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之路 第五百三十五章 目的

作者 ︰ 緊那羅在唱歌

乘坐著火車,等到彼得斯抵達燕京的時候,對中國的一些事情已經有了比較深的了解.

首先,中國的變化的確驚人,尤其是在路過某些城市的時候,當地的英國商人或者是駐華外交官曾經給他看了些幾年前的照片。在發現僅僅只是過了幾年時間,中國就有了這麼大的變化後,彼得斯吃驚異常。

但是對中國的政治體系,他卻頗有微詞。

一段時間下來,對中國的政治體系他多少已經有些了解。首先,和歐洲不同,地方上雖然能夠從財稅當中截留一小部分,但本身的權利並不是很大,許多方面都要听從中央政斧的安排,只有在一些次要的事情上才有自己的權利。

而那所謂的地方議會,更和花瓶沒什麼區別,只是擺在那里看看的,即便是那些議員弄出了個什麼決議…

地方政斧也就算了,但是中央政斧卻有駁回,乃至直接干預的權利。

換句話說,地方議會只能提出一些有利于中央統治的決議,其他的嗎…

事實上,即便地方議會有權利提出一些決議也沒用,因為在地方議會當中,國社黨的席位一直都佔據絕對多數。

而在這個國家,中央政斧也有著絕對的權利。

不過這對于彼得斯這次的目的,到是有著莫大的好處。

原因也很簡單,只要他的來意能得到國社政斧或者是嚴紹的支持,就能立刻推動,而不需要等待繁雜的政治程序,更不需要通過國會的審核…

這對于現在的彼得斯和英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

————————————————————

雖說在後世英國已經衰弱成了一個普通的二流強國,但是在這個時代,大英帝國依舊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帝國。即便是的超級霸主美國,也無法與英國抗衡。

而作為代表著英國政斧的外交官,彼得斯很輕易的便見到了嚴紹。

走入嚴紹的辦公室,輕瞥了眼陸瑛和大月燻,驚異于兩人的美麗同時,考慮到事情的緊急,彼得斯也非常直接的開口道。

「總統先生,不知道貴國的遠征軍大概還需要多久才能準備完?」既然能被英國政斧派過來,彼得斯當然也懂得一些中文,剛剛這番話就是用中文說出來的。

只是看的出來,彼得斯的中文並不是很流暢。至少和伊萊諾還有卡特琳娜標準的中文相比,彼得斯的中文發音多少有些怪異。不過至少能听得懂,而對這個時代的許多洋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畢竟這個時代的中國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強國,或許會有些人對中國感興趣,但是願意學中文的人卻絕對不多。

另一方面,雖然彼得斯的話過于直白,但由于禮儀得體的關系,所以嚴紹到是絲毫沒有感到冒犯。

「至少需要等到明年的1、2月份…」心里仔細的想了想後,嚴紹開口回答道。「這次我國第一批的遠征軍數量為三個步兵師,其中一個是主力師,另外兩個則是臨時組建的乙種師,前者到沒什麼,完全可以從現役的部隊里面抽調出來,但是後者的話………我國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從地方的預備役部隊當中征召,而且在征召之後,還需要一到兩個月的時間,才能把裝備分發齊全以及做好最基礎的訓練…」

「不能更快一些了嗎…」雖然心里急切,不過彼得斯並沒有表露出來。

「這已經是最快速度了…」嚴紹搖頭道。「條約簽訂的時間太晚,我們準備的也比較倉促,而且那兩個所謂的乙種師完全是從預備役抽調的,如果不經過訓練就派上戰場,那純粹就是謀殺,他們是去幫助貴國贏得戰爭的,不是去替貴國填塹壕的…」

听到嚴紹說要幫助英國贏得戰爭,彼得斯的心里微微有些不屑。因為在協約國的定義當中,這些中國遠征軍還真就是幫助他們填塹壕的。不過眼下雙方畢竟已經成為盟國,在歐洲的戰事上他們也有一些地方的確需要中國的幫助,所以彼得斯並沒有把這點想法表露出來。

其實對于條約的簽訂,彼得斯也有些覺得不滿。

到不是說對那些給予中國的利益感到不滿,事實上彼得斯就和這個時期的許多英國人一樣,看重歐洲更甚于其他地方。對于他來說,只要對英國最重要的印度沒有問題,完全可以提供更多的利益來讓其他國家幫助英國贏得這場戰爭。

科威特暫且不提,一個伊拉克而已,答應了就答應了,如果英國能早些同意中國的條件,恐怕現在中國的遠征軍已經踏上歐洲了,在西線英法兩國也能少死一些青年——————雖然如今只是1915年末,然而戰爭進行到現在,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都已經感到有些肉疼。

像是後世的一個叫做‘鋼鐵雄心3’的游戲里面,法國就有一個‘人口危機’的光環一直掛著。而之所以會有這個光環,就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法國死了太多的人,結果弄得20年後二戰時,法國的人口危機既然一直持續著。

英國雖然不像法國那麼慘,但也是疼得有些受不了。

如果彼得斯是英國首相,絕對會同意把伊拉克和科威特兩地交給中國。誰叫伊拉克是土耳其人的地盤,而科威特也是英國從土耳其人手里面搶過來的呢。

反正又不是自己的東西,即便是送出去了也不會覺得心疼。

————————————————————

中國的出兵時間居然會這麼遲,這讓彼得斯微微有些皺眉。

但這也在彼得斯和英國政斧的預料當中,所以彼得斯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糾纏。而是很快便把話題轉移到了另外一個,讓他與英國政斧更為關注的話題上。

事實上,如果只是為了出兵的問題,英國政斧根本不可能會派他來,只需要派朱爾典過來招呼一聲就可以,畢竟這些事情完全是可以在電報里面商量的,完全沒有必要派人過來——————英國距離中國可不近,坐船也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坐了一個多月的船,就是為了訊問這麼一點事情,除非英國人是吃飽了撐的。

英國人這次會派彼得斯過來,完全是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

「總統先生應該知道目前正在進行的加利波利戰役吧…」考慮了一下措辭之後,彼得斯有些遲疑的道。

「當然…」嚴紹點點頭,這種事情沒有必要否決。畢竟加利波利戰役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全世界,只要關注這場戰爭的,基本上沒有一個不知道這場戰役。同樣只要是關注這場戰爭的,也沒有一個人不在嘲笑著英國人——————英國人自己除外。

至于嘲笑的理由很簡單,土耳其是被英國人逼到同盟國陣營的。如果不是英國人惹火了土耳其人,這場戰爭土耳其人只會持中立態度,哪里會給英國人這麼大的難看。

現在英國人在加利波利戰役死傷了十數萬人,卻連一點結果也沒弄到,完全是搬石砸自己的腳,這叫別人怎麼可能會不去嘲笑。

不過這時的英國依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中國現在也已經是英國的盟友,所以嚴紹也不好多說些什麼,只能是點點頭。

呼出一口氣,彼得斯也很清楚外界究竟是怎麼看待英國的,不過他是英國人,也不好多說些什麼,所以也只是點頭道。「我這次來的目的,就是與加利波利戰役有關…」

「貴國………貴國該不會是希望我國把遠征軍派到加利波利去吧…」皺了皺眉,嚴紹開口問道。

加利波利可不是什麼好地方,嚴紹心里已經開始想著該如何回絕了。

也難怪會這樣,畢竟加利波利的地形很復雜,只要一登陸,登陸部隊就已經等于是陷入了劣境。土耳其人又在那里集結了大量重兵,英國人前後動員了差不多五十多萬人,在死傷了十萬多人的情況下依然沒能把那里給拿下來,嚴紹可沒把握,自己的國防軍就一定能辦成英國人都沒能辦成的事情…

而且加利波利那邊還是登陸作戰,就連坦克都派不上用場。

派遣遠征軍過去,豈不是等于派人送死?

(這時沒有登陸艇這東西,想登陸只有兩個辦法,一個就是劃船過去,另一個則是在有碼頭的港口登陸,至于登陸艇什麼的………還是等發明出來了再說吧…)

見到嚴紹的表情,彼得斯當然清楚嚴紹心里在想些什麼。

對此他也感到有些無奈,顯然他也清楚,所謂的加利波利戰役已經成為了一個笑柄。

「放心,我這次來的目的,並非是希望貴國把遠征軍放在那里………」說到這里,彼得斯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沒有告訴嚴紹,英國政斧已經決定放棄加利波利戰役的決定,而是繼續道。「相信總統先生很清楚,我國發起這場戰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打通被土耳其人封鎖的達達尼爾海峽,然後繼續通過這個海峽向**輸送其極為需要的各種物資,但是現在看來,這個目的恐怕是無法達成了…」

「所以我國希望能夠尋找到第二個可以向**大量輸送物資的通道,這也是我這次會來中國的原因…」

「貴國的意思是?」嚴紹有些奇怪的問,站在他的身後,陸瑛和大月燻的臉上也露出了奇怪的表情。

「我國政斧希望,貴國能夠加大對中東鐵路的建設力度,同時修築一條從蘭州到迪化的鐵路,並且與**的中亞鐵路連接在一起,如果能同時有包括西伯利亞鐵路在內的兩條鐵路,相信即便無法滿足**對物資的需求,也能大大緩解目前**對物資的緊缺狀況…」

「修一條從蘭州到迪化的鐵路,然後和**人的中亞鐵路連接?」

听到彼得斯的話,嚴紹皺了皺眉。

「沒錯。」彼得斯點了點頭。「據聞貴國的鐵路目前已經從西安修到了蘭州,只要能修到迪化,而後在與**的中亞鐵路連接,**就等于又有了一條物資輸送線,而只要**對物資緊缺的情況能夠得到緩解,這場戰爭協約國的勝算便能提高許多…」

說到這里,彼得斯的臉上露出一絲無奈。

因為會做出這樣的決議,純粹是因為英國人也清楚加利波利戰役已經失敗了,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所以才會想通過另外一種方式,加大對**物資的輸送。

「但是……………蘭州與迪化的距離很遠,期間不但需要耗費大量的物資,而且需要的時間也非常的長,暫且不提我國目前的財政狀況是否能支撐這麼大的一個鐵路工程,即便是修好了,恐怕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到那時說不定戰爭已經結束,又或者是**已經撐不住了也說不定…」

話雖如此,但是在嚴紹的眼楮里卻閃過一絲狡黠。因為早在年初的時候,不要說西安到蘭州的鐵路線路已經通車,甚至早就已經修到了武威,現在交通部和詹天佑那邊,正在把鐵路往酒泉修,並且據說距離酒泉已經不超過一百公里,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修到酒泉。

而只要往酒泉的鐵路通車,接下來便可以更進一步,直接往迪化去了。

只不過為了不刺激**人,同時也不讓**人有機會搗亂,所以對這條消息國社政斧一直都是秘而不發。而**人呢,也因為正在進行的歐戰疲于奔命,根本沒工夫去管這些,至于英國人就更簡單了,疆省可不是英國人的勢力範圍,在那里的人手少的可憐,如果嚴紹不希望他們知道,他們根本就不可能知道。

說實在的,這麼大的工程,按理來說應該是無法隱瞞太久的。

能隱瞞到現在,還要歸功于發生在歐洲的戰事。

這場戰爭不但牽扯了**的絕大部分精力,就連英國人也是如此。

和這些相比,發生在遠東的一點鐵路工程,他們根本就沒興趣知道。

他們更不清楚,眼下在進行的鐵路工程,名叫‘迪蘭鐵路工程’。這條鐵路工程的本來目的就是要修一條從蘭州到迪化的鐵路。

而現在,因為隱瞞的關系,英國人居然求上門來了。嚴紹本能的感覺到,自己可以從中賺取足夠多得利益…

————————————————————

「時間的話,不必擔心…」彼得斯搖頭道。「至少根據我的了解,鐵路的修築速度最快一天可以修出一公里多得距離來,蘭州距離迪化雖然遙遠,但也只有一千多公里,而只要貴國能夠全力以赴,一年的時間修完這條鐵路並非沒有可能,而且據我所知,鐵路史上最快的修築記錄,就是由貴國的鐵路工人創下的,我相信貴國一定還能再次創下一個新的世界記錄…」

話是這麼說,但是彼得斯也清楚,這個全力以赴恐怕是非同一般的全力以赴。

非要說的話,就是全天候不休息,每時每刻都要把時間用在鐵路上的那種。

至于那個世界記錄,這個彼得斯還真沒說瞎話,因為當時中國的工人的確曾經創造過這麼一個記錄,只不過不是在中國,而是在美國。

歷史上美國在修築太平洋鐵路的時候,在中央太平洋鐵路與東段的聯合太平洋鐵路連接貫通前的最後階段,華工接受愛爾蘭勞工的挑戰展開築路競賽,西段華工最終創造了12小時鋪軌10英里200英尺(約合1**1公里)的世界紀錄。

在疆省的鐵路之所以能修的這麼快,幾乎快要到酒泉了,就是因為當時工人再用類似的速度修築鐵路。幾乎全天候無休,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了鐵路上。

這麼做,修築的成本肯定會很高,而且還發生了不少事故,使得政斧內部對這個項目有著很深的非議,然而在嚴紹的堅持下,這個項目還是得到了極大的推動。

「至于時間和成本…」見嚴紹還在那里听著,彼得斯笑著開口道。「如果鐵路能在一年多的時間內修好………一年的時間,盡管**人現在的處境困難了些,但是相信**人還是能堅持的,而成本的話………這條鐵路對貴國的重要姓不言而喻,如果能把鐵路修成,相信對貴國在疆省的統治會有很大的好處,即便貴國政斧在這條鐵路上多花費了一些金錢,也是值得的,而且如果可以,我國政斧也可以承擔其中的一部分作用…」

說到這里,彼得斯又露出了為難的神色。「只不過………相信總統先生也清楚,為了這場戰爭,我國政斧已經花費很多,我國政斧恐怕無法提供太多的幫助,所以其中的絕大部分恐怕還需要由貴國自行解決…」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果是尋常的鐵路也就算了,問題是這條鐵路實在是太長了些。如果真的要投資這麼一條鐵路,那麼花費絕對不會是一個小數目,眼下英國已經承擔了大筆的費用,自然不願意在這上面承擔更多的花費…

然而听了彼得斯的話,嚴紹卻在心里冷笑了一下。

這條鐵路,他是一定會修的,但是錢,他也一定要從英國人的口袋里掏出來。

修鐵路花錢,這個誰不清楚,好不容易有一個冤大頭冒出來,嚴紹怎麼可能不好好利用一下。(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擴張之路最新章節 | 擴張之路全文閱讀 | 擴張之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