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衷長跑的村上春樹一次在馬拉松報道專題中了解到,原來運動員得依靠心中形形色色的念想,才能跑完42195公里寂寞長路,于是有了後來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看過此書,也不不難理解喬治•克魯尼大叔淡然的絮叨,這種絮叨從他登場,到他向太空菜鳥桑德拉•布洛克施以援手,再到消失在茫茫宇宙,節奏絲毫。一如《少年派的奇幻》,在蒼茫無助的寂寥中,人的內心需要某種寄托或者節奏,才能維系。阿方索•卡隆讓大叔用節奏戰勝了死亡的恐懼,同時用恐懼來激勵菜鳥向死而生。
就當我以為今年的好萊塢大片將如此ED收官時,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 地一聲襲擊了我的後腦勺,用這種令我窒息的方式迫使我重新審視今年好萊塢電影的業績。上一次令我幾乎無法呼吸的觀影體現是2010年西班牙導演羅德里戈•科特茲的《活埋》,這部超低成本的黑色電影全片只有一位主角和一口棺材的空間,外加火機、手機、手電、筆和兩根熒光棒,卻將90分鐘的懸念醞釀的令人窒息。《地心引力》故事放在了廣袤的外太空,但空間的壓抑和人物單薄無助與《活埋》異曲同工,均涉關呼吸,且在既定空間謀求驚悚。
然而《地心引力》的視覺技術與《活埋》又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用現實科幻筆法營造的蒼穹,視覺審美直追《少年拍的奇幻漂流》和《阿凡達》,功用和效果又不盡相同。《少年拍的奇幻漂流》用海上奇觀來表達不可復制個人奇幻體驗,《阿凡達》的技術革命帶來的是嘆為觀止的視覺享受,而《地心引力》的視效卻不敢輕言美好,因為所有華美的畫面,其目的都是試圖將你置身于無法呼吸的絕境。所以,盡管《地心引力》的視效是一流的,體驗上卻令人窒息的,包括高速掠過的碎屑,都是直奔你的小心髒而來。走出影院令人不禁感嘆,腳踩地球,還能呼吸,真好!
《地心引力》以科幻為外包裝,其內核是災難片的模式。說其科幻,片中涉獵航天元素,均以現實科技為基礎,並無任何超越時空的虛擬。說其災難,同樣有不折不扣的現實依據。自前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以來,人類已經執行過超過4000次但空發射任務,同時為外太空制造了超過4500噸的垃圾碎屑,而一個10厘米但空垃圾的踫撞即可殺死一個航天器。《地心引力》將災難的源頭歸結為一顆衛星爆炸引發的人造天體多米諾效應,只要天體碎屑存在于太空軌道,災難的可能性就永遠在哪里恭候我們的宇航員。
當然,影片並不是說要訓導我們從我做起,保持外太空的潔淨,而是呈現人類在浩瀚宇宙中的蒼茫與渺小。再說影片也不是以故事取勝,而是在沖擊視覺的基礎上,用一位太空災難幸存者扣人心魄的求生視角帶入,讓我們經歷一場身臨其境但空劫難。這一類型的影片,尤其容易讓人對巨幕上癮。至于《地心引力》的江湖地位,不必非爭個高下,這種以技術為核心價值的影片,與《阿凡達》一樣,都是用來等後浪將其拍在沙灘上的。再就是我們那艘救苦救難的「天宮」,不必自我貼金,與《2012》中的「諾亞方舟」一樣,就是個套近乎的道具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