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 第三百六十九章 結果

作者 ︰ 緊那羅在唱歌

一切就如嚴紹預料的一樣,雷?科帕只是第一個上門的而已,緊接著英美等國的公使紛紛上門,甚至就連日本公使都扭扭捏捏的走了過來,想要詢問下關于那個項目的問題…

在客廳里面,來自多個國家的駐華公使坐在沙發上,認真的听著嚴紹對’75工程’的解答。

「這次的75項工程國社政府將會盡可能的由國內自行解決,然而各位既然是駐華公使,自然或多或少都稱得上是國通,應該清楚以國目前的現狀是無法**解決的,所以其的相當一部分便需要得到各國的幫助才行,只是在這次的事情上各國能得到多少就要看各國對我國表現的善意了…」

嚴紹也有些受不了那些公使一個一個的找上門來,干脆把所有人都叫到了自己的莊園里,然後把自己的條件說了出來——————讓人有些意外的,在听說召集各國公使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就連荷蘭人和意大利人也跑過來了。

所謂的善意是什麼?自然就是在駐軍及關稅上的態度。

雖說現在駐軍的問題基本上已經解決的差不多了,但是在關稅上各國還是有些拖拖拉拉的,嚴紹自然希望能盡快把這個問題也解決了。

只是就如雷?科帕所言的那樣,在‘72工程’被公布出來後,許多國家都產生了些疑慮,畢竟沒有誰會想培養出一個競爭對手來。

但是…

這次雨石銀行對國社政府的貸款規模是一億英鎊,其有相當一部分是用于整頓經濟和其他方面的。但就算如此依舊會有數億資金會被投入到這項工程來,數億資金,就是數千萬英鎊。他們是真的沒法狠心放棄這麼大一筆訂單啊…

————————————————————

其實嚴紹也知道現在就公布‘第一個五年計劃’肯定會對關稅的談判造成影響,就像上面說的,沒有誰會願意培養一個對手出來。

原來也就算了,雖說國不是一個沒有工業的國家,但那點工業根本就少的可憐,全國也就一個雨石集團可以拿出來看。

可是如果國社政府公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成功的話,英美等國可就真的多出一個對手出來了。這樣一來他們自然會在關稅問題上遲疑起來。

所以早在公布之前,李良和宗武,甚至是伊萊諾她們都在勸說嚴紹。最好是等國與列強在關稅問題上達成協議後在公布這項計劃——————伊萊諾她們到是不擔心泄密的問題,畢竟在雨石銀行宣布對國社政府進行貸款之前,誰也不可能會相信嚴紹居然有十億這麼多的錢,盡管嚴紹現在手里的資金要遠遠超過十億這個數字…

然而嚴紹卻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一戰…

我們都知道。一戰對國來說可說是最適合發展工業的一個時期。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當時歐洲已經變成了主要戰場,曾經對國進行商品傾銷的國家幾乎都在打仗,根本就沒法做生意。

尤其是英國,這時英國對國的貿易額比其他國家加起來還要高,而作為主要參戰國,在1914年至1918年的這段時間自然無法再像過去一樣對國傾銷商品。

只有還有德國、法國、俄國和荷蘭意大利等國,這一部分大概佔了對國貿易份額的25、6%。剩下的則是日本和美國的。

也就是說原本對國傾銷的商品,一下少了四分之三。再加上當時美國和日本也都把商品想盡辦法的銷往歐洲。在這4年里只能說是苟延殘喘的華企總算是能松一口氣了。

同樣,由于當時歐洲對各種物資的需求極大,也導致這4年成為了國資本最為繁榮的一個時期。曾經提到過的蕪湖棉紡織廠就是在這個時期創辦的…

一般來講國有性質的企業最擔心的是什麼?這個很難說,但至少有一點可以確認,那就是擔心缺乏競爭力,結果導致產品賣不出去…

可是在一戰期間,只要你的商品還能用,價格也不算太夸張的話,根本就不需要愁銷路的問題,還有比這更適合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時間段嗎?至少在嚴紹想來是找不到了…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的75個項目里,有不少項目都是可以在第一年就實現投產的,比較麻煩的鐵廠也可以在兩到三年內實現初步投產。

也就是說現在就開始的話,如果一戰真的如期發生,那麼在一戰爆發之前,國就可以擁有一定程度的工業,並借此機會對歐洲出口貨物以此刺激國實業的發展。

可如果要等到關稅談出個結果的話,那事情可就比較麻煩了。

首先,厘金至少也給等1914年的3月才能撤銷,畢竟厘金是全國性的問題,嚴紹總要和地方的實力派談妥才行,不然單只他自己一個人撤銷厘金是沒用的。

也就是說,關稅問題至少也要等到明年3月份才能確定,而這距離一戰的爆發可就只剩下4個月的時間了。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75個工程,規模最小的一個怕也價值上百萬,如果嚴紹想把工程所需的設備全部弄到手,至少需要英美德法等幾個大國合力才行。如果真等到一戰爆發後才這麼干的話,外購的來源就只剩下日本和美國…

