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 第三百九十五章 安排

作者 ︰ 緊那羅在唱歌

「劉將軍,這里就是屬于您的船艙了…」

將劉冠雄一行領賞里瓦達維爾號,一個20歲出頭,相貌有些英俊的白人青年領著劉冠雄來到了屬于艦長的艙室。

這個時代還沒有人體工程學的出現,幾乎所有武器都沒有考慮過使用者的感受。為了能讓武器性能取得突破,設計者幾乎都把使用者放在了最次要的位置上,尤其是居住條件等方面,最惡劣的恐怕就要屬潛艇一類兵器了,水面艦艇雖然要強一些,但考慮到一艘軍艦上要擠上千人,恐怕也未必能強到哪去。

在這方面有所突破的,估計也就只有‘七炮塔聖物’阿金庫爾號了。

當初從巴西人手里接手這艘多炮塔神教聖物時,土耳其人最關注的並不是武器性能或是動力系統,而是艦上的居住條件,這一點他們很滿意巴西人先前的要求︰水兵住艙十分寬敞,軍官更是每人一間有舷窗的住艙。不過這些還不夠,土耳其人要求每間軍官住艙都用豪華昂貴的木制瓖板裝飾,軍官浴室都安裝了精美的水龍頭並瓖上了瓷片,另外還按穆斯林的習慣改裝了洗手間。

後來英土決裂,英國人接手阿金庫爾號後,英國官兵登上「阿金庫爾」號後的第一印象就是皇家海軍自己絕不會設計建造這樣一艘怪物。他們的評價簡而言之就是太多的火炮,太多的彈藥艙,太長的艦身,太薄弱的防護。很快人們就將七座主炮塔由前向後用星期日到星期來命名。當看到艙室里寬敞的空間和豪華的裝飾後所有的人都以為自己是身處于一座宮殿當,于是這艘戰艦的另一名字——————‘豪華酒店’(GnPlce)就流傳開了。‘阿金庫爾’號當然也成為皇家海軍最舒適的戰艦,一個傳言甚至說‘阿金庫爾’號上每個住艙都有專門供應酒的管道,給軍官們提供的杜松酒,給水兵的是朗姆酒。許多官兵找朋友托關系到‘阿金庫爾’號上來只是想看看她豪華的軍官起居室和寬敞的水兵住艙。

而除了其空前絕後的一星期份主炮塔外,‘阿金庫爾號’也因為其一流裝潢、二次易主、三個艦名、四度開工而舉世聞名,並直至今日都為人津津樂道著…

————————————————————

在艦上人數只多了10個人的情況下。‘里瓦達維亞號’的排水量要比‘阿金庫爾號’稍稍大一點,理論上講艦上的舒適性應該會比‘阿金庫爾號’強上一些,但考慮到‘阿金庫爾號’的長度要比‘里瓦達維亞號’多出20多米近30米,實際上恐怕里瓦達維亞號還是要比阿金庫爾號差上一些。

(阿金庫爾號全長204.7米,而比阿金庫爾號還要大些的里瓦達維亞號只有178.3米,比阿金庫爾號大出數千噸的伊麗莎白女王級也只有195米而已…)

話雖如此,但這世上從來都沒有委屈艦長的理由。所以走入自己的艙室,劉冠雄到是對這里的空間十分滿意。

「不錯…」走進艙室內,劉冠雄滿意的點點頭。

艙室內的空間很大,不但能容得下一張床,而且還有書案等等,比他原來在海圻艦上的房間可要強的多了。

不只是他。就連其他分別走入屬于自己艙室的海兵們,在見到屬于自己的房間後也大多都是一臉的驚喜。

「這房間還真夠大的啊…」

「是啊,床也舒服…」

「總算不用弄的跟風箱里的耗似的了…」

看著艙室內的模樣,海兵們七嘴八舌的道,一些人甚至已經心急的躺在床上嘗試了一下感覺。在船內,不時的甚至還會發出歡呼聲,而在見到這些從國遠道而來的顧客們似乎對這艘船很滿意後。造船廠方面的人亦露出了高興的笑容。

也不奇怪,我們都知道國海軍現役最大的海圻艦排水量為4300噸,可是誰又知道這麼一艘船里卻裝著476名乘員呢…

一艘標排兩萬八千噸的戰列艦,也只需要1130人而已,而一艘標排四千三百噸的巡洋艦卻用了476人,可以想象下,海圻艦的內部空間究竟有多擁擠了。

眼下換了一條船,對他們來說就等于是從地獄來到了天堂。

「行了。別鬧了,注意點形象…」眼見水兵們鬧的有些不像話了,跟著他們一起過來的輕咳了一下後微微皺眉道。

其實他心里也很高興,畢竟原來那艘海圻艦的內部空間實在是有些折磨人,現在換到了這麼一個環境怎麼可能不高興。不過現在美國人還在旁邊看著呢,他自然不希望讓美國人平白看了笑話。

听到長官發話,盡管那些水兵們還在激動。但還是听話的閉上了嘴巴,只是從臉上看卻能明顯看的出這些水兵們的喜悅之情。

寬敞的空間,舒服的床鋪,還有明亮的燈光。又有什麼理由能讓他們不感到高興呢?

