鉤,以及夜色的掩護,登上了來遠城牆。遼兵起初不備,不過不久就發現了他們。
相比于南方的慘烈,東面這段地界承平許久,遼國從鴨綠江到白頭山幾十個營寨僅駐扎了一萬兵士,有時候可能還不到一萬人,就是這點兵力,還多以漢兵與渤海人為主,又多以步兵為主,戰斗力比較弱。
大團大團的宋軍登上城頭,手樸刀在夜色閃著寒光,不時地有人倒了下去。
耶律涅魯手抓住大刀,又緊張又害怕,但他還沒有想到是宋軍撲過來。
城遼軍終于清醒過來。
然而這時城門已被宋軍打開,一隊隊盔甲鮮明的軍隊從城門口涌進來遠城。
「怎麼辦?」耶律涅魯與他的同伴明明听到召集的號角,卻不知道該如何做。他手下一名膽小的同伴,索性撲入一間民房里,躲藏起來。
耶律涅魯想壯起膽,帶著手下反擊,可是手一直在哆嗦著。
「高麗人不要命了嗎?」就在他腦海里產生疑問時,忽然听到不遠處街道邊傳來說話聲。
「那邊還有幾個遼人。」
「是我的。你們都不想爭。」
宋人?
耶律涅魯手下還有幾個漢兵,盡管發音不同,但能听出是漢人在說話。
宋人怎麼殺到來遠城,難道前線潰敗,宋軍都打到來遠城?
就在他不知怎麼辦時。幾十名鎧甲鮮明的宋朝兵士從街的拐角殺出來,向他們迅速撲過來。
耶律涅古頑強地砍傷了一名宋兵,就被幾把樸刀砍到他身上。
我死了,妻怎麼辦,幾個孩怎麼辦?這是耶律涅魯最後閃過的想法……
……
「報!」一名探飛快地騎馬過來。
消息是用快腳遞送來的,任何人都不能耽擱。但到了宋手,已經是幾天前的事。
孫全照從登州出發,逆風航行,用了三天時間將八千名宋軍帶到鴨綠江口,來遠城下。這是算好了時間,又是北風盛行之時。多少會出忽遼國意外。
當天夜色到來時,孫全照將船駛到江口處,開始命令兵士下船,然後借助夜色掩護,撲到來遠城。
應當來說,那八千名宋軍戰斗力也不是很強,所訓練的內容也多是駛船。以及游泳,畢竟在這時代,久在海上漂,就是在近海漂也有些風險的。老兵比例又很低。
不過它是一支奇兵。
高麗人每次看到宋朝使者,都是恭恭敬敬,也承諾要與宋朝結盟,實際高麗只是猥瑣地想借機會佔一點便宜,不敢真正出手。
因此來遠城遼兵有些松懈,于是冒著遼東的嚴寒,孫全照帶著手下用撓鉤登上了來遠城頭。當遼國守兵發現時。已來不及了,讓宋軍殺到城門下,打開了城門。
經過幾個小時的巷戰,來遠城兩千多名遼兵大半被斬殺,只有少量人逃了出去。
孫全照讓三軍稍做休息。徑直撲向鴨綠江。
烏玄明與宋朝借助鴨綠江來回通往,遼國暫時還管不了遼東,便想出一個辦法,在鴨綠江上樹起柵欄,將鴨綠江堵死。
這一招很管用。
宋朝與烏玄明聯系,除非象楊延昭那樣,趁機會從遼南強行沖向混同江,余下的只有一條路可走,從外海繞到東海岸線,兜了一個大圈,才能上岸。而且那樣必須受風力影響。
孫全照拿下定遠城後,立即沖向那個水寨,里面只有兩三百兵士,見勢不妙,早就逃之夭夭了。孫全照也沒有貪功追擊,帶著手下將這道柵欄焚之一空。
然後押著來遠城所有貴重財貨,將來遠城一把火焚燒了,再度上船,返回登州。迅速將消息通知在朔州的宋。
宋看完後,將它遞到李繼隆手。
李繼隆大約地看了一遍。
孫全照如何連這件事都辦不好,也不佩當自己當初推薦他了。主要是海上,海上風大浪高,意外事故會有很多。只要沒有意外事故,肯定會成功。就是平時,也會成功。
朝廷有可能對高麗人抱有幻想,但宋沒有抱幻想,李繼隆還沒有見識到這群棒的無恥,可也沒有抱幻想。
東大門替他們打開了,他們也未必敢進去。實際宋心還隱隱地不想他們進去……
李繼隆將這份急報合上,看著北方說道︰「宋公,要麼我們兩路兵馬合一,兵伐雲州,這樣效果會逼真。」
他打敗了耶律休哥,但沒有真正擊敗耶律斜軫。
如果再將耶律斜軫擊敗,那麼遼國諸將會無一人是他的對手。並且眼下兵力佔據優勢,就是戰斗力也不弱上多少,至少在士氣上佔據上風。東西兩路宋軍兵力能調動的兵馬幾乎能達到十五萬以上。雲州城不過兩三萬兵馬,縱然遼國有援兵過來,李繼隆也有信心擊敗他們,三次佔領雲州城。
宋也有些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