日本,給他點甜頭嚴紹到不介意,可給的太多卻是打死嚴紹也不願意的。而美國的話,一戰正是美國對歐洲大肆出口商品的時候,那時美國人是否還願意向國出口設備,幫自己弄個競爭對手就很難說了。而且那時美國人也未必還看得上嚴紹的這點小生意。

在這上面,可以用一個數據來進行說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曾經欠著英國四億多英鎊。而等到戰爭結束後,英國倒欠了美國八億多英鎊…

四加八,把零頭去掉,大概是十二億英鎊,相當于戰前英國政府七八年的財政收入…

4年時間,平均每年三億多英鎊,倒時美國人真的未必會在意嚴紹這種幾千萬英鎊的‘小生意’了…

所以嚴紹必須要在戰爭爆發之前。先把‘第一個五年計劃’所需的各項設備弄到手,這樣就算戰爭爆發了也不會拖累到計劃的進度…

當然,這些嚴紹肯定是沒法和伊萊諾她們說的。畢竟嚴紹總不能告訴他們,再過不到一年的時間,在歐洲大陸上將會爆發一場史無前例的慘烈戰爭,而伊萊諾的老家法國更是差點被德國人給滅了什麼的…

嚴紹要是真敢說的話。那就純粹是作死了…

所以這一切。嚴紹也只能是藏在肚里…

————————————————————

不得不說,幾千萬英鎊的大單果然很吸引人,盡管英德等國都清楚只要國社政府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能夠實現,這個世界上就會再出現一個可以和他們比肩的工業強國。

但是在這麼大一筆生意的誘惑下,這些國家最後還是扭扭捏捏的點了點頭,在稍後一些天的一場會議上與陸征祥和顧維鈞等人簽訂協議,只要國社政府全面廢除厘金,作為回報。國的關稅便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增加5%的附加稅,同時將奢侈品的最高上限提高到了30%的地步。並且每三年修正一次,並在時機成熟的情況下將關稅自主權歸還給國,這與梁士詒等人最初的條件基本上已經一致了。

不過這也與這時的觀念有些關系,在後世哪怕是對最親密的盟友那些發達國家也總想著留一手。但是在這個時代就不同了,只要你能拿得出錢來,哪怕是最好的東西我也願意賣給你。

你不願意賣最好的產品?沒關系,有的是人願意賣…

競爭激烈啊…

————————————————————

端坐在桌的兩旁,陸征祥在協議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也就是在名字被簽下的那一瞬間,陸征祥與顧維鈞等人都松了一口氣。

壓力甚大啊…

就像曾經說過的那樣,在這個時代國政府內最可憐的大概就是外交人員了,沒辦法,誰叫國力貧弱呢,結果簽訂的十個條約里至少有個是喪國辱權的,弄得這些人走在大街上都怕被人認出來…

而這次的話,對駐軍及關稅問題可以說是舉國關注。

雖說不久前這些關注被政府頒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給吸引去了不少,但等到風頭稍稍過去後,公眾的注意力還是轉移了回來。

可以說,如果外交部不能拿出一個讓人滿意的成績,怕是剛走出會場的大門就會被外面的民眾用唾沫星給淹死…

不過…

估計是不會浪費到民眾的口水了,因為陸征祥等人已經決定要是沒能談出一個理想的結果,他們自己就先一步把自己弄死,也免得繼續受罪…

畢竟過去他們還可以用國力貧弱,手里沒籌碼,所以談不下來什麼做借口,可是這次他們手里的籌碼卻是前所未有的多,如果這還談不出個結果來就不是別的問題,純粹是因為他們無能…

而今成績單出來了,他們也可以第一次挺直腰桿走在公眾的面前。

說實在的,這一刻陸征祥和顧維鈞等人還真是感激嚴紹,畢竟他們這些搞外交的從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期望這種結果了…

另一邊,在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後,雷?科帕及美國公使也朝著陸征祥他們微笑著道。「恭喜了…」

「哪里…」

除了日本公使的臉色還有些古怪外,其他人都不願失去禮數,紛紛上前賀喜。

而等到結果傳出去後,會場外面也是一陣海嘯般的歡呼聲。

盡管這次協議的簽訂並不意味著自主關稅的權利已經被拿回來了,但這畢竟代表著一個良好的開始…

不是嗎?