見手底下的人總算安靜下來了,軍官微微頷首,然後帶著那幾個美國人繼續往前走。

和劉冠雄的艦長艙室相比,屬于軍官的艙室明顯要小上一些,但也算是相當不錯了。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幾乎每個軍官都有一間有舷窗的船艙,居住條件十分舒適…

雖然被褥還沒有送進來,但是走進屬于自己的船艙後,杜松還是躺在了床鋪上,閉上眼楮靜靜的休息起來。

這一路上先是坐船,再是坐火車,可以說根本就沒能好好的休息過。現在總算是到了一個較為安定些的環境來,杜松才剛剛閉上眼楮就已經睡著了。

和他一樣的還有許多通行的官兵,就連作為艦長的劉冠雄也是如此。

幾乎可以說是頃刻間,整艘戰列艦就被海軍官兵的呼嚕聲給覆蓋了,只剩下少數還算精神的官兵在那里激動的討論著這艘戰列艦的一切…

巨大的船身,12門305mmL50主炮,寬敞的內部空間,幾乎一切都讓他們感到興奮…

和里瓦達維爾號相比,步高等人接手的兩艘米納斯吉拉斯級戰列艦排水量少了近萬噸。但是船上的乘員同樣要比里瓦達維爾級少上200多人。再加上總歸要比海圻艦大上許多,所以剛剛抵達里約熱內盧的海軍官兵們對他們即將駕駛的這兩艘戰列艦一樣十分滿意。

而作為談下這場談判的功臣,步高也將作為其一名戰列艦的艦長,駕駛著這兩艘戰列艦回到國。

————————————————————

里瓦達維爾號的甲板上,莫雷諾和里瓦爾正坐在躺椅上,手里端著咖啡看著眼前那些來自遙遠國度的海軍官兵,在造船廠方面的幫助下學習如何駕駛這艘鋼鐵巨獸。

「………這些雙聯305mmL50主炮采用了我國最新的技術。使用時…」

「整艘戰列艦的動力系統為3台柯蒂斯蒸汽輪機,18座巴布科克-威爾考克斯鍋爐,總功率達40000軸馬力,如果想要這艘戰列艦發揮最大的威力,就必須要有妥善維護這些動力系統的能力…」

這年月能做海軍的大多都會一手英語,所以軍官們和造船廠方面的溝通到沒什麼太大問題。水兵們雖然絕大多數都不會英語,但是有軍官們在旁邊翻譯也沒什麼太大問題。

所以在甲板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一個或幾個造船廠技師的後面跟著一大幫的海軍官兵,基本上技師們講了一句,那些軍官們就會把這句話翻譯一下,然後告訴給跟在後面的水兵們。整個過程就像最謙遜的學生在向老師學習一樣,絲毫沒有半點傲氣,這也讓那些美國技師們在教授的時候用心了許多——————沒辦法,誰叫海軍的人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無畏艦呢。尤其是這種滿排超過30000噸的大型戰列艦,更是從來都沒有過經驗。

而且在有了甲午的教訓後,無論是劉冠雄亦或者是下面的官兵也都沒了往日里的那種傲氣,全都把姿態放的很低,于是也就出現了眼下的這個場景。

「不過這些國人還真是拼命呢,這都幾天了,居然連一次船都沒下過,甚至就連造船廠的宴會也沒參加。只是在那里埋頭學習…」小小的喝了一口咖啡,莫雷諾搖了搖頭。

「誰知道呢,不過這種精神還是值得贊揚的…」贊嘆的道,里瓦爾也喝了口咖啡。

事實上在抵達造船廠的第二天,劉冠雄和軍官們就把還在飽睡當的水兵們從床鋪上叫了起來,然後在造船廠方面的配合下,學習著如何駕馭這艘海上巨獸。

然後莫雷諾和里瓦爾就看到那些軍官像是趕鴨一樣。把水兵們往甲板上趕。之後在分配好了每個水兵的工作崗位後,就讓他們跟著各自的長官後頭學習,一副認真刻苦的讓人忍不住想要贊賞。

只不過這兩位坐在躺椅上的‘紳士’閑的姿態,不管怎麼看都和戰列艦上的氣氛格格不入。不只是艦上的海軍官兵,甚至就連造船廠的人都對他們頗有微詞。只是他們拿這幾個人沒什麼辦法,所以也只好當沒看見過他們。

戰列艦的操作明顯要比原來的巡洋艦難上很多,如果只是隨便尋模了些普通百姓上來做水兵,恐怕沒個一年半載的他們就連船都開不動。

不過這次劉冠雄帶來的水兵至少也有一年的軍齡,有些軍官甚至是從甲午海戰活下來的——————盡管數量少的可憐。

但不管怎麼說畢竟還是有些經驗的,而且這時的海軍裝備多少都有些通用的地方,所以這些人到也不會真的就兩眼一抹黑。在造船廠方面的指導下,只是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可以開著戰列艦到外海逛上一圈,不過如果真的想遠渡重洋,從美國開回國的話,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行。

在這期間,劉冠雄一邊忙著訓練工作,一邊也忙著和雨石集團在紐約的辦事處進行溝通。

說到底…

單憑一艘戰列艦的話,畢竟不可能真的直接一路開回國…

————————————————————

站在紐約造船廠的碼頭上,李晟有些贊嘆的看了眼面前的這艘鋼鐵巨獸。

「還真是夠嚇人的,這筆錢沒白花啊…」

感慨了一句後。李晟帶著人朝戰列艦走去。途自然有海軍的官兵攔住了他,只是在看了他出示的證件後,一路上便在也沒有人阻攔了。

李晟見到劉冠雄是在里瓦達維亞號的一號炮塔前,站在炮塔前,劉冠雄正在觀看著部下們對炮塔的操作。

「劉將軍…」揚聲道,李晟快步上前兩步。

「李經理?」雖然彼此已經通過幾次電話,但真正相見這還是第一次。所以劉冠雄的聲音里多少帶著一絲遲疑。

「正是。」李晟笑著道。「您拜托我的事情已經全都辦妥了,現在我們是不是換個地方再說?」

「當然!」听到李晟說已經全都辦妥了,劉冠雄面帶喜色的道。

帶著李晟來到屬于自己的艙室後,劉冠雄搬來兩張椅。

剛一落座,李晟便開門見山的道。

「秉承著大總統還有總經理那邊的意思,我已經把戰列艦回航所需的補給艦和拖拽船只等全部都準備妥當。只要劉將軍您和巴西的步將軍他們全都準備好了,這邊就可以直接起航…」

單憑戰列艦本身想要從美洲直接駛回國可是很困難的,尤其是駕駛這些戰列艦的還都是些過去從未接觸過戰列艦的新手,其甚至還有一艘戰列艦正處于海試階段,如果說途會發生些什麼問題的話,無論是嚴紹或是薩鎮冰、劉冠雄他們都不會感到意外。

所以按照嚴紹的吩咐,雨石集團位于紐約的分部雇佣了多艘補給艦和拖拽船只。這樣即便在回航的過程發生什麼問題,他們也可以把船只拖拽到距離最近的港口。

當然,如果可能的話還是別發生這類事情比較好,但是有備無患嗎,總要做些準備才算妥當。

至于回航的路線…

在出發之前,其實嚴紹他們就已經規劃好了。在完成駕駛訓練後,位于巴西的步高將會帶著兩艘戰列艦北上紐約,和位于紐約的劉冠雄匯合。然後三艘戰列艦將在多艘補給艦和拖拽艦只的簇擁下,橫跨大西洋抵達英國港口進行初步的補給,然後在直抵地海的馬賽,進行下一階段的補給,最後穿越蘇伊士運河、紅海、印度洋、南海返回國…

之所以安排這麼一個路線,是因為這時巴拿馬運河還沒竣工,如果走太平洋的話首先就要繞過南美。

而且太平洋的浩瀚也是人盡皆知的。先跨越半個南美,然後橫穿整個太平洋………考慮到三艘戰列艦有一艘正處于海試階段,這麼做未免太冒險了些。

而走大西洋這條線路呢…

首先大西洋的面積明顯要比太平洋小,這也就意味著能減少發生故障的幾率。其次和太平洋相比。大西洋的航道明顯要繁忙很多,就算發生什麼意外只要別是直接沉進海底,就可以在航道上獲得幫助。

且從歐洲跨越印度洋回國,一路上有數不清的海港城市可以補充補給,有什麼問題的話也可以就地解決,和太平洋相比明顯要強出許多。

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從太平洋回去的話,肯定會途徑日本。如果就這麼回去的話,誰知道日本人會不會腦一熱做出些什麼?從南海回去雖然也可能會遭遇日本人的攔截,但起碼幾率會減少許多。

而且在政治上,這三艘戰列艦如果從協約國的勢力範圍回航的話,多少也能加重一點國的政治地位,畢竟三艘無畏艦在海上的戰斗力絕對不是任何國家可以忽視的。

「說起來,就這麼一路開回國,如果一點毛病都沒出的話,基本上也可以宣布海試成功了吧…」見劉冠雄露出滿意的樣,李晟笑著開口道。

「到也不能這麼說…」劉冠雄笑了笑道。「不過大致上其實也差不多,畢竟如果真的能從北美一路開回國而沒發生任何嚴重故障,那麼這艘戰列艦在接下來的日會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就會很小了。」

說著劉冠雄長長的嘆了口氣,這次他帶來的海軍官兵本來就有一定基礎,那些美國技師們在教授的時候也算很用心。以目前的進度來看,大概再需要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們就可以開著腳下的這艘無畏艦回國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一切還真像是一場夢啊…」

回想一年多前自己還在為一艘兩三千噸的巡洋艦奔波,而現在他們卻能開著兩三萬噸的戰列艦回國,真叫劉冠雄覺得自己身處夢境一般。

————————————————————

五十七載猶如夢,舉國淪亡緣漢城,龍游淺水勿自棄,終有揚眉吐氣天。

——————薩鎮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 | 擴張之路全文閱讀 | 擴張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