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由田疇作為向導,張彥等人很快便駛出了盧龍塞外的數百里無人區,但饒是如此,卻也耗費了兩天的時間.
畢竟道路較遠,人和戰馬都需要充分的休息。
距離烏桓的駐地越來越近了,張彥等人也越來越興奮了,每個人都摩拳擦掌,暗中憋著一股子勁,準備對烏桓人實施毀滅姓的打擊。
田疇一路將張彥等人帶到了遼西郡的陽樂城附近,這里是烏桓單于蹋頓所在地方,張彥指揮騎兵分兵數路進攻,基本上呈現出了合圍之勢,突然對陽樂城附近的烏桓人發動了攻擊。
烏桓人突遭變故,頓時亂成了一片,數萬騎兵不由分說,見人就殺。烏桓人奮力反抗,卻實力懸殊,猶如飛蛾撲火,根本起不到一點作用,反而激怒了進攻的騎兵。
數路騎兵采取了合圍之勢,在陽樂城附近的近十萬烏桓人全部遭到了這些騎兵的殺戮,從早到晚,血透戰甲,血流成河,尸體遍地都是,十萬烏桓牧民就此慘遭毀滅。
當晚,張彥等人在陽樂城附近將這十萬烏桓牧民的尸體全部堆積了起來,放火焚燒,滾滾濃煙沖天而起,熊熊烈火經久不息,而那些烏桓人的財物,牛羊都被大軍洗劫一空。
為了慶祝旗開得勝,張彥等人宰牛殺羊,在陽樂城舉行了篝火晚會,大肆慶祝這場戰爭的順利……
烏桓人失去了可以大批的青壯年,如今就像是待宰的羔羊,張彥在來的時候,听到田豫、田疇說起烏桓人對大漢帶來的嚴重**,起初的一點仁慈之心變得一點也不剩下了。
如今,有的只是殺戮。
張彥的目的很簡單,趁著這次匈奴人加入大軍的機會,徹底滅了烏桓這個民族!並且借機削弱匈奴人的軍事力量。
張彥雖然談不上熟讀歷史,但是對歷史也有一定的了解,自秦朝建立以來,北方的游牧民族,在以後的千百年中,不斷的對中原的漢人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匈奴、烏桓、鮮卑、羌、羯、氐,以及後來的柔然、突厥、回鶻、契丹、女真、蒙古等,在中國大地的北方草原上,一支支游牧民族都活躍一時,他們都曾先後給中原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張彥深知這樣的事情,所以在處理民族問題上,采取了兩個手段,一個是安撫,一個打擊。
即安撫听話的民族,打擊不听話的民族,必要時,可以采取滅族的手段。
相較于匈奴、鮮卑這兩大族來說,烏桓的人口是最少的,而且烏桓所在的地方,正處在大漢的東北方。在東北一帶,除了烏桓之外,還同時生活著扶余、高句麗、東沃沮、挹婁、濊南、辰韓、馬韓、牟韓等民族,可以說,東北這一片,是少數民族的雜居之地,其中,數烏桓、高句麗的軍事實力最為強大。
張彥要滅烏桓,無非也是敲山震虎,而且東北這一帶的土地也是相當肥沃的土地,如果能夠得以開發的話,必然可以成為一個新的天下糧倉。
在未來,張彥還準備遷徙大批漢民到東北來生活,那名,他必須把前提條件做好,消除附近一些民族的威脅,這樣才能有效的進行移民。
除了土地肥沃,東北的地底下更是深藏著煤、鐵、金等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些礦產資源,足夠張彥此生此世用來改變這個時代。
所以,烏桓人的犧牲,在張彥看來,是值得的。
第二天,張彥聚集所有的兵力,在田疇的帶領下,前往昌黎,這是烏桓人的另一個較大的生活聚集之地。
遼西的烏桓人被殺,消息已經傳到了昌黎,此時此刻,昌黎的烏桓人正在急忙的收拾著行裝,準備出去躲避一番。
但是,讓烏桓人始料不及的是,張彥等人來的竟然是那麼的迅速,數萬大軍浩浩蕩蕩的而來,如同秋風掃落葉一樣,直接席卷了昌黎一帶的十幾萬烏桓人。
一時間,又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殺戮,但這次張彥沒能完成包圍,不少烏桓人騎上快馬,東奔西逃,雖然張彥率軍追擊,但只不過殺了數萬烏桓人而已,其余約有十萬烏桓人如同鳥獸散。
這時,從東北方向殺來了一支兵馬,領軍之人正是遼東侯公孫度之子公孫康,公孫康率領數千騎兵前來支援,剛好向東逃走的烏桓人,于是一陣沖殺,便和漢軍前後夾擊,將這些向東逃去的烏桓人殺的一干二淨。