————————————————————————

河北項城。看著剛剛到手的報紙,已經比原來蒼老許多的袁世凱輕嘆了口氣,把報紙放在了一旁的桌上。

「他干的比我好啊…」這麼說的時候。袁世凱的表情似乎輕松了許多。

就在桌上面,還有一份多日之前的,有關‘75工程’和‘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相關報道,在許多重要的地方都被人用紅筆劃了一道紅線。

即便已經宣布下野,袁世凱依舊沒有放棄對時事的關注。

只是看著報紙上的報道,這次袁世凱是真的放棄了心底的那點雄心,安心享受眼下的這種生活…

看著老東主現在的樣。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語的楊士琦也總算是放心了下來,這個時候還願意陪在袁世凱身邊的老北洋,現在也僅剩下他一個人罷了…

與此同時。東京的國民黨總部內,孫山及黃興、宋教仁等人也都在看著報紙上的報道。只是對上面的報道,三個人的想法卻各自不同…

這一刻,沉默成為了房間里的主旋律。

同一時間關注著這件事的人還有許多。如黑龍會的頭山滿和內田良平。上海的李燮和,安慶練兵的蔣百里及正在船上的蔡鍔…

如此如此,種種種種…

這一刻,在被許多人敵視的同時,嚴紹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承認…

————————————————————

「都督,安慶已經到了…」

走進船艙,蔡鍔的副官對著還在看報紙的蔡鍔揚聲道。

「嗯…」將手里的兩份報紙放在桌上,蔡鍔從椅上起身站了起來。

船只也是要沿江停靠一下的。所以在出發後的這段時間,蔡鍔對外界的消息到是不怎麼閉塞。

「這就是安慶嗎…」走在甲板上。蔡鍔朝船外望去,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棟棟高聳的建築,尤其是那幾棟20層高的摩天建築更是首先吸引住了蔡鍔的目光。「名不虛船啊…」

和他一樣的還有許多其他省份的乘客,顯然對安慶如今的模樣,這些乘客也都感到十分驚奇。一些年輕些的乘客更是躍躍欲試的,想著是不是能到其一棟建築上去,享受一下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也就是在乘客們驚奇的目光,船只漸漸的朝著碼頭考慮,不一會的功夫就已經穩穩的停靠在了碼頭上。

「松坡兄,好久不見了…」

從江輪來到繁忙的碼頭上,還沒等蔡鍔模清楚狀況,一個十分熱情的聲音已經在他的耳邊響起。蔡鍔和身邊的護衛抬頭一看,首先看到的就是穿著純黑色11式軍服的蔣百里,還有就是其他幾名留守于安慶的政府官員。

雖說現在嚴紹已經就任大總統,手里更握有12個省份,但蔡鍔畢竟是地方的實力派之一,留守的官員自然不願失了禮數。

所以在得知蔡鍔將在安慶停留一段時間後,留守于安慶的市長等官員立即做好的接待的準備。

見到是蔣百里,蔡鍔的臉上也露出一絲喜色。「百里兄,真的是好久不見了呢…」說著蔡鍔上前兩步,將手與蔣百里緊緊的握在一起。

如果是在後世的話,這個時候旁邊應該會有許多記者站在那里,手持著照相機不停的在拍照。然而實際上這個隨後碼頭上雖然有不少人正在看過來,但是真正關心的卻沒幾個。

「跟我來吧,松坡兄,住處已經安排好了…」彼此互相寒暄了一陣後,蔣百里拉住蔡鍔的手,和他一起往碼頭外面走去,在外面車早已等候多時了。

登上車後,蔣百里就坐在蔡鍔的身邊。「怎麼樣?對安慶的感覺如此?」言語間很是自豪。

「的確不錯…」側了側頭,往車窗外面瞧去,蔡鍔微微點了點頭。

就如當初的蔣百里一樣,安慶的一切都給他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對了,你在安慶如何?」往車窗外看了一會,蔡鍔似乎是想起了老朋友來,連忙出聲問道。雖說前些日彼此之間也有些書信來往,但畢竟有很多事情是書信寫不明白的。

而听到蔡鍔的話,蔣百里則是笑了笑後回答道。「很不錯,部隊本來就有基礎,最近有讓我狠狠操練了一段時間,現在戰斗力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唯一有些麻煩的就是炮兵和騎兵,這兩者的數量不足,很多都是步兵轉過來的,怕是需要一些時間才能練出來…」

作為最著名的軍事理論家,這時蔣百里練兵的能力或許比指揮作戰更厲害。不過面對著一群剛剛從步兵轉職成炮兵或騎兵的士兵,即便是蔣百里也有些頭疼。

「這個可就沒辦法了…」搖了搖頭,蔡鍔微微一笑道。「這兩個兵種都是很耗費時間的,你還是多拿些耐心出來吧…」

「放心吧,當了這麼久的校長,我現在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了…」說笑了一陣後,蔣百里的表情變得正色了一些。「對了,松坡兄,前些日我和你提起的那件事………你考慮的怎麼樣了?」

「這麼嗎…」沉吟了一下,蔡鍔的道。「還是等我到了北京見到本人再說吧…」

听到蔡鍔這麼說,蔣百里沉默了下,沒在多說些什麼,因為他知道蔡鍔既然主意已定,就絕不會輕易被動搖,所以…

「接下來就看都督他自己的了…」(未完待續請搜索樂讀窩,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 | 擴張之路全文閱讀 | 擴張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