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那副畫作破壞諸多,面積將近整個畫作的三分之一,然而好在損毀的地方大多數都是描白的地方,因此修補起來並不十分困難。
首先是看看是否有因為主人不喜歡或者當時不出名的人的按章題詞,以防止有漏網之魚出現。如果有私印,就要視其大小重新裁紙鋪片,而後在細細修復。這會使得本身就經過多次裁剪的畫作進一步剪裁,更加縮小,上面有畫作的地方就很可能被裁掉,使其韻味大大減少。
中國的文人騷客收藏字畫,大多喜好先按上自己的章名你做的好就是增光溢彩,諸人追捧,本身一幅畫上的章節越多,也表明本身對畫作本身的肯定。不過總有那等不自覺的,總是覺得自己是個人物,舀到手不管適不適合,總要先蓋上自己的章,還覺得是賞光一樣最典型的就屬乾隆皇帝,一筆爛字糙畫無自覺,還覺得自己書法一等,但凡有點名氣的,總要上去提兩個字以示恩寵,下面的人為了追捧,很多東西都直接刻畫在物作本身,連修補都修補不了。多少古家名作文玩字畫就這麼被毀了。好好的字畫,總會有那麼些丑不忍睹的題字突兀出現在此。讓無數古玩愛好者扼腕。
不過這幅畫作大抵是由于第一手主人一直沒有轉讓的關系,等她掀開字畫的時候,四周裝裱固定的地方並沒有那些東西。當李青青將裝裱的畫布撕下之後,事情就簡單的多。
李青青首先確定受損部位的大小、原因,現在心底有初步構想,然後再稍後的修補之中要要注意是否有一步修補的過程會造成二次損毀。
這幅畫作最顯眼的就是由于存儲不當,畫作下面三分之一處的霉斑地帶。其中有黑有紅,十分醒目。李青青將長棍棉棒佔取高錳酸鉀溶液,小心的涂在黑色的地方,靜待幾分鐘之後,又取新鮮的雙氧水和淡草酸水涂抹。這樣的作用下來,有相當一部分的霉斑都被一次清除。而稍大的頑固霉斑,李青青也小心的重復上面的步驟。
手法不急不緩,手腕穩重,十分細致認真。
李青青一旦投入某件事情當中,就會全神貫注,連分毫神思都不會分。而這,也正是盡管李青青基本功不如那些世家子弟,卻被老主任相中的理由。畢竟這行需要的,就是這樣不受影響,全神貫注在此的特質,才會修復好每一幅畫作。心若有浮躁,半分都不會隱瞞的顯示在手中的畫之中,這樣很可能就會毀了手底下的古字畫。
李青青就以這樣的認真態,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都如法炮制,終于在第三天的下午,將那副畫上的霉斑都處理干淨了。
那副曾經髒污破敗的畫,現在已經煥發出新的色彩了。以前墜在底下的大片霉斑此刻沒有了蹤影,而是顯露出本來的面目來。李青青心滿意足的小心將暫時固定在工作台上的畫鋪平,然後退後了兩步,觀看整體效果。
之前被霉斑擋住,實際上下面李青青都沒怎麼看清。那時候基本上都是白色,她也以為是留白。可是等到她現在再來看,卻有新的發現。
那人頭上帶有斗笠,所以之前她一直以為是以為樵夫或者農夫仰望遠處重疊起伏的山脈。可是現在看來卻不是。清理之後,就算是寥寥數筆,她也知道那後背之上的方塊顯然不是補丁。必定,沒有哪家就那麼正正好好的補一塊那麼方正的補丁在那個地方。
如果她沒有看錯,只有一個是這樣的形式——補服。
補服是明清代官員所穿朝服,且只有這一個朝代有補服之說。它分文武兩式,文繡飛禽武成獸。
這人像也只是勾勒兩筆,倒是分不清是文是武,只是他下墜明顯兩筆而成,並不是明代顯著的飛魚服,很可能是清代的人。
果然,李青青在回首看那之前一直以為是斗笠的東西,也隱約感覺似是頂戴花翎。
這是一個官員?
李青青歪頭看著這幅畫,滿臉困惑。
一個官員你什麼人都不帶,對著山干嘛?
閑情逸致?抒發詩意?看著山想過山?那幾筆簡單的山卻重重疊疊,古話就有「望山跑死馬」之說,這人只身一人,能跑過去?
無限無限的可能,只是對方只是古人,並無法同她溝通。
李青青瞎想到,也只是瞎想而已,無論作畫的人,還是被畫的人,亦或是作為禮物被送的收禮人,現在都已經作古了。無人可以回答。
李青青暗自打算著等還畫的時候問問,又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別嘴勤比較好。稍有復雜心情的接著處理畫作。
現在將霉斑處理干淨之後,她要做的是揭舊。
古字畫年代久遠,畫心多有斷裂。如果不修補,往往會在後續修補之中造成字畫畫心干裂錯位。
李青青先審視總體,這幅畫作有幾處顏色已經失卻,而更多的地方顏色也不穩定,她先舀出專業軟圌毛棉球,蘸著淡膠礬水小心的蘸點。等它干後,舀出一張新紙,等到她排筆蘸溫水將畫心刷濕之後,覆蓋在其上,又將保鮮膜撕下,小心的覆蓋其上,進行行悶水。
這一步就要想給一個婦人保持年輕,就要先補水一個道理。悶水就是讓水分重新滋潤干涸的紙張,使其恢復原有的彈圌性。這一步就叫做揭舊。
第二天李青青來看的時候,畫心已經變得有生機多了。暗黃枯燥的紙張,現在細潤又白膩,遠看幾乎與新紙張相差無幾。
李青青長舒一口氣。
高級的紙張歷久彌新,不是沒有道理的。揭舊就怕紙張檔次太低端,無法恢復如初。那樣的話即使強行修補,效果也會很差,更別說煥發生機了。
她今天要做的是托補,主要是看看有沒有缺殘的地方,如果沒有,就重新補上一層加固。如果有就補上缺口,用與原來畫紙相似或相同的紙張,在背後補上,是畫心薄厚統一,干後在用倒休磨畫面殘缺處的遍及,使其統一平面。
這幅畫作底下就有幾處破損的地方,李青青之前已經找陳生看過了,陳生一眼就能認出這是澄心堂紙。為南唐李後主所使用之名紙,與廷圭墨齊名。特性平滑緊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璽」之稱,為弱吸墨紙之上品,差一點的稱玉水紙,次差的稱冷金箋。輕脆,即其特性。
不過因為後來出現新的宣紙玉版宣,吸墨性強,表面生澀,墨一落紙,極易漫開,書寫常加漿或涂蠟,光彩不若箋紙鮮明,較為含蓄,以宣紙類為主。雖然較晚出現,卻取代箋紙,成為最名貴的書寫用紙,現在已經很少見。
陳生家里也只有幾匹而已,不過李青青用的不多,舀來一張六尺就夠用了。
作者有話要說︰所有資料來自百度恩
(百度搜樂文小說網或xiaoshuo,更新更快)然後關于宣紙的單位到底是論匹還是其他抱歉俺沒找到資料所以姑且跟著布匹論吧寫這張寫的簡直了都一句話的東西而已,我足足查了好幾天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