反而是西逃的那群烏桓人,僥幸逃過一劫,張彥也追不上,便有它去吧。反正烏桓人已經遭受了滅頂之災,余下的近十萬人也掀不起什麼大浪,因為那里面都是老弱婦孺。不過,這群人能否逃出生天,還要看他們的造化,因為,在張彥的身後,閻柔還帶著數萬步兵正向這里趕來,萬一遇上了,那只能說是烏桓人命中有此一劫。
且不管這些事情了,張彥經此一戰,算是徹底的重創了烏桓人,兩大烏桓聚集的地方都被張彥等人洗劫一空,其中受益最多的是匈奴人,當然,損失兵力最多的也是匈奴人。
經此重創,烏桓人的勢力基本上已經消亡殆盡了,之後在草原上,也只能暫時過著苟延殘喘的生活了。
張彥在昌黎再次見到公孫康,先是對公孫康夸贊了一番,然後詢問了一番公孫度的情況。
公孫康說公孫度的身體情況現在不容樂觀,病情加重。
張彥于是讓公孫康回去,告訴公孫度,朝中有名醫,讓公孫度到彭城去治病。
公孫康很是歡喜,當即辭別張彥,帶兵回遼東去了。
公孫康走了以後,張彥便聚集眾將在這里休整,一方面等待閻柔的大軍到來,一方面派出使者,向東北一帶的各個少數民族傳遞大漢的使令,讓他們感受到大漢的天威,並且規定每年必須派遣使者去朝見天子。
七天後,閻柔率領大軍來到了昌黎,其中有不少是烏桓人的俘虜。
閻柔向張彥報告了路上的情況,他們遇到了被張彥大敗的烏桓人,殺了兩萬多人,其余的全部被俘虜了。
烏桓人逃來逃去,結果還是飛不出漢軍的手掌心,走了一圈,又回來了。
這一次,張彥沒有對烏桓人痛下殺手,看到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婦孺,張彥動了一點仁慈之心。
再說,即便是殺光了這些烏桓人,說不定以後還會有其他的什麼人會取而代之。
所以,張彥要恩威並用。
于是,張彥封閻柔為安北將軍,護烏桓校尉,率軍留守在昌黎,將這些僅存的數萬烏桓人妥善安置,教他們從事農耕、桑蠶等,改變他們的游牧方式。
另外,張彥讓呼廚泉、去卑等匈奴人歸還了烏桓人三萬匹戰馬,全部交給閻柔代為管轄。
除此之外,張彥還廢除了遼東屬國,在此設立昌黎郡,並且把原有的遼西郡一分為二,碣石以西的地方,全部並入昌黎郡,碣石以東還屬于遼西郡。
又過了幾天,張彥派出的使者都回來了,東夷各族都紛紛表示對大漢的敬畏,遵從張彥說的意見,在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天,派遣使者前往大漢的都城朝見天子,並且還要獻上貢品。
解決完了烏桓的事情,算是替幽州解除了一個邊患。張彥正式班師,卻留下閻柔在昌黎郡,並擔任昌黎太守,田疇為遼西太守,田豫為漁陽太守,閻柔之弟閻志為右北平太守,高覽為上谷太守,張郃為代郡太守,賈詡為幽州牧,全權負責幽州的事情。
呼廚泉、去卑等人因為跟隨張彥一起平定了鮮卑人、烏桓人,也頗有功勞,張彥讓呼廚泉、去卑跟隨他一起回彭城朝見天子,並且給與封賞。
呼廚泉、去卑十分開心,屁顛屁顛的線遣散了部眾,然後跟著張彥一起回彭城。
經過幾個月的戰爭,張彥終于平定了河北,不禁平定了河北,還連帶重創了鮮卑、烏桓兩個少數民族,更使得匈奴這個民族對大漢畏懼不堪,大漢在張彥的手中,逐漸散發出昔曰的耀眼的光芒,張彥的塞外一行,更是威震草原,東夷,至此,鮮卑人數年間都一蹶不振,東夷各族都聞風喪膽。
建安五年夏,八月,張彥率領凱旋之師,返回彭城,群臣都前來迎接,連不滿一歲的皇帝劉馮也被太後抱著前來迎接張彥的凱旋,彭城百姓更是夾道歡迎。
攝政王張彥的功勛卓著,群臣奏請太後加張彥九錫,太後于是頒布下懿旨,賜攝政王張彥九錫,並以張彥剛剛平定的燕地作為其封國,正式組建燕國,稱燕王。
在這之前,張彥只是以王的身份進行攝政,並沒有組建封國,在爵位上,仍然是個侯爵。這次北征歸來,張彥的聲望達到了空前的地步,群臣呼聲極高,封公爵已經不足以彰顯其功勞,所以特進張彥爵位為王。
大漢異姓不封王,這是祖訓,但是時至今曰,大漢的朝廷一直在靠著張彥維持,而且大漢名存實亡,大權都握在張彥的手中,加上群臣呼聲極高,便打破了祖訓,封張彥為燕王。
而張彥,則繼續以燕王的身份進行攝政,並且詔告天下……(未完待續